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眼鏡哥說魚
-
2 # 釣遍天下野河溝
不是正口中魚而是掛到魚,首先考慮的就是浮漂是不是調的過頓了。只有當浮漂調的頓了我們的雙鉤全部躺底,只有魚把餌料全部吸進嘴裡,有可能脫著餌料遊的時候浮漂才出現訊號,很大情況會出現不是正口這個問題。
或者說我們的浮漂調的過於靈敏了,很多時候魚剛吃餌浮漂就會給出訊號,其實還沒有吃進嘴裡,這個時候提杆有時候也會掛到魚。但是這種情況出在黑坑比較多,因為魚的密度比較大。
-
3 # 春花秋園
那要看你釣什麼魚,如果是釣鰱鱅,被掛到的機率就比較高,釣其它魚被掛到的機率就比較低,其本上是正口了。其次是魚頭密度比較大,也可能被掛上,所以說正常情況下還是正口多。
-
4 # 漁意
釣魚時容易掛到魚,這說明窩裡有魚,而且數量也多,釣位和窩料沒有問題。正口少,容易掛魚,我分析有兩點原因導致:
1.釣法有問題
2.餌料有問題
窩裡有魚,吃鉤不是正口屬於釣法有問題。窩裡有魚不吃鉤,提竿矛到魚屬於餌料有問題。我們先從第一點說起,
釣法有問題魚兒吃鉤,浮漂給出訊號,提竿易脫鉤,或者掛在魚的嘴邊不是正口中魚,筆者分析是釣的太靈,你可能是調五釣二或者釣的更低,雙鉤都是離底的狀態。
太靈容易導致假訊號出現,比如魚兒吸食窩料碰到鉤餌,浮漂靈敏會傳出假訊號,這時提竿很容易掛魚。再或者魚兒剛吸鉤餌,還沒有吸進嘴裡,浮漂靈敏也會出現假訊號,提竿刺魚很容易掛在魚的嘴角,沒有進嘴所以不會出現正口現象。
所以在浮漂訊號雜亂頻繁時,適當的上推浮漂,比如由調五釣二改為釣四或者釣五再試試,效果會明顯好轉。
講了釣靈,釣的太頓也會出現不是正口的情況。常見的情況刺魚掛在魚口的下顎,浮漂始終沒有動作,提竿卻能中魚,魚鉤經常被魚吞進肚裡,釣的死口。
遇到上面的情況,不妨把漂下推2-3目,會有好轉,如果還是頓,可以繼續推個1-2目再試試。
靈與頓需要結合水情和魚情來決定,太靈可以往頓的方向改,反之往靈的方向改改,只要提竿能中魚,刺魚刺在魚的正口,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餌料有問題餌料的味型對魚的吃口關係也很大,提竿容易掛魚,說明窩裡有魚,不吃鉤餌在吃窩料,窩料吸引了它,但是餌料它又不喜歡吃導致你容易掛魚。
對於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的時候,我們在做窩料時味型可以重點,垂釣餌料味型可以清淡點,可以和窩料明顯的區分出口。魚兒被窩料的重味型誘引過來,突然聞到餌料清淡,很容易勾引起來食慾,就像人一樣吃習慣了葷菜,吃的膩歪了,突然來個素菜,你會覺得比山珍海味還好吃。
味型很重要,狀態也很關鍵。味型對了,魚兒很喜歡吃,但是如果餌料狀態霧化的太快,導致入水後沒有餌料附在鉤上,魚兒只能吸食鉤附近已經化掉的食渣,提竿很容易掛到魚的身體。
反之餌料狀態太硬也不行,魚吃不進嘴裡,鉤餌一直在魚的嘴巴吸來吸取去,提竿也就打不到魚。
餌料的味型和狀態都很重要,既能誘引魚開口,又能易於吸進嘴裡,這樣效果才是最好。
-
5 # 大別山小農人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釣魚之所以吸引人,不僅僅是最終的魚獲,更重要的在於釣魚的整個過程,比如:刺魚的一瞬間,以及溜魚的整個過程,但是如果是掛到,或者錨到魚的話,就不是那麼好玩了。一來是手感和正口魚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另外錨到魚也對窩內的魚造成一定的影響,而最終被錨的魚很可能就會跑掉,尤其是大個體的魚。總之,掛到魚的話是弊大於利,得不償失,甚至是我們釣魚人應該極力避免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先來分析錨魚背後的不當操作,再進行調整和改正,才是今天要聊的話題。
一、掛到魚的原因偶然因素:基本上每個釣魚人都會出現錨到魚的情況,有時釣一次魚能錨到一兩條的話,基本上屬於正常情況,尤其是在魚口好的時候,而更讓人驚奇的就是兩枚魚鉤居然能釣三條魚,那麼肯定有一條是掛上的,另外兩條都是正口,這也充分說明了掛到魚的確存在偶然因素。
