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新能源汽車有沒有出路?
5
回覆列表
  • 1 # b清茶與酒y

    在說新能源汽車之前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混合動力技術,混合動力系統是綜合了不同的動力單元,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長處,彌補其他方面的短處的新一代動力系統。一個典型的油電混合動力系統,能將發動機高轉速下的高效率與電動機(無需外接電源)低轉速下的大扭矩以最有效的方式結合起來,在保持低油耗的同時實現出色的行駛效能。

    其中豐田公司透過動力分配裝置和複雜的能源管理等尖端技術,汲取了串聯式混合動力系統的節能優勢和並聯式混合動力系統的加速優勢,不斷最佳化驅動系統,發電系統,和控制系統,以儘可能用最高的效率提供安全和舒適的車輛操作,鑄就了以往系統無法比擬的混聯式混合動力系統。 其獨特的混合動力系統以最有效的方式組合電動機和發動機,在提供充足的動力的同時仍舊可以節省燃料和減少排放物。

    外資的入侵

    提到新能源領域,豐田憑藉著混動車型累計銷量突破800萬輛的成績,牢牢佔據世界第一的寶座;其所擁有的專利技術,也把競爭對手甩開了不知道幾條街。

    面對中國這一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豐田對混合動力車的研發與推廣也鮮有停歇。自2005年底,普銳斯作為第一款在日本以外生產的混合動力車型率先如華。後來,又引入了凱美瑞尊瑞。今年10月末,豐田在常熟舉行了規模浩大的“雙擎之夜”活動。隨後,“卡羅拉雙擎”和“雷凌雙擎”兩款混動國產車型腳前腳後相繼上市。

    從環保和節能減排的角度來說,混動技術,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燃油消耗,例如低速行駛時的額外油耗,使得燃油燃燒效率變高,經濟型增強,符合當今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主題,同時對降低PM2.5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在政府推進節能減排、新能源市場銷量猛增的背景下,豐田全速推進“雙擎”混動戰略,這位“世界第一”的野心可見一斑。

    自主品牌的反擊

    面對外來新能源企業的入侵,中國沒有選擇坐以待斃,首先國家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財政補貼、免徵購置稅到不限行、不限購,電動汽車在前行的道路上利好不斷,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未來政府還將繼續出臺政策,新建更多的充電樁,扶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不少車企也積極響應,紛紛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市場對新能源車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升,在前不久的2015廣州國際車展上,我們也看到了很多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例如:北汽新能源EU260、吉利帝豪EV、廣汽傳祺GS4 EV、江淮iEV6S、廣汽傳祺GA3S PHEV、榮威E950等,可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也不甘示弱。

  • 2 # 丿秋雨丶暮雪彡

    新能源汽車主要是看國家政策和車企的發現。小區或者公共停車場配備充電樁,現在很多小區不同意安裝充電樁,哪怕是有自己的車位小區物業也不一定會同意,這就需要國家退出相應政策。其次是車企要發現快速充電。哪怕是10-30分鐘能充滿也行,出個長途在服務區可以邊充電邊休息。現在很多服務區都有充電樁,基本上都是擺設。沒見過用的。如果能解決了這些問題新能源還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開起來安靜。

  • 3 # 中商情報網

    回答這個問題,要看整個行業的發展情況,我分享一篇《2017年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月度報告》,你就知道了。

    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5萬輛和5.9萬輛,同比增長43.4%和33.0%,分別比上月上升5.2個百分點和4.6個百分點。截止2017年1-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1.2萬輛和19.5萬輛,同比增長19.7%和14.4%。

  • 4 # 錢真理

    我認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新增市佔率為5%, as Elon Musk說:

    而未來,Elon Musk 認為10年後,每年一半的汽車產量會是電動車: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認為核心的原因是兩點:環保與成本。

