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貓投資

    地級市,是中國最普通的城市,截止2019年末,中國的地級市數量高達293個,從地級市上升為副省級城市,應該是每個城市的夢想,因為副省級城市有太多的特權了,當然終極夢想肯定是直轄市,不過直轄市太難了,現實中能有個副省級城市足以很多城市笑醒。

    PS:什麼是地級市,可能還有人不清楚,就是你所在縣城在往上一級,地級市處於省裡與縣裡中間。

    副省級城市的特權

    中國的副省級城市源自於計劃單列市,而計劃單列市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國家對一些大城市在國家計劃中(中國實行五年計劃)實行單列,這些單列市享有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當然只是最初只是享受有省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在經濟管理方面與省一級平級,不受省裡管控,舉個例子,計劃單列城市的財政稅收是不用上繳給省裡的,除了部分給中央,其餘的都是自主支配的,而且一些需要省級才可制定的政策法規,單列市都可以,也因為這樣,很容易吸引周邊城市的大企業過來落後,比如廈門市就依此設定各類稅費優惠政策吸引了周邊漳州市和泉州市眾多企業前來廈門落戶。

    一開始的計劃單列市,只有經濟許可權,但不具備而不是省一級行政級別。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檔案(中編[1994]1號),將原14個計劃單列市(重慶、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和濟南、杭州共16個市的政府機關行政級別定為副省級(即副部級,這些城市的市委書記、市長跟副省級是同一個級別的)。1997年重慶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後,中國的副省級城市的數量就定格為15個,直到今天,沒有在變化過。

    15個副省級城市

    如下圖所示,15個副省級城市中,十個為省級城市,另外五個為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基本上都是各地的經濟重鎮(不要小看東三省,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哈爾濱、長春和瀋陽還是傲視群雄的,只不過在最近這幾年沒落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副省級城市中,有的已經逐步落伍了,比如東北的四個城市、山東的濟南,福建的廈門,跟其他的副省級城市都不在一個層級上。但是國家一直以來都沒有在進行調整後,估計往後也不會再調整。目前各地要競爭的應該是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層級之上出現的新的“塔尖”,按照中規院的設想,國家中心城市對外要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對內則是經濟活動和資源配置的中樞,是國家綜合交通和資訊網路的樞紐,是科教、文化和創新中心,具備引領、輻射和集散功能。

    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年)》明確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的規劃和定位;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又先後發函支援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也就是說目前得到認可的國家級中心城市一共有9個,這些才是未來的中心!

  • 2 # 地圖看世界

    沒有升級途徑,副省級城市是在特殊國情下特別設定的

    副省級市分佈圖 計劃單列市分佈圖

    ——副省級市是中國行政架構為副省級建制的省轄市,其黨政機關主要領導幹部行政級別為省部級副職。其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長、市政協主席職務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幹部職務名稱表》,其職務任免由省委報中共中央審批。但是在行政區劃類別上,副省級市仍為省轄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領導。

    副省級城市概況表

    ——根據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檔案(中編[1994]1號),原14個計劃單列市(重慶、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和濟南、杭州共16個市的政府機關行政級別定為副省級。1997年重慶恢復為中央直轄市後,副省級市減少為15個。

    ——在這個15個城市裡又有5個城市顯得身份獨特,這就是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和大連,它們被視作是“行政上的副省級城市,經濟上的直轄市”。原因很簡單,它們被中央賦予了省級的經濟管轄權利。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一些檔案裡看到“深圳”和“廣東”並列,“廈門”和“福建”並列的情況。在央行的監管體系裡,5個計劃單列市也是單列的。

  • 3 # 吉月文

    沒有升級路徑。現在的副省級城市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期定下來的。進入本世紀以後,真正意義上升格的只有一個地方,就是河北的雄安新區。三個縣城合併起來,成為了一個副省級機構。但並沒有以城市的形象出現。

    現在的副省級城市,一共有15個,其中有10個是省會城市,另外5個是計劃單列市。這10個省會城市,要麼是區域中心城市,比如東北的瀋陽,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中南的武漢,華南的廣州,華東的南京。要麼是經濟上實力很強的城市。東北的哈爾濱跟長春現在雖然落魄了,但在評定副省級城市的時候,在全國工業領域是很有影響力的。濟南,杭州分別是中國第三和第四經濟大省的省會。當然也有資格入選。