調釣的原因:我們的調釣就是在大靈和大鈍之間轉變,但是調的太靈或者太鈍,都是會導致錨魚的現象發生。太靈的話,魚在經過水線的時候,會碰到,那麼浮漂可能就會產生訊號,諸如抖動,搖晃的漂相,我們提竿的時候就極有可能錨到魚。太鈍的話,鉤餌是躺底的,而魚是遊離在水底之上的,一般的魚口是表現不出來的,即使有魚將鉤餌吃到嘴裡也有時間吐出來,但是浮漂的動作就晚了,我們提竿就更遲了,而且魚通常是在鉤餌上方遊動,此時就會掛到魚的肚皮或者尾巴等地方。
水情的原因:在自然水域釣魚,我們不可能做到水底都是平的,有坑窪不平之處再所難免,但是魚會適應這一切,我們在作釣的時候,每次拋投的點是不一樣的,可能落在凸出的地方,也可能落在凹進去的地方,那就容易錨到魚。
魚情的原因:總體上來說,能錨到魚說明魚情肯定是不錯的,而在魚多的時候,就會經常出現掛到魚的情況。因為有數量優勢,提竿次數的增加就會增加錨到的機率,還有就是魚的進食慾望比較強,導致魚口比較雜亂,我們把握不住漂相的話就會錨到魚。還有就是魚上浮之後,我們還是釣底層的話也會容易錨到魚的下方位置,而當大魚進窩之後,在遊動的過程以及蹭線的時候,就會引起漂相的變化,此時沒有把握好的話,很大可能會錨到大魚身上。有一種情況就是,當鰱鱅進窩之後,就很容易錨到它們,就是因為它們的過濾進食特徵,導致水流複雜,鉤餌受到的影響也就很大,錨到在所難免,有時甚至連竿錨魚。
二、如何減少錨到魚調釣上的改進:首先,在不釣大魚的時候,建議不要使用太頓的釣法,而在釣靈敏的時候,也是要把握一個度的,除了在釣輕口魚的時候,還是要根據具體的魚情來進行調釣。比如:釣靈敏的時候,經常錨到魚的話,就要相對應的釣鈍一點,減少因魚活動造成的漂相變化,主抓頓口,黑漂等漂相,基本上就是正口。
水情上的應對: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儘量在平底的水底作釣,可以打重窩去誘魚;但是魚通常都是藏在水底有障礙物的地方,那裡比較安全,所以就不得不在不平之處作釣,所要採取的措施就是,要檢視好地形地勢,瞭解周邊的水深情況,儘量每次拋投都在一個容許範圍之內。
魚情上的應對:針對魚多,魚口雜亂,或者魚上浮的情況,就要穩定住魚情,不能使用霧化太大,味型太大的餌料,要使用搓餌,或者直接使用顆粒餌料,將魚層穩定住。當魚上浮之後,還要正確判斷作釣的水層,釣對了水層才能有正口魚。而在野釣的情況下,隨時都會有大魚的進窩,所以時刻要為大魚做準備,當小魚不鬧窩,浮漂安靜的時候,就有可能是大魚進窩的時候,在觀察漂相的時候,也要適當放點口,方式錯誤提竿錨到魚。
最後總結釣魚不是正口的情況下,就要立馬做出調整和改變,否則錨到魚的風險是很大的,最糟糕的就是炸窩,前功盡棄。所以就要在調釣上找原因,不能太靈也不能太鈍;從魚情上看,魚口是否雜亂,魚的數量是否過多,是否有上浮現象,以及大魚是否進窩,才能針對性的釣正口魚;從水情上看,水底的情況有沒有坑窪不平,把握住水底地勢,在拋竿的時候有依據,拋的準,才能減少錨魚現象。
-
6 # 漁人峰哥
釣魚時很多是掛到的,正口很少,是什麼原因?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釣魚人都有遇到過,我也遇到過。那麼出現這種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以下為你附上原因及解決方法:
1,窩子誘魚過多。魚多口雜,經常會出現亂口情況,亂口一多自然就不好抓口了。而由於窩子魚多口亂不好抓口再加上頻繁提竿打不中魚,自然就會掛魚了。這個時候咱們可以透過調整浮漂,相對釣頓一些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2,水底漿層過厚。水底漿層過後會造成鉤餌陷入漿層,而鉤餌入水的時候散落的餌料會誘來魚群,魚群能聞到鉤餌散發的味道卻找不到魚餌,自然就會在窩子亂轉。然後就會出現頻繁蹭線的情況,蹭線出現的頓口漂相會誤導你抬竿刺魚,這個時候抬竿自然就會經常掛到魚的身體造成掛魚卻不是正口的情況發生。遇到這種情況咱們也可以透過調整浮漂釣離底或者減輕餌料比重來解決!