    1. 環保:電動車比過往的燃油車更環保,不需要石油供給,這點是毫無疑問的。如果我們想遠一點,石油有一天肯定會消失殆盡,而同時燃油車還會給我們的後代持續的創造汙染,這本身就意味著電動車就是未來。

    2. 成本:未來電動車的成本會比燃油車的成本更低,這是源於技術進步。

    現在我們看到Tesla在建Giga Factory, 而國內的鋰電池技術也在突飛猛進,比較牛的企業有寧德新時代。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從事這方面的研發與擴產(帶來的規模優勢),未來電動車的成本一定會低於燃油車。

    現在我們從Tesla的演變路徑也看到了這個趨勢,最新的Model 3售價為3.5萬美金,摺合人民幣24萬,已經低於了很多同等量級的燃油車,而我們也看到了消費者對這款車的喜愛,全球的訂單已經超過了50萬輛。

    同時,對於消費者而言,電動車後期的保養費用比燃油車要低很多,同時每個月不用油錢,也可以為消費者節約很多費用,而消費者購買電動車也能真真實實的得到實惠,利於電動車的普及。

    而其實,在中國在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領域是最進取的:

    所以,中國的車企可能彎道超車,引領一這波電動汽車的浪潮!我們拭目以待!

  • 5 # 三秦文化資訊

    日前,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五部門聯合釋出《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牽動全球的中國汽車“雙積分政策”終於正式落地。

    “雙積分政策”簡單的說就是未來傳統汽車企業在中國每生產一輛燃油車,就必須拿出一定比例的錢用於購買新能源積分,比例將越來越高。而每生產一輛電動車,除了獲得正常的收益外,還可得到傳統車企的補貼。

    雙積分政策的出現勢必在根本性上改變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全球能源產業的格局。新能源汽車是發展趨勢,更是未來。由於傳統燃油汽車對環境的惡劣影響,加上對傳統石油能源的過分消耗。所以,發展新型能源環保型汽車勢在必行。

    目前,世界主要國家均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支援力度,制定了明確且略顯激進的推廣計劃。2017年9月,中國:工信部啟動相關研究,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像大眾、賓士、寶馬、沃爾沃、豐田等各大汽車廠商也意識到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紛紛加大產品研發和推廣力度。

    而在中國,截止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200萬輛,中國佔到100萬輛。今年截止到目前的全球100萬輛的銷量裡,中國佔半壁江山,且幾乎100%為本土車企所生產和銷量。像奇瑞、長安汽車、北汽新能源、廣汽傳祺、江淮汽車、吉利、比亞迪、長城汽車等我國自主品牌汽車,都相繼釋出了新能源汽車戰略。所以新能源汽車是未來趨勢!

  • 6 # 鎂客網

    先說下為什麼現在全球都在開發新能源,我們現在用的石油、煤炭都是傳統能源,這些能源不可再生,並且對環境的汙染很嚴重,而新能源豐富且可再生,更環境友好,將會大大緩解我們的能源危機,改善地球的生態環境。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不是趨勢的問題了,而是即將到來的現實,也是可觸碰到的未來。

    包括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內的許多業內人士都指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已經出現了不可逆轉的拐點。

    2009年《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首次提出了在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目標, 從2012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出臺後,政府開始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大規模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和研發支援,再到2015年《中國製造2025》和今年4月份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明年就正式實行的“雙積分制”,相關政策接連出臺,政府一直在密切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並進行大力推動,足以顯示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這是一個長期的專案。

    在政府的激勵與規定下,也為了順應全球新能源發展趨勢,國內外汽車企業們紛紛將新能源作為企業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加快速度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下面是一些車企制定的相關銷售規劃。

    另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其他條件也都越來越成熟。比如基礎設施的建設越來越完善,16年底國內公共充電樁總量就已超過14萬個,位居世界第一,這個數字現在還在不斷增大,還有就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各環節已經基本完備,電機、電池、通訊、感測器、半導體控制等技術都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

