回覆列表
  • 1 # 淡197241424

    如果當時清政府不廢科舉,估計應該還能在多續幾年,至於能活多少年就說不準了,其實當時清朝已經慢慢地跟國際接軌了。

    首先,這政策在短時期內確實是會有這樣的影響,直接導致了清政府的忠實擁護者大量的減少。按說,取消科舉是邁向現代化程序的必然趨勢,也是清政府不能不做的選擇,問題是在走這一步之前,清政府必須要考慮到,在失去了科舉這一支大旗後,可以用什麼的一種新利益制度去捆綁民眾續繼獲得廣泛民眾的的支援和擁護……,這很現實,沒有利益,沒有歸屬感就沒有了支援……!

    取消科舉的另一方面是動搖了中國社會觀念的基礎儒家思想,即調節人際關係、社會平衡、君臣關係的槓桿,儒家倫理思想是透過儒家經典傳播方式實現對國人思想的滲透,牢牢控制著人們思想。即清政權失去了輿論導向控制。

    科舉只是清政權走向消亡的其中一條,接下來的一系列敗筆政策,皇族內閣,收鐵路,收軍權等等,最後面將北洋,立憲派都得罪了。不然辛亥革命不會有那麼……

  • 2 # 解夢哥哥

    其實這個問題的潛在答案太淺顯了,也就是說清朝的滅亡和科舉的取消沒有必然的聯絡,那麼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說一說大清是怎麼滅亡的。

    科舉是1905年取消的,而在這兒之前大清就差不多算滅亡了。

    清朝後期,整個國家就已經水深火熱,比如1840年的鴉片戰爭,基本就打掉了大清的底氣,1-2千人就把整個大清打趴下了,而且割地賠款。

    接著就是太平天國運動,這一次基本把大清的底打光了,為了鎮壓運動,整個朝廷是傾全國之力鎮壓,最後的結果是太平天國佔據半壁江山,如果不是天國內亂的話,那麼大清就亡了,不過就算是最後大清挺了過來,那也不是朝廷的功勞,而是曾國藩的湘軍把天國滅掉!

    在這時候,朝廷實際上對天下基本已經沒有了太大的掌控力,除了北方之外,南方基本都在軍閥手中,當然那時候不叫軍閥,實際上差不多。

    不過這次戰爭過後,清廷有了一次喘息的機會,開始了改革,也就是“洋務運動”,其實這也是大清最後的機會。不過,很可惜的是大清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如果這時候傾全國之力發展軍事和政治和民生的話。

    但是他錯過了消滅日本的最好時機,拱手把朝鮮讓了出去,這等於給了日本字一塊天向中國本土的航空母艦。(沒有完全佔領,但等同於佔領)。

    1894年接著又來了一次甲午戰爭,這次戰爭徹底的把大清最後的遮羞布撕掉了,其早已經腐爛的像是一塊爛肉,從哪裡都可以打穿!

    最後是革命黨的發展,其實在其廢除科舉之前,革命黨已經在全國開始活動了,雖然人數少,但是革命黨代表的是新時代,也就是資本主義時代,代表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舊的生產關係是不適合於新的生產力的,而大清舊的體制在這些戰爭之中已經很明顯的表明他已經被歷史淘汰了,剩下的不過是苟延殘喘。

    1904年俄國和日本在中國東北打仗,日本贏了!之後1905年取消科舉制,1906年設立新軍,1911年立憲(形象立憲)。這些本來應該是1840年就開始的內容,他偏偏等了一個甲子!60年的時間!這60年的時間應該做的事情他最後只用了6年來做,可能嗎?新中國改革開放40年還趕不上現在的西方國家,更何況6年!

    最後辛亥革命之後,無數的皇族改為漢姓,為什麼?因為怕死,所以可以想一想他們當時是如何的對待漢人?否則又如何會如此的懼怕漢人,如果他們有漢人朝廷的心胸的話,那麼中華民族有又如何會遭那麼多的罪?

    所以,清廷亡國哪裡是什麼取消科舉制,而是皇族的墮落和狹隘的民族心態造成的!

  • 3 # 四川達州人

    滿清滅亡是綜合因素造成的,也是漸進式的。

    當然,清政府1905年廢黜科舉,又無法建立新的文官選拔制度,確實導致漢族地方士紳集團紛紛轉向立憲甚至革命黨,這是事實。而士紳在《欽定憲法大綱》後感覺被欺騙,加上鐵路國有政策令南方士紳對清政府普遍充滿警惕情緒,最終脫離清政府陣營,轉向革命黨也是事實。

    但清政府在1900年東南互保之後已經在實質性走向滅亡了,財政崩潰,政治腐敗,百姓生活艱難,八旗軍基本廢柴,官員逐步離心,新軍各有心思,都是促成滅亡的重要原因。

    所以廢黜科舉對滿清滅亡確有推動作用。但說是主要原因是錯誤的。只能說,如果不廢黜科舉,則清政府也許會多維持些時間。但也不會長太多,畢竟清政府窮得要公開吞掉川漢鐵路股本這麼點錢,財政危機已無法避免。

  • 4 #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晚清取消科舉是亡國的開始嗎?

