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外村藥房

    您說的情況確實存在。魏國在戰國時期,尤其戰國中前期,是人才輸出大國。秦國的商鞅,楚國的吳起,都是從魏國跑過去的。

    究其原因,首先魏國位於中原地帶,又是春秋霸主晉國最嫡系的傳承,是三晉中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家。魏文侯最早開始稱霸與變法,這些都註定了魏國的人才養育機制最為出色。大批人才在魏國得到教育、培養(包括一些原本外國的人,到魏國之後才積累成才)。但同時魏國土地相對狹窄,朝廷上的黨派鬥爭也很嚴重,又導致大批人才無法得到使用,只好效力別國。比如魏國大臣公叔痤,當初曾經逼走了吳起,後來又刻意壓制商鞅,使得商鞅最終去了秦國。

    當然,整個春秋戰國時期,人才流動頻繁,“楚才晉用”本來就是常態。別說魏國了,楚國的李斯就幫助了秦始皇統一。

  • 2 # 好玩的國學

    戰國時期,在魏國、韓國、趙國三家分晉之後,魏國是三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魏文侯首先開啟改革,開始了魏國強盛的序幕。魏國強盛,其實來自於魏文侯的禮賢下士,一大批著名的人才都來到魏國。魏文侯曾經拜孔子的著名弟子子夏為老師,還曾經和子夏門下弟子田子方、段幹木等賢人成了好朋友,在這些人才的輔助下,魏國逐步強大。在魏武侯時候,還是很重視人才,魏國也一度非常強盛。

    當時,魏國也確實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庫,那可是個牛人輩出的地方,更是法家人才的集散地。李悝,吳起、範睢、孫臏、張儀、樂毅等在戰國時期叱詫風雲的改革家、軍事家、外交家都出自魏國。但是魏國慢慢的人才環境發生了變化,開始對人才不那麼重視了。魏國失去了商鞅,給魏國帶來了無窮的禍患。商鞅本來叫衛鞅,是衛國的一個沒落貴族,因為後來在秦國變法大獲成功,被封為商君,所以又叫商鞅。他年輕時到法家的學術中心魏國求學,在魏國國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在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做國相,並告訴魏惠王,如果不用,那就直接殺了他,以免為他國所用。公叔痤又把對魏惠王說的話告訴商鞅,讓他做好準備,要麼成功上位做相國,要麼腳底抹油溜之大吉。魏惠王根本沒有把商鞅放在心上,既不用,也不殺,商鞅在魏國搞得很失落。恰好秦孝公正在四處招攬人才,商鞅就去了秦國。魏國失去了商鞅,秦國得到了商鞅,秦國開始強盛,魏國開始衰敗!

    魏國就像一個慈善家,專門為各國培養人才,但留不住人才。魏惠王喜歡人才,但是不用人才,他把這些人才像個菩薩一樣供著,但並不重用。其實,他更喜歡夜明珠一類的寶物。有一次,魏惠王和齊威王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手裡有什麼寶物,齊威王說沒有,魏惠王很開心地說,自己有十顆夜明珠,而齊威王說,夜明珠我沒有,我有幫我治理國家的賢臣和鎮守邊疆的大將。這樣一對比,搞得魏惠王像個土豪一樣氣度狹小。正是因為如此,魏國的人才紛紛流失,更為殘酷的是,這些人才到了別的國家,回過頭來就帶兵痛扁魏國,不僅是“帶路黨”,還是“急先鋒”。所以,東漢思想家王充說,“六國之時,賢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齊齊輕,為趙趙完,畔魏魏傷”。戰國時代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魏國的衰落,顯然與其“敬而不用”的人才政策有關。

  • 3 # 觀史談兵

    戰國時期戰亂不斷,每個國家都不得不為自己的國家考慮,魏國也不例外。但人才的流失卻使魏國國力不斷下滑!國內原因是魏國國君只求自保而沒有統一其他六國的野心,國家也沒有制定出長遠的發展計劃,很多有志之士沒有發展的空間,還有就是魏國內部人才相互排擠打壓使很多有才能的人遠走他國,並在其他國家大有作為。這樣一對比魏國就失去了對人才的吸引力,人才的流失也就無法避免了!

