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陝西省乾縣西北的梁山上有一座氣勢宏偉的皇陵——乾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就合葬在其中。乾陵東西兩側矗立著兩塊各高6米左右的墓碑,西面一塊為“述聖碑”,碑文為武則天所撰寫,歌頌著唐高宗的生前業績,而東面一塊是“無字碑”。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同時也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她生前風風火火,死後為何自甘沉寂地立一塊“無字碑”呢?

    武則天在沒有稱王的時候,一路走來也十分坎坷,其中經歷的千萬磨難常人無法體會。武則天出生於富裕家庭,但是自父親去世之後,家中矛盾就越演越烈,家中的兄弟都對武則天的母親極為失禮,經常做出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在公元638年唐太宗執政期間,武則天選擇了入宮,因美貌而受唐太宗寵愛,被封為“武媚娘”。唐太宗去世後,武則天被流放到感業寺剃髮為尼。

    但武則天在唐太宗病重期間就“勾搭”上了太了李治。李治繼位成唐高宗後,千方百計地把她接回了宮。之後,武則天透過自己的智慧和狠毒,打敗王皇后和蕭淑妃等一系列強敵,逆襲成皇后。

    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之後,太子李旦繼位,但朝中大權被武則天獨攬。後來多次發動政變之後當上一代女皇。

    而她稱帝后,一方面透過科舉改革制度廣納賢才,勵精圖治,擁有“貞觀遺風”美譽。在《資治通鑑》中曾對武則天評價:“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說的就是武則天在執政期間的明智之舉,她開創了自舉、武舉等制度,讓更多出生平民的普通人有展現才華的機會。

    另一方這坐穩江山重用酷吏,實施暴政,做出一些令人咬牙切齒的事件。

    因此,世人對於武則天的看法也是褒貶不一。

    武則天去世之後,其立無字碑引發後人無限猜想。

    有人說武則天立一塊無字碑是她別出心裁之舉,取《論語》中“民無德而名焉”之意,故立一無字碑。體現的是她的功德無量,無法用文字來表述,用語言來形容。

    有人認為武則天自感罪孽深重,無臉述字。生前做了很多殘害忠良的事,特別是她改李唐為武周,大逆不道,愧對列祖列宗。因此立下無字碑來“贖罪”。

    還有一種折中的說法,那就是武則天有自知之明,知道時人對她看法不一,議論頗多,於是乾脆遺言留下無字碑,“是非功過,留與後人評說”。

    也正是因為這樣,武則天的無字碑之謎引發千年之謎。

    直到近代這一謎團才被一名老農解開。

    1982年,一位河南的老農在嵩山山頂中發現武則天的除罪金簡,除罪金簡上面刻著10個字:“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後來專家證實這個金簡確實是武則天之物,除罪金簡好面的10個字,明明白白地道出了她晚年為了贖自己殺戮所犯之罪而進行“贖罪和祈禱”。單從這一點來看,武則天立無字墓碑的的真實目的也是“顯而易見”:因為自感罪孽深重,武則天立無字碑贖罪。

    近年來,有專家對武則天的無字碑又有新說,他們認為無字碑的碑文可能埋在了地宮裡。因為無字碑的陽面已經打上了方方正正的格子,似乎已經做好了鐫刻碑文的準備。

    乾陵因為防盜極為巧妙,再加上歷朝歷代的重點保護,因此乾陵直到現在還沒有被開啟。但是其墓中肯定有很多陪葬品。文物專家郭沫若先生說過:“毫無疑問,肯定有不少字畫書籍儲存在墓室裡!開啟乾陵,說不定武則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輪集》十卷可重見天日!也說不定武后的畫像、上官婉兒等人的手跡都能見到!”

    也正是因為這樣,有人才會猜想“謹慎”的武則天其實在“無字碑”上是寫有字的,只是字被埋在了地宮底下。因為目前地宮沒有被開啟,這一說法真假如何,還有待時間去驗證了。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武則天陵前的那塊無字碑,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聰明人進行過猜想。武則天的陵前,為什麼是一塊無字碑呢?碑上不落文字,是武則天給李顯交代的呢?還是李顯沒給武則天刻上去呢?

