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大臉怪
-
2 # 老白創業記錄
美好的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無論哪種型別的SSD,頂配方案都是主控+外接快取+快閃記憶體+電容。電容可以保證意外斷電資料不丟失,所以電容不是必須的,可以去掉。外接快取可以透過主控呼叫主機記憶體替代,所以外接快取顆粒可以去掉。TLC可以模擬SLC,所以連呼叫主機記憶體的功能都不必要。極簡的SSD可以由主控加快閃記憶體組成,對於低容SSD,這樣可以省一半錢。
SSD根據走線可以分為走SATA線和PCIE線,走PCIE線又可以PCIE×2和PCIE×4,PCIE線可以直接走PCIE介面和M2介面。增加NVME協議需要花錢,介面變化又需要花錢。
快閃記憶體顆粒又分優質的原廠片,外委封裝的優質白片,外委封裝的降級白片,不推薦用的黑片。顆粒類別又分MLC,TLC和QLC(SLC已退市)。這價格差距也不小。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人民路一號
現在固態硬碟的品牌和型號多種多樣,不是很瞭解的人可能只會關注硬碟的容量大小,忽略硬碟的其他引數,一塊好固態硬碟的價格並不是由它的容量決定,高質量120G的固態硬碟可能比山寨240G的還要貴。
固態硬碟的主要組成元件是快閃記憶體顆粒和主控晶片。這兩者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硬碟價格的高低。
1.快閃記憶體顆粒分為SLC-MLC-TLC幾個型號,他們的使用壽命、速度和價格都有很大區別。
SLC,壽命長,讀寫次數在10萬次以上,造價高,多用於企業級高階產品。
MLC,壽命次之,造價處於中間檔次,多用民用高階產品,讀寫次數在5000左右。
TLC, 造價成本最低, 使命壽命低,讀寫次數在1000~2000左右,是現在主流固態硬碟廠商首選快閃記憶體顆粒。
2.主控晶片是固態硬碟的大腦,其作用一是合理調配資料在各個快閃記憶體晶片上的負荷,二是承擔了整個資料中轉,連線快閃記憶體晶片和外部SATA介面。主控晶片在絕對效能上的差異並不明顯,主要還是要看各廠商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
我們在購買固態硬碟的時候,大品牌同容量的硬碟一般都比一些小牌子或者雜牌貴不少,除了品牌溢價外,最主要的就是大品牌採用了相對比較好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和主控晶片。一些無良小廠甚至部分使用手機顆粒,翻新顆粒。這就是固態硬碟為什麼有些價格差距很大的原因。
-
4 # 太平洋電腦網
問題:固態硬碟為什麼有些價格差距很大?
回答:因為規格不一樣,有一些用料也不一樣。
SSD裡面最重要的是:快閃記憶體顆粒,還有一個主控晶片。這兩個是最重要的,也是SSD主要的成本部分。
快閃記憶體顆粒主要有QLC、SLC、MLC、TLC,可能大家對於這些快閃記憶體顆粒不瞭解。可以認為這種四種不同的顆粒,他們的特點不一樣,成本也不一樣。
SLC顆粒擦寫次數能達到1萬到10萬次,TLC時能擦寫次數就降到3000次,而QLC 顆粒更是隻有1000次左右,是TLC顆粒的1/3。
也就是說,QLC的壽命確實是比較短的,但是QLC實際上還是能夠使用好幾年的,不過QLC的價格也沒有很便宜,所以大家就很擔心自己的SSD採用了QLC的顆粒。
同時,不同的SSD有不同的種類,有一些是SATA的介面,有一些是M.2介面,還支援NvMe的協議,M.2 Nvme的價格比較高一點,但是速度是SATA的差不多好幾倍,速度快很多。
SATA的一般能夠到550MB/S已經很快了,最快的可以到700MB/S左右,但是M.2 Nvme能夠輕鬆跑到3000MB/S,速度相當快。
不同的協議不同的介面帶來的速度相差這麼多,價格有很大的差距,其實也是正常的。
主控上,不同的主控也有不同的價格,這一點大家還是明白的。
顆粒差異、主控差異、協議差異、品牌差異,這些差異湊在一起,SSD差異很大也是正常的。
-
5 # 電腦小迷蟲