    這個問題,無非就是說,清朝末年廢除科舉制,導致了國家滅亡。大概想了一下,這個觀點包含的意思可能是這樣:一是科舉廢除引起了社會動亂,比如舉子們在國子監和翰林院的聚集;二是廢除科舉關閉了當時社會人才的發掘渠道,許多人才轉而追求社會變革;三是科舉廢除以後,清廷新的的選人用人政策沒有進入正軌,導致了無人可用,社會頹廢。

    其實,以上幾個原因,看似本質,其實表象。清朝滅亡的真正原因,還是因為自身腐朽造成的,是兩年多年的封建制度走到了盡頭,面對新情況新問題,這臺古老的機器,再無回緩的餘地。與科舉制的存廢,並無直接關聯,下面詳細說說。

    科舉制度開始於隋代煬帝時期,經過唐宋一直延續至清代末年。科舉制度,是“分科舉士”的簡稱,就是規定,只有透過科舉考試才有做官為宦、進入仕途的可能性。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其實說的就是這麼個意思。

    這麼好的考試和選拔制度,為什麼要廢除呢?

    其一,科舉制度的晉升取士通道太窄,競爭太過激烈。科舉,原本是讀書人的特權(後來出現了武舉,其實本質沒有區別)。清代舉人到狀元,有鄉試、會試、殿試三級科考。鄉試每三年一次,每次中舉的大約在三千人上下。四萬萬同胞裡面,平均每年抽取一千人晉升階層,這個比例,對龐大的清朝來說,渠道實在是太窄了,難怪會有“范進中舉”這樣的情況發生。頹廢的科舉制度,也遭到了許多諸如康梁之類思想進步人士的抨擊。

    其二,科舉制度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各種不同人才需求。其實,在同光時期,就逐漸暴露出了選人用人上的弊端。在朝堂之上,是之乎者也的老學究和守舊派,而社會各個方面破舊立新的需要,卻急需大量的新興科技人才,比如李鴻章的北洋和張之洞的南洋,還有朝廷頒行的各種新政,這些人才的膨脹式需求,單單依靠四書五經是萬萬不行的。

    其三,廢除科舉是新興教育提質發展的必然。廢除科舉制後,朝廷選撥官員的標準更寬泛,為了解決用人問題和人才需求,洋務運動的幾位中興名臣們,都在各自想辦法,如李鴻章建立天津水師學堂等新式學堂,引進西方教育制度;張之洞在湖北興辦各級各類新式學堂約兩千六百餘所,還有百日維新時期創辦的京師大學堂等等。

    其四,廢除科舉是社會人才擴充套件途徑的需要。清朝末年實行新政以來,廢除了科舉制度,開始改革朝廷官職、辦學堂、練新軍和成立諮議局。許多等待開缺的秀才,可以透過諮議局參與地方政務,間接實現階層晉升;還有許多有理想而不願參加或無法參加科考的人,可以選擇軍官學校、武備學堂,甚至保送留學到國外的學校深造,北洋水師的許多將領就是在日本學習歸國擔負重任的。

    由此可見,廢除科舉制,對清朝政府來說,是掐斷了延續兩千多年取士的傳統。可以想見,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刻,選擇改掉一項老祖宗的成法,必然要面對成千上萬的沒有生路的讀書人,引起新的社會不安定。這個選擇,對當時的執政者也是艱難的。

    為什麼還要這樣做,應該說,清廷的這個選擇,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確實到了應該為之的時候。清朝的科舉制度,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傳統的行政性人才,對於當時世界的變化和發展,毫無知悉,也毫無敏感度。

    從這個角度來說,科舉制的廢除,只是挖掉了清朝政府身上的一塊腐肉,這塊肉,不是挖的太早,而是挖的太遲了。新學的誕生,卻是一劑金瘡藥,雖然清朝政府已經滿身腐爛,這一貼金創,卻為古老中國的復興,留下了一脈香火。

  • 5 # 香茗史館

    顯然不是,科舉制度之所以被廢除,主要還是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不能滿足朝廷的用人需求,而且這一政策出臺是與清末一系列變革相輔相成的。網上有言論認為科舉取消後斷絕了精英上升渠道,從而引發亂局,稍加思索便會發現這種說法顯然不能成立。

    科舉制度為何被取消

    科舉制度之所以會被取消,根本原因在於這種取士制度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和需求。

    19世紀80年代以後,清廷在認識到自身的落後之後,也開始尋求一定的變革,而隨著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發展,科舉制度這種覆蓋面較窄的取士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朝廷的用人需求和時代的發展規律。

    因此,在1888年,清政府對科舉制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准許設立算學科取士,首次將自然學科納入考試內容。而在次年,又加設經濟特科,用來招攬經時濟變之才。而當時康有人等人也建議,應該廢除八股改試策論,意圖改變科舉制度僵化的問題,為朝廷選拔出更有思想和能力的人才。然而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下令取消了這種變革,科舉考試再度恢復舊制。