    (武則天陵前的無字碑)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塊石碑,應該是在武則天生前就立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她和李治的乾陵前面,東、西各有一塊石碑。西側的是武則天給李治立的“述聖碑”,上面有5千多字的碑文,還是武則天親自給李治寫的。東側就是武則天的無字碑。

    這說明,武則天生前就已經想好了,要給李治立一塊碑,再給她自己立一塊碑。而且從位置來看,她的碑在東側,居上。李治的碑在西側,居下。

    只有武則天生前就已經立下了這兩塊碑,才會是這樣的佈局。否則的話,李顯不可能給他爹媽各立一塊碑,也不可能把他媽的碑文擺在東側,把他爹的碑文擺在西側。

    另外,無字碑上面還盤了很多龍,這些龍都做得非常精美。這也說明,這塊碑一定是武則天立的。如果是李顯立的,他不會在碑上雕刻龍,他只可能雕刻鳳。因為武則天最後是表示自己要去除帝號,恢復皇后的稱號的。既然恢復了皇后的稱號,她就不可能是龍了。再在石碑上刻龍,就不恰當了。

    (武則天畫像)

    而且,根據陝西文物研究所的考察,他們在碑文的陽面,發現上面畫了很多小格子。這些小格子,長4釐米,寬5釐米。排列得整整齊齊。根據格子的數量計算,如果寫字的話,大約可以寫3300個字。

    很顯然,這些格子不可能是碑立好後再刻上去的,而是在立碑之前,就已經刻上去的。

    既然是立碑之前,就已經刻上去的。說明那時候,武則天就已經把她的碑文都擬好了,而且字數也都算好了,因此才畫了這樣的格子。

    既然武則天生前就已經把她的碑文擬好了,為什麼這個碑文,並沒有刻在石碑上呢?

    很顯然,是因為後來發生了“神龍事變”的事情。

    如果沒有發生“神龍事變”,武則天一直當皇帝到老死。那麼,她當年擬定的那個碑文,刻在上面,確實是很合適的。但是,後來發生了“神龍事變”,張柬之等人看見武則天年邁了,對朝廷的控制力變得很弱了,為了立功,因此提早把李顯捧起來,讓他當皇帝。這樣一來,武則天的事蹟就發生了變化,那些事蹟用來說武則天,顯然就不太恰當了。

    同時,武則天自己又對李顯說,她要廢除帝號,恢復皇后的稱號,作為李家的一個媳婦,埋進乾陵裡。這樣一來,那個碑文就更加不恰當了。因此就沒有刻上去。

    (神龍事變)

    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武則天去世之前,給李顯交代過她的碑文的事情嗎?

    有人說,那個無字碑,肯定是武則天給李顯交代的,讓李顯什麼也別刻上去,留一塊無字碑。意思是,是非功過,任由後人評說。

    我覺得這個說法是不靠譜的。因為武則天絕對不會認為她做的事情有錯。不管她曾經做過什麼,她都不會認為是錯的。既然不會認為是錯的,又怎麼存在是非功過,任由後人評說這個話呢?

    還有人說,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勞太大了,一塊碑文裝不下,所以特別給李顯交代,讓李顯不在上面刻文字。

    這個說法也不對。武則天在當皇帝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在石碑上刻文字了。那時候都沒有覺得她的功勞太大,石碑裝不大,為什麼她不當皇帝了,反而認為自己的功勞太大石碑裝不下呢?這不是不合常理嗎?

