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對聯中國

    詩的起承轉合

    古人寫詩講究章法,把律詩、絕句的佈局分為起、承、轉、合四個部份。清代學者劉熙載在《藝概》中對此加以總結:“起承轉合四字,起者,起下也,連合亦起在內;合者,合上也,連起亦合在內,中間用承用轉,皆兼顧起合也。”他認為,起承轉合之間有著辯證關係,“起”中有“合”,“合”中有“起”,這是首尾呼應,而“承”和“轉”皆兼顧“起”與“合”,這是上下勾連,一脈相承,因此,這四者之間互相依存,互為作用,有著嚴密的邏輯性。

    舉個例子,如王維的五言絕句《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的首句說,紅豆生長於南方,次句借問春來又發出幾枝,第三句希望友人摘取,最後說,紅豆能引起人們的相思之情。四句詩,起、承、轉、合,十分清楚。

    聯的脈絡

    既然詩有起承轉合,有人問對聯是否跟詩一樣,也有起承轉合呢?我想說,所謂的起承轉合,其實指的就是“脈絡”。詩有詩的脈絡,聯有聯的脈絡。但因為整體結構的不同,聯的脈絡和詩的脈絡在某些方面有著較大的不同。

    詩,絕句或者律詩,不管是四句還是八句,這幾句都是一個整體。就像寫文章一樣,從前往後,開頭、中間、結尾,脈絡很清晰。而聯,可能是兩句,還可能是多句,但不管是幾句,聯的架構其實就是兩部分:上聯跟下聯。上下聯要互相對仗,要分成兩個部分懸掛或者展示。正因為聯有這個獨特的結構,它的脈絡和詩的脈絡就不太一樣了。

    聯的脈絡安排,以我個人經驗,大致可以有如下幾種模式:

    壹,上下聯平行表達,統一為立意服務。

    這種脈絡安排,在對聯中很常見。通常是上聯表達一件事,下聯表達一件事,這兩件事或者互相對照,或者互相對立,但本質上是統一為立意服務的。我們看幾個例子。

    蘇振學宅(李向隅)

    芳樹滿庭,如勾新釀;

    青藤覆瓦,時落古歡。

    此聯純寫景,題目是寫一所宅子,那麼聯的整體立意肯定是圍繞著宅子的特點來寫了。那麼作者抓取了兩個意象來作為上下聯的切入點:一個是樹,一個是藤,這兩點都是作者所見。上聯寫庭院裡都是樹,那種翠綠的顏色彷彿是新釀出來的酒一樣,讓人沉醉;下聯寫青藤長得很高,蓋住屋頂的瓦片,並且不時地落著花。古歡原指老朋友,而此處的表達可以用一種近似通感的感覺來理解,青藤的花兒一串一串,偶爾落下來,確實有一種古意的美好。此聯就是典型的上下聯平行結構,上下聯各寫了一個景物,合起來表達作者對這所宅子的幽靜古樸而又生機勃勃的由衷讚歎。當然,上下聯雖然平行,但不是割裂的,作者用一“新”一“古”兩個對仗很亮眼的字,把上下聯有機地結合了起來,突顯出對聯作為一種對仗文體的形式之美。

    王昭君(陸天泓)

    騷情何必多,比大漠中原,小女子自知冷暖;

    頌論直須少,使高居遠定,上將軍豈讓琵琶。

    此聯寫王昭君,上下聯也是並列結構,分別從“騷情”和“頌論”出發去表達。上聯的意思說,對於她被嫁到西域這件事兒,大家也不必太矯情,哪裡好哪裡不好,她自然是知道的。下聯的意思是,也不用覺得王昭君有多偉大,其實保家衛國這件事兒,根本上還是得軍隊去幹啊,他們可比一個小女子厲害多了。此聯一反通常觀點而寫出新意。脈絡上也是上下聯並列,而從形式上,作者用了“多”“少”、“小女子”“上將軍”這樣的一正一反的字眼安排,使上下聯的表達無形中對立統一起來,張力便也產生了。

    可以說,上下聯聯意並列這種形式,是我們寫聯最常見的一種脈絡安排。正是因為對聯獨有的上下聯對仗的結構,這種脈絡安排就非常便於我們安排立意的表達。上下聯互相獨立而又有著內在的聯絡,從而形成了整體立意的表達。

    在運用這種脈絡安排的時候,要切記,上下聯不能割裂開來,上下聯不能完全各說各的,互不搭噶,一定要把上下聯作為整體立意觀點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並列而又互相補充或者一正一反,來為立意服務。

