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文亦物
    1、最早的史料記載是元代

    現存最早記錄“宋四家”文獻來自元代王存(芝),他在跋蔡襄《洮河石研銘》中講到:

    蔡君謨所書《洮河石研銘》, 筆力疏縱, 自為一體。當時位置為四家。竊嘗評之, 東坡渾灝流轉, 神色最壯, 涪翁瘦硬通神, 襄陽縱橫變化, 然皆須放筆為佳。若君謨作, 以視拘牽繩尺者,雖亦自縱而以視三而家, 則中正不倚矣。

    宋仁宗非常喜歡蔡襄的書法,蔡襄在北宋擁有書壇領袖的地位,舉朝效仿。在四家中,按年齡分,蔡襄最為年長,按書法成就分,也曾被稱為“本朝第一”,也就是說:

    最早的排名來自元至元年間即公元1291年,距南宋滅亡僅15年,必然有根據不會亂彈琴,四家之說應來自南宋。當時的說法是“蔡蘇黃米”,蔡襄以前輩的身姿位列第一,引領北宋書壇,在當時根本還沒有蔡京什麼事兒。

    (蘇軾作品,黃庭堅書)

    2、蔡襄與蔡京,宋代兩大家

    事實上,“二蔡”是北宋年間的兩大書法家,兩人是同鄉同族。

    蔡襄(1012-1067),字君謨,字號為宋仁宗御筆所賜,為官30年,政績突出,官聲享譽,大儒朱熹稱讚他“前無貶詞,後無異議”,此人涉獵極廣,學問淵博,《宋史》有載,蔡襄工於書法,為當時第一,仁宗尤愛。

    蔡京(1047-1126),字元長,是蔡襄的族弟,任宰相16年,封魯國公,《宋史》中將其列入奸臣傳。

    蔡襄書法厚重端莊,雄岸偉卓,取法北朝、漢唐,講究法度,最像顏真卿筆法,與其做人的風格很一致,但創新不夠,恪守傳統,蘇軾評價他的書法為“真不如行,行不如草”;蔡京作為後輩,也是一代書法大家,但是他的筆法在遍攬諸家都不滿意之後,遂順應宋朝書法界“尚意”的浪潮,自創一家,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在風格上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一致,他們都是寫意派,自成一體,能代言宋代書法的藝術成就在,總而言之,他們幾位是同一類。

    3、爭議的來由

    可是,原本是“蔡蘇黃米”(蔡襄為第一)的南宋排名,在進入明代後,出現了新變化。明代政治生活死板,書法創作走入了臺閣體的死衚衕書法越加刻板,當時的書家提倡創新,自然就推崇宋代的寫意筆法,將宋四家的排名改為“蘇黃米蔡”(蔡京),形成一個風格統一的排名,體現了當時的書法審美。當然,也有人說這是口語習慣導致,蔡在後面似乎更朗朗上口,便於流傳,但是這個排名的確是給改過來了。

    (蔡京書法)

    (蔡襄書法)

    所以,如果站在客觀的角度談“蔡蘇黃米”(蔡襄排第一位),指的就是楷書真書大家蔡襄;如果按照書家推崇的“尚意”審美談“蘇黃米蔡”(蔡京排最末一位),則指的是寫意派名家蔡京,僅此而已。

  • 2 # 藝滴美育

    “宋四家”的“蘇黃米蔡”,前三者分別是蘇軾、黃庭堅、米芾,唯獨“蔡”存有疑義。有人說,原本是指蔡京,後來因為蔡京成為奸臣,蔡襄替代了他;也有人說,原本是蔡襄,在蔡京當上宰相後,有著巨大的權勢和影響力,因而替代了蔡襄。

    其實,蔡襄與蔡京是同鄉同族的兄弟,蔡襄比蔡京年長35歲。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北宋興化仙遊人(今屬福建)。北宋時期書法家,先後四次任宰相,掌權共達十七年之久。蔡京還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貪官之一,窮奢無能、貪腐保守,直接導致北宋王朝的衰敗。

    蔡京最初曾與弟弟一起學蔡襄書法,後又學王羲之父子,最終自成一家。蔡京的書法姿媚豪健,深得宋徽宗的賞識,甚至為徽宗的畫作題款。但隨著他被貶出朝廷,餓死在破廟裡,他的書法的影響也就煙消雲散了。後蔡襄的書法在宋代風靡一時,被譽為當世第一。但也有 不少人認為,蔡襄的書法對後世的影響遠沒有蘇、黃、米三家大,他的傳世書跡少於蘇、黃、米三家。此外,他在書法革新和特點上,都遜色於其它三家。

    《宋史》將蔡京列入《奸臣傳》大加貶斥。他一方面稱是治國之才,另一方面卻又視之為無能的奸臣,看似矛盾的背後卻是蔡京悲劇的根本。而造成這一悲劇的也正是當時唯我獨尊的皇權致使的。

