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太創服

    所謂行業發展,無非分為三種情況——

    一種是技術驅動的發展;一種是消費結構驅動的發展;還有一種是人口結構驅動的發展。

    身處創投行業,我們對於專案未來(無論幾年)的發展趨勢的預判,也左不過這三個維度。基於此,我們不妨分別來分析一下:

    1/

    技術驅動的發展

    題主提到過,在過去,或者說從千禧年開始,網際網路行業是絕對的發展排頭兵,原因在於顛覆性的底層技術,也就是資訊科技的噴薄發展,從軍事科技領域滲入商業應用領域,這幾乎是全球網際網路產業興起的動因。

    現在目之所及的所有“網際網路+”,幾乎都是網際網路技術帶動的相關行業發展的結果。

    放到未來十幾二十年,我們認為這個技術推動的發展,大機率是“人工智慧”。

    僅從資本角度來看,人工智慧的興起原本就是科技力量的勝利。當網際網路平臺機會發展至今已經區域固化,一時難以突破之際,“人工智慧”憑藉底層技術的迸發,以及在圍棋領域的出色戰績,及時給風險資本以新一輪的投資想象。

    這從目前的資本市場的動向就能看出——

    資產端:人工智慧專案明顯增多。近兩年,人工智慧領域從無人問津到迅速佔領資本風口;相關專案的融資金額在顯著增長,融資程序顯著加快中。基金端:基金及投資量明顯增多。人工智慧對應的國內產業資本形成總額(GCF)近年來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一方面,之前專注“TMT”領域的基金轉向人工智慧;另一方面,更多專注於人工智慧的專項基金也相繼成立。越來越多的學術界人才投身產業。行業裡資本大量集中引發市場人才的積極反饋,國內外年輕學子紛紛將人工智慧作為第一專業導向、眾多高校科研人員從實驗室湧入企業,“投筆從商”蔚然成風。

    當然,人工智慧行業真正從技術突破走向商業應用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也相信這就是未來十幾二十年,行業從業人員的課題方向。

    2/ 消費結構驅動的發展

    商業始於對消費者需求的研究,今年興起的“消費升級”就是佐證,並且這僅僅是開始。

    群體的生活方式、消費環境、消費理念和購買力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的,消費決策的改變。

    現階段可能有兩種主要的表現——

    消費結構的升級。即在支配財產下,消費者普遍傾向於將錢投在何種需求上,即恩格爾係數的變化;品類選擇的升級。可選擇的品類越來越多,環境和文化氛圍對消費選擇的作用力也越來越大,於是消費者對商品的注意力從“使用價值”移向“附加價值”(體驗、氛圍、品牌、便利性等),這也給多元新品牌以良好的成長土壤。

    當然,這個階段的消費升級主要面向“90後中產階級”,這類人群的精神層次先達到了更先進的水平,但物質水平難以支撐。所以,目前的消費升級其實是滿足了中間態的奢侈,即輕奢。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物質層面的消費將很快得到滿足;這並不是說餐飲、購物中心等業態將失去發展機會,而是在它們已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後,未來“爆發增長”的可能性降低。

    因此,未來的消費升級很可能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從純物質向精神、健康領域偏移。這裡提供幾個思路——

    醫療行業

    中國的醫療產業供給不足幾乎是歷來的癥結,同時也是迎來爆發性機遇的突破口。高階醫療、資訊化、分級診療等體系最佳化、高科技的應用都是未來的趨勢和方向,甚至擁抱金融等相關行業也不無可能。

    對於創業企業來說,誰在未來的路徑中真正解決了醫療供給不足的問題,誰就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生產力提升的創造者。

    娛樂行業

    有分析稱,中國在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時進入了新的拐點;在發達經濟體中,泛娛樂產業在GDP中所佔比例龐大,而已經過了這個拐點的中國,目前文娛方面的需求還未被充分開掘,其與網際網路、高科技結合的想象空間也還很多,屆時產業潛能會高速釋放。

    雖然從短期來看,由於供需不匹配,難免有部分標的過熱,但是從長期看,整個行業的前景和空間都非常廣闊。

    教育行業

    現階段的教育專案已經佔據投資“白名單”之列。舉一個“K12和幼教”專案的例子,現階段,中產階級花在教育上的支出大約為家庭收入的30-50%,這個方向創業的教育專案往往擁有更好的現金流和利潤,上市的通道也十分不錯。