    貳,上下聯勢同流水,一氣呵成。

    這種脈絡結構基本類似我們所說的“流水對”。上下聯的表達並不是並列的,而是順勢下來。我曾在對聯的構思十二法中講到過這種方法,基本是一樣的。這種手法比較考驗作者的語言駕馭功底,因為安排不好,就很容易讓聯的氣脈變得很熟滑。上下聯要成流水,必須要脈絡一貫到底。如果不能一貫到底,則很容易越來越弱,不好看。舉幾個例子。

    鎮江甘露寺(鄂容安)

    到此已窮千里目;

    誰知才上一層樓。

    此聯是最典型的流水對,完全是從聯意上的流水承接,讓人讀完以後,有恍然大悟之感。

    故鄉(輕雪)

    風物已全非,不知粱間舊燕,江上孤帆,得棲何處;

    浮生無所住,每疑隔水青崖,籠煙村樹,便是家山。

    此聯上下聯也基本是流水之勢。上聯起句寫所見到的家鄉景物全非,便心生疑問,梁燕和孤帆能停留在哪兒呢?其實這問,也是替自己問,自己的心也無所棲處了。聯緊接著便寫“我”,家鄉、他鄉,皆無所住,現在經常彷彿看到那類似家鄉的景色,就好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家鄉一樣。表達出一種對故鄉的精神寄託。上下聯的意思基本是順接的,中間並無割裂。

    從上面的聯可以看出,流水對可以是非常“湍急”的水,這種一般在比較短的聯中可用。也可以是比較“悠遠”的水,上下承接不疾不徐,從聯意上順勢而為,自然過渡,而意思是一脈相承,這種適用於一些長一點的聯作。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這種脈絡安排,就有點跟詩的起承轉合類似。比如第一聯,上聯可以看做是起,下聯則是轉。第二聯,上聯第一句是起,二三句是承,下聯第一句是轉,二三句是合。也就是說,上下聯雖然在形式上是對仗的,但是從內容上來說並沒有斷開,是一脈相承地去完成整體立意的表達。

    叄,上下聯各有側重,但在某些地方聯意有呼應。

    此種脈絡安排,區別於第一種上下聯在聯意上完全並列的形式。這種安排,上下聯的表達各有所側重,基本是並列的形式,但是從意思上看,往往下聯的結尾跟上聯起首有呼應,或者下聯的起首跟上聯的結尾有呼應,從而使上下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舉幾個例子。

    莫愁湖(金銳)

    粉黛六朝香,依稀飛燕垂楊,裙屐重遊微醉客;

    煙波今日局,說甚劫灰宿草,英雄尚有未拋棋。

    寫莫愁湖聯,一般不能拋開英雄、兒女這兩個因素。此聯作者也是如此,上聯寫“粉黛”,下聯寫“英雄”,聯意基本是並列的感覺。然而作者在處理的時候,卻沒有把上下聯聯意完全獨立起來。上聯起句懷古,後二句則寫到自己的遊蹤,“裙屐重遊微醉客”,說明自己是在微醺的時候來遊覽此湖,並且從飛燕垂楊想到了“粉黛六朝香”。而下聯起句則承接上聯末句而來,我在此遊覽,看到了眼前的煙波,這煙波就彷彿今日的時局一樣讓人捉摸不透,後二句再承接下去,回到懷古的方面。可以說整聯上下聯脈絡很清晰,而其中又有些曲折迴環之手法。

    甲秀樓(一脈花香)

    樓乃千古佳人,得南明一水、靜以相偎,共伴鰲頭待知己;

    我原九州過客,看遠近諸峰、呼之或出,欲攜雲外隱仙蹤。

    此聯是我寫甲秀樓的,聯的總體脈絡是上聯寫“樓”如何,下聯寫“我”如何。但是在表達過程中,上下聯又有互通互補之處。首先上下聯的二三句不管是從樓的角度去寫還是從我的角度去寫,其實是合起來描寫了甲秀樓所處的環境之“幽美”。下聯的結句也是呼應上一聯的起句和尾句的,因為樓美得像一位佳人,在等待知己,而我自己感覺就像她的知己一樣,想把她帶到那美麗的山峰之間去隱居起來。整體表達了樓的美以及我對樓的喜愛。

    從上述兩聯可以大致看出,這種脈絡安排,上下聯在各自相對並列的表達中還有互相滲透。不管是承接也好,還是照應也好,都是為了使整體的表達更豐滿、更立體而做的安排。切記這種安排不能太過於混亂和糾結。如果那樣的話,就顯得脈絡不清晰了。

    肆,長聯上下聯內各自的脈絡安排。

    上述幾個方面是講的對聯整體的脈絡安排可以怎麼做。那麼也要講一下上下聯單比的脈絡怎麼安排,尤其是長聯。短聯的話,一句或者兩三句,比較好處理,也不容易寫得糾結。而如果上下聯單比的句子到了四句以上,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其脈絡問題。

