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活潑的小雪
-
2 # 深圳德貝美口腔
1.現在垃圾食品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甜食,小孩如果不刷牙,汙垢留在牙縫中經過想細菌發酵,就會出現蛀牙(齲齒),建議早晚刷牙。
-
3 # 一粒粟
確實現在很多孩子齲齒情況比較多,如果是乳牙齲齒,那就要注意需要及時治療了,很多人會覺得乳牙早晚要換掉,不治療算了,但是乳牙齲齒會直接影響恆牙,很可能會導致恆牙齲齒,造成牙齒不齊甚至影響到面型。
預防齲齒,做好清潔很重要,通常在嬰幼兒萌出第一顆乳牙開始就要做好清潔工作了,每天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很多家長認為應該給孩子使用無氟牙膏,這種想法是錯誤的,3歲以內的孩子每次使用的牙膏約米粒大小,3歲以上牙膏量約豌豆大小,每次刷牙兩分鐘,而且家長要幫助孩子刷牙至少到7歲。
如果你的寶寶有奶睡的習慣或者需要喝夜奶,那請一定要在2歲以前徹底戒掉這個習慣,小孩子的齲齒跟“奶”有非常大的關係,奶睡或者喝夜奶會增加寶寶齲齒的風險,俗稱“奶瓶齲”,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小寶寶在1-2歲左右就會接觸各種零食了,零食可以吃,但是一定要做好寶寶牙齒的清潔工作。另外,像一些高糖的餅乾、飲料之類的還是要少給孩子吃。零食含糖量的高低可以直接看產品配料表,如果是排在第一位第二位的,就注意要少吃了。
最後再提醒一遍,牙齒清潔很重要,如果乳牙已經有齲齒了,請及時去醫院治療。
-
4 # 隨心藥師
齲病俗稱蟲牙、蛀牙,是一種牙體組織缺損的疾病,通常是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在唾液的量和質發生變化時,加上在細菌的作用下,破壞牙齒的有機質,經過長期作用而使牙齒形成齲洞。如不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成為口腔病灶影響全身健康。
病變剛開始的時候僅在牙釉質層及牙本質淺層時,患者多無自覺症狀,等到發展到牙本質深層時,患牙遇冷,熱,酸,甜等刺激,均會感到痠痛不適。刺激因素去除後,痠痛自行消失。齲齒初起時,牙釉質呈現淺褐色,表面粗糙不光滑,進一步發展時,患牙的硬組織有大小不一,邊緣不規則的洞形缺損,多呈黑色,最後牙齒大部分被破壞,或者只有殘根,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到接近牙髓腔時,細菌進入牙髓腔,可引起牙髓炎。
齲病治療的目的在於終止病變過程,恢復牙齒的固有形態和功能。當齲後未發生牙髓炎以前,去除腐敗組織,用適當的材料填充齲洞,無保留價值或者牙冠缺失過多或殘根均應拔除。當然這個操作只能是牙科醫生才能操作啦。在用藥上經過辯證以後可以考慮適當用清胃黃連丸或者知柏地黃丸口服。其中清胃黃連丸適用於胃火熾盛,證見牙痛劇烈,牙齦紅腫,口苦,口臭,大便宜秘結者。而知柏地黃丸適用於虛火上炎,證見牙痛時作或者隱隱作痛,午後疼痛加重,口乾者。如果伴隨有炎症,可以酌情考慮用上抗生素。
在預防工作上,除了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以外,還應注意以下這些小細節
1.少吃酸性刺激食物,臨睡前不吃零食
2.少吃含糖高的食物,如糖、巧克力、餅乾等
3.少吃過於堅硬的食物,以免牙齒磨損
4.平時飲食應多攝入富含鈣、無機鹽等營養食物,儘可能食用高纖維粗糙食物
-
5 # 高密明揚齒科