    由此可見。武則天交代她碑文的事情,一定是讓李顯在上面刻字的。而且一定是讓李顯不刻別的,就刻上她生前擬好的那個碑文。雖然武則天在去世前,恢復了皇后的稱號。但是,她並不想改變改她的碑文。她覺得她一生的功績,值得用那樣的文字來表述。

    不過,當她去世以後,李顯卻為難了。如果按照武則天交代的話去辦,這是不恰當的。畢竟武則天已經去除帝號了,再那樣刻,顯然不妥。但是,他又不敢重新給武則天擬寫碑文。重新給武則天擬寫碑文,是違逆武則天心意的。等李顯將來死了,去地下見武則天的時候,怎麼向她交代呢?

    思來想去,李顯乾脆什麼也不刻上去。因此,就成了現在咱們看見的“無字碑”。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

  • 3 # 腦洞趣味歷史

    乾陵位於陝西乾縣以北的梁山上,陵墓中合葬著的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

    在他倆的陵前,東西兩側並立著兩塊高大的石碑,西側的一塊叫做“述聖碑”,東側的一塊便是武則天的“無字碑”了。

    關於女皇武則天,為何要立這塊無字碑,最常見的一種說法是,她想表達出“千秋功過任憑後人評說”的霸氣灑脫姿態。

    除此之外,再與大家分享另外四種說法:

    一、武則天曾經有刻字的打算,只是後來發生了神龍政變,李唐一脈不願意給她這位奪權者刻字了;

    二、武則天建立武周朝,屬於謀朝,沒有得到李唐的承認,但他們也不能完全撇清和武則天的關係,索性就不刻字了;

    三、由於武則天身份的特殊性,後人不知該如何評價武則天,更不知該點評功還是過;

    四、武則天覺得自己功勞過大,索性不刻文字。

    每種說法,都各有各的理由,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第四種,為何功勞太大就不立碑?

    這裡面,其實有一個典故,也就是關於“無字碑”的起源。

    其實,很多古籍都提到過在秦始皇時期和漢武帝時期,兩位君王都曾立過無字功德碑。

    以《七修類稿》記載為例:泰山有沒字碑,秦始皇所建,今曰石表,又曰碑套,俗曰神主石。予意謂石表者,以理裁之而已;謂碑套者,理或然也。

    關於秦皇漢武時期的無字碑傳聞,古人給出的結論是這兩位君王覺得自身功勞太大,便索性不刻文字在上面。

    從這個傳聞來看,武則天不刻文字,似乎也能用這種理由來解釋。

    當然,如今我們再去看無字碑,會發現兩件事:

    1、無字碑後面有為刻字留的格子,說明一開始是有刻字打算的;

    2、唐朝滅亡後,後世的人們在無字碑上刻上了自己的看法,所以現在的無字碑上是有後人題字的。

  • 4 # 小小嬴政

    女皇武則天,她的墓碑與眾不同,是一個奇怪的無字碑。於是,無字碑和女皇武則天一樣,成為後世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大多數人們都比較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武則天為自己樹立這麼一個奇怪的碑。比較被人們所接受的說法有兩個,一種是武則天自認為功業非常,已經無法用語言形容,所以沒必要在寫下什麼內容。

    另一種說法比較低調,那就是女皇武則天希望自己的功過可以讓人後任意評說。

    這兩種說法都有他們的道理,也都符合武則天的個性。女皇武則天創造了許多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比如,第一個正史承認的女皇帝,年號最多的皇帝,即位年齡最大的皇帝。更重要的是,武則天在唐朝強者如林的政治環境下,殺出一條血路,幾乎斷絕了唐朝的國祚,更是值得驕傲。

    如果拋開武則天女性的身份,而是以一個帝王的角度來評說。武則天作為一個皇帝,到底能排在什麼地位呢?

