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悟理
-
2 # 職場寫作李老師
15歲了,有些話必須告訴你。
你可能並不適合學習,嘗試一下搬磚吧,也許你擅長搬磚呢?
扛水泥也可以試一下。
-
3 # 一葉落盡秋
這個年齡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我平時工作中接觸的都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現在孩子的課業正是最重的時候,有時候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個有獨立思考的人,早上六點鐘起床,晚上十一點才能入睡,他們的壓力也很大的。
適當放鬆調節最重要,不要急於求成,給孩子一步一步定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當孩子實現以後一定要多鼓勵,多和孩子溝通,也可以讓能和孩子親近的人幫忙溝通。
要給孩子建立信心,讓孩子漸漸接受學習,進而努力學習,最後才能愛上學習。
-
4 # 教育原理
15歲正處於青春期,你的厭學情緒我很理解,反感家長的說教也很正常,但你要說到想輟學,這個想法我肯定不支援!
初中階段,學生厭學情緒還是比較普遍的,當然樂學、好學的學生也有,但畢竟少數。要解決你的問題,首先應該分析一下,造成現在厭學的原因是什麼?筆者在日常教學中也經常會接觸到有厭學情緒的學生,有時候接觸家長,家長說的最多的總是“孩子懶”,其實我是非常反對這個“懶”字的。
那麼,人為什麼會懶?從心理層面來分析的話,人之所以不思進取,慵懶無聊,是因為自己要做的或想要做的事,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和接納,比如學習,從來沒有得到來自老師和家長的肯定與表揚,總是一味的指責。不夠及格指責,80多分也指責,90多分了,也可以看到美中不足的地方,看不到試卷的正確部分,只看到鮮紅的叉號,試想,來自家長和老師這些最親密的人,最信任的人的指責,對一個人信心的打擊作用是多麼巨大!而且是天天指責到處指責,日積月累,有哪個人還會有信心來做好學習呢?所以與其做還做不好,不如干脆不做了!這就是這些學生所謂的厭學情緒的心路歷程。
所以我們知道了原因找準了問題以後,接下來就是對症治療了。
首先,從教師,家長層面來說,對孩子學生要有足夠的尊重,信任和接納,考試成績不好,可以分析問題的原因在哪,但不能一味地指責,甚至去侮辱責罵責難學生,要把接納與認可分開來進行,接納孩子接納學生,但並不認可他的成績,他的行為,他的習慣,這樣就比較好處理親子關係與師生關係了,作為學生和孩子來說也比較容易接受這種教育和教導了。
其次,從孩子學生層面來說,首先要做好自己,然後要有溝通意識,自己心裡想什麼怎麼樣,要經常的跟老師跟家長去溝通,取得他們的瞭解,理解和接納,然後爭取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支援。
這是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供你參考。
-
5 # 唐老師高中數學
生活即教育!有句話說,不想吃學習上的苦,可能就會吃生活上的苦!一般不想學習,厭學的同學如果改變下環境,就會改變下心裡狀態,對現實生活認識更為深刻,可能就會有所改變!一個方法,僅供借鑑,去工地和工人同吃同住共工作半個月,然後再回來看你提的這個問題,可能你有新的感悟,謝謝!
-
6 # H藍色心情
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年紀輕輕,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現在讀書比原來環境要好很多了,不論怎樣也要上個高中,成績再差,也要上個高職高專,總比早早出社會要強,除非你有特別的本領與特長。別把學習當負擔,當著充實生活的樂趣,你就會覺得自己的選擇,將來再回首時是正確的。
回覆列表
15歲還很小,都沒成年呢,可要考慮清楚才好,關於輟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你這般年紀應該用功讀書,繼續上學才是,千萬不要輟學,人沒有文化是很難找到好工作的,最起碼也得是上完高中啊,現在大學生都不好找個好的工作,何況你還沒初中畢業就想找工作,現在的招聘都是有要求的,最低也得是高中畢業,而且還是那些不怎麼賺錢的服務行業,服務員什麼的,想要賺大錢是不可能的,只能維持日常生活,你現在還是用功讀書吧,以後會有更好的發展,只有一技之長才會有機會,而機會是給又準備的人的,不要覺得讀書枯燥乏味定不下心,你只要想以後會有更好的成就,那麼前些年的努力就不會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