兒童齲齒的病因、預防及治療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以12歲兒童平均齲齒數作為評判各個國家齲病流行程度的指標,規定1.2顆以下為齲病流行很低的水平,中國的兒童平均患齲率為0.86顆。近年來兒童患齲率呈現上升態勢;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5歲兒童的乳牙患齲率為66%, 12歲兒童的恆牙患齲率達到29%,均處於世界較高水平。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社會發展了人們對口腔健康重視了反而兒童的患齲率日益攀升?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條:一、口腔衛生情況差:寶寶出生後六個月至兩歲半全部乳牙萌出完畢,此時家長就要對寶寶做刷牙的指導和幫助。由於幼兒期寶寶飲食習慣精細化以及食物含糖量高、加上沒有刷牙的意識,牙齒上的食物殘留就會滋生細菌形成菌斑吸附在牙齒上,藉助溫暖溼潤的口腔環境引起牙釉質的脫礦、溶解形成乳牙齲病。還有一部分寶寶長期使用奶瓶甚至含奶瓶睡覺,久而久之形成奶瓶齲。
二、嗜食高含糖量以及奶製品:幾乎所有的寶寶和兒童都喜歡吃甜食以及奶製品,由於以前的優育優生國策導致家長對獨生孩子尤其疼愛有加,只要孩子想吃的東西都會不加限制。大量含高糖量的食物殘留在口腔內如果不及時清除,就會導致食物殘渣發酵、產酸,把牙齒酸蝕形成齲齒。
三、牙齒髮育異常:發育正常的牙齒表面含有大量的氟化物及礦物質會產生一定的抗齲能力。乳牙的發育是在胚胎期,恆牙的發育是在出生後。如果寶寶在出生前後出現營養障礙會導致氟、鈣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從而影響牙齒的發育和鈣化,極大的增加了患齲的機率。
齲齒的預防:
在幼兒期家長要指導和幫助寶寶養成刷牙的習慣,使用可吞嚥的兒童牙膏以及護牙素,從三歲開始每半年塗氟一次,塗氟可以有效的預防齲齒,有含奶瓶睡覺效果的予以改正。
六歲後萌出第一顆恆牙,六齡齒(第一磨牙),此時要及時做六齡齒的窩溝封閉:把牙齒的窩溝點隙處用專用的封閉劑封閉好,因為齲齒的發生通常發生在窩溝點隙等食物殘渣存留處。
儘量少吃高糖量高的食物,避免食物的過於精細化,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瘦肉等粗纖維的食物。因為粗纖維食物會有效去除牙齒上的菌斑。
齲齒的治療:
齲病治療的目的在於終止病變過程,恢復牙齒的固有形態和功能。對一些齲壞僅在牙齒表面的可以區域性塗抹氨硝酸銀或氟化鈉抑制齲壞的進展。
對已經形成齲洞或露髓並未引起牙髓炎症的施以蓋髓劑保護牙髓,並用釋放氟的充填材料充填,恆牙有條件的可以做瓷嵌體。
如果齲洞已經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那麼就需要對患齲的牙齒做一個完善的根管治療,對牙根尚未發育完全的先行根尖誘導成形術。
-
6 # J媽學堂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孩有齲齒?該怎麼預防和治療?
英國牙科調查報告顯示,家長儘早展開對孩子口腔衛生的防護有助於減少將來孩子蛀牙的機率,那麼平時父母應該採取再怎樣措施以對孩子的口腔進行預防式呵護呢?
1. 使孩子形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寶貝第一顆奶牙長出來開始時,就應該有意識餵食後幫助孩子透過溼潤紗布擦拭奶齒。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寶寶重視早晚刷牙的重要性,有常識的父母應該聽說過食物殘渣在孩子的口腔內過夜一定會幫助牙菌斑生長,長期小孩子也逃不過牙結和牙菌斑的噩夢。
2.不給孩子養成含奶嘴睡覺的習慣。奶嘴不屬於一次性用具,長時間使用過的奶嘴上面會有很多洗不掉的糖分,含著睡覺會讓未洗淨的糖分與唾液結合,產生的酸性物質是腐蝕掉孩子牙齒的罪魁禍首。
3.推薦使用廣口喝飲料,拒絕吸管喝飲料。吸管喝飲料相對於廣口瓶,可能會更方便,但是長期用吸管喝飲料會讓孩子門牙畸形,而且極易造成門牙後端齲齒的情況。
蛀牙一旦形成,脆弱的牙基會不利於咀嚼,空洞的牙床就是細菌的培養基,從本質上說,蛀牙不僅會影響孩子牙齒美觀,殘缺的部分還有可能影響孩子發音。另外,由於蛀牙不能完全咀嚼的食物,還會增加腸胃的負擔,不利於孩子的身體成長。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
7 # 拾菀
齲齒是什麼?