    歷史上比較正面的觀點是,武則天治國,有貞觀之風。這個評價非常高,因為從古到今,沒有幾個皇帝可以達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高度,也沒有哪個時代猶如貞觀時代的開放和自信。

    但聰明而謹慎的史官,會在文字上做一些小文章,比如貞觀之風。也就是說,武則天執政時代,有了貞觀的一些特點,並不是說成為另一個貞觀。就好比唐宣宗被稱為小太宗,但他卻無法達到太宗皇帝的豐功偉績。

    而在武則天執政初期,唐朝政治非常動盪不安,大量唐朝舊臣以及李氏子孫被屠殺清洗,直接導致唐朝數十年來積攢的人才優勢凋零殆盡。缺少名將名臣的遏制,北方的突厥、西邊的吐蕃、東邊的契丹都開始不受控制,唐朝邊境壓力空前巨大。

    這是李唐建國以來一次很大的危機,而危機不是因為對手的強大,而是因為內鬥太過嚴重。雖然武則天在穩定住朝局之後,開始任用賢才,武將有王孝傑,文臣有狄仁傑,婁師德等,這些從年齡上看,其實還是李唐的遺產,只是因為強者太多,他們反而沒有嶄露頭角。

    對於一些承上啟下的新人,武則天時代也是有所選擇,比如名臣姚崇、宋璟,以及坑死吐蕃戰神論欽陵的郭元振,都為國家恢復著元氣。在武則天執政後期。唐朝已經恢復了元氣,對周圍敵人的壓制性優勢再次出現。

    對於野心勃勃的武則天來說,她出手狠辣果斷,因此,這些成果對她來說,到底滿不滿意?其實,武則天不滿意。

    在這場權力遊戲中,武則天付出的代價非常大,也承受了太多罵名。對於帝王來說,只有成績可以洗清罵名。

    唐太宗李世民殺過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屠殺過自己的侄子,威逼過自己的父親。這些行為,足以讓李世民遺臭萬年,但最終結果是李世民流芳千古。對於殺害兄長和弟弟,在老百姓看來,沒什麼大不了。

    如果皇帝的政績對內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對外可以讓蠻夷俯首稱臣,可以定國安邦開疆擴土,這就是一個好皇帝。哪一個皇帝不是在你死我活的鬥爭中坐上王位的呢?隋煬帝名聲之所以臭,不是因為他亂倫,而是因為他把好好的國家搞滅亡了。

    武則天也做過太多違背天倫的事情。但只要武則天的政績可以超越唐太宗,她身上的一切汙點就可以洗清。所以,武則天必須做出比唐太宗更好的政績。

    可惜的是,武則天學會了唐太宗的手段,卻沒有唐太宗的雄心偉略,不但沒有超越唐太宗,更沒有超越李治,在她的治理下,人們沒有忘記李唐,反而更加懷念李唐,懷念李唐讓她的武周失去了力量的源泉。

    武則天最後,是以李家兒媳婦的身份下葬,武周從此消失。武則天依然沒有完成自己的中級野心,於是只能在臨終宣佈自己的失敗,而宣佈失敗的方法就是恢復李唐王朝,自己恢復李唐媳婦的舊身份。

    無字碑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武則天想要忘記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再認為自己是皇帝,甚至不再認可自己建立的武周,而是把自己和武週迴歸到李唐王朝的懷抱,如此以來,武則天已經無需寫任何自己的豐功偉績,而是需要讓人們忘記自己所做的一切。

  • 5 # 聚氺軒

    無字碑上為何無字,民間出現了四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誇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

    武則天從公元655年做皇后開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後參與和掌握最高權力達五十年之久。

    如果從唐高宗死時算起,也有二十一年。

    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傑出的女皇帝。

    她在政治上打擊豪門世族,並透過發展科舉制度,使得大量人才進入政治舞臺,抑制了豪門壟斷;她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並整頓均田制,使社會經濟不斷上升,民戶數不斷增長;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勵各級官吏舉薦人才,並虛心納諫,職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

    她加強封建國家的邊防,改善與邊境各族的關係。

    總之,武則天是一個富有政治才幹和理想的人,在她統治期間做過許多符合民眾利益的事,穩固和發展了“貞觀之治”,把歷史推進一大步,並對後來“開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第二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

    第一,武則天以阿諛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從地位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權的皇后,最後竊居皇位。

    第二,培養黨羽、建立宮廷奸黨集團,並打著李唐“朝廷”的旗號,消滅異己。

    第三,任用酷吏,實行告密和濫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會經濟發展呈馬鞍形,而武則天當政時處於最低處。