    新能源企業特斯拉今年成為了全美市值第一汽車製造商,超過了496億美元市值的通用汽車,足以證明社會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信心。

    在政府、企業、社會資本三方共同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體系日漸完整,技術越來越成熟,市場分工也越來越明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前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更是被寄予成為節能減排有效途徑的厚望,充滿著活力與潛力。

  • 7 # 參考訊息

    最近,關於特斯拉有望來華建廠的訊息廣受關注,不過馬斯克已在公司三季度電話會議上透露,直至2020年才會在中國大規模投入生產。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時間大大晚於預期,但原因並非新能源汽車前景存疑,而是特斯拉目前面臨的現金流壓力十分巨大。

    汽車行業專家曾介紹,汽車動力電動化是大勢所趨。傳統燃油汽車是指純粹依靠油料燃燒驅動的汽車;汽車電氣化是指有電力驅動汽車,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混合動力三種類型,除純電動外,其餘兩種都需要燃燒油料驅動。

    從全域性角度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世界各國應對能源及環境壓力,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佔據制高點的戰略性選擇。目前,已有英國、德國、法國等多個國家提出禁售傳統燃油汽車時間節點。據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等部門透露,中國正在研究傳統燃油汽車禁售時間表。

    具體到產業層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接下來5年時間,將是新能源汽車技術加速成熟,產業格局形成的“視窗期”,國家產業扶持力度不能鬆弛,未來發展有待依靠市場和政策兩個“輪子”同時驅動。

    大量資料也顯示中國近年一直延續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勢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釋出的資料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42.4萬輛和39.8萬輛,同比增長40.2%和37.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為34.8萬輛和32.5萬輛;截至2017年9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接近150萬輛、佔全球一半左右,產銷量、充電樁建成數量也位居全球第一。工信部2017年10月27日公佈的2017年前三季度工業領域最新情況顯示,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30.8%。

    可以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國與全球汽車製造強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其中一些領域甚至更具優勢。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市場,在關鍵技術方面逐漸取得突破,並加快搶佔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國汽車工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 8 # 孫建波

    當然。新能源汽車不但有出路,前景還相當廣闊,甚至有朝一日會替代傳統燃油車。

    現階段大氣汙染加重,我國多個城市PM2.5嚴重超標,汽車尾氣是主要汙染源之一。為了減輕大氣汙染,改善空氣質量,低汙染的的新能源汽車很有必要。目前,全球各國制定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一些國家甚至推出了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視可見一斑。

    對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顯得尤為重要。第一,我國石油儲量不豐富,是個貧油國家。因此,傳統的油耗車消耗的大部分石油資源都依賴進口,如在國際上與他國發生摩擦,被切斷石油運輸通道,國家能源安全即受威脅。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消耗電能,相比燃油車就好得多,發展該產業有助於打破能源依賴,維護國家安全。

    第二,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行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最好機遇。當年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我們採取“市場換技術”方案,引進外資,開放市場,試圖藉此引進國外汽車行業的先進技術。然而,市場打開了,外資車企卻只將不入流的技術安放在中國,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始終沒有突破。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各國都處於匯入期,技術壓制少,起跑線比較接近,從這一新興行業獲得彎道超車的機率最大。何況我們國家有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一般都能取得不錯的成果。

    第三,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符合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十九大在以前的基礎上提出了“美麗”這一新目標,多次強調環保,以及發展高階製造業。新能源汽車作為有一定技術壁壘的先進製造業,又兼具環保特性,在政策支援下,未來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值得暢想的。

  • 9 # 環球老虎財經

    近些年,國內關於新能源車的熱點不斷,相關的優惠政策也是一個接一個,但從最近的狀態來看,新能源車的發展並不太樂觀,市場需求和參與度也並未達到理想的狀態,總體看來,新能源車的發展貌似後勁不足了。

    那麼為什麼會變成現在的狀態呢?

