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六腦
-
2 # 怡心的海shu
我認為這個說法有失偏頗。並非學心理學的人容易有心理疾病,而是說,學心理的人,對於心理問題更敏感,覺察能力更強,更能發現自己需要成長的地方。
澄清一下,每個人都在某個時間段裡,會處於心理正常下的心理不健康狀態(精神性疾病病屬於心理不正常,而心理問題大多是心理正常下的一種不健康的表現)。其實也就是“多數人是有心理問題的正常人”,所以不存在說正常人就沒有心理問題的提法。大多數人不具備心理學知識,當自己處於心理亞健康或者心理不健康狀態而不能識別,然而,自己覺得沒病並不代表ta真的健康,只是ta未感知察覺,並非到了類似抑鬱症的程度才稱心理有問題~
-
3 # 劉子善博約心理
首先,我不清楚這個命題是怎麼產生的?
如果說,人人都有心理疾病,學心理學的人也難免的話,那麼所謂的學心理學的人容易有心理疾病,是說,學心理學的人清楚自己的心理問題是什麼。而不學心理學的人,或者對心理學一無所知的人,並不是沒有心理問題,而是意識不到而已。這如同醫生,由於醫生有豐富的醫學知識,當身體出了問題時,他意識到身體出了問題,而且知道是什麼問題。而沒有醫學知識的人,即便身體出了問題,他也意識不到。《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
-
4 # mihude
應該是學心理學的人更容易更懂得調整自己才對吧。認識一位心理學碩士的媽媽,在她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她運用所學理論給與孩子引導和疏導,十分專業,還經常在朋友圈寫一些心得體會,用自我調節的方法給自己補充正能量,孩子教育的不錯,夫妻關係也很會維繫,懂得理解寬容家人,她自己也總是保持著Sunny燦爛的心態,讓我們這些非專業的人看著自愧不如,真希望也能懂一些心理學知識,可以更明白的把日子過好。
-
5 # 紫花地丁
個人覺得,人們之所以會產生“學心理學的人容易有心理疾病”這個偏見,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並不是“學心理學的人容易有心理疾病”,而可能是“存在心理疾病的個體更願意去學習心理學”。人群中可能存在一部分曾經經歷過一些創傷和痛苦,或者本身確實存在一定的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這部分人因為自身疾病的原因,對於心理學,特別是心理諮詢非常關注,甚至願意主動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以達到自我幫助的目的。而這一部分人可能會被周圍不瞭解情況的人認為,是因為學了心理學才導致出現心理疾病,其實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誤理解。
另外,還有一部分偏見產生的原因,在於人們傾向於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而覺得心理學家,特別是心理諮詢師,因為經常接觸到存在心理疾病的患者,為了深入理解他們,所以也會變得越來越奇怪,越來越接近他們的行為表現。這種想法其實是極大的誤解,就好像骨科醫生天天治療骨折患者,但是自己並不會更容易骨折一樣,心理諮詢師雖然接觸到的都是心理病患,但是並不代表只有變得和他們一樣存在心理疾病才能理解和幫助他們。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們首先接受到的培訓,就是如何與來訪者劃清界限,在保持自身想法和信念的同時,站在對方的視角去理解ta(理解也並不等於同意ta的行為),而不是把自己先變成心理疾病患者。
-
6 # 心馨客廳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感知。但,從事心理諮詢的人員增加了患心理疾病的風險,原因如下:
心理諮詢與治療,本質是建立一種連線,用自己去感染來訪者,諮訪的負面情緒會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來訪者的不完整的人格和慘痛的遭遇,有可能給諮詢師的自我帶來難以修復的傷害。自我,是個體對自身以及周圍事務關係的一種認識。本質上,就是自己和自己、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自我,是包含別人的因素,受到別人的影響。而心理諮詢師面對的多是不太“健康”的人,其中這些不太好的情緒、思維模式、精深創傷,或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浸入你的意識中,或以排山倒海的形式衝擊你的價值體系和“常規”感受,這些破壞其中的一部分,諮詢師是能夠利用專業的知識進行自我預防,或借督導(可簡單理解為心理諮詢師的諮詢師)的幫助進行消化,可還有一部分註定無法化解,嚴重地會破化諮詢師原有的健康狀態。這也是一些做個案諮詢與治療的諮詢師,最後轉為團體輔導師的主要原因。
-
7 #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如果要回答為什麼,首先得證實學心理學的人容易有心理疾病,那麼要先對學心理學的人及不學心理學的人進行取樣統計,計算其中得心理疾病的比率。在得出學心理學的人機率高的情況下,還需要在排除干擾的情況下,確認兩者差異的影響因素是因為學習心理學。似乎是一個難以完成的實驗呀。
不過心理諮詢師確實經常被說成是自身就有情感障礙的人。這雖然無法透過統計來確認,但確實可以在經驗中找到根據。假設一個孩子的父母足夠敏感,能按照孩子的真實自我來對待他,並且能理解、寬容並尊重他的感情,這個孩子就能有比較好的發展,會敏感的理解別人,並且移情能力及情感反應能力都比較好,但是他沒有被要求發展對別人情感的特殊敏感度,所以很難期望他們去從事心理諮詢工作。
而那些從小就被父母利用去滿足他們自身需要的孩子,為了適應父母,會發展出超級“感應天線”來捕捉父母的情緒及需要,這會發展出諮詢師的敏感度、移情能力、專注度及特殊的情感反應能力。因為他們一直需要去滿足別人的需要,所以更可能從事心理諮詢工作。
但是發展這些能力的代價是自我被謀殺,所以諮詢師需要進行個人體驗來修復他們過去的情節。透過治療,我們需要學會與自己過去的現實共存,並拋棄我們的幻覺,體驗不被滿足的憤恨與悲哀。這樣我們的那些適應性努力就會成為心理諮詢工作中的助力,成為我們理解來訪者的資源。
當然這只是從經驗上來說諮詢師更可能會因為童年的經歷而發展一些特殊的情感捕捉能力,也同時意味著他們更需要壓抑自身的情感,所以導致情感障礙。但並不能就此推論他們就更容有心理疾病。這也是在諮詢中要求諮詢師要有個人體驗師的原因。
當然,諮詢師因為工作中有更多的可能激發自己被壓抑的情感,所以主觀報告的問題可能會比一般人要多,這也是看起來諮詢師更容易有情感障礙的原因之一。
作者簡介:
精神動力取向,以開放包容的心態陪伴你直面生命中的痛楚,給予一個安全的成長空間,希望與你的相遇。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並不是普遍現象,而是很概括化,刻板的印象。人們覺得學心理的人是因為自己心理有問題,哈哈,這是很片面的想法。人人都可能得心理疾病,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