    第五,在其當政期間,曾失掉了安西四鎮,危害了國家的統一。職是之由,武則天無法為自己立傳,而只能以“無字碑”來為後世定基調。

    無字碑

    武則天當政期間,貞觀以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仍在繼續;在處理唐高宗去世前後的複雜局面中,她表現了不平凡的個人才幹;就“納諫”和“用人”這兩點,連許多具有封建正統思想的人士,為之讚歎不已。

    但是,武則天的消極面也十分突出。她為了鞏固個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濫殺無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費。

    特別是統治後期,朝廷政治日趨腐敗,形成一批為武則天所縱容支援的新的特權貴族。

    武則天被迫交出權力,還政於唐中宗,她知道對自己的一生,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評價,碑文寫好寫壞都是難事,因此決定立“無字碑”,由後人去評價。

    第四種:為維護道家統治,防止儒家登臺,把儒生殺的血流成河,武則天知道歷史多數是儒家編寫,如果不立此碑,那一代女皇的名聲將徹底成黑。

    另外,還有幾種說法認為:

    一是,繼位的唐中宗李顯對武則天無法稱謂,是稱武則天為先帝呢?還是稱其為太后?二是,唐中宗雖然是武則天的兒子,卻曾被廢而復立,因而心懷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進一個21年的“武周”更是奇恥大辱,為了雪恨,故意立碑,讓她難堪、出醜。三是,如何撰寫碑文,評價武則天,一直爭論不休,由於沒完沒了,那碑就始終空著。這三種說法可信之處在於,帝王一般不會死前下詔對如何撰寫碑文評論自己發表意見的。

    還有一說,武則天離世後,政局動盪,無人過多關注,待人們重新關注,他的那段歷史早已眾說紛紜,真假難辨。

    發現推斷

    陝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時,無意間發現在無字碑的陽面,從上到下刻滿了方格子,經考證,這些並不是後人刻上去的。這些方格子每個長4釐米,寬5釐米,排列整齊。只有一種可能,它們就是當初準備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經準備好了碑文。根據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計算,碑文大約有3300多字。那麼,為什麼已經準備好的碑文沒有刻在石碑上呢?

    無字碑碑額

    歷史學家做出了這樣的推測:武則天生前已經撰寫好了碑文,並交給了李顯,武則天叱吒風雲幾十年,但“神龍政變”後,武則天被迫讓位給李顯,將國號“周”恢復為“唐”,李顯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卻長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後雖然不能發洩憎恨,但也講不出對母親歌功頌德的好話,只好不說不刻,為武則天留下了一塊無字碑。

    後世題字

    宋金(公元960—1234年)以後才有遊人題字於碑,成為有字碑。但是這些人大都沒有正統觀念和尊重歷史的態度,只顧自己宣洩,逮著一塊地方就舞起文來,弄的諾大一通碑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前面的文字漫漶不清,後面的文字又鐫刻上去,疊床架屋,一盆糨糊。有感慨莫名的:“女主前朝事,千年恨未平”;有感慨當地百姓對武氏懷念和尊重的,詩云:“乾陵松柏遭兵燹,滿野牛羊青草齊。惟有乾人懷舊德,年年麥飯祀昭儀。”郭沫若《詠乾陵》雲:“千秋公案翻雲雨,百頃良田變土田。無字碑頭鐫滿字,誰人能識古坤元。”

    《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

    由於年代久遠,前人後人無法溝通、協調和照應,搞的雞零狗碎,毫無章法,其中惟有1135年女真文字刻《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儲存比較完整(旁有漢字譯文)。女真文字現已絕跡,因此,碑上的文字成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國少數民族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巍巍無字碑,歷經宋、金、元、明、清各代,鐫刻了許多文字,不僅在內容上自然形成了評價武則天的“碑文”,而且在書法上真、草、隸、篆、行五體皆備。說得形象一點,它的確稱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質巨書。這可能正符合武則天當初立碑的本意。

  • 6 # 松濤酷哥

    一代女皇武則天真不是平凡人,雖然殺了李家宗室不少人,還有面首寵男侍寢,但最終臨死還是還位於自己的兒子李顯了。一生功過對錯誰能說的清,留後入去評說吧!以下出演武則天的女演員,你最喜歡哪一個?個人最喜歡第一個!

