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華科博士

    目前絕大多數985博士招生已經實行了“申請-稽核制”,但是申請稽核也依舊需要考試,如專業課、英語,只是這種模式下考試相對沒那麼重要了,導師的權利更大,所以要提前聯絡導師,做好溝通。

  • 2 # 幾深教育考研考博李老師

    “考博”這個詞正在走向歷史的塵埃裡。

    因為越來越多的學校博士招生已經實行“申請考核制”了。

    “申請考核制”嚴格來講是“申請-考試-複試制”,並不是說取消了考試的環節,而是增加了“申請”的環節。在申請環節中,主要看兩點:一是出身,二是學術成果。

    “出身”指的是你的本科及碩士學校和專業,一方面看學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看專業的匹配程度,最好是同一個一級學科。“學術成果”的展現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專著、教材、專利、課題、會議論文、已發表的文章和未發表的文章。對於一個碩士生來講,申請課題和編寫教材的機會不多,最好的學術成果體現方式就是發表論文。有些學校是透過你發表的論文打分的,根據論文的級別以及作者的排序進行打分,對於文章的內容不做考核,因為內容的優劣主觀性太強了,難以做出評判。

    “出身”已經是既定事實了,改變不了。但是“學術成果”是沒有上限的,完全靠個人的努力了。

    研究生普遍是兩年到三年,這就決定了想要讀博士的同學,一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就要立馬著手博士的備考了。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論文發表問題。對於理工科的學生來講,好好做實驗,有點突破性的成果,作為一作是可以在頂尖期刊發出論文的。但是對於文科類的同學來講,很難講你的文章和觀點有多麼優秀,碩士生作為一作想在南核和北核上發文章是很難很難的,最起碼我所翻閱的南大核心期刊上是沒有見過碩士一作的,北大核心上倒是偶爾可以看到,不過比例極低極低。

    而在申請博士的時候以及找工作的時候,導師是一作,自己是二作,視同為學生是一作。所以說,大家一定要和導師建立很順暢的關係,導師高風亮節,願意帶著你發文章,這就皆大歡喜了。但是大多數時候,導師要麼不願意,要麼沒文章,要麼還有你的師兄師姐在排隊,這就得需要你自己把文章寫出來,多像導師請教,讓導師有參與感,順便讓導師帶著你發出來了。

    考慮到寫作和發表的時間,研究生一年級就要著手準備了,否則,到了考博的跟前,一切都來不及。更讓人無語的是,隨著考博競爭的加劇,一篇核心期刊的文章已經難以保證競爭力了,至於發表幾篇合適呢?這個沒法說,得看競爭的態勢,只能是多多益善。而且,有文章的話,在複試環節,還是非常有優勢的,畢竟是博士生的面試,學術成果就是博士生的命根子。

    除了準備論文之外,還要學好專業課,夯實基礎知識,全面掌握研究方法,多讀一些專業內的經典作品,為筆試環節做好前期的準備。

  • 3 # 新媒體與社會治理智庫

    現在很多人想考博,一些碩士在準備考博。可是,以我的經驗,博士並不是考出來的。第一,現在大多數頂尖大學的博士招生取消了考試,採取稽核-考核制度,考試的環節還有,但其重要性大大降低了。第二,作為導師,我們發現,開始不能評價博士水平。科研能力不能靠考試來評價。第三,導師主要還是看你的科研基礎,對研究方法的掌握,對研究領域的瞭解,以及對研究天賦的驗證。

  • 4 # 春暖秋爽

    說句良心話,估計比考試都難。因為沒有上等級研術論文,就算是推薦,導師也不會要你。況且只有學碩研究生才可以推薦,其他的要參加國考的。

  • 5 # 百科全書602

    讀博士對不同的大學有不同要求,但是有四點基本相同: 一是需要獲得碩士學位;二是英語水平要求雅思6.5以上或託福90以上(名校要求更高);三要能證明讀碩士期間有研究潛力,比如論文發表或科研獲獎等;四要有兩位以上的教授推薦。

  • 6 # Victor19901028

    我們這邊是透過三個階段來完成考查工作:

    1、學生透過電話瞭解導師相關培養資訊,分析、判斷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

    3、若透過第二階段評估,要參加一個兩個月的小目標考查(類似於課外作業),達到預期目標即可透過考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藥能引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