齲病是一種牙齒堅硬組織被逐步破壞的疾病。請注意,它是一種病!
牙冠是初始發病部位, 牙冠表面繼續被破壞形成齲洞, 稱作齲齒。
兒童齲齒是一種慢性細菌性疾病, 是小兒階段的多發病。
家長們在感性上可能都有這樣的認識,周圍孩子裡齲齒的越來越多。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官方統計資料:
據2015年國家衛計委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兒童患齲率呈上升趨勢。其中, 12歲兒童齲患率比10年前上升7.8個百分點;5歲兒童齲患率70.9%, 平均齲齒數4.24顆, 比10年前上升5.8個百分點。
兒童齲齒可以說呈現爆發式增長。
為什麼兒童齲齒越來越多?不良飲食習慣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 兒童食物的含糖量較高, 而且兒童本來就喜甜,飯後睡前增加甜點零食, 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直接導致兒童齲齒病。
具體原因是這樣的:經常進食甜食導致口腔pH值降低,食物殘渣分解發酵,損害牙釉質產生齲齒。食物在口腔中的滯留時間越久、含糖食物的攝入量越多, 越容易齲齒。
不良衛生習慣
不良的衛生習慣會間接引發齲齒病。比如說不按時刷牙、刷牙時間短、刷牙方式不正確等。不良的衛生習慣助長了細菌的滋生, 繼而產生蛀牙, 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口腔問題。
家長防齲意識匱乏
家長對兒童齲齒的知識欠缺, 沒有采取有效的防禦措施, 忽略了對兒童牙齒的保護。
如何預防兒童齲齒?應用氟化物防齲
早在20世紀60年代, 研究者就發現氟能促進牙釉質再礦化, 並降低牙釉質對酸的溶解性。丹麥在1962年—1966年間實施了氟化飲用水專案, 試點區兒童的齲患率下降了近50%。此外, 瑞士、英國和德國等也有類似氟化飲水可有效降低兒童齲齒髮病率的報道。但該技術還不成熟,容易產生一些其他的疾病。
相比之下, 使用含氟牙膏是一種更為安全可靠的方法, 在預防齲齒的同時又不易造成氟牙症, 在全球各國被提倡並廣泛實施。包括現在可以給孩子牙齒表面塗氟,都是同樣原理。
應用窩溝封閉劑防齲
窩溝封閉是在牙齒窩溝表層塗布粘結性樹脂, 用於保護牙釉質免受細菌及其代謝產物的侵蝕, 從而達到預防齲齒的目的。6-8歲適用。
補充微量元素及維生素防齲
食物中富含的營養物質可提高牙齒的抗齲能力。在兒童牙齒髮育期間, 偏食導致牙齒髮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失衡, 若缺乏鈣、磷、鐵及蛋白質, 有可能導致兒童牙齒髮育不健全, 牙齒抵抗細菌的能力下降, 從而發生齲齒。富纖食物對牙齒有清洗和摩擦的作用, 且不易發酵, 可降低齲齒的發生率。所以,在兒童牙齒生長髮育期間, 應合理補充鈣、鐵、磷、VD等營養物質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已經出現齲齒,如何治療?非創傷性充填治療(俗稱補牙)
就是清除牙齒齲壞組織, 用耐磨效能好、抗壓的新型離子材料充填齲洞,操作簡便、無創無痛, 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治療早期齲的方法, 非常適合兒童齲齒的充填治療。
兒童的齲齒不光是影響到口腔健康和美觀,甚至會影響到兒童的心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提高重視。
-
8 # 豌豆媽媽育兒
越來越多的孩子有齲齒,而且孩子長齲齒的年齡是越來越小,很多孩子不到三歲,都是滿口黑牙。
堂哥家的侄子四歲多,天天喊牙疼。就是因為平時吃零食吃的太多,而且孩子還沒有早晚刷牙的習慣。