  • 4 # 實史求是

    題主這個說法並不準確。

    實際上戰國時期,各國人才的流動都比較頻繁,比如李牧本在秦國最後卻被趙國所用,而且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秦國統一的步伐。其他國家的例子當然更多。

    我想題主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魏國外流的人才在別國取得成功的比較多。比如商鞅、吳起、範睢、孫臏、張儀、樂毅等。這實際上是因為魏武侯重用人才使魏國成為戰國第一個強國,各國人才蜂湧而至,形成了很好的人才培養氛圍 ,各種人才出現了井噴。

    但由於繼任者的能力和眼光所限,不能很好的使用人才,使得人才紛紛到他國任職。比如吳用奔楚、商鞅至秦等。楚國人才外流也不少。

    要想留住人才,必須要不拘一格用人才。這一點秦國就做得很好,所以秦國得以不斷強盛直至最後一統中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君主能否容人用人是關鍵。其他國家是偶然出現一兩個強主,如魏武侯、楚莊王、燕昭王等,但只有秦國的君主大部分都在前任的基礎上做得越來越好。當然,也有犯糊塗的時候。最明顯的是秦王贏政時就下令驅逐過他國之人,好在被李斯及時進諫制止了。

  • 5 # 天空飄來故鄉雲

    魏國乃四戰之地,環強窺伺,東齊北趙南楚西秦,只有一個小弟韓,另外魏國境內黃河漳水常決堤氾濫水患危害,地理形勢決定需集中一切物力財力人力,去國防抵禦,去疏河導流(挖鴻溝,後來賈魯河)才能在列強容有一身之地,這種形勢需要容易導致集權體制發生。其二魏國要想開疆擴土,鄰居都不好惹,唯有小弟韓弱些,但是韓魏系出晉國,關係錯綜複雜,韓為自身計對魏又唯命是從,馬首是瞻,也不好下手啊,再說在當時列強奉行獨立自主均勢平衡政策制約下,魏還沒有強大到毫無顧忌的地步。

    魏武卒強悍聞名天下,但也是錢糧堆出來的,強化練出來的,在魏文侯改革有錢有糧的時候可以維持,後來窮弱時候就難以為繼了。

    集權體制必然導致一言堂,一言堂必然是一個聲調而不允許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而人才恰恰最不弔的就是這個。春秋遺風講究男歡女愛自由散漫,還沒有君君臣臣集權思想流毒,在魏文侯改革國富民強有錢有糧的時候,人才可以適當收斂自己脾氣,但在國力衰弱時候集權就是人才攻擊的靶子,因為集權必然導致有限資源投放顧此失彼,也容易導致滋生貪官汙吏,一個國疲民敝又貪腐叢生且噤若寒蟬之國絕不是人才大展宏圖的肥沃土壤。人才具有一定的附屬性,貨賣帝王家才能飛黃騰達;人才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動不動就感嘆懷才不遇的就是那些感覺自己被壓制的人才;人才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要有一個施展才華的市場,魏國富人才聚,魏國弊人才失,不是幾句好話就能留得住的。

    當魏文侯改革紅利吃盡,而東打西殺沒有達到以戰養戰目的卻搞的國疲民敝,而西秦東齊,北趙南楚都在效仿魏國也搞改革的時候,人才就開始捫腹自問是留是走,去一個新興國家輔佐明君英主開闢屬於自己的新天地,還是繼續留下來收拾別人已經開發過的爛攤子。

    人才也分長才與短才,長才就是功利千秋萬代的那種,比如文王的八卦,孔子的春秋,司馬遷史記,還有一種短才,比如秦國商鞅變法,那是拿人頭累軍功,段時間內可以極大調動積極性,但六合歸一國家一統,這種人才必然失去用武之地。而魏國吳起改革只能搞一次,再搞就打折扣了。