  • 7 # 張鐵軍158

    武則天開創殿試製度,親試貢士,首創武舉,提倡佛教,獎勵農耕,戶口大增,社會經濟有所發展。

    武則天臨終時遺命去帝號。705年中宗復位,上尊武則天大聖皇帝。有唐一代,她做皇帝並沒有遭到多大的名譽貶損。

  • 8 # 安康迷彩哥

    無字碑上為何無字,民間出現了四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誇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武則天從公元655年做皇后開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後參與和掌握最高權力達十五年之久。如果從唐高宗死時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傑出的女皇帝。她在政治上打擊豪門世族,並透過發展科舉制度,使得大量人才進入政治舞臺,抑制了豪門壟斷;她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並整頓均田制,使社會經濟不斷上升,民戶數不斷增長;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勵各級官吏舉薦人才,並虛心納諫,職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強封建國家的邊防,改善與邊境各族的關係。總之,武則天是一個富有政治才幹和理想的人,在她統治期間做過許多符合民眾利益的事,穩固和發展了“貞觀之治”,把歷史推進一大步,並對後來“開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第二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第一,武則天以阿諛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從地位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權的皇后,最後竊居皇位。第二,培養黨羽、建立宮廷奸黨集團,並打著李唐“朝廷”的旗號,消滅異己。第三,任用酷吏,實行告密和濫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會經濟發展呈馬鞍形,而武則天當政時處於最低處。第五,在其當政期間,曾失掉了安西四鎮,危害了國家的統一。職是之由,武則天無法為自己立傳,而只能以“無字碑”來為後世定基調。

    第三種說法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因為武則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應該否定的地方。武則天當政期間,貞觀以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仍在繼續;在處理唐高宗去世前後的複雜局面中,她表現了不平凡的個人才幹;就“納諫”和“用人”這兩點,連許多具有封建正統思想的人士,為之讚歎不已。但是,武則天的消極面也十分突出。她為了鞏固個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濫殺無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費。特別是統治後期,朝廷政治日趨腐敗,形成一批為武則天所縱容支援的新的特權貴族。武則天被迫交出權力,還政於唐中宗,她知道對自己的一生,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評價,碑文寫好寫壞都是難事,因此決定立“無字碑”,由後人去評價。

    第四種:為維護道家統治,防止儒家登臺,把儒生殺的血流成河,武則天知道歷史多數是儒家編寫,如果不立此碑,那一代女皇的名聲將徹底成黑。

    另外,還有幾種說法認為:

    一是,繼位的唐中宗李顯對武則天無法稱謂,是稱武則天為先帝呢?還是稱其為太后?二是,唐中宗雖然是武則天的兒子,卻曾被廢而復立,因而心懷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進一個21年的“武周”更是奇恥大辱,為了雪恨,故意立碑,讓她難堪、出醜。三是,如何撰寫碑文,評價武則天,一直爭論不休,由於沒完沒了,那碑就始終空著。這三種說法可信之處在於,帝王一般不會死前下詔對如何撰寫碑文評論自己發表意見的。

    還有一說,武則天離世後,政局動盪,無人過多關注,待人們重新關注,他的那段歷史早已眾說紛紜,真假難辨。

    發現推斷:

    陝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時,無意間發現在無字碑的陽面,從上到下刻滿了方格子,經考證,這些並不是後人刻上去的。這些方格子每個長4釐米,寬5釐米,排列整齊。只有一種可能,它們就是當初準備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經準備好了碑文。根據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計算,碑文大約有3300多字。那麼,為什麼已經準備好的碑文沒有刻在石碑上呢?

