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豬想吃肉
-
2 # 元上中醫黃良雪
1.預防醫生,就是在沒有發生疾病之前,做好預防工作。比如說,在預防保健科注射全國性的計劃免疫疫苗,接種疫苗之後預防諸多傳染性疾病,如乙肝、白百破、流腦、脊髓灰脊炎等,注射疫苗後產生了抗體,也就達到了目的。因為感染了一些傳染病以後,很難用錢來衡量其中的價值的。又如創傷之後,打破傷風疫苗,預防破傷風,因為一旦感染了破傷風之後,風險就大了。又如狂犬病,被狗、貓、老鼠等動物咬傷了以後要注射狂犬疫苗,有人說不注射不行嗎?狂犬病毒一旦感染了人體,那就沒有藥物可以救治的,做好預防工作,那是多麼重要的事哈。你說是垃圾嗎?
2.新冠疫情,人人戴口罩,保持交際距離,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少集會,勤洗手,你看看,我們中國的抗疫成果多好!再看看國外一些宣稱自由主義的國度,感染了多少?幾十萬、幾百萬……疫情還在發展。戴口罩,就是預防上呼吸傳染病最好的手段,這是預防醫學最有力的明證。不但沒有受到新冠病毒的侵襲,就連普通的感冒也少了。你說,預防醫學不好嗎?
3.預防醫學,老祖宗說的是“治未病”。治未病有三級預防,具體就十二個字,“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沒有疾病的時候,亞健康狀態之時,要預防疾病的發生,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增進健康;有了一些毛病,要預防加重,甚至到了無藥可醫的地步,也要預防加速滅亡;一些疾病病情控制了,處於穩定期了,這個時候要預防復發;預防醫學是“上醫”,是治未病。“下醫”才是治重病,如扁鵲所說,他大哥才是“上醫”,而他自己是“下醫”。為什麼“下醫”就能聞名千古呢?因為能夠救急,在最危險的時候能夠“救死扶傷”,能夠“起死人,肉白骨”,話說回來,沒有預防,走在路倒下去的,在家裡犯病,真有那麼幸運遇到高人救治嗎?就是叫120,有時候時間趕不上,錯過黃金救治時間而亡也是大有人在的。
預防醫學,才是最高層次的醫學,豈能用垃圾來評論?這思想境界太低了,太現實了,才會有這樣的說法。一心只想著在危難之時,大掙一把的心理也是大有人在的,這是發“人難財”的心理。但,從實際一點來說,我們沒有那麼高尚,高風亮節,預防醫學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因為是預防,沒有大的疾病發生,普通老百姓在短期內看不到明顯效果,所以,很多人認為預防沒有用。就我觀察二十多年的經驗來說,每天堅持運動養生的人,真的比沒有運動的人健康多了。
-
3 # 小睿講真
預防醫學國家是非常重視,要不然就不會給小孩打那麼多“預防針”,家長也是重視的,但問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負面的說辭?