  • 6 # 津城沐雨

    問題有點兒絕對,魏國人才的外流主要出現在戰國中後期。

    魏國人才外流,最主要的就是魏王對人才的不重視,人才在魏國得不到重用,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自然就會另尋賢主。而正是魏國人才被敵國所用後,魏國被進一步削弱,魏國遭受的打擊,很多都是拜從自己國家走出的人才所賜。

    我們都知道,因魏國對孫臏處理不當,導致孫臏投奔齊國,因此而發生的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使魏國的精銳軍事力量被大大的削弱,魏國失去霸主地位並開始走下坡路。

    魏國公孫丞相力薦的商鞅,魏王不用不殺,最終導致秦國得到徹底的變法,成為魏國的主要敵人,相繼奪走了魏國河西河東之地,並最終消滅了魏國。

  • 7 # 武嶽萌主

    魏國人才流失只要是不會識別人才、不重視人才。

    戰國時期的魏國人才很多,也最完備,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都有。但是魏國不重視人才,不能把握住人才,導致人才大量流失。從魏國走出去的人才,到了其他國家都能幫助君王成就一番事業。魏國走出去的很多人才都是魏國逼走的,下面介紹幾個典型的案例。

    1、吳起

    從魏國走出的第一個人才是吳起。吳起是戰國初期的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在軍事和國政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吳起在魏國期間,幫助魏文侯攻打秦國,奪取秦國的河西地區,納入魏國版圖。

    吳起很有才能,引起了相國王錯的嫉妒,就用計陷害吳起,讓當時的魏武侯猜忌吳起有二心。吳起被懷疑後,害怕遭到迫害,就逃到楚國。

    2、商鞅

    商鞅原名公孫鞅,被秦孝公封為“商君”,所以也叫商鞅。商鞅本是衛國人,來到魏國,在國相公叔痤的門下做事。公叔痤臨死前,向魏惠王推薦商鞅,說:商鞅是個頂級人才,可堪大用,陛下可把把國家大事託付給他,如果不能重用他,就殺了他。魏惠王沒有聽。

    商鞅在魏國不受重用,就來到了秦國,被秦孝公重用。商鞅在秦國主持變法,進行軍事、農業社會等各方面的改革。變法後的秦國迅速強大起來,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

    3、孫臏

    孫臏原來是齊國人,是“兵聖”孫武的後代。孫臏曾和龐涓一起學習兵法,後來龐涓被魏惠王重用,被任命為魏國將軍。龐涓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及孫臏,心生嫉妒,就把孫臏接到魏國。孫臏受到龐涓的陷害,被砍了雙腳,臉上刺字,成了一個殘疾人。

    在魏國受到迫害後的孫臏逃到齊國,才能逐漸展露出來,被齊威王重用,為齊國離了很多大功。

    4、范雎

    范雎是魏國人,曾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那裡裡做門客。范雎隨須賈出事齊國,齊王款待了范雎而冷落須賈,於是范雎被須賈嫉恨。回到魏國後,須賈向國相魏齊說,范雎賣國。魏齊就下令嚴刑拷打范雎,受盡凌辱,由於范雎裝死才沒被真的打死。范雎隱姓埋名,死裡逃生,跟隨秦國使者逃到秦國。

    魏國流失的人才還遠遠不止這麼多,戰國末期的魏國還有一個頂級人才,那就是信陵君魏無忌。

    信陵君是戰國四君子中最有才能的一個人,在當時很有威望,曾組織韓、趙、魏、燕、楚五國聯軍攻打秦國,大敗秦軍。秦軍懼怕信陵君,躲進函谷關不敢出關。由於信陵君很有才能,又有威望,被自己的哥哥魏安釐王猜忌,罷免了他的軍政大權。信陵君一心報國,而且自己又是魏國公子,沒有像上面的四位,去幫助其他國家,最後在魏國鬱鬱而終。