    1901年9月,清廷開始推行“新政”,此後在各地封疆大吏的請求下,朝廷於1904年頒佈《奏定學堂章程》,改八股為策論,但科舉仍未廢除,在功名利祿的誘惑下,人們依舊重科舉而廢新知識。之後,在袁世凱、張之洞的建議下,朝廷將育人、取才合於學校一途,意圖大力推廣新式學堂,豐富各種學科。

    因此朝廷宣佈,從1906年開始,所有鄉試、歲科全部停止,由學務大臣頒佈各種新式教科書,各督撫實力通籌,嚴飭府廳州縣趕緊於鄉城各處遍設蒙小學堂。至此,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廢除。

    廢除科舉制度斷絕精英上升渠道說不通

    網上有言論認為,廢除科舉制度中斷了精英的上升通道,使得這些精英不能為朝廷所用,導致這些精英轉而投身革命,因此認為廢除科舉制度是清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但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腳,從前文我們不難看出,科舉制度的取消是和新政的推行密不可分的,是清末新政的其中一項而已。

    在廢除科舉制度後,非但沒有斷絕精英的上升渠道,反而因為取消掉了固化的上升渠道,使得朝廷取士變得範圍更大、渠道更廣。而朝廷的預備立憲、建立新軍、改革教育、興辦企業等措施的推行,更使得朝廷對各方面人才需求量更大,確保了各式各樣的人才都能為朝廷所用。

    在舊的科舉制度中,往往以文章好壞論優劣,能夠寫一手漂亮字、做幾篇漂亮文章的人就能夠進入朝廷,但這些人是否具備執政和管理能力,是否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完全是個未知數。而不論是以策論為主的新式取士制度,還是後來的新學,則更加側重實際,這樣選拔出來的人才反而更加具有實際作用。

    因此,可以說取消科舉制度是打破舊規則,是為朝廷這灘死水注入了活水,雖然打破了舊的上升渠道,但卻也增加了更多的新渠道。

    取消科舉制度是清廷滅亡的重要標誌

    但如果說科舉制度是清廷滅亡的重要標誌,我認為是成立的,因為科舉制度的改革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清廷已經腐朽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透過科舉制度步入仕途的官員們已經完全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他們根本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解決出現的各種新現象、新問題、新困難。

    我一直認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核心就在於兩個字“穩定”,因此它們對於“改革”這種事情從來都是避之不及的,清廷同樣如此,即使清末極度危及的情況下,新政的推行仍然是一波三折。因此,能讓清廷下定決心改革科舉,可見統治者也明白,自己的統治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罐頭。

    事實上,到了清朝末期,清廷的統治已經是千瘡百孔,外部、內部危機層出不窮,正是在這些危機的迫使之下,清廷才不得不推出所謂的新政,而廢除科舉便是清廷所做的各種妥協中的其中一個,從這一點上來講,說廢除科舉標誌著清廷統治的危機,一點都不為過。

  • 6 # 國史拾遺

    取消科舉影響並沒有那麼大。都進入近代了,難道還依靠八股取仕?靠這些書呆子當官,清朝難道就不亡國了嗎?

    關鍵是清朝沒有給士紳、知識分子新的出路。以前有科舉,科舉之後並沒有替代方案。

    清末建立了很多新學堂,學生們學了新式知識,卻並沒有發揮途徑,沒有上升通道。仕途依然是被舊官僚及滿人把持。這些優秀青年最後大多加入了革命陣營。

    清末還準備施行立憲,並開國會、設責任內閣。本來這給了士紳、知識分子一條參政議政的通道。把他們安排在中央及地區議會中,讓他們發揮些作用,足以安撫其情緒。但是清朝對立憲並無誠心,設定的責任內閣被皇族控制,民意機關諮議局也完全成了擺設。最後士紳們對其絕望,已經不再反對革命了。清朝的滅亡就不可避免了。

  • 7 # lms歲寒

    清朝的滅亡不是開始於科舉,但是科舉的取消的確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現在是一名勤奮刻苦成績優異的高三學生,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終於要迎來高考。結果國家教育部忽然下發通知,高考從今天開始取消,你會怎麼想,心理承受壓力小的人估計會被氣死吧。

    在清朝宣佈取消科舉當時全國準備走科舉道路的人必然很多,這樣無異於把這些人逼上絕路。

    太平天國為什麼會被絞殺,其中最大原因之一是因為太平天國不尊重儒學,不行科舉,得不到“知識分子”即“士人”的支援。不管哪朝哪代想坐穩江山,必須得維護好“知識分子”的利益。

  • 8 # 傻子愛推理

    科舉制度根本不能選拔人才,透過科舉制度選拔上去的都是迂腐無知的爛文人!廢除科舉制度絕對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失敗的原因在於在廢除科舉制度的同時沒能制定出一套全新的科學的教育體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的鴻蒙OS與阿里的AliOS有何不同,為什麼鴻蒙會那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