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畫院
-
2 # 思葦
歐陽先生的作品,我看過,可能是早期的吧,是很有功底,也很美觀的。
但後來的字,起了變化了,不知是不是我不懂得欣賞,反覺得不如以前的美觀。
當然不止一個人這麼看。我也覺得他的字很“作”:用筆乖張,結體怪異,字際缺乏照應(沒有氣息貫通)。導致看著很彆扭,不舒服。
書法好不好,自有公論,不在一時。
當然,他本人也很謙虛,我們還要說什麼呢?
-
3 # 靜中樂
撇開其它不說,中石先生的書法有兩點硬傷,一是線條光滑過於簡單,筆法上缺少變化,二是上下筆序缺少交待,沒有連貫。所以初看還行,細看非常一般。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
4 # 師範小王子
謝邀。書法是不斷髮展的,人們的審美情趣也是不斷變化的。老一代書法家在展露頭角的年代,也是吸引了不少觀賞人群。歐老的字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是譽滿天下。同他一樣好多老一代書法家也是銷聲匿跡了。藝術能象常青樹一樣操持不衰也委實不易。雖然說隨著年齡增加達到人書具老,但是年齡過大,神采不在也是有的。
-
5 # 中州耕牛堂主
這個問題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現在有人又對德高望重的歐陽中石先生的書法作品引爭議了。很好!很好啊!
盛名之下,其實難負?應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語出《後漢書.黃瓊傳》)
歐陽中石先生這是謙虛啊!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就當下來看,歐陽中石先生可稱之為“書法大家”,而且是名副其實的書法大家!
(上圖為歐陽中石先生書法作品)
關於歐陽中石先生的書法作品到底如何,還須經過歷史檢驗,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但有一點需要說明,歐陽中石先生是第一個提出“書法是文化而不是藝術”的人,也是第一個提出“華人要養成漢字書寫習慣”的人。他為中國傳統書法文化的教育和發展,是做出了極大貢獻的。
(上圖為歐陽中石先生書法作品)
近年來,不知道怎麼了,有些人踩了“二田”不說,黑了沈鵬和張海不說,現在又開始踩歐陽中石先生了。這些人到底是何用心,明眼人都知道的,而且,天也知道!
(上圖為歐陽中石先生書法作品)
唉…… 總這樣下去,沒意思啊!
-
6 # 至臻一脈
歐陽歐陽,鳥銃當槍!中石中石,字像拉屎!橫不像橫,傻不楞噔!豎不像豎,活像囪煮!撇不像檄撇,鳥人吐血!挪不像挪,稀哩曄啦!書道有源頭,藝術無止境!偏有陰陽人,捨身犯天庭!自張海以來,醜書四起,諂媚蜂湧!拉幫結派,自立山頭者,不可勝數!正書較於醜書,形單影支,孤苦零仃!孤立無援,聲撕立竭!投機取巧,溜鬚拍馬者四起,如沈鵬蘇士澍歐陽中石白砥王冬齡等等等以及他們徒子徒孫之流!妖言惑眾,曲意篡改,巧立名目,款曲私通!人為地,惡意地,有針對性地將正統書法引入歧途,為他們的小團伙,小山頭,小門庭!有針對性地服務!讓不明就裡對傳統書法心生景仰且有購買力的人落入他們早已設下的圈套!花數十萬,甚至數百萬錢財,買回一大堆廢紙!這就是醜書始作俑者的真正目的,也是醜屢禁不止的利益鏈條之罪惡根源!!!
-
7 # 風舞狂刀253
典型的老幹部體。那個時代寫字好看的人不多。鳳毛麟角的幾個就被當做寶貝了,於是名氣大了。名氣大了不打緊,再下苦功夫還是可以把字練出來的,問題是這些人都是不願意下苦功夫的。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於是編造了各種各樣的歪道邪說來說自己的字是多麼驚天地泣鬼神般的好。說他們字不好的一律被冠以不懂的名號,於是大家怕被說不懂爾裝出一副我懂的樣子。這些人繼續裝大師,旁邊一片叫好的。其實書法認真練幾年就會寫的很好,也會明白字醜美,關鍵是怕被人說不懂。書法的世界就是這麼可笑。給練書法的朋友一點建議:楷書就學楷四家,行書就練二王。草書就張旭懷素。其他的都不要學。清華北大和藍翔技校同時錄取了你,該去哪上還用想??
-
8 # 不二齋
我覺得歐陽中石作為一個著名書法家,一度被稱為當今書法的泰斗,同時他還是一個公眾人物,被人這樣的質疑也是很正常的,有質疑以爭論才知道人家有沒有真本事,潮水退去,誰沒有穿泳褲一眼就看出來了。
實際上,古代的書法家比如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等人,在他們的成名路上不知道有多少的質疑的聲音,包括到現在還有,有人還直接批評歐陽詢的楷書“狀如運算元”,先在學習歐陽詢的人卻數不勝數。王羲之在質疑的聲音中成為了“書聖”,顏真卿在質疑聲中寫出了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質疑是一件好事。
盛名之下 其實難副,這個盛名我們很好看到,歐陽中石的名氣大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是久負盛名,但是,這個“實”字卻很少有人去看一下,只看了看他寫的字那不是實,再說每一個人的欣賞眼光和審美能力也不一樣,你覺得不好的反而可能是大師級的作品,這樣去看這個“實”未免太過於主觀了。
單對於歐陽中石先生來說,我們不僅要看字,還要看他對於書法以及書法教育做出的貢獻,當今幾人能比?