    計劃單列市都是港口城市。從南往北分別是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和大連。這5個城市都擁有大型港口,在省內的經濟地位都是數一數二的。廈門由於轄地面積和人口相對較少,在總量上吃了一點虧,但在經濟質量上依然是福建第一。

    副省級城市作為一個歷史的產物,恐怕不大可能產生新的成員。對於省會這樣的副省級城市而言,其實這種身份現在的意義不大。非副省級的省會城市現在也一般推行官員高配,在行政級別上來講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從行政權力上來看,此類城市也得到了比較高的授權。

    至於計劃單列市,也不可能新增。由於所有的計劃大概是都是海港城市,所以就算要新增也只能在沿海省份當中產生,而目前沒有計劃單列市的沿海省份分別是海南,廣西,江蘇和河北。已有計劃單列市的省份,不可能再給名額了。河北雖然沒有計劃單列市,但有了一個雄安新區。海南和廣西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沒有辦法撐起計劃單列市。江蘇港口城市普遍比較薄弱。江蘇最主要的海港是連雲港,經濟發展水準在省內排名倒數,撐不起計劃單列市。

    內陸地區的計劃單列市歷史上只有一個,那就是後來升格為直轄市的重慶。中西部地區的地級市普遍非常弱小,沒有任何一個能夠撐起計劃單列市。東部地區確實有一些優質的內陸地級市,但其中沒有計劃單列市的省份,也只有江蘇。其中的蘇州和無錫從經濟實力上來講都可以計劃單列,但問題是離上海太近了,這就是導致在政治上不能升格的主要原因。

    新的城市能級劃分以及功能定位正在進行中,現在各城市主要競爭的就是國家中心城市。時至今日,已經有了9個國家中心城市。包括四大直轄市,還有5個省會城市,廣州,武漢,成都,西安和鄭州。有一些曾經在副省級城市評審當中落後的城市現在卻取得了先進,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鄭州。值得注意的是,相對落後的西南地區居然有了兩個城市。華北有兩大直轄市領銜。經濟發達的華東與華南,居然都只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曾經在中國工業版圖中佔據重要地位的東北,無一個城市入選。不出意外的話,這個中心城市的名單會在未來增加。華東和華南至少會各再增加一個城市。華東甚至於有可能增加兩個城市。東北也有很大機會,爭取一個名額。華東的南京,杭州,濟南,青島都在躍躍欲試。華南的深圳和長沙也是有想法的。東北的瀋陽跟大連也在爭取當中。

    除了中心城市以外,自貿區也是現在競爭的焦點。

    但無論如何競爭,我們其實也很難找到普通地級市的身影。對於普通地級市來說,爭取這種頂級的國家資源配套是非常不現實的。不難看出此類資源的主要競爭者就是直轄市,原來的副省級城市,以及新崛起的省會城市。

  • 4 # 城市發展報告

    副省級城市並非晉升制,無法透過自身發展升格。

    副省級城市的級別是介於地級市和直轄市之間的一檔,是高層賦予的城市定位,不是努力就可以升級的。

    從實力來說,現有地級市當中蘇州和長沙是最具副省級實力的,其次是鄭州以及合肥。然而蘇州GDP已經連續幾十年排名前十,也沒有升格為副省。

    目前全國三百多個城市當中一共只有15個副省級城市,由10個省會城市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組成。

    副省級省會:哈爾濱、長春、瀋陽、濟南、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漢、廣州。

    副省級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原六個計劃單列市之一的重慶已經升格為直轄市。

    1994年至今,已經25年沒有新增副省級城市名額。從綜合實力來說,蘇州、長沙、鄭州已經超過了哈爾濱和長春,有實力勝任副省,但未來能否升格依然是未知數。

  • 5 # 哲哥叨叨財經

    沒有升格之路,副省級城市是國家戰略需要,只有國家層面才可以提升,有點出生論的意味,現實又無奈。但地級市也可以有發展空間,比如蘇州、佛山、東莞等,都是地級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e800s相當於什麼水平大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