  • 3 # 易水春妍

    當然是指蔡襄,蔡京要比蔡襄小三四十歲,年代明顯要比蘇黃米三人要晚,陸游曾於《梅聖俞別集序》中舉歐陽修文、蔡襄書、梅堯臣詩"三者鼎立,各自名家。"蔡京入奸臣傳,為六賊之一,時人已恨之入骨,當時就有民謠流傳:打了筒(童貫),潑了菜(蔡京),方是人間好世界。如此口碑,就算書法再好,也不配以大家稱之,只配遺臭萬年。

  • 4 # 不識史悟

    據說,蔡京當權期間的某個夏天,身邊兩個家人侍候的比平時殷勤,蔡京知道他們肯定有求於自己。果然這兩人開口要求蔡京幫他們的扇子上題幾個字。

    幾天後,蔡京見這兩個人衣著光鮮,一問才知道他們把自己題過字的扇子賣了大價錢,因此小富。

    宋徽宗還是端王的時候,非常喜歡蔡京的字畫,還特意遣人在字畫店蒐集蔡京的作品。等到宋徽宗即位後,大太監童貫奉命前往三吳搜刮民間字畫及古玩,在杭州住了幾個月,蔡京亦被貶官在此,因此極力巴結童貫,並對童貫手上的字畫做了點評篩選。童貫回京後依樣畫葫蘆的對宋徽宗講了一遍。宋徽宗聽完大為驚異,他知道童貫沒有如此高超的藝術鑑賞能力,由此牽出了蔡京。所以之後不到三年時間,蔡京便被召回京城擔任左僕射這樣的高官。

    有一次蔡京和米芾聊天,談到書法這塊,米芾說:“自唐朝柳公權之後,書法大家就數你了。”蔡京微笑說:“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

    時人評價蔡京書法有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特點,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因此不僅當時甚至後世學習他書法的人很多。

    因此平心而論,蔡京即使不是“蘇黃米蔡”中的蔡,他的書法也遠遠超過除蘇軾以外的另三人許多。只是他的罵名耽誤了他!

  • 5 # 文物樑子

    最早應該是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蔡京。但因是權奸,人品不好。文人清流往往不願提他。就嫁接到人品書法俱佳的蔡襄頭上。蔡襄曾任福建轉運使,為徽宗進奉福建茶葉和建盞茶器,並著有《茶錄》。

  • 6 # 千年蘭亭

    “蘇黃米蔡”中的“蔡”一般是指蔡襄,但有人說原是蔡京,因人品不行而改。那麼我們就來說說蔡京。

    史稱蔡京工書法,初與弟蔡卞學蔡襄。蔡京自稱與蔡襄同宗,在重門閥譜系的封建社會中這一招的確有效。既是將蔡襄引為族兄,則蔡京自然也該沾些書法靈氣,其為大書家亦無可置疑。

    關於蔡京的書法,大多引用蔡京炙手可熱時所修的《宣和書譜》裡面的記述。《宣和書譜》對蔡京大肆吹捧,甚至認為京比襄“飄逸過之”。

    《宣和書譜》本為蔡京、米芾奉敕編集,對於蘇、黃,因為是政見水火不容,放熟視無睹,不予錄載。對於蔡襄自然要宣揚在先,至於其後,當然也少不了把自己的大名也掛上。於是我們在書中赫然得見蔡京蔡卞兄弟與古聖賢並列;說到米芾,因為他也是編纂人之一,在蔡京眼中也不象蘇、黃那麼可厭,故也稍給面子,皆大歡喜。

    所以,我們對“蘇、黃、米、蔡”之指蔡京還是指蔡襄,一直弄不出個究竟來,蔡京本寫得一手好字,又以在位而運用權力大造輿論,似乎此蔡當是指他。

    但是,我們從書作的流傳大約可以看出一點端倪。蔡京全盛時,天下盡是蔡體,然而公道自在人心,今日蔡京的墨跡除了附驥而得以儲存的題跋外,只有《節夫帖》,《宮使帖》兩通尺牘,而蔡襄及蘇、黃雖經禁燬而仍有不少傳世,正可說明書以人傳的千古真理。

    從作品後世的流傳而言,“蘇黃米蔡”中的“蔡”應該蔡襄。

    蔡襄《虹縣帖》尺牘 1051年 紙本 行楷書 31.3 x 42.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節夫帖》紙本行書 32.3×42.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7 # 來禽館