    此外,伴隨家長和學生的觀念、意識升級,steam教育、留學後服務、教育技術化也都是可預期的發展方向。

    3/ 人口結構驅動的發展

    人口結構的變化,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城鄉人口結構的變化。

    人口年齡結構所帶動的一個典型的行業發展,或許是養老行業的發展。越是老齡化嚴重的國家,養老行業越有可能迎來高速增長。中國也在其列——

    1960年前後為整體人群的劃分節點,“60後”的整體消費觀念和能力在提升,且計劃生育造成的“少子化”現象讓養老問題逐漸顯現,可預見在5到10年內需求端會產生爆發性的增長。

    基於此,中國的養老行業擁有萬億級的市場,即使細分到各個領域,都有出現千億級企業的機會;且目前來看,養老行業分散且粗放,市場上存在的大多是無法盈利的中小企業和個體戶,供給端數量和質量的缺失,為未來新企業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

    而“城鎮化”的程序中,由於很多產業“百廢待興”,屆時也一定會邁入高速發展的階段。

    舉個小例子,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這裡不面向一線城市)。當一個地區因為政策或某些高新產業的崛起而人口淨流入、走向城鎮化,那麼住宿需求很可能就是第一位的;

    而當房地產行業紛紛進駐得以發展的時候,之後連帶的周邊產業,如通訊、汽車等等基礎建設的步幅也會不斷跟上,成為連帶的朝陽產業。

    以上分析僅限國內,當然,即使放到其他國家分析行業的發展趨勢,也完全可以帶入這三個維度的標準。

    此外,以上分析也是迄今為止風險資本的投資趨向所反映出來的。因為這些專案有大量以未來退出為目標的資本從早期開始關注,相比其今後的發展路徑可預期性也更高。

  • 2 # 拙筆淡靜

    如此問題顯現出了一種“現代浮躁”。現代浮躁的關鍵要命之處,就是“急於求成”“夢寐一夜暴富”。事實是,不管人類發展到“未來”多少年,只要五臟六腑沒有變得來無須填充,那麼但凡涉及到“吃喝拉撒睡動行”的行業,就沒有一個會消失,也沒有一個不發展!可以這麼說,只有“夕陽的老闆”,沒有“夕陽的產業”。區別僅在,這些行業發展的“質”會根據社會需求不斷提高……

  • 3 # 歷史廣角原創短影片

    如果今天你能預測到明天會有哪些新的知識、發明和創新,那麼你今天就已經擁有了這些知識、發明和創新,不必等到明天。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鵝》

    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人工智慧,很可能停留在某個技術瓶頸上,而不會出現人人都可以設想到的超級機器人。被眾多資本瘋狂追逐的物聯網,也有可能因為價效比的問題,而不會出現我們理想中的那張萬物互聯的大網。被渲染得無所不知的大資料,也很可能到了某個資料界限點的時候,發現我們永遠也蒐集不全一切的資料。其實未來會往哪兒走,現在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

    一是,人類在基礎理論上尚未能認識到宇宙的根本規律。

    比如,我們的物理學依然是建立在兩個不完整的理論上: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連基礎理論都還有巨大的突破空間,哪能就一下子就讓你預測到人類的未來?

    二是,歷史上人類預測未來的不佳戰績。

    比如,1969年美國登月後,當時的人們普遍預測50年後,我們會滿天駕著飛船到月球基地去度假,結果到今天,載人航天的核心技術也沒啥大變化。

    科技發展是不定向的。普通人對未來趨勢的預測,總是很難跳出現有技術的束縛。

    對於未來,真的沒有任何規律可循嗎?

    行業趨勢不好說,但因為本人處在職業教育行業,也就根據已有的水平見解,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1、高階腦力活動的作用會越來越大

    2、社會呈現指數式變化,速度會越來越快

    3、人與人的關係會越來越重要

    一、高階腦力活動的作用越來越大

    人類是靠智力站上地球生物鏈頂端的。

    因此,這10萬年來,人類的技術革命,本質上就是省出更多的時間,從事更多的腦力活動與創造。

    從吃生食到吃熟食,人類省下了進食和消化的時間。從採摘社會到農業社會,人類省下了到處覓食的時間。從靠肌肉的力量到靠能源和機械的力量,人類省下了體力勞動的時間。

    正是這些省下的時間,如今讓人類腦力勞動者的數量超過了體力勞動者,也讓人類的創造越來越多,發展越來越快。

    越發達的經濟體,越是如此。

    有了機械化,美國2%的農業人口,養活了98%的人,還有大量剩餘農產品出口。

    因此,人類未來的改變方向,會進一步節省低階、重複性腦力活動的時間,以從事更高階的思考和創造。

    對人工智慧的預測,就是這個發展方向之一。

    問題來了。

    如果未來時間省下來了,但我們的大腦卻不能從事更高階的思考和創造,那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會不會像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手工作坊主一樣,被時代所拋棄,或破產、或淪為城市無產階級呢?