因為固態硬碟有好幾種類型,每種型別的晶片和技術不同,所以價格差異也比較大。
固態硬碟插口型別分為六種:SATA3.0、mSATA、SATA Express、M.2、PCI-E及U.2等,它們之間的區別如下。
SATA3.0介面固態硬碟
SATA 3.0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固態硬碟介面,也是目前大部分人正在用的。
值得一說的是,一些老電腦上面的主機板,可能只有SATA2.0介面,這種介面由於最大支援的速度有限,所以無法完全發揮出固態硬碟的效能,因此一些老爺機或者老主機板的電腦,並不建議升級SSD,因為固態硬碟的速度優勢被SATA2.0介面限制了,除非更換支援SATA3.0的主機板,但是這麼換下來還不如換個電腦呢。
MSATA介面固態硬碟mSATA也提供了和SATA介面標準一樣的速度和可靠性,提供小尺寸CE產品,所以該介面的固態硬碟主要是用在注重小型化的筆記本上面,比如說商務本、超極本等等,桌上型電腦和主流筆記本目前依然是SATA3.0介面固態硬碟居多。
實際上,mSATA介面也可以說是SSD小型化的必經過程。當然mSATA也存在SATA的一些缺陷,比如說現在仍然是SATA通道,速度還是6Gbps。
M.2介面固態硬碟M.2原名為NGFF介面,是專為超極本量身定做的新一代介面標準,目的是用來取代mSATA介面。
不管是從壓縮到極致的尺寸來說,還是說從傳輸效能上看,M.2介面要比mSATA介面好很多,也正是因為SATA介面瓶頸問題卡住,並且越發突出,所以很多主機板廠商開始在產品線上預留出M.2介面。
M.2介面同時支援PCI-E通道以及SATA,PCI-E通道在提高速度方面更好,最開始該介面所採用的是PCI-E 2.0 x2通道,理論頻寬10Gbps,可以說它突破了SATA介面理論傳輸瓶頸。
現在的M.2介面全面轉向PCI-E 3.0 x4通道,理論頻寬達到了32Gbps,效能提升了很多,這讓SSD效能潛力大大提升。
另外,該介面固態硬碟還支援NVMe標準,和AHCI相比較,透過NVMe標準接入的SSD,在效能方面提升的更加顯著。
PCI-E介面固態硬碟固態硬碟剛出現的時候,就有了PCI-E介面的SSD。至於其他型別SSD,無論使用的是什麼介面,都是從SATA 向原生PCI-E靠近,而PCI-E介面的SSD直接是一步到位,沒有了中間過程。
只是PCI-E硬碟一直是在企業級市場使用,因為它需要不同的主控,所以雖然效能提升了很多,可是成本也隨之提高了。只是這兩年,PCI-E硬碟才開始在高階電腦上流行起來了。
SATA Express和U.2介面SATA Express介面的固態硬碟就不值一提了,U.2介面的固態硬碟在市場上也很少見。
-
6 # 克里斯工坊
雖然無論什麼速度的SSD都統稱為固態硬碟,但其中差距很大,按照傳輸協議和方式可以分為SATA SSD和PCIe SSD,按照顆粒可以分為MLC TLC QLC,而SATA和PCIe的SSD效能差距非常大,PCIe SSD平均速度可以達到2000MB/S左右,普通SATA SSD速度僅能達到500MB/S,同時不同顆粒的硬碟壽命差距很大,其中MLC最佳,但是價格過高目前已經很少有硬碟使用,而TLC和QLC顆粒價格相差不大,但效能也有差距,因此現在選擇TLC最為合適,如果考慮購入硬碟,我比較推薦的是影馳ONE M.2固態硬碟,PCIe協議,TLC顆粒,群聯主控,速度和穩定性都有足夠的保證,大廠出品售後也有充足的保障。
-
7 # 遊戲挖掘機
SSD固態硬碟不同的傳輸協議都有不一樣的速度,好比說PCle的SSD可以達到平均每秒2000MB左右的讀寫速度,價格也會相對的貴些,SATA SSD的話傳輸平均只能達到500MB每秒左右,也就是說傳輸速度越快價格也會相對的比較貴,如果要入手SSD的情況下推薦影馳的ONE M.2的SSD價效比來說是一款很高的SSD。
-
8 # 數碼小強
就拿PCle的固態硬碟來說吧,它的讀寫速度可以達到平均每秒2000MB左右,SATA固態硬碟平均就是500MB每秒左右。但你懂得,傳輸速度越快,價格也就越貴,如果你近期有想購買固態硬碟的打算的話,這裡就先推薦你影馳的ONE M.2,在固態硬盤裡來講價效比是很高的。
-
9 # 李老師電腦教學課堂
固態硬碟之間都有什麼差別?為什麼價格差那麼多?