    蔡襄年齡最大,在北宋是著名書法家,連蘇東坡都說他是宋朝第一,文獻記載就是蔡襄,沒有任何文獻記載說是蔡京。只有一部小說水滸傳說是蔡京,小說是編故事能有多少真東西?說有八百里水泊,其實連八十里也沒有,所以不能是依據。那寫書人為什麼說是蔡京?這有兩種可能,第一,寫書人沒弄清楚以為是蔡京,第二,本來是蔡襄,蔡京當權以後便改成了自己,其它人都不敢言,在當時的確是蔡京了一段時間。蔡京倒臺以後人們又改回了蔡襄。一些人只知道後一改不知道有前一改,就執意說是蔡京。再來看書法水平蔡襄正,草,行書都很擅長,猶其行草十分瀟灑,不是蔡京所能比的。而蔡京只會一種行書且很一般,沒有過人之處。所以說是蔡京完全是道聽途說沒有依據,只看書法水平就一目瞭然,優劣立判。

  • 8 # z山海

    “蘇黃米蔡”,是中國文學史上,對宋朝時書法界傑出優秀的代表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的稱謂,喻為“書法四大家”,其中,蔡本來就是蔡京,但後人因其位列“北宋六賊”奸名,字以人廢,以另一個書法家蔡襄替換之。

    歷史上,蔡京被民間視為北宋末期,弄權誤國,貪髒枉法,導致徽、欽二帝被金人北擄五國城“坐井觀天”,致使北宋帝國滅亡,奸臣賊子的“六賊”之首。

    歷史上,蔡京是一個功過對半的權臣,也可能功不抵過吧!

    蔡京,文化功底紮實厚重,在宋代被視為正途的科舉進士出身,屢任京官、地方官,得徽宗賞識,徽宗多次駕臨府中,飲酒作樂,視為親近重臣,宦海沉浮,四度為相,權傾朝野,官位高至三公之首的太師,獲得開府儀同三司的榮譽,位極人臣。

    蔡京,位高權重,結黨營私,門生故舊多獲提拔重用,家世顯赫,三代高官,北宋末無出其右。為官貪婪,多領薪俸官銀;大興“花石綱”,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極大。

    蔡京當政時,也曾大力推廣社會救濟制度,擴大救濟規模,設立孤寡老人養老的居養院,貧民免費診治疾病的安濟坊,埋葬無主死屍的漏澤院等,推行救濟制度力度之大,在古代歷史上是罕見的;主持“崇寧興學”,著力興辦教育,極大地促進北宋末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社會文化水平,功不可沒。

    蔡京,書法藝術功底深厚,筆法高超,位列宋時書法“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一,後人因其奸名,字以人廢,以蔡襄替換之。

    僅供參考。

  • 9 # 邏輯文史游

    至少在宋朝或者是元末明初時期,這"蘇黃米蔡"中指的確實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比如你看《水滸傳》中的江州篇章,宋江題反詩被黃文炳舉報,之後宋江裝瘋又被戳穿蔡九給家父送信,吳用造假信讓蕭讓模仿蔡京的筆跡來回復。所以可想而知蔡京的文藝細胞是多麼的強大。但有人可能也會問到施公是不是故意為了扯上梁山和蔡京的關係所以才把蔡京塑造成書法家呢?

    所以我們有必要先說說蔡京的履歷。蔡京年輕時候也是中過進士的人,初為舒州推官,之後便步步高昇官至翰林學士兼侍讀,正當風華正茂時蔡京遭到了陳瓘的彈劾,於是被貶為江寧知縣,因不赴任被貶為庶人,於是蔡京去杭州放鬆心情正好碰上幫趙佶尋寶的童貫,寫得一手好字的蔡京自然有門路搞到名家書畫,他便抱著童貫的大腿再次為官直至丞相。那麼蔡京掌權後的排場大家也是知道的,北宋滅亡他雖不是主因但多少也和他有關係,所以說讓一個奸臣去頂著書法家的稱號著實辣眼睛,後世的文人雅士們也不願意去學習奸臣的書法啊,所以為了消除顧慮,比蔡京年長三十多歲的蔡襄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裡。

    蔡襄的字寫得也很不錯,也能成自成一家,但蔡襄時期蘇軾等人還是小P孩,自然也沒有什麼“蘇黃米蔡”的說法,所以若真要按照輩份來講,那麼“蔡”字打頭更為合適。而在蔡京時期人才輩出,蘇軾等人也正式出道,他們也正式組成了“蔡蘇黃米”組合,等到北宋滅亡,蔡京坐實了奸臣的明天,後人就把蔡字放在了最後,也出現了蘇黃米蔡的說法。再往後大家乾脆把蔡京剔除,換成蔡襄,按道理誤會解除應當讓蔡襄坐“頭把交椅”才對,但蘇黃米蔡這四個字的聲調恰好是一二三四,讀起來很順溜,所以大家也就不改了。

    我小時候以為是指蔡國慶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知名華裔律師點出孫楊最後勝訴機會,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