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物理一百分
-
2 # 姚世龍
物理學家楊振寧
物理課本上的概念、原理和規律都是科學家們根據大量的實驗事實,經過高度概括的“抽象化描述”,具有較強的“濃縮性”,看起來比較“簡單”,但要想能真正理解它,並達到能靈活應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的程度,並非易事。
一個人要想學好物理學,只有透過對足夠的、具體形象的例項進行仔細的分析或計算,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些“抽象化描述”的確切含義。因此,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並不是記憶或背誦,而是實驗、探究和反思。認真去做適量的題目是學好物理的必由之路。各種型別題都做過了,都真正理解了,那該記住的東西也就自然記住了,所以沒有必要專門去死記硬背那些“抽象化描述”。反之,即使你死記住了那些“抽象化描述”,而各種型別題目沒做夠數,那你還是不能真正理解它。
) -
3 # Mexico灣
不管是什麼科目,想要學好,你就要搞清楚考試考什麼?怎麼考?哪些是重點?然後,有針對性有重點的學習,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下面我就高中物理,談一下高考的考點分佈和重點問題。
1. 直線運動
2. 相互作用
3. 牛頓運動定律
4. 曲線運動
5. 萬有引力與航天
6. 機械能
7. 碰撞與動量守恆定律
8. 電場
9. 恆定電流
10. 磁場
11. 電磁感應
12. 交變電流
13. 近代物理
14. 力學實驗
15. 電學實驗
16. 熱學
17.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18. 光學,電磁波,相對論
-
4 # 物理佬75957
教師指導,興趣加努力!
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是學好物理的“法寶”包括預習、聽課、整理、應用(實驗,練習)、複習總結等。做好課前預習是學好物理的前提,主動高效地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及時整理好學習筆記、做好練習鞏固物理概念的理解,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技能和技巧;善於複習、歸納和總結,使所學知識觸類旁通;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注意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從而學好物理!
物理解題步驟:1.確定研究物件是誰(一般是先整體後部分的原則)
2.具體研究的是哪個過程?(是哪個時間段?或是研究物件哪段過程。)
3.根據哪個定理定律公式?(根據已知和求,看滿足這個定律的前提條件否)。
4.根據物理公式列出方程和方程組(公式結合題意)。
5.解方程,代入資料和物理單位,計算得出答案!
6.檢驗。
回覆列表
物理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屬於較難學的科目,為什麼難學?難在要選擇很少的規律去解決無窮無盡的問題上!的確,物理的規律和公式一般比較簡單,但就是應用起來難。這讓物理成了不少中學生心中抹不去的痛。
實際上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養成了好的習慣,你就會發現物理原來如此簡單如此有趣,此時彷彿開了竅一般,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會獲得無窮的樂趣和成就感。下面就如何學好物理並能有效的解決物理問題談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項。
1.見物思理,多觀察,多思考,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物理講的是“萬物之理”,在我們身邊到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識。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好奇之心,注意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多抬頭看看天空,你就會發現物理中的“力、熱、電、光、原”知識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有。一旦養成用物理知識解決身邊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的習慣,你就會發現原來物理這麼有魅力,這麼有趣。!
2.學會從“定義”去尋找錯因。打好基礎。
對於基本公式,規律,概念要特別重視。“死記知識永遠學不好物理!”最聰明的學生都會從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尋找錯誤的根源,並且能夠做到從一個錯題能複習一大片知識——這是一個學生學習物理是否開竅的最重要的標誌!
3.把“陌生”變成“透徹”!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勢能”“電勢”“電勢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納它,再透過聽老師講解、對比、應用理解它。要有一種“不破Murano誓不還”的決心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研究精神。這樣時間長了,應用多了,陌生的就變成了透徹的了。
4.把“錯題”變成“熟題”!