3,魚兒不在你所釣的水層。這種情況經常在我們拉餌釣底的時候發生,因為拉餌從鉤餌入水就開始霧化散落,誘來的魚群會追著霧化散落的餌料吃,自然就不會在水底吃鉤了,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透過拉餌改搓餌或者調整所釣水層來解決。
其實釣魚不但需要耐心,更是考驗咱們的應變能力,不管是哪種情況,咱們都可以透過改變來解決,釣魚更是一種不斷試探的過程。
-
7 # 夏天的楓葉
魚層問題餌料狀態不對釣的太頓
魚層問題
魚層不在底層,可能有點上浮,而你還在釣底,底層也有魚,但不多,所以也有口,錨到魚說明窩子裡面魚很多,與都在鉤的上層,所以會錨到很多魚。重新找魚層,調漂,改變釣的水層。
餌料狀態不對
餌料狀態不好,下落的過程中霧化太快散落了,或者只有少量的附在鉤子上,魚都在追霧化的餌料,不吃鉤上的殘存餌料。改變餌料狀態能有所收穫。
釣的太頓
釣的太頓,鉤全部觸底,有魚吃鉤,訊號也穿不到漂相上,看不到漂相魚一直在鉤上,長時間不提竿,有可能吐出魚鉤,需要重新調漂。
-
8 # 釣技N次方
以下我將從七大角度來剖析,解決你的疑惑。
第一:餌料問題
1、餌料過大出現擋口,魚無法正常吸食入口,這時浮漂出現動作,起竿掛魚。
2、餌料比重過大,尤其在很多常年淤積的河道,水下會出現很厚的醬層,餌料比重過大會使餌料沉於醬層,此時,魚聞到餌料的味道,卻發現不了餌料,在來回搜尋餌料過程中出現蹭線,此時起竿掛魚。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採用調高釣低的辦法,使浮漂對餌料的牽引力變大,或者在餌料中加入輕質狀態粉、輕麩來減輕餌料的比重。
3、餌料霧化過強,餌料霧化的優勢是可以更快的誘魚,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過強的餌料霧化會使魚離底起浮吸食霧化的碎餌,此時起竿掛魚,這時可以將餌料略加揉打,減少霧化,或者在開餌時,減少雪花粉之類的狀態餌料。
第二:窩料問題
1、在打窩時,我們常用的技巧是“窩餌分家”,如果窩料的味型優於釣餌,那麼魚在吸食窩料時出現蹭線,此時起竿掛魚。所以一定要注意,釣餌的味型和適口性一定要優於窩料。
2、窩料面積過大,尤其在垂釣鯽魚時,我常常建議大家利用打窩器定點打窩,定點施釣,如果進行手拋,會增加窩料面積,此時魚在來回索食窩料時,出現蹭線掛魚。
第三:選鉤大小不對
1、以鯽魚舉例,我們在垂釣小個體的鯽魚,通常用到3號或4號袖鉤就可以了,如果用到6號甚至更大,魚吸食擋口,同樣也會出現浮漂有動作起竿掛魚的情況。
第四:線組搭配不對
1、線組過粗,導致浮漂反映不靈敏,不能有效抓住正好,此時起竿掛魚。
2、子線和主線本末倒置,這是新手有可能犯的錯誤,將帶有顏色的主線用來拴鉤當子線用,此時更容易讓魚發現觸碰,這時起竿掛魚。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們常常會用帶有顏色的太空豆來固定主線與竿間的連線處,常會有小魚進行琢食。
第五:水裡溶氧量過低
1、當出現悶熱天氣或氣壓過低,水裡缺氧,魚出現離底上浮,此時在起竿時出現掛魚現象。
第六:特殊魚種(鰱鱅舉例)
1、相信喜歡釣鰱鱅的釣友經常遇到掛魚的現象。
