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rdong718
-
2 # 微文3
謝邀。胡希恕老先生將自己一輩子對傷寒雜病論的理解與運用於實際臨床心得公諸於世,實在是大愛,是無私奉獻。將奧澀難懂的原文用通俗易讀的白話與醫案呈現於紙上,讓後學與同好者參考,其功甚大!!!一個人一生的精力與鑽研有諸多限制,能否全面,能否解透醫聖妙術,不可過於苛求!有言曰:留不足之處由後來者補!!!如此則可也!若今之世,政執者,中醫業者,有百幾十願步胡希恕先生之所研而進步之,何愁百病橫行,病夫滿東亞者乎!!!!!!!!!
-
3 # 民間杏林
胡希恕一代經方大師。一生研究《傷寒論》,對《傷寒論》有獨到的見解,臨床功底深厚,臨床經驗豐富。值得研究學習。
-
4 # 房大夫的中醫課
研究傷寒論的醫家眾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有一些醫家只是研究,在臨床應用不一定用仲景的方,這種就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了。
胡希恕老師,包括劉渡舟老師,都是臨床高手,都對傷寒有深刻研究,醫案也是多用經方,所以可以看做理論聯絡實踐,也是對理論的一種檢驗。
這個問題是“胡希恕解說的如何”,這個就要看你怎麼想了,以符不符合張仲景原意,這個就不好說了,畢竟好像現在還沒人能達到這個仲景的高度,也就無法評判。如果以能不能用於臨床,能不能治好病來說,這個問題好像也不用回答。胡希恕老師的水平好像還不容我們這些後學質疑,不僅胡希恕老師,包括他的徒弟,也都是德高望重。還有透過學習胡老書籍的一些醫生,愛好者,用這種理論治好疾病也應該無計其數了。所以你覺得如何呢?
劉渡舟老師也是高手,高手見高手,便知有沒有,劉老評價過胡老,大概意思是,力排眾議,用藥輕靈簡單,效果出奇。原話忘了,大概這麼個意思。
我的一些朋友,中醫入不進去門,讓我推薦好書,我推薦的就包括胡老的書籍。也包括其他老師的書,像劉渡舟老師,趙紹琴老師,餘國俊老師,何紹奇老師等等。好書有很多,當然看適不適合你,能看進去,能理解,對你就合適。我一直堅信,每個醫家都有不足之處,但不能由於一丁點的不足,而無限放大,就抓這一點,優點全看不到了。
-
5 # 大禹治水半邊蓮
三陽之中,先太陽再少陽最後陽明。
三陰之中,先太陰再厥陰最後少陰。
太陽為表,少陽為半表半里,陽明為裡。
太陰為裡,厥陰為半表半里,少陰為裡。
……其它的就不說啦
-
6 # 天堂麗鳥
胡希怒是經方大家,臨床泰斗。在傷寒論的解說上主要是結合臨床案例和實踐經驗來講,如師帶徒一般。又因原書遺失,經王叔和整理後仍有錯簡。對錯簡以及考證上有爭議的地方歷史上的說法甚多,很多人先入為主。先讀了別人的解析再來看胡老的說法可能會有異同。這並不能說明什麼。相對來說郝萬山老師講的較細,旁引佐證,把史上各種觀點詳細介紹,洋洋灑灑。風格不同,都看一下相互比較,博採眾家之長,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
7 # 蹇微居士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待胡希恕,他都稱得上是一位中醫大家,教學和臨床都為人津津樂道,他對待中醫的學術觀點尤其令我欽佩,他有自己對六經的觀點,既表、裡,半表半里,以及對傷寒論的獨到見解。我對他的《傷寒論》講解,聽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假如現代醫界人士,能像胡希恕等醫學前輩一樣,摒棄門戶之見,不拘泥形式,尊重科學,真正把中國醫學發揚光大,積極探索醫病救人之道,那才是中國醫學之幸;中華民族之幸;世界人民之幸。
-
8 # 御濟堂中醫武文傑
就胡氏所解《傷寒論》來說,實有其獨到之處。從其對青龍湯的解讀處可見其功力,竊以為其書用作中醫入門學習,是可以對初學者起到啟發作用的。但是對其中一些觀點也不敢苟同,如“陽數七陰數六”與水火生成之數相關聯來進行解讀,這樣做頗有臆斷之嫌,同時也缺乏臨床指導意義,與《傷寒》本身的高臨床實踐性不符。
此外,對《傷寒論》的研究,歷代以來產生了諸多的方法,例如胡氏,則以方證對應為主要思想,以此為基礎,又對宋本做出了一定的“勘誤”,個人認為這個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如“大汗出,脈洪大,與桂枝湯如前法”,胡老認為應使用白虎湯。但患者即無發熱,以白虎湯治療,也有不合方證之處。
因此應對胡氏所解《傷寒論》對中醫發展的貢獻加以肯定,但不可拘泥於胡氏一家之言,畢竟均非原作者,無人能確定可表達出仲景先生原意,也無法確定自己所述即為絕對正確。
回覆列表
董建華老師謂:“百年來,中國真正經方家者,只有兩人,一是曹穎甫,一是胡希恕。”胡老是理論和臨床都是數一數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