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絲禾木

    看來還是有不少的人被誤導啊,你真的應該好好看看書讀讀報,不愛看書讀報你可以下載世外香格app,裡面有許多故事分享,也可以受到啟發!

  • 2 # 天若有情131077615

    高血壓與年齡、性別、地區、日常飲食、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肥胖、遺傳多有一定的關係。雖然年齡、性別、家族遺傳病史等危險因素難以改變,但是如果有效控制其餘危險因素,就能有效預防高血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日常飲食習慣,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多食粗糧,低鹽日常飲食,生活要規律,勞逸結合,注意體育鍛煉

  • 3 # 蕎莉18

    很多人都說年紀大了血壓就會高,這是不對的。引起血壓高有不少原因,比如遺傳、不良飲食習慣,頸椎病、缺少運動等。注意生話飲食合理搭配,保持心平氣和,堅持運動,不過於勞累等,是可以保持血壓平穩的。

  • 4 # 雲南小子

    高血壓的真正根源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高血壓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關注高血壓形成的原因,做好高血壓防治工作很重要。下面我為大家解析高血壓形成原因?

    飲食結構及肥胖

    高血壓的發生和飲食結構不合理有關,現代社會生活水平提高,含有大量脂肪的肉食,開始進入人們的餐桌,吃的脂肪類食物太多,很容易滋生高血壓疾病,因此,食入過多的食鹽也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不食易脹氣的食物,像幹豆類、番薯會導致脹氣,所以最好少吃。不宜含飽和脂肪酸較高的肉類,像香腸、臘腸、肥肉、燻肉、五花肉。這類食品雖然是高蛋白,但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容易造成血液中血脂過高,誘發冠心病。應選擇脂肪含量少的高蛋白食品,如嫩牛肉、家禽肉、魚肉、雞蛋、牛奶、酸奶和豆製品等。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辣椒、白酒、醃鹹菜、腐乳、碳酸飲料、各種醬菜。這些食物刺激神經興奮會導致血壓升高。

    研究表明,身體肥胖者具有較高的高血壓發病率,肥胖人脂肪多,那不只惹起動脈軟化,並且還讓脂肪組織內微血管的增加,形成血流量增加,從而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2.維生素D過剩

    高血壓的發生和維生素d過剩有關,尤其是在兒童生長期,為了預防佝僂病,給孩子補鈣時若長期服用維生素D製品,如注射維生素D或口服魚肝油等,會促使大量鈣沉積於腎,髒和大血管,引起腎鈣化和大血管鈣化,從而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3.腎臟因素

    高血壓的發生和腎臟因素有關,如先天性腎臟發育不全,先天性泌尿道畸形,腎動脈狹窄,隱匿性腎炎、腎盂腎炎等,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4.建議大家

    高血壓是慢性病,危害時間長,患者一定要高度警惕高血壓的存在,做好高血壓的防治工作,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方是正途。

  • 5 # lianxiaoqingqing

    不完全是,有90多歲的老人,血壓也不高,但大多數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會有所升高,這與血管粥樣硬化有直接關係。人體的血管就像我們的下水道,時間長了,水垢多了,水流自然就細了,壓力也就大了,如果我們的水流很乾淨,水管的質量也好,那形成的水垢就會很少,使用壽命也會相應的延長。而我們血管的壽命與很多因素有關,最主要的是基因,如果你的父輩就是個代謝綜合徵,那你先天基因就決定你會過早的患上心腦血管病,其次是環境,飲食,所以基因最重要。

  • 6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都說年紀大了血壓就會高,是真的嗎?這個問題我肯定地回答道聽胡說,沒有這回事。為什麼這樣說呢?血壓高這個病現在看起來是小病,只要你按時服藥沒事發生。血壓高是有遺傳的,父母生三個兒女,父親有血壓高,母親沒有,三個兒女其中二個人遺傳血壓高,年紀大了你誤認為有血壓高了,這是不對的,你本來就有血壓高自己不注意,上了年紀了我有血壓高了。年紀大了怕生毛病,懷疑自己有血壓高了,我們打消過慮,最好的辦法到醫院去看醫生,叫醫生給你測一下血壓。這是一個最好辦法。話說到這個份上,年紀大了會有血壓高了,這個說法不科學的,我們要糾正。

  • 7 # 從善如劉L

    這是沒根據的,也是沒道理的!

    實際上高血壓患者並不是年紀大了才得的,而是在年輕的時候血壓就開始一點一點增高的,只不過那時血壓增高的速度非常緩腦,再加上年輕氣盛,一心只用在工作上,增高的血壓似乎也沒對身體造成多大的影響,因而也沒有引起注意,其實那個時候高血壓的機制就已經形成,高血壓的萌芽已經在你身體中蠢蠢欲動了!