    起初,新能源車是靠補貼和優惠火起來的,比如在上海,購新能源車送滬牌,免去拍牌的麻煩。且雖然新能源車價格不低,但油電的差價還是能成為購買的一個誘惑,百公里在四十塊左右,算下來,可以彌補購車的差價。

    但新能源車還存在著許多不足,電池雖可以滿足日常出行,但長久出行並不方便,充電時間也是讓人心焦,配套充電樁等不普遍都成了新能源車讓人望而卻步的理由。

    加之最近有政策說補貼將在2020年取消,換成類似積分的形式。此訊息一出,不禁有人開始懷疑,取消了補貼的新能源車還能走多久。

    那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很多企業是看準補貼才來發展新能源車,導致新能源車的質量參差不齊,而補貼取消,提高准入門檻,反而是提高了新能源車的整體水準,提升使用者的駕車體驗,加速、促進新能源車電池的開發,加強續航能力以及配套設施的普及,反而是推進新能源車的發展。

    環保、節約是未來社會的主題,新能源車雖然還處於一個艱難發展的境地,但未來一定會有他的一席之地,畢竟打的是能源牌~!怎麼能說沒就沒了呢?

  • 10 # 胡侃汽車

    這一期咱嘮一嘮廣州車展中,出現的這種新能源車,大家知道這個傳統的新能源車,除了這種混合動力還有這個,純電動的以外,還有一種就是新能源車就是氫動力,在這個車展上露面,也引起大家不曉得關注。

    說句實話現在這個石油,作為一種儲量比較有限的這個,化石能源 早晚有耗盡的一天,而且咱們國家現在進入汽車社會以後,這個汽車產能和這個保量,連續幾年高速發展已經穩居世界第一,汽車生產消費大國的這個地位了,那麼咱們的能源安全也是國家考慮的,所以現在咱們國家大力提倡,這種新能源車,就是說純電動的 混合動力的。

    還有一些電動以外的新能源車,氫動力就是 實話實說,這些技術都不是什麼最先進,最高精尖的 因為這種技術早已存在,但是它離實用性還有一定的距離,為什麼呢 就是說這個能源的獲得,裝車 轉化 在獲得,就是整個流程實用化這個程序,還不是太靠譜。

    氫能源動力的車,德國和日本都曾做過,因為氫是一種就是說非常活潑的元素,這個安全是第一位的,比如說純氫動力的車,雖然說是燃料的獲取和使用沒有問題,但是儲存是個大問題,在就是說電池的充電,還有這個續航里程的問題。

    現在廣州車展推出了很多,讓人關注的車型,各家也用了不同的技術,那麼新能源國家有這個積分政策,有補貼政策 可以想象,以後的車展這樣的車會更多,而且投入巨資研發的廠家也會更多,將來就是些新能源的車可以預料,會五彩繽紛豐富多彩非常多,而且將來咱們可以選擇的這個數量,和品種也遠非今天能比。

  • 11 # 酷車型

    那肯定有出路了,目前國家和車企都在往這方面發展,尤其是2018年,大批的車企都往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上投資,2018年近70個專案投資達4000個億都是用於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汽車建設。還有中國啥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呢?

    1首先是因為為了呼籲各國保護汽候環境,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來減去溫室氣候對全球,乃至對中國的氣候影響,所以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是一定會去實現的。

    2中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擁有汽車的數量也是位居世界首位,而中國的石油大部分都依靠國外進口,為解決這樣的難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也必須去往這方面發展,以趕超各國。

  • 12 # 二師兄玩車

    3.8s破百續航500公里,清華大學殺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叫板特斯拉

    環境汙染越發的嚴重,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對於環境汙染的治理力度正在逐步加強,那麼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汽車行業自然首當其衝,很多汽車經銷商看到了這一趨勢紛紛轉型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當然來自清華大學旗下產業公司投資的唯一一家整車製造企業合眾新能源汽車公司自然也不例外。

    該公司推出的第二款車型E-TAKE是定位於跨界轎跑的SUV,目前該車已經接近量產車型,一旦推出勢必會在汽車領域掀起購買狂潮,那麼究竟此款車型有什麼過人之處深受如此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呢?