建立錯題本,在建立錯題本時,不要兩天打魚三天曬網,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尤其注意建立錯題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創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結在裡面,力求做到賞心悅目,讓人看了讚不絕口,自己看了會讚美自己的傑作。並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縮小一次錯題的範圍,最後錯題越來越少,直至所有的“錯題”變成“熟題”!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就會觸類旁通,永不忘卻。
5.不管學那一部分內容都要抓住重點,抓住主幹,這是最聰明的做法。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抓住要害就等於抓住了命脈。而每一本書、每一單元、每一節課、每個練習都有關鍵考察點和關鍵的解決方法。這些就是物理中的“命脈”所在。比如“所有平拋運動和類平拋運動的問題只要抓住兩個向量三角形就可以很好的解決”;“所有的圓周運動的關鍵在於尋找向心力的來源”;“所有萬有引力問題的解決方法主要是兩大思路”;“恆定電路中的所有基本知識都可以歸結為一個U-I影象”;“所有力學實驗的基礎是紙帶問題”;“紙帶問題的關鍵點只有兩點:求加速度和求某一點的速度”;“電學實驗的關鍵在於兩大問題:電路選擇(分壓式和限流式)、器材選擇”等等。
6.養成“良好的思維定勢”,克服“不好的思維定勢”。
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經常有不好的思維定勢影響我們。這些是我們要力求克服的。而養成良好的思維定勢則更為重要!良好的思維定勢就是說:看到什麼就要想到什麼!比如看到“慣性”就想到“質量”;看到“合速度”就想到“實際速度”;看到“摩擦力”就先分析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看到“合外力”就想到“加速度”;看到“能量變化”就想到各種對應的“功能關係”等等。
7.一定避免“想當然”。得出任何結論必須要有根有據!根據必須是物理規律。
做物理題最忌諱的就是“想當然”、“我以為應該這樣…”“我覺得應該怎樣…”“我想是這樣的…”“就應該是這樣…”。要記住:越是這種想當然的東西越是物理中最容易出錯的東西。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很多領域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就,但在物理問題中卻經常犯一些經驗性、想當然的錯誤,比如:他認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等等。而伽利略則開創了實驗與理論結合來推導解答出物理問題的先河。從而推翻了亞氏的經驗主義、想當然的錯誤。所以在平時學習物理時得出每一個物理結論要力求做到“有根有據”!要能夠從物理公式、定理、定律來推匯出你的結論。
8.遇到熟題,容易題一定要加倍小心、特別注意,最容易做的題往往最容易出錯。
此類題目最容易讓同學們高興,如果你大意、輕視甚至藐視它,大難就要降臨到你的頭上了。或許出錯就在哪一個方向或者單位上。記住:越是容易題目越容易犯錯!就因為你的輕視。所以“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對解題非常適用。
9.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一定要慢,要仔細認真。特別注意把“關鍵詞”“關鍵字眼”都勾畫出來,這既可以增加審題的速度和準確度又可以避免審題出錯。審題時一定要與題給的影象結合並且要在草紙上畫出大致過程或狀態;當具體的物理情景非常清晰,分析思路非常明確時,再在試卷上下筆。此時的慢審題,反而增加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10.每天晚上臨睡前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每個週末的晚上回顧章節知識。
這種過電影似的回顧會使所學知識的系統化並使得知識記憶的更加深刻。回顧的的時候從主幹知識到次幹知識再到細節知識,回顧的越詳細越全面效果越好。當天晚上沒有想出來的知識第二天起床後儘快複習檢視。這樣做有兩樣好處:既鞏固了知識,避免了遺忘;更重要的是又理順了知識關係,形成了知識系統和網路。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夯實鞏固並系統化物理知識的方法。
11.在大腦中多儲存例項,把基本知識規律與具體的物理情景相結合。
理論聯絡實際是學好物理的最好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解決一些概念性的問題時經常遇到。例如遇到曲線運動問題就想到兩個例項“勻速圓周運動”和“平拋運動”。
12.從規範入手,養成嚴謹、細緻的習慣。
在物理學習中凡是因為不會做題造成的失分問題都不是大問題。但是凡是因為會做題卻造成的失分問題都不是小問題。比如有很多學生因為規範性差、粗心大意(審題、計算錯誤)造成的失分。而這些只要平時養成好習慣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嚴肅一些來說是否認真、是否細心乃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的體現。
13.避免“個別錯誤”克服“共性錯誤”!
大部分學生犯錯誤都會有“共性的錯誤”和“個別的錯誤”。“個別的錯誤”必須得攻克,因為別人都會,而你不會,你就會被落得更遠。“共性的錯誤”是出題人本來就知道大多數人都會共有的缺點,從而設下陷阱故意讓你去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下筆之前、審題之時就識破其圈套。誰能提前做到這一點,誰就可以比別人先勝一籌。從而更能穩操勝券。
14.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把複雜過程階段化,採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物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所以平時我們“遇到複雜問題要絞盡腦汁、儘可能想出多種解決方法,從中選用最簡單的方法去作答”。
有不少同學在平時學習中形成了匆匆審題,匆匆做題的習慣,結果導致在匆匆中“匆匆出錯”。這部分同學應該靜下心來,開啟思路,擴充套件思維,多想辦法解決問題才能提高做題效率,從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5.在平時的每一次練習、做題、聽課、反思、整理時都要有長遠的打算,要有遠見卓識。
現在會的、懂的知識不代表以後就不會忘記。要把那些容易忘掉、容易混淆、容易出錯的題或者結論及時的歸納整理下來,把一些知識的死角整理到一塊。多抓聯絡、多反思歸類、多對比,以備後用。
16.面對每一次考試都要有一種精神:
嚴謹細緻的思維,百算無誤的精細,捨我其誰的自信!對待學習要有“做別人的榜樣”的自信!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做成所有人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