首先最多說負面的就是年輕子女說買保健品的老年父母,第二個就是被各種“保健品”傷害的病人,第三就是表面健康的人。
老年人買大量保健品,子女一怕父母上當受騙花大量的錢買一堆“沒有用的藥”,二沒有體會老年人的痛苦,所以總勸說父母,於是說了一堆負能量的話。
現在市場上各直銷銷售員,藥店,甚至醫生,因為保健品無毒副性,為獲利,誇大宣傳,虛假宣傳,量大治病,量小保健,使病人損失了錢,還沒有治療好病,錯失了最佳治療時間。
第三類就是心存狡幸的人,認為自己身體很好,不需要預防,認為講“健康”的人嬌情。
熟不知疾病就好像在鐵軌上行駛的火車,如果不改生活習慣,最終火車的終點是固定的,而預防醫學使火車改變到達的終點站,改變火車行進的速度。
前二年因“某健事件”使社會對“保健,預防”產生了嚴重的反感,而今年因疫情又使社會大眾對“保健,預防”非常重視。
走自己的路,一件東西好不好,自己驗證。
-
4 # 職業病與結核病醫生
我預防醫學畢業1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5年。一直從事預防醫學領域的相關工作,對這個問題有一定的認識,供你參考。
首先從學歷上。預防醫學需要在本科階段讀書5年,獲取本科學歷。這就比其他專業的大學生多了一年。
其次在職稱上。
初級職稱:本科畢業後,一般第2年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透過考試後,第3年可以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初級職稱,成為醫師。
中級職稱:獲得初級職稱,5年後可以報名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透過可獲得中級職稱,稱為主管醫師。
副高職稱:獲得中級職稱,3年後可報名參加副高職稱考試。考試透過可獲得副高職稱,稱為副主任醫師。這時如果需要評為副主任醫師,你最少需要有一項市級科研課題,發表三篇核心期刊文章。這時你可以評副主任醫師,但是單位聘不聘你是另外一回事。這跟單位的職數和薪酬有關。
正高職稱:評上副主任醫師,3年後可報名參加高階職稱考試,考試透過可獲得高階職稱,稱為主任醫師。這時如果需要評為主任醫師,你需要有一項市級重點課題,發表5篇核心期刊文章,其中3篇是中文核心期刊文章。跟上面一樣,可以參評,但是單位聘不聘你是另外一回事。
現在講預防醫學的分類。
預防醫學在中級職稱,也就是你到了主管醫師的時候才會分方向。比如有職業衛生方向、疾病控制方向、健康教育方向、婦幼兒保方向等等。所以到了中級職稱的時候,你在預防醫學相應的領域,應該來說是有一定的認識了。
上面講的幾個方向其實都是非常專業的。就拿疾病控制方向來說,你需要掌握流行病學知識、統計學知識、傳染病知識、寄生蟲、微生物、病理、生理等基礎知識。
就拿這次新冠疫情來講,如果中國國家、省、市疾控中心的專家不具備上面的基礎知識,是不可能把新冠疫情控制住的。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預防醫學,在沒有疫情的時候彷彿看不到效果,但是其實它每天都在起作用,比如,如果小孩都不打麻疹疫苗,那麼在這一個年齡段的小孩就會對麻疹病毒免疫缺失,一旦有麻疹病毒,就會造成麻疹疫情暴發。麻疹嚴重也會死人的,到時會有多少家庭受累,經濟肯定是受到影響。
-
5 # 程式碼搬家
檢查規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治療歸臨床醫學專業,疫苗規生物醫學專業,真的出疫情了預防醫學就是統計統計,它的主要作用還是預防,每天檢查打防疫針和執行政策,還有就是出了問題擔責任。
-
6 # 李煥龍
這個問題我是有資格回答的。本人學得是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早年在衛生防疫站從事食品衛生監管工作,後來隨著職能調整,機構的合併,先後在衛生防疫站、衛生監督所、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場監管局工作,單位換得多,工作還是食品監管執法工作。我對預防醫學有發言權,處於中等水平,要是說垃圾過分了。
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大多到事業單位,如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公立醫院感染科,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站工作,從事公共衛生,慢性病、傳染病、職業病預防控制工作,是容易進入體制的,收入一般,以現在的經濟環境下,找工作多難,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招聘,一個崗位幾十上百競爭。這個專業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賺錢處於中等,吃不飽,餓不死。如果想賺快錢熱錢,可到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去從事生物製品銷售工作,靠業績說話,收入是沒有上限的。
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預防醫學專業迎來了春暖花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人民身體健康,疾病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人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增加編制,加大資金投入。這幾年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幾個崗位等待一個人,學生大多到市一級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者是三甲醫院,你說香不香?
一個專業好不好關鍵是看就業,這個專業有地方去。當然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等專業比,收入是低一點。和這幾個專業比,工作相對輕鬆一點,不用上夜班。
回覆列表
2020年新冠疫情讓口罩賣斷了貨,直到現在為止,人們出門還是要帶口罩。
而藥店裡的感冒藥卻堆積如山,賣不出去了,因為感冒的人少太多了。
為什麼?因為大家都帶口罩了呀!
這就是預防的重要性!實踐告訴了我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