    在外觀設計上,此款SUV的進氣格柵採用的是大尺寸的六邊形的設計,大尺寸的進氣格柵設計讓汽車在行進過程中有足夠的空間減少因為空氣阻力造成的機械能的流失,能夠讓整個汽車在前進過程中都保持著高效的機械能,從而保障汽車的速度以及效率。

    汽車引擎蓋上兩側硬朗的線條使得整個汽車的運動感十足,從側面看上去雖然硬朗但又不失流暢,整個汽車給人以霸氣十足的奢華感。

    在內飾方面,此款汽車可以說是一個移動的集能源。資訊,材料等眾多最新技術於一體的人工智慧系統,車內搭載的是10英寸的智慧觸控屏,無人駕駛輔助系統,人工智慧解鎖,車況監控,路況監控和車內遠端控制家用電器等智慧網際網路技術,任何一項拿出來都可以成為吸引消費者眼光的一大賣點,偏偏此款汽車集這些高科技於一身,叫人怎能不愛?

    動力方面,作為清華大學旗下產業公司推出的產品,汽車的高科技以及高效能更是遙遙領先於其他的品牌,據相關人員表示,E-TAKE將採用合眾新能源研發出來的最新的電池控制技術,這種電池最大的賣點就是續航里程高達500KM,這是賣點也是廣大消費者的痛點,很多顧客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顧慮:認為電動的汽車的續航不如燃油的或者混動的汽車,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的續航絲毫不亞於燃油汽車。

    據悉,該車的最大功率為380馬力,峰值扭矩為500牛米,0-100KM的加速時間僅為3.8秒,這款汽車用實力證明了電動車的動力效能不輸於燃油汽車,另外在充電方面,快充模式下僅需半個小時就能將汽車的充電量衝到80%,即便是在慢充模式下,4到6個小時也能將汽車電量充滿。這樣直接就保障了廣大使用者的使用效率,不用浪費長時間刻意的進行充電,還能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一舉兩得。

    時尚的外觀,寬敞的車內空間,高超的配置,E-TAKE註定營造一個新的傳奇!

  • 13 # 汽車觀察家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是一片藍海領域。

    在化石燃料日漸減少的今天,新能源車勢必將是一條好出路。有人會很疑惑,為什麼要大力推行新能源呢?電能的優勢真的這麼大嗎?

    首先說說內燃發動機。內燃機的工作原理是點燃燃油,用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由於內能屬於比較低階的能量,在發動機工作時,柴油機有著50%左右的熱效率,汽油機目前只有不到40%的熱效率,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能源都是被浪費掉了,並且還有比較嚴重的汙染排放。

    新能源汽車與傳統能源汽車相比,首先就是更環保。由於電能的轉化幾乎是的100%的,所以純電動車日常行駛是沒有任何汙染的。這也是目前新能源車型最大的一個優勢,對環保事業是十分有益處的。

    其次是成本更低。傳統汽車一直以來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結晶,尤其是以發動機、變速箱及懸掛系統這三大件為代表機械結構部分,其中有很高的研發成本與工藝成本。新能源車由於電能的應用,可以大大簡化機械結構,用很精簡的機械設定,達到以往復雜的機械設計才能達到的駕駛感受。

    最後就是光伏產業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離不開光伏產業的進步。無論是光伏發電,還是電池技術的進步,光伏產業為新能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強大了後盾。雖然目前電池技術仍然約束著新能源車型的發展,但是隨著光伏產業的持續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出路也將是光明的。

    目前新能源汽車可能還無法取代傳統能源汽車,但是這只是目前的狀況,用不了多久,電池技術有了新突破後,新能源汽車會迎來新的格局。新能能源汽車的出路,是一片光明的。

  • 14 # 新能源那些事

    存在即是合理。我來一個比較形象的回答比如家裡有一些煤炭,但是總有用完的時候,還有電源一直有電,能利用不同的工具或器皿(爐子,電磁爐。。。。)。兩種方式都可以做飯,並且口味都一樣,那麼,長期來看,你會選擇用煤還是用電?