    上下聯單比的脈絡安排,是可以參考詩的起承轉合的。當然,因為很多時候,單獨的上聯或者單獨的下聯不足以構成完整的立意表達,因此在脈絡安排的時候,起承、轉合往往會區分的不那麼清晰,有時候在一兩句之內就完成了起承或者承轉或者轉合。但不管怎樣,這種似承轉合的思維是要有的,因為它代表著句子之間的邏輯和張力。如果忽略了起承轉合,要麼句子邏輯不清楚,要麼句子之間很平,缺少起伏,缺少呼應,那都會使表達不夠。舉幾個例子。

    揚州鑑樓(破繭成蝶)

    斯樓何所有,戶牖排雲,簷楹橫鬥,翛然與說神仙,宜喚起百八鐘聲,淹留燈火;

    一炬太無聊,殘灰未燼,弗日即興,誠為後來鑑者,不妨以兩三壞壁,點綴乾坤。

    此聯單比算長了。但是我們看作者對單比的脈絡安排。上聯第一句是起,設問,問斯樓到底有特別,二三句承接,描寫其氣勢,“戶牖排雲,簷楹橫鬥”,後面三句基本就是轉合了,按說這麼美,應該是神仙住的地方,但是我卻覺得應該有百八鐘聲來喚醒某些人的“神仙”之夢。脈絡很清晰。下聯也是如此。第一句起,二三句承接,後三句也是轉合。這樣安排,雖然句子很多,但不會覺得不順,也不會覺得很滑,而是有張力在其中。

    岳陽樓(竇垿)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此聯是一副很出名的岳陽樓聯。雖然長,但讀起來酣暢淋漓,其原因就是作者脈絡安排得很清晰。我們看上聯,起句就是起,問樓奇特在哪兒,後面三四五六四個自對句則是承,來解釋其奇特之處。再後面四個問號,則是轉了,前面說的這些詩人啊、儒者啊、官員啊、抑或神仙啊,他們都來過,然而呢?結兩句,合。這些人都已經作古,而現在只剩下我在這潸然淚下。讓人頓生一種蒼茫之意。下聯脈絡亦是如此。

    因此,我們說,不管你上下聯用的什麼脈絡安排,單比句內的表達,一定要做到起承轉合非常符合邏輯。只有這樣安排好,才會使整體的聯的所謂“氣脈”暢通。如果連單比的脈絡都不曾梳理好,那更不用談上下聯的處理了。當然,在安排句子之間脈絡的時候,也要注意,起承轉合,不是順口溜,不是一滑到底。這四個字代表的是張力。而這種張力,往往需要文字、架構、思力等各種因素統一交織才會產生最大的效果。這種處理能力,自然是考驗寫聯者的綜合實力了。

  • 2 # 國士之道

    我們知道,詩詞有起承轉合。清代學者劉熙仔載說,起承轉合。

    起者,起下也。連合亦起在內。

    合者,合上也,連起亦在內。

    中間用承用轉,皆顧兼起合也。

    起承轉合之間,起中有合,閤中有起。這就是所謂的首尾呼應。

    而承與轉,皆兼顧起合。

    這就是所謂上下勾連,一脈相承。

    我們姑且美曰其名為:狗鏈子。

    起承轉合,四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著嚴密著邏輯性。

    先看一副例聯

    挽鄭成功

    玄燁

    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玄燁,大家知道誰不,康熙大帝,好,簡單以此為例。講解一下。

    這是一個三句式,典型的547式。

    四鎮多二心,這是一個實筆正起。

    點明南明當時的局勢。然後第二句承轉一體,既承接上句的抗清局勢,又迅速轉到鄭成功的兩島上面來。有別於前面所說的最後一句總結。

    下比則另換角度,諸王無寸土,這也是一個實筆。然後第二句,既然前面說到領土那麼順承鄭成功是有別於其他王的。他佔據臺灣島。佔據臺灣島幹嘛?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結句,則由此而生髮。而定論。。方知海外有孤忠。大家有時間,不妨仔細琢磨下康熙大帝這副聯的起承轉合。

  • 3 # 老街味道

    問題:詩有起承轉合,那麼楹聯有嗎?

    。。。。

    前言

    起承轉合指的是章法,如果一副對聯只有簡單的兩句話,談不上起承轉合,但是長一點的對聯也是有講究的。

    一、昆明大觀樓對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聯從空間寫起: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上聯以景物為主。

    下聯從時間寫起: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 寫的多是歷史, 抒發的是古今之感慨: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長聯和詩詞類似,先寫景後抒情,情景交融。

    結語

    對聯一般短小,但是長聯和詩詞其實差不多,上面的兩幅對聯可以看作沒有詞譜的填詞,一樣要有立意、要講究句法、章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家》裡面的張乘乘稱自己是激情犯錯,如果你是男主,你會原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