一個書法家的久負盛名是需要很多因素的,這個“實”不僅僅是寫字,同樣的,對於其它行業的佼佼者也可以這樣去看。
-
9 # 臨池管窺
學者型書家僅存的碩果中,歐陽中石應可算是一位。
他的身份首先是位教育家,其次才是書法家。這點很重要,以現趨勢,搞專業書法的大都是些名人而非名家,而名家向來又被書名所掩。
這方面先生可謂得之東隅,失之桑榆。本想在教育上有所建樹的他,最終卻歪打正著成名於書法。
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的字型曾風靡一時,有人謂之“老幹部體”,的確比喻得很形象。他的書體在書法教育,特別是老幹部培訓教學中得到極大推行。但這也恰恰說明了他這種碑與帖觸合的新嘗試還是被大眾所認可的,也突顯了他在書法教育和普及上的貢獻。
如今傳統文化式漸衰微,一代不如一代是趨向。大師們紛紛離席後的虛位以待,在這優越時空,對手孱弱的時代—一一享有盛名之下的歐陽中石先生自然名可副實。。。
評價一位書家或作品,需要撇開當下的浮沫,只有在歷史距離上才能品嚐到鮮濃的湯味。爆炒得來的虛名,歷史不會讓你一席;寂寞中成就的真學問,歷史自會留下筆墨。。。當下的盛名,拉開距離後是否難副?這就是今人對歐陽中石之流抱有的矛盾。
-
10 # 手機使用者55461194624
看它教書法的影片 講解筆法 只能用令人目瞪口呆 令人髮指來形容 他老人家用他那莫名其妙的筆法 寫將起來 倒也婀娜多姿 他最會講的就是佈局 這裡大了 那裡就得小 這裡長 那裡短 這裡濃 那裡淡 誒 是吧 看見沒
-
11 # 千年蘭亭
藝術的東西,見仁見智,在此我不想糾結於問題本身,說點與歐陽先生相關的好玩的事。
歐陽先生的字,是由首都師大作為校產管理的。前幾年我請先生寫張字,打電話過去讓他把卡號發來,他給我一個校辦電話,讓我直接將錢付給學校,那可是好幾萬啊。
他的學生葉培貴,這些年來字寫得越來越像中石先生,以至於有人說,現在市面上流通的中石先生的作品,大多出自葉之手。
學生的字太像老師,不知是好是壞,但有個名氣大的老師不是壞事,這不,葉培貴不也是中國書協理事了嗎?
-
12 # 琴音萬古
歐陽中石,盛名之下,其實難負。要知“人書俱老”是客觀規律。已到崦嵫山根,書體無絲毫沉雄穩健,說明從歪門邪道走過來的。
-
13 # 謝亞鐵
歐陽氏用筆是有問題的,古人一直把用筆放在重要位置,歐陽氏扁側筆法實是病筆,出筆畫正如削麵…字的收筆總用力下墜,橫收筆字尤明顯,如疝氣病人睪丸下墜,痛苦不堪,亦當病筆視之…因用筆不對,行筆彆扭而慢,出字病態,斷氣處隨紙可見,盡出僵死之象…氣韻一旦著壞論及書法則可貽笑大方,這扭捏的呈相正如太監在宮女面前的裝逼形態…不足傳世
回覆列表
歐陽中石先生被譽為當代書法大師、書法名家。曾為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書協顧問,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歐陽中石在中國書法普及和教育事業上的功績可以說是“無出右者”,影響力是巨大的,他一手主持創辦了中國高校第一所從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書法藝術高等教育體系,培養出了很多書法碩士、博士等專業人才,值得讚揚!
歐陽中石學書先後師從武巖法師和吳玉如二人。從唐碑入手後又臨習北魏諸墓誌。尤以歐陽詢諸碑臨池最勤。
中石先生的書法主要是學習書法家吳玉如,但是,歐陽中石的書法與吳玉如的書法還是有差別的。二者書法,只是形式上近似,但是神采上氣韻上有很大差別。他們書法同質於字型結構和用筆特徵,區別在於神韻氣質。
吳玉如書法是上溯源頭,取法二王,取法乎上,可得其中,所以吳玉如的書法整體風格“勁力”十足。用筆基本沒有虛弱綿軟之感。
歐陽中石的書法取法吳玉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歐陽中石的骨力氣韻相比吳玉如明顯不足,有很多橫抹出來的敗筆,筆畫看似粗大顯眼,卻缺筋少骨,稍顯軟弱無力。
比較二人的作品,無論在對傳統精華的繼承上,還是在書法的筆墨功力上,歐陽中石都不如乃師。
所以看來,歐陽中石學吳玉如的書法,並沒有上溯魏晉,取法唐宋是走了捷徑的,是付出了代價。
近一二十年來,歐陽中石的題字,幾乎遍佈中國所有名勝景點、單位機構,乃至街頭巷尾的公告欄,人稱“招牌題字專業戶”。 這些字有優有劣,風格千篇一律,基本程式化,稱得上經典的少之又少,可謂鳳毛麟角。總體水平不高。
書法的歷史發展長河川流不息,經得起檢驗的書者和其作品不用宣傳吹噓也終將名留青史,而那些泛泛之作無論曾得到什麼樣的讚譽吹捧,也將被淹沒掉,不會留下一絲痕跡。
時間才是最終的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