    一般人肯定是用電,以此類推,從地球大環境來看,用電是大趨勢,因為

    1.煤和石油等資源是屬於非可再生資源。

    2.他們在產生能量的同時,也會產生很多汙染。現在的汙染大家有目共睹。

    3.他們的價格相對貴一些(目前不明顯,以後和電力資源的費用差別會越來越大)

    但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並不順利,主要的是因為關鍵零部件的價格,效能和可靠性還無法和傳統汽車比較,但這些都是可以隨著技術的進步慢慢改善的,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非可再生資源的慢慢枯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汽車會慢慢成為主流。當然,至少數十年的時間。

  • 15 # 萬事如意2099774

    新能源汽車當然有出路了,現在我所在的城市三亞公交車大多已經是電動的了,很多充電場正在建設之中,市裡有499元一個月租金的電動汽車很多人在使用,市面上不是已經推出電動汽車已經很多年了。所以我覺得你更應該問一下核動力汽車什麼時候誕生

  • 16 # 蛇肩上的菇娘

    在石油能源嚴重緊缺、節能呼聲日益高漲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研究專案被列入國家 “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並規劃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新能源動力車目標挺進的戰略。近年來,中國主要城市的持續霧霾使得人們對於環境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國內外的車企們紛紛推出以混合動力、純電動為主的新能源汽車,政府也出臺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車掛牌的相關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開通綠色通道。可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是大趨所向。

  • 17 # 珞珈投資

    從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組成部分來看,其上游的產業部分主要包括鈷和鋰的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而從中游來看,所涉及的的方面就比較多了,囊括了正負極、電解液以及鋰電裝置和動力電池等生產商,下游方面的產業包括整車的製造和組裝企業,這是從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製造加工方面的角度來看的。

    從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情況來看,核心企業一共44家,實現了營業收入一共2154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17%,歸屬母公司的扣非淨利潤一共73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14%,。而從中游的企業來看一共32家,包括材料和鋰電裝置等公司一共實現746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幅度達到18%,歸屬母公司的扣非淨利潤達到41億元,同比增長-6%,主要是產品出現了價格的下跌導致。下游整車製造業方面一共7家生產商,實現營業收入1086億元,同比增長11%,歸屬母公司的扣非淨利潤增長-123%,其中有4家企業的扣非淨利潤都是負數導致。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到,整個新能源行業產業鏈的發展動能最大的當屬上游的鈷和鋰產品的生產製造商,其次是中游的產業生產,下游的整車製造因為近期國家補貼方面的減少以及短期之內沒有擴大市場,再加上產品的降價導致營淨利潤方面出現明顯的下跌。

    從具體的資料上來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量一共41.2萬輛,同比增長達到111%,由於目前處於新能源汽車去庫存的緩衝器。導致6-7月份的銷售量環比出現一定的下滑,負增長導致整個板塊的悲觀預期明顯增強。8月份開始需求量出現一定的提升,就8月實現了十萬兩單月產銷,預計今年的9-12月份每個月的車輛產銷量達到12-14萬輛的水平,按照這個計劃,預計今年全年的銷售量將達到110萬輛以上。