如何來預防齲齒呢?齲齒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嘴巴里的糖時間長,產生的酸性物質對牙齒進行的腐蝕。在日常的飲食習慣中,應該儘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第二要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
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糖要少吃。齲齒的形成是因為牙齒長期浸泡在酸性物質中。糖在嘴巴含的時間越長,產生的酸性物質越多。所以讓孩子吃糖,每天可以在固定的時間,但是最好不要每次只吃一顆,一天吃好幾次。可以在固定的時間讓孩子一次吃夠。
儘量少吃高糖的食物和碳水化合物。很多父母說自己的孩子根本不吃糖,但是還是一嘴爛牙。其實這是和孩子日常的飲食有很大關係的,雖然孩子不吃糖,但是平時吃的零食比較多,比如麵包,餅乾,巧克力這些高糖量的食物,同樣會讓牙齒長時間浸泡在酸性物質中。
所以對於含糖的食物,平日的時候儘量要少吃。比如酸奶,餅乾,巧克力。吃完之後可以讓孩子喝口開水漱漱口。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從孩子長出第一顆乳牙的時候,就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很多人以為孩子長全了牙齒才需要開始刷牙,其實在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的時候,父母就可以開始帶著指套來幫助孩子進行口腔衛生。在孩子兩歲左右,長全了乳牙之後,就可以讓孩子試著用小牙刷來自己刷牙。儘量做到每天早晚各刷一次。
養成用牙線的習慣。每天儘量用一次牙線。我女兒一歲多的時候,牙齒上有黑斑。但是刷牙刷不掉,所以我們就買了牙線,每次刷完牙之後,用牙線去刮牙縫以及牙齒表面,牙刷刷不到的地方很快,用了一個多月,牙齒表面的黑斑就已經乾淨了。牙線的使用是對牙刷使用的一種補充,因為牙齒有很多地方牙刷是刷不到的,所以壓線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醫學手段進行保護孩子三歲以後可以給孩子定期的去塗氟。給孩子進行牙齒塗氟可以有效的防止牙齒齲齒。孩子塗氟可以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查。在我女兒的幼兒園是免費進行塗氟的。
當孩子的乳牙長全之後,大概六歲之後就可以給孩子去做窩溝封閉了。中國封閉是用一種化學材料對牙齒表面凹凸不平的地方進行填充。讓牙齒表面保持平滑而沒有溝壑,不給細菌破壞牙齒的機會。
最好帶孩子半年到一年看一次牙醫,來檢查孩子牙齒是福健康。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 -
9 # 雅克菱Yakelin
1、小孩更愛吃糖
2、小孩沒有清潔口腔的意識
3、小孩的乳牙更脆弱,更容易蛀牙
所以家長們要教會孩子預防齲齒,不然一嘴壞牙,對孩子的健康有不小的影響。
-
10 # 長沙牙醫傅鈺凇
(1)氟化物可有效預防齲病,如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以及口腔醫生使用的含氟塗料和氟化泡沫等。
(2)窩溝封閉可有效預防窩溝齲。窩溝封閉的適宜年齡:乳磨牙在3~4 歲,第一恆磨牙(六齡齒)在6~7歲,第二恆磨牙在11~13 歲。
(3)少吃糖,少喝碳酸飲料。攝入過多的甜食或飲用過多的碳酸飲料,引發齲病或產生牙齒敏感。
回覆列表
醫學上的齲齒又俗稱蛀牙、蟲牙
齲病是常見病和多發路段病,世界衛生組織將齲病、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並列為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
