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那年我十八歲
-
2 # 陽光話職場
周瑜是三國時期東吳集團的著名將領、軍事家,字公瑾,今安徽省廬江縣人。周瑜多謀善斷,忠君愛國。孫策平定江東後,周瑜擔任水軍都督。公元208年,孫權西征黃祖,周瑜立下大功。同年,曹操南下,目標直指江東,周瑜力主與曹操一戰,並聯合劉備,用火攻之計大破曹操。赤壁之戰之後,周瑜攻打南郡時身中毒箭,但還是拼死取下了南郡。公元210年,周瑜領兵攻打西川,周瑜因向劉備討還荊州不成,便以攻打西川為名,想趁劉備不備之時偷取荊州,可惜被諸葛亮看穿,被劉備軍困於荊州。周瑜見中計後,長嘆一聲,對眾將說:吾非不欲盡忠報國,奈天命已絕矣。汝等善事吳侯,共成大業。說完後昏厥,徐徐又醒,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後而亡。
周瑜雖英年早逝,年僅36歲,但生平豐功偉績,不勝列舉,特別是他的那句“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彰顯氣度,令後人敬仰不已!
-
3 # Eleazarchen
《三國演義》形容周瑜的句子:
1.一手包辦 一舉兩得 一臂之力 一親芳澤 三顧茅廬 下筆成章 不出所料 不知所云 不容偏廢 乘虛而入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還有很多……。
2.願公無忘先只遺命,拔佩劍向曹軍砍過去,逍遙,勇敢。
3.心胸狹隘,小肚雞腸,一時瑜亮,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英年早逝,青年才俊,郎才女貌。
赤壁之戰之後,曹操非常欣賞周瑜的軍事才能,並且忠心事奉領導,想獵首周瑜為其輔助,曹操耍心機離間計上演,離間孫權與周瑜的君臣關係,不過曹操未得逞。
《三國演義》羅作家(元末明初的小說家)己經佔據人心,把曹操寫得腹黑到位,在民間對《三國演義》的依賴不如說對羅作家過分依賴了,羅作家只要寫敗曹操大家齊呼高興,劉備是大家心中的英雄不能讓作家寫失敗,所以說,羅作家在掌握三國的命運。
-
4 # 茉茉聊娛
周瑜字公瑾,少年大志,心高氣傲,美姿容,精音律,雅量高,多謀善斷,胸襟廣闊,人稱周郎。
老將程普被周瑜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時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羽扇綸巾,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生不逢時“既生瑜,何生亮!”
“周郎顧,外事不決問周瑜”
一著棋高難對敵,幾番算定總成空……
-
5 # 衡湖艄公
周瑜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祖父和父親和堂叔都曾擔任要職,在此條件背景下出生的周瑜,也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在江東一帶,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話語,當時人們把有才幹智慧貌美的男子稱為“郎”,江東百姓稱周瑜為“周郎”,從中可知周瑜的魅力。
周瑜還是一位有才幹的人,在赤壁之戰中,周瑜是劉軍和孫軍的總指揮。在這這場中顯示了周瑜不俗的軍事才能和謀略,連劉備和曹操二人都十分敬佩周瑜的才能。除此之外,周瑜還是一位大度之人。陳壽在《三國志》中說周瑜“性度恢廓”,劉備評價周瑜為“氣量頗大”,蔣幹評價周瑜是“雅量高致”。從這些溢美的詞彙中都可看出周瑜是一位集才華與智慧於一生的英雄人物。
回覆列表
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出句見《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末:周瑜急急下得船時,岸上軍士齊聲大叫曰:“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百瑜怒曰:“可再登岸決一死戰!”黃蓋、韓當力阻。瑜自思曰:“吾計不成,有何面目去見吳侯!”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倒於船上。眾將急救,卻早不省人事。《三國度演義》第五十四回和第五十五回:魯肅幾番跟劉備討還荊州,都被諸葛亮用計謀說辭搪塞過去,萬般無奈。周瑜於是就給魯肅傳授一計:劉備不久前喪妻,於是就讓孫權許諾將妹妹嫁給他,“故回將此為名,賺劉備來拘囚在此,要他把荊州來換;若其不從,先斬劉備。此是計策,非實意也。”但是諸葛亮識破了周瑜的計謀,傳授了三個錦囊給趙雲,讓他如此如此……到了東吳,劉備依計而行,娶了孫夫人,並且在孫夫人的幫助下離開了東吳。周瑜率領大軍圍追阻截,被孔明答佈置好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急忙登船逃跑。孔明得了便宜還賣乖,不忘記叫士兵齊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羞辱周瑜一番。氣得他是“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倒於船上。
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死前永嘆然而,只要回是細心觀賞電視劇《三國演義》的觀眾就會發現,在周瑜死後諸葛亮還說過一段評價周瑜的話:“人說周瑜嫉我之才高於自己,其實他是恨諸葛亮之才不答能為東吳所用,不然,當初他就不會讓諸葛瑾去說服其弟歸順東吳了。” 這段話其實也算是作者為周瑜在這本小說中受到的委屈,做出了一點彌補,可惜的是,很多觀眾都下意識的忽略了這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