    從目前整個新能源產業的生產情況來看,由於今年上半年的開工率有一定的下降,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主力動力電池的開工率明顯提升,9月份開始出現明顯的提速,而國內的大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已經呈現滿產的狀態,材料生產方面的龍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整個行業的基本面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從後期的發展預期來看,政策上,國家的支援方面逐步明晰,從最開始的大水漫灌變成現在的精準補貼,而從目前的表現來看,政策的傾斜主要集中在高階用車方面,對於相關領域的新能源產業的預期將大大提升,發展前景也將更加廣闊。從產業競爭情況來看,從新能源車前期無序擴張到現在的產能不斷集中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優勝略汰的狀態有望提升龍頭企業的市場佔有率,產能的集中將大大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處於上游的鋰電池生產企業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值得期待。

  • 18 # 老夥計趙大亮

    你好,不請自來

    新能源當然有很好的前景a石油能源不斷的枯竭,新能源既環保又可再生,以後絕對是有很大的空間

  • 19 # Pengbubu

    新能源汽車是目前汽車行業裡面還有2位數增長的,相比於汽油,柴油等

    新能源目前還有很多缺點,比如電池技術不成熟,電池安全性,充電便捷性,但它是未來的走向,未來的前景是光明的。

    2018年在其他品牌都是哀嚎遍野的時候,面臨大面積虧損的時候,新能源確實是一直獨秀,像特斯拉,所以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收入應該還比較穩定,而且高於社會平均收入。

    像iPhone在電池技術未取得革命性升級前還是火了這麼多年,一步一步的在完善,所以新能源汽車不用擔心未來的前景,看好新能源。

  • 20 # 中華善德網

    2018 中國消費者新能源汽車購買意向調查顯示,在節能環保理念的普及和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推波助瀾下,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得到了徹底釋放。越來越多搖不上機動車號的人也把目光轉向新能源汽車。不過,對於要不要買新能源汽車,很多人還在糾結,那麼,對於打算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人來說,他們最糾結什麼呢?

    ——百姓觀點:雖然與普通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環保,購車有補貼,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實惠,但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不普及、效能和售後服務存在不確定性、充電時間要比加油時間長很多、在動力和續航時間上也不及傳統動力汽車,這些都是現階段還不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原因。

    ——專家意見:新能源汽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電池和充電方面。比如電池,除了考慮安全,還要考慮價格,電動汽車的電池本身就很貴,如果電池幾年就要換一個,消費者的顧慮和壓力就比較大了。再比如充電,雖然以後加油站、停車場,還有一些公共場所都會配上充電樁,但畢竟現在還沒有實現 。

    ——行業思考:目前插電式和增程式電動汽車在技術上還要不斷完善,逐步突破技術壁壘;純電動汽車處於產業發展期,電池方面依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正在由實驗階段走向規模示範階段,面臨的問題更多一些。

    ——產業覺察:電動汽車是按照數量來補貼的,這造成電動汽車的產量很大,其實買的人並沒有那麼多。產能過剩就很難賺錢,不賺錢的話,很多企業的日子就很難過,未來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比較慘烈的淘汰。當然,如果能解決消費者擔心的諸多問題,比如電池免費以舊換新、車體免費售後升級等,如果能做到這點,新能源汽車肯定不愁賣。

    拾遺:“新四化”必是大勢所趨

    隨著智慧家居、智慧購物、智慧樓宇、智慧機器、智慧醫療等走進人們的生活,汽車產業的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共享化,已成為汽車行業公認的未來趨勢,智慧網聯汽車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不具備“四化”特徵便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有專家預計:到2028年,在新購車使用者中,00後將佔7.2%,90後佔41.8%,80後佔35.4%;由於這幾代人是在網際網路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正所謂是無網路不生活,而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網際網路和對移動終端的需求將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因此,汽車必將向高階智慧移動終端演變,而新能源汽車也將因“共享”而迎來高速發展。到那時,新能源汽車的維護將由廠家直接負責,作為消費者,只需要註冊一個賬號,繳納押金,用車還車時拍個照片,就可以輕鬆實現低碳開車出行。(圖源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工作能月入一萬多,穩定且無需投入,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