    很多人才在魏國不受重用,要麼被迫害逃往其他其他國家,雖然魏國的人才很多,但是最後都是為別人做嫁衣。

  • 8 # 李澤俊

    一個國家的興起和衰亡,肯定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魏國的崛起和強盛,是因為利用了大批人才,而它的衰落和滅亡,也是因為錯過了很多人才。

    魏國人才的流失,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因為在整個戰國時代,能夠左右天下局勢走向的那些偉大人才,有一半多都和魏國有過交集,遺憾的是,魏國最終一個都沒留住。

    在100多年的時間裡,魏國給楚國送去了吳起,給齊國送去了孫臏,給燕國送去了樂毅,給秦國送的人才就更多了---商鞅、公孫衍、張儀、范雎,這四位對秦國崛起至關重要的丞相,都來自魏國。到了秦王嬴政時代,又給秦國送去了一個尉繚子,此人直接制定了攻滅魏國的策略。

    魏國的“神助攻”,直接幫助老對手秦國迅速崛起,走上了統一六國的道路。

    你肯定會問,為什麼魏國就無法留住人才呢?

    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在戰國時代,一個國家對於人才的使用,主要取決於這個國家國君的用人觀。

    魏國早期,魏文侯雄才大略,非常注重招納天下人才。他任用李悝,在所有國家當中最早進行變法,從而迅速讓魏國強大起來,開創了魏國的霸業。

    在魏文侯的麾下,除了改革家李悝,還有地方治理能人西門豹、訓練出戰國最強軍隊魏武卒的吳起等一大批人才。

    但在魏文侯之後,魏國的幾任國君在用人策略上就要差很多。

    比如魏武侯時期對於吳起的使用,就因為沒有處理好吳起功勞和封賞的關係,導致吳起離開魏國去了楚國,從而喪失了魏國在河西取得的優勢。

    此後,包括孫臏、商鞅、張儀等人,無一不是無法在魏國得到重用,而全都送給了其他國家。

    第二點,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魏國處在當時戰國各國的中央,又是交通樞紐,因此不管是魏國本國人還是其他國家的人才,第一時間都想在魏國展現自己才華。

    這就導致魏國人才濟濟,競爭的壓力特別大,而魏國由於沒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人才使用和升遷制度,很多人才在競爭當中處於下風時,就只能離開魏國另謀出路。

    吳起、商鞅,孫臏、張儀,或多或少都有這方面的原因。

    所以說,有人才,還得要有一套合理的人才選拔和使用機制,才能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第三點。魏國處在地理位置的中央,既是它的優勢,但同時也是戰略短板。

    因為魏國四周被幾個大國包圍著,處在這樣一個四戰之地,如果不能夠進行良好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戰略,這個國家一定會經常處於在戰爭之中,國力長期會消耗,難以長期保持強盛。

    魏國從建國開始,無論強大時還是衰落時,幾乎就沒有離開過戰爭,一直在跟西邊的秦國、北邊的趙國、南邊的韓國和東邊的齊國交戰。

    這樣的戰略態勢,使得魏國難以向外擴張自己的實力,這也限制了人才在魏國的發展。人才是需要舞臺的,一個向外擴張處處受限的國家,舞臺是有限的,也難怪很難留住商鞅、張儀等野心勃勃的人才了。

    第四點,當魏國國君無法很好利用人才的時候,其他國家的國君卻在求才若渴。

    其中以秦國最具有代表性。戰國時代具有決定性的幾個人包括商鞅,張儀,范雎等,都是被秦國的“移民政策”所吸引去的,並且迅速獲得了秦王重用。

    天才兵法家孫臏,最早去的是魏國,不但沒有得到魏惠王重用,還被龐涓暗害成了殘廢,但卻被齊威王所用,最終,透過桂陵和馬陵兩次大戰,重創了魏國。

    國與國的競爭是此消彼長的關係,當你無法很好利用人才的時候,你的競爭對手,很可能就會把你的人才挖走,這種情況不但戰國時候是這樣,現在也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18歲生日,送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