很多家長口腔保健意識較差,使得兒童乳牙齲病發病率高,中國5歲兒童中,2/3 發生乳牙齲病,齲個數約3個;12歲兒童中,約1/3 發生恆牙齲病。 齲病進展緩慢,一般情況下不危及生命,因此不易引起重視。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齲齒是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預防。
乳牙一般從6月開始萌出,脫落於6~12歲 恆牙從6歲左右開始萌出,12歲基本出齊(28顆)
兒童容易患齲齒的原因齲齒的形成主要是由細菌導致牙齒硬組織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我們來看看具體有哪些因素導致齲齒髮生。
口腔細菌---破壞力。口腔中某些細菌(變形鏈球菌、乳桿菌、黏性放線菌),可產生多種毒力因子,對牙齒具有破壞力。沒有細菌參與,齲病就不會發生。 齲齒禍根---糖。牙菌斑中的細菌,需要生長和繁殖的營養物質。含糖多的食物是齲齒髮生的禍根,含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多的食物致齲力弱。 牙發育期對糖更加敏感,因此,牙成熟前,糖對牙的影響較大。 唾液可清除糖,黏而濃度高的糖不易被清楚,夜間唾液分泌少。餐間給糖、睡前給糖、多次給糖,更容易發生齲病。 母乳餵養的兒童乳牙患齲病較低。母乳含豐富抗體,可較好的保護乳牙。 乳牙本身抵抗力低。乳牙釉質和牙本質較薄,礦化程度低,髓腔大,齲極易波及牙髓,很快發展牙髓病。乳牙排列有細小間隙,容易嵌塞食物 宿主本身抵抗力低,加上致齲菌和適宜食物的作用,就可能發生齲。 牙齒自身結構和牙齒排列、唾液的質和量等等代表抗齲的抵抗力。唾液量少的孩子,患齲率高。 早產寶寶可能有乳牙釉質發育缺陷,是乳牙患齲的危險因素,此外危險因素還有生後氣管插管、多胎、出生時窒息、低鈣血癥等等。 不良的進食習慣。兒童進餐次數多,食物中纖維成分少,粘稠、含糖量高的食物易停留在牙齒表面; 因年齡小,漱口、刷牙少,口腔清潔較差; 夜間睡前吃奶,睡眠時間長,唾液分泌減少,自潔作用差; 含乳頭或奶嘴睡覺,易形成奶瓶齲。睡覺時嘴裡含奶瓶,奶瓶裡是牛奶或含糖飲料。睡著時,奶或甜飲料流出在上前牙周圍,其為產酸細菌提供極佳的培養基;同時睡眠時唾液減少,自潔作用減弱,從而導致奶瓶齲。 家長重視不足。大多家長對兒童齲的重視度不夠,認為乳牙會被恆牙替換,也不瞭解口腔護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甚至已經發生齲了,因擔心孩子哭鬧不配合,也不帶孩子去口腔科檢查。 兒童患齲後,認為出現疼痛才需要看病,不疼痛就不去看。而齲病早期症狀多不明顯,常常延誤治療。 因此,日常口腔保健,定期口腔體檢,及早治療齲病非常重要。 我們應如何預防齲齒髮生 兒童口腔保健和齲病預防工作,應由醫生+家長+幼兒園老師共同完成。 齲病發生的過程需要一定時間。兒童牙齒萌出後2年,患齲率達高峰,孩子2-4歲比較典型。因此在這段時間內尤其注意口腔保健,預防齲齒的發生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生後6月左右,乳牙已萌出,在吃奶或進食後,用紗布套在手指,用清水擦洗牙面。市面上有適合各個兒童期的各類牙刷可選用,也可用電動牙刷,刷牙效果更佳。 家長在孩子身後,兩人面對鏡子邊教邊學邊刷。孩子學習刷牙時,用握筆式持拿牙刷。 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衛生習慣。在訓練刷牙、培養口腔衛生習慣時,需反覆練習,按時進行,不宜任意中斷,應耐心教導。 執行良好的進食計劃。控制含蔗糖多的飲食和飲料; 避免黏著性強和口腔停留時間長的飲食; 間食同時給水、茶等液體,間食後漱口(間食指非正餐); 睡覺前避免間食和飲料; 合理餵奶,1-1.5歲停哺乳; 10月齡開始練習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