    如果就在那個年輕的時候,做一次徹底的身體檢查,醫生就會告訴你你的血壓有問題了,可惜的是那個年輕的時候很少有人去徹底的檢查身體的,即使醫生提醒了他,可能也沒有引起他的注意的。

    這樣血壓就那麼一點一點的升高了,當升高的血壓對你的身體造成傷害的時候,你也老了,這個時候或許有人就會說年紀大了血壓就會高,其實那個高了的血壓不是一天二天,也不是一年二年才增高的,他可能是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前血壓就已經在一點一點的增高了,也就是到了老了的時候,後患才顯露出來了。

    所以不是老了的時候血壓會高,而是在你年輕的時候,血壓就已經開始高了。

  • 8 # 愛吃芒果的小貓

    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徵,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之分。高血壓發病的原因很多,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很多的富貴病也接踵而來,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中以高血壓最為常見,預防高血壓的前提是我們要了解血壓為什麼會升高,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導致血壓升高的不良生活習慣,幫助大家改掉這些不良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高血壓發病的主要因素,看看這些主要的因素有哪些? 

     1、高鹽低鉀飲食  很多人喜歡到餐館吃飯,而餐館的飲食多是高鹽食物,據調查發現,膳食鈉鹽攝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增高2.0mmHg和 1.2mmHg,所以鈉鹽的攝入量和血壓升高的情況成正比,而鉀鹽攝入量與血壓水平成反比。在我國,大部分人都存在高鹽飲食,平均每天攝鹽量達到10克以上,而高鹽低鉀是造成血壓升高的主要因素。 

     2、超重和肥胖  在現代社會中,肥胖已經變的越來越常見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又缺乏運動,促使超重和肥胖人群越來越多,城市中年人群中,超重者的比例已達到25%-30%。超重和肥胖  已經成為導致血壓升高的另一危險因素。據調查發現,人群中體重指數(BMI)每增加3kg/m2,4年內發生高血壓的風險,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 

     3、精神緊張  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長期處於忙碌的工作當中導致精神緊張,這也是誘發高血壓的主要原因。 

     4、吸菸飲酒  吸菸飲酒在現在社會變的越來越常見,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煙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臟和腎上腺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而過量飲酒則使血壓明顯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飲酒>3個標準杯,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別平均升高3.5mmHg與2.1mmHg,且血壓上升幅度隨著飲酒量增加而增大。  

    雖然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比較多,但是主要原因卻集中在以上幾個方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多留意,就可遠離高血壓的侵擾。

    老年人多得高血壓一方面是器官的衰老,功能的退化,另一方面多為不鍛鍊,生活太好。

  • 9 # 無語119

    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講,很多上了年紀的同志,血壓就會容易高。這句話本來並沒有錯,只是統計的多數結果而已。很多70歲以上的老人,血壓還是正常的。

    但是,從臨床的角度看,近年來很多30歲以上的人開始得高血壓,甚至得腦溢血的。從血壓的表現來看,主要是主幹血管的淤堵,當血管截面堵到70%以上時,血壓才會升高。

    從這個角度看,"很多人都說年紀大了血壓就高" 是個偽命題。即不太成立的。

    那麼血壓高的原因是什麼呢?即主血管變窄。以前的生活條件不好,但葷素比例不高且運動多,血管堵得慢。但現在生活條件好,葷的吃的多,運動又不足。又是什麼快速雞,速成豬,轉基因的。肝臟負擔太重,血液變髒,血壓不提前堵才怪。

  • 10 # 鯉魚跳龍門164532772

    這不一定,血壓就像溫度計一樣,也是在不停的變化中的。老年人之所以要重視血壓,是因為血管老化,不像年輕人的血管有韌性和張力,當血壓突然升高,會造成破裂出血,再一個老年人新陳代謝相對緩慢,血管內壁容易積存雜質,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形成血栓。所以血壓的穩定對老年人非常重要。

  • 11 # 拉麵姬

    我並不是什麼醫學專業的學生,所以具體的與高血壓相關的知識就不談了,怕誤導你們。哈哈(反正好多答案都說了這個,我就不重複了)

    我只是就問題所問之事展開分析作答。

    我重新表述一下題主的問題(方便後面分析):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加,血壓就會增高。這是真命題嗎?

    嚴格來說,這是假命題。我用數學邏輯來分析看看。假設命題為真,年齡的增加為事件A,血壓就會增加為事件B。那麼事件A就是事件B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因為常識告訴我們,造成血壓增高的因素有很多,並不侷限於年齡單方面的因素。但是,如果命題為真命題,那麼就是說,事件A和事件B有著必然聯絡。醫學案例表明,血壓高的人,年齡不一定大,年齡大的人血壓不一定高。也就是說,事件A是事件B的不充分必要條件。那麼,該命題為假命題。

  • 12 # 心靈之家82318481

    這個不絕對的!高血壓有一部分是家族遺傳基因有關,還有就是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關。血壓升高是因為血液粘稠供血不足,血液裡脂肪含量高啦,就容易油脂掛在血管壁上,影響血液的暢通,全身的血液迴圈就會受到影響,血液供應不上來,心臟的泵就壓力大,造成血壓升高。應該說: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各種功能會逐漸下降,血液裡的垃圾越來越多,血液流速自然會越來越慢,血壓會有所提高;但是,很多人注重養生,平時吃蔬菜清淡的飲食,少吃不易消化的肉類,特別是含高脂肪的肥肉,少攝入鹽,血管裡垃圾少,再加上適當運動,良好的心裡素質,不急不躁,也不會得高血壓。我媽媽2016年10月去世,她直到去世血壓也不高。我今年49歲,血壓也正常,還獻過血。實際上,如果血壓高的人如果能定期獻點血的話,對降低血壓是有好處的,只可惜血壓高的人血液不能用的。我愛人47歲就血壓高了,每天吃藥,他就是父母血壓都高,遺傳基因有關。