固態硬碟之間都有什麼差別,為什麼價格差那麼多,不同的固態硬碟有不同的介面和傳輸速度,所以價格上也有很大差別。
按介面型別主要分為 SATA,mSATA,M.2,SATA Express,PCI-E,U.2 。
一,SATA 3.0
最常見的固態硬碟型別,SATA3.0,介面速度是6Gbps。
二,mSATA
mini-SATA,SATA介面的小型化產品,主要用到筆記本上面。傳輸速度和SATA一樣。
三,M.2
M.2 介面是 mini-SATA 的升級版本,同時支援PCI-E 以及SATA,採用 PCI-E 3.0 x4通道的M.2介面理論頻寬可以達到32Gbps。
四,SATA Express
可以看做是一個SATA的一個企業級的升級版本,但不是很普及。
五,PCI-E
PCI-E 固態硬碟使用 PCI-Express 匯流排,最大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6Gbps。
六,U.2
U.2 又稱SFF-8639,是固態硬碟形態工作組織(SSD Form Factor Work Group)的介面規範。U.2介面可以看作是四通道的SATA-Express介面,其理論頻寬達到 32Gbps。
李老師簡介:創辦電腦學校,專職從事電腦教學二十餘年。
-
10 # 韋格蒂烏斯
設計方案不同
無論哪種型別的SSD,頂配方案都是主控+外接快取+快閃記憶體+電容。電容可以保證意外斷電資料不丟失,所以電容不是必須的,可以去掉。外接快取可以透過主控呼叫主機記憶體替代,所以外接快取顆粒可以去掉。TLC可以模擬SLC,所以連呼叫主機記憶體的功能都不必要。極簡的SSD可以由主控加快閃記憶體組成,對於低容SSD,這樣可以省一半錢。
SSD根據走線可以分為走SATA線和PCIE線,走PCIE線又可以PCIE×2和PCIE×4,PCIE線可以直接走PCIE介面和M2介面。增加NVME協議需要花錢,介面變化又需要花錢。
快閃記憶體顆粒又分優質的原廠片,外委封裝的優質白片,外委封裝的降級白片,不推薦用的黑片。顆粒類別又分MLC,TLC和QLC(SLC已退市)。這價格差距也不小。
-
11 # 勻苫nㄍ鷗0xzq
雖然無論什麼速度的SSD都統稱為固態硬碟,但其中差距很大,按照傳輸協議和方式可以分為SATA SSD和PCIe SSD,按照顆粒可以分為MLC TLC QLC,而SATA和PCIe的SSD效能差距非常大,PCIe SSD平均速度可以達到2000MB/S左右,普通SATA SSD速度僅能達到500MB/S,同時不同顆粒的硬碟壽命差距很大,其中MLC最佳,但是價格過高目前已經很少有硬碟使用,而TLC和QLC顆粒價格相差不大,但效能也有差距,因此現在選擇TLC最為合適,如果考慮購入硬碟,我比較推薦的是影馳ONE M.2固態硬碟,PCIe協議,TLC顆粒,群聯主控,速度和穩定性都有足夠的保證,大廠出品售後也有充足的保障。
-
12 # bmx患4b
SSD固態硬碟不同的傳輸協議都有不一樣的速度,好比說PCle的SSD可以達到平均每秒2000MB左右的讀寫速度,價格也會相對的貴些,SATA SSD的話傳輸平均只能達到500MB每秒左右,也就是說傳輸速度越快價格也會相對的比較貴,如果要入手SSD的情況下推薦影馳的ONE M.2的SSD價效比來說是一款很高的SSD。
-
13 # 青春無敵都
就拿PCle的固態硬碟來說吧,它的讀寫速度可以達到平均每秒2000MB左右,SATA固態硬碟平均就是500MB每秒左右。但你懂得,傳輸速度越快,價格也就越貴,如果你近期有想購買固態硬碟的打算的話,這裡就先推薦你影馳的ONE M.2,在固態硬盤裡來講價效比是很高的。
-
14 # 墨香逐風
固態硬碟品牌不一樣,用的顆粒兒也不一樣,顆粒不一樣它傳輸速度是不一樣的,蘋果手機和其他手機同樣配置的價位不一樣一個道理。
-
15 # 快樂的一隻小齊蟆兒
所謂固態硬碟,不外乎兩個東西,主控和快閃記憶體顆粒,不同廠家的主控協議不同,造成傳輸速率不同;不同廠家的快閃記憶體,造成使用壽命不同。
回覆列表
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無論哪種型別的SSD,頂配方案都是主控+外接快取+快閃記憶體+電容。電容可以保證意外斷電資料不丟失,所以電容不是必須的,可以去掉。外接快取可以透過主控呼叫主機記憶體替代,所以外接快取顆粒可以去掉。TLC可以模擬SLC,所以連呼叫主機記憶體的功能都不必要。極簡的SSD可以由主控加快閃記憶體組成,對於低容SSD,這樣可以省一半錢。
SSD根據走線可以分為走SATA線和PCIE線,走PCIE線又可以PCIE×2和PCIE×4,PCIE線可以直接走PCIE介面和M2介面。增加NVME協議需要花錢,介面變化又需要花錢。
快閃記憶體顆粒又分優質的原廠片,外委封裝的優質白片,外委封裝的降級白片,不推薦用的黑片。顆粒類別又分MLC,TLC和QLC(SLC已退市)。這價格差距也不小。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