    二、社會呈現指數式變化

    相較於動不動上百萬年才發生變化的自然演化,社會變化是以年為單位的,速度是自然演化的上百萬倍。

    想想這40年來,我們已經經歷了多少次的社會變遷,未來的30到40年,這種變遷只會越來越快。

    再也沒有哪一份職業,可以確保我們可以幹一輩子。

    2011年的時候,我曾給IBM的某位同事推薦過一份上市公司CIO的工作。薪資很誘人,他也挺動心。但臨近入職的時候,他還是拒絕了。理由是:我1993年就進入IBM,已經很適應了,這輩子在IBM退休也挺好。可惜,事與願違。2014年,他不得不拿著補償金,離開了曾以為會在此退休養老的公司。這3年,他換了3個公司,做過4份不同的工作。用他的話講:這是在還債,呆在舒適區18年所欠下的債。但他還是相對好的案例。有些同事,甚至離職1年後,都沒找到像樣的工作。經過顛沛流離地試過創業、自由職業後,最後委身於曾經怎麼都看不起的某布料城IT部。

    在這個指數式變化的時代,依賴經驗的人,終究都會輸給適應變革,學習新東西快的人。

    三、人與人的關係越來越重要

    未來對技能的偏重越來越小。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分析技能或工程技能會被取代,被人工智慧也好、被其它某個尚未知的技術也好。

    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絡會變得更為重要。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人與人的關係更為密切的歷史。

    從採集社會的偶然相遇,到農業社會的車馬往來,到工業社會的語音電波,到資訊時代的網際網路,再到如今的移動互聯。

    人與人之間的聯絡,成本越來越低、方式越來越便捷。

    未來,不與人交往的技能崗位會越來越少(因為容易程式設計化,機器取代起來很容易),而側重於人與人交往的崗位,會越來越多。

    不確定未來的應對之道

    未來的變化方向未定,但我們知道這個變化會越來越快。

    我們應該做什麼工作,才能應對這個不確定的未來?

    其實,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可以不被淘汰的工作。

    應對未來,最好的做法就是提升自己的思維力、學習力和人脈力。

    一、提升思維力:構建思考框架的能力

    體力勞動會被取代,這已經是一個持續了百年的故事。

    低階的、可程式設計的腦力活動會被取代,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故事。

    會計、初級律師、人事、HR招聘人員、政府低階職能人員,這些崗位被取代已成為一個大機率的事件。

    隨著機器的進一步發展,技術能力會進一步讓位於使用技術的能力。

    因此,作為未來職場的人,需要的不是創造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這兩項,機器做起來比我們好得多。

    未來需要的是,能夠利用機器的分析,有更高層次產出的人。

    除了研究基礎理論和重大技術突破的人,未來絕大多數人都不需要技術能力(機器會代勞),需要的是能構建思考框架,以更好地使用技術、整合運用資訊的能力。

    這個能力從哪兒來?

    從你能找到合適的思考框架開始,到能熟練應用這些思考框架,最後到自己改善、甚至創造思考框架。

    二、提升學習力:適應未來的敏捷能力

    在社會呈現指數式變化的時代,我們要重新定義文盲:

    它並不是指那些不會讀書寫字的人,而是指不會學習和再學習的人。

    這個時代,知識被淘汰的速度大大加快。我們大學裡面學習的內容,有多少已經過時了呢?

    這個時代,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新知識。我們如何才能吸收到我們所需要的知識?

    未來,資料會爆炸、新技術會層出不窮。我們如何才能第一時間就使用掌握新技術?

    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升級學習能力。

    知道應該學什麼,從哪兒學,怎麼輸入、理解、加工,怎麼應用和升級。

    每一個70、80、90後的人,都會面臨至少3到4次的職業變遷。

    因此,我們最好以學習力為基礎,構建出自己的能力樹,打磨好自己的可遷移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變遷。

    三、提升人脈力:發揮人與人關係的能力

    未來,對人際交往能力的偏重會越來越大,對技能的偏重會越來越小。

    越來越多的技能會被機器,或者其它什麼技術代替,因此僅憑藉“一技之長”,無視人際關係的人,可能在未來會越來越艱難。

    任何一個想在未來職場立足的人,最好從現在起,都能夠提升與人交往的能力、表達關心和同情的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不用往遠看,這些年出鏡率極高的馬雲,就是一個優秀的代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助聽器容易摔壞嗎?該怎麼護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