  • 13 # 冰雪之戀

    這種說法很常見,卻是錯誤的。隨著年齡增大而劃分高血壓標準是20年前的做法,目前高血壓的劃分標準老年人與中年人是一樣的,但由於老年人控壓難度大,所以收縮壓控制目標為150毫米汞柱以下是可以的。

    正常成年人的血壓範圍為:收縮壓140--90mmHg ,舒張壓90--60mmHg ,脈壓30--40mmHg 。年齡在65歲及以上、血壓持續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壓收縮壓(SBP)≥140mmHg和(或)舒張壓(DBP)≥90mmHg,可定義為老年高血壓。若SBP≥140mmHg,舒張壓,舒張壓<90mmHg, 則定義為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慢病調查發現,鈉攝入量低的老人,血壓並不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說明年齡大血壓增的說法並非正常的生理現象。同時發現,同樣幅度的血壓升高,對老年人的危害程度要比對中年人大得多。所以老年人的血壓診斷標準和治療目標與中年人保持一致是正確的,只是由於老年人控壓難度大,所以收縮壓控制目標為150毫米汞柱以下也是可以的。

    2002年衛生部組織的全國居民27萬人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為49%。即約每2位60歲以上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老年單純期血(ISH)佔高血壓的60%。調查還顯示,老年人脈壓與總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呈顯著正相關,所以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以下。(網路資源)

  • 14 # 青山依舊49980595

    影響血壓因素有很多,如遺傳因素,心輸出量,心率,血管外周阻力,血容量,大動脈血管彈性,神經因素。年齡較大血壓較高屬於動脈血管硬化,血管彈性差,回縮力慢而弱,所以收縮壓較高(俗稱高壓高),脈壓差也大。但並不指所有老年人收縮壓全高。治療單純收縮壓增高可首先鈣拮抗劑地平系列,最好選用長效製劑,祝你健康!

  • 15 # 如一凡夫

    年紀大了血壓就會高這一說法是不科學的,高血壓的形成很是複雜,不是單一因素所致,鄙人就不在此一一贅述了,僅針對問題作答。現在高血壓已越來越趨於低齡化、年輕化了,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齡大不是高血壓的必然,年紀大了血壓就會高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也是不能夠成立的。

  • 16 # 木慧覺

    這是真的,年紀大了血管硬化,沒有足夠的彈力運輸血液,但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是有重力的,為了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包括頭部,心臟跟血管會不惜拼借高壓輸送,這就是年級越小壓力就小,而年齡越大壓力就越大,所以年輕時補充對血管有益的維生素對老了以後是很有好處的。如果你80歲了還有顆30歲的心臟,那你就賺大了,醫學上講老年人適當地血壓升高不必太過緊張,高壓只要不超過最高限140到160,都不用害怕,不用急著降太低,倒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容易暈倒,甚至腦梗。

  • 17 # IQ博士76374228

    首先讀者們要知到,血壓高…血壓低,這名稱是來自西方醫學的,在中醫學方面沒這學名,中醫對身體有不適的表症(頭痛,暈等)會作全面的評,估,以對症開方治理,所以有各類不適就看患者自身選中醫還是西醫,選中醫就找正規的中醫,中葯,以患者自強信心選中或西醫為準,不要迷惘於人言亦言。

  • 18 # 中哲館

    上年紀血壓會偏高,略高於年輕時正常值,但病理高血壓與年齡關係不大,為什麼血壓高?輸送血液效率降低,為什麼降低,太簡單,血管垃圾多了,血管垃圾多怎麼辦?清理,誰去清理?自已,自己怎麼清理?一個字,餓。餓也是個技術話,得學習,再學習。

  • 19 #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血壓的升高跟年紀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其實,血壓的高低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血壓升高:在劇烈活動(長跑運動)或者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的時候,血壓都會有所升高。

    病理性的血壓升高:各種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血壓的升高,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我們稱之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發病因素

    1.遺傳因素

    2.精神和環境因素

    3.年齡因素

    4.生活習慣因素

    5.藥物的影響

    6.其他疾病的影響(肥胖、糖尿病等)

    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1.早期可能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常見頭暈、頭痛、疲勞、心悸等。

    2.當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症狀,嚴重時會發生神志不清、抽搐。

    3.繼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有關原發病的症狀和體徵。

    高血壓的預防

    1.高血壓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血壓在控制在120mmHg/80mmHg左右。

    2.對超重肥胖、長期高鹽飲食、過量飲酒者應進行干預,定期健康體檢,積極控制危險因素。

    3.高血壓患者,應定期隨訪和測量血壓,積極治療高血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央是什麼意思?出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