2、鰱鱅就餌有其自己的特殊性,通常不吃固體餌料,主要為吸食浮游生物,我們也常說是“濾食”,我們在作釣過程中,通常是上鉤帶餌,下鉤不帶餌,當鰱鱅在吸食上餌霧化散落的餌料時,沒有有效的將上鉤吸入致使浮漂出現動作,此時提竿,下鉤掛魚。
第七:黑坑篇
1、魚的密度大,爭相就餌,出現掛魚,相信很多釣友在黑坑正釣時,這種情況經常遇到。
2、魚出現病理狀,就餌積極性不高,遊層變亂。在黑坑中,魚的密度大,如果水長時間不淨化,水質會發生惡化,影響魚的健康和活性。再者,黑坑作釣中,經常出現掛魚後跑魚,致使魚體有傷。此時想改變掛魚的情況,幾乎很難。
-
9 # 野釣小宮
釣魚時出現掛魚身體的是水裡魚多,浮漂調得過靈,魚兒在遊動時魚身體擦到魚線,浮漂上有動作,導致釣魚人揚竿,魚鉤掛在魚兒身體上,而且浮漂還沒有調好,應該的辦法是減少餌料的霧化,餌料硬點,等窩裡魚少了,再以霧化誘魚,另外一種就重新調漂!剪鉛皮,浮漂向下拉,經過多次調漂,等魚鉤鉤住魚兒上鱷為準,
-
10 # 垂釣小學生
這兩天我去釣也是這樣子,去的釣場比較遠,我只帶了一種料,沒上岸,也就二十來斤,可惜了。
我是餌料狀態沒調好,加上犟驢脾氣,或者是技術不到位,我在作釣過程中,投餌入水到底後30秒不到就開始頂標,而且是均勻的頂,不是有口的頂標,餌料入口到底,30秒均速上升,雪花粉放多了,做為散泡剛好,我又習慣散泡餌料不分家,靠小藥輕重搭配使用。以前總覺得大師談餌料狀態是忽悠我們的,這回才信了,而且比重差太多了。由幹雪花粉太多,導致餌料不粘,加上雪花粉太多,霧化太快,即使餌料再怎麼打,粘性不夠,比重不足,魚兒過來吃在窩內游到時使餌料快速霧化,讓我的標很快上頂。還有我習慣的是調標一鉤到底,一鉤懸空,標有點靈,四小時就掛了六七條魚。
明明帶著小一標卻沒更換,這也我犟脾氣的失誤之一,餌料霧化大快,引魚是引來了,可是來了沒吃的,餌料隨著魚兒遊動,水波的助力,粘性不夠,沒能好好粘附鉤上,加上標調太靈,標對鉤的拉力,使餌料在魚兒還沒開口吃餌,餌料化掉,所以就抽餌加快,魚兒遊動蹭線,出訊號提竿,掛魚。
回覆列表
魚鉤不中正口頻繁出現錨魚現象,首先應該排查天氣問題,魚在缺氧的情況下吃口會變得非常輕,也很容易出現錨魚現象,特別是夏天降雨之前非常悶熱的天氣就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在自然水域中很少缺氧,這種情況更多出現在黑坑中。
排除天氣原因之後,就應該檢查浮漂訊號,如果魚咬鉤浮漂能出現清晰的訊號,說明調釣過於靈敏,需要減少調目或者增加釣目,也就是讓子線彎曲幅度更大一些,這樣能夠讓錨魚現象有明顯的改善。
如果浮漂訊號很模糊,魚咬鉤的時候浮漂訊號似有似無,總是拿捏不準抬竿時機,說明調釣過於遲鈍,魚咬鉤之後浮漂沒有出現清晰的訊號,所以釣魚人錯過了最佳的抬竿時機,等到抬竿的時候魚已經快把鉤吐出來了,所以就會錨魚。此時應該增加調目,讓調釣的靈敏度更高一些,例如調4到5目,釣2到3目,只要浮漂能夠出現清晰的訊號,抓住抬竿時機就能解決錨魚問題。
在釣鯽魚等中小體型魚種的時候,一定要養成竿不離手的習慣。很多釣魚人拋竿入水之後就叉著雙手在一旁等待,見到浮漂出現訊號之後才伸手去抬竿,這種垂釣方式是完全錯誤的,很容易錯過最佳的抬竿時機。正確的做法是眼盯浮漂,手不離竿,浮漂出現訊號之後做到快速反應,眼到、腦到、手到,這樣才能在魚吞鉤之後的第一時間抬竿刺魚,避免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