    歷史學家做出了這樣的推測:武則天生前已經撰寫好了碑文,並交給了李顯,武則天叱吒風雲幾十年,但“神龍政變”後,武則天被迫讓位給李顯,將國號“周”恢復為“唐”,李顯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卻長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後雖然不能發洩憎恨,但也講不出對母親歌功頌德的好話,只好不說不刻,為武則天留下了一塊無字碑。

  • 9 # CarBine-m4a1

    武則天,打擊貴族門閥,發展科舉,重用寒門,整頓吏治,嚴懲貪吏。經濟上輕徭薄賦,勸農桑,薄賦役。軍事上穩定邊疆。正是這樣一個女強人,她不屑於宣揚這些功績。同樣因為是一個女人,走上皇帝的位置,手上佔滿了鮮血,單單是自己的長女和兩個兒子就成為她走上龍椅的墊腳石,更不用說其他妨礙她的人,開疆拓土能征慣戰之名將劉仁軌、婁師德、黑齒常之等皆被掃除。罪惡與功績同樣昭著,與其在墓碑上自吹自擂,被後人口誅筆伐,不如墓碑無字,一切功過待由後人評說。

  • 10 # 歷史名將錄

    在唐朝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在唐高宗李治駕崩以後,本來是唐中宗李顯繼承了皇位,但是不久武則天就廢掉了李顯,自己登基稱帝。武則天一生的文治武功相當出色,然而死後她卻只為自己立了一塊無字碑。

    無字碑

    武則天死後葬在了位於陝西省乾縣以北梁山上的乾陵,這裡就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陵墓。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座夫妻二人同為皇帝的合葬墓。陵墓的西邊是唐高宗的述聖記碑,東邊則是武則天的無字碑。武則天雖然只為自己立了無字碑,但是墓碑的做工絕對算得上是巧奪天工了,非常的精緻。那麼做工如此奢華的一塊墓碑上為什麼就是沒寫一個字呢?

    武則天

    述聖記碑和無字碑顯然都是武則天生前就立好的,述聖記碑上面刻有八千多文字,都是為唐高宗歌功頌德的,這塊無字碑顯然也是武則天特意為自己準備的,然而這塊無字碑的用意卻成為了千古之謎。關於這塊無字碑千百年來大家的說法也是各種各樣,但是始終無法斷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根據大家的爭論來看,總結起來大概也就是這麼幾種。

    唐高宗

    第一種說法是武則天一生功德高大,不必去述說。武則天從做皇后開始到退位前後經歷了大概50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內武則天都是朝政的實際把持者。就從唐高宗駕崩以後算起,她也有二十一年朝政實際控制權。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統女皇帝,在武則天看來自己一點不比男人差,跟唐高宗比起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可以說是國泰民安。這是武則天的最大功績。可是當時很多人認為她是篡奪了李唐的江山,是個謀權篡位的罪人,也有很多人對她很不滿。所以武則天干脆立下無字碑,由後人自己評說去吧!

    李顯

    第二種說法是武則天認為自己一生罪孽還是很重的,武則天自稱帝以後其實對李唐一直心懷愧疚之意,早就有把江山還給李家的想法,顯然她對自己死後的境況其實是很沒信心的。尤其是她在位期間誅殺了多位李姓皇族宗嗣,這是她終生抹不去的汙點,她也知道自己一生殺伐太重,難免會遭到世人的責罵。故而留下一塊無字碑以示自己對李唐的自我贖罪。

    第三種說法是武則天認為自己一生功過還是留給後人去評說吧!據史料記載武則天生前曾留有遺言:自己一生功過還是留給後人去評說吧!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因為武則天在位期間有過令人讚揚的地方,也有過令人詬病的地方。武則天在位期間國家繁榮昌盛,經濟十分發達,這也顯示出了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擁有的非凡的智慧和能力。但是她任人唯親,大力提拔武氏宗親,任用酷吏,濫殺無辜,也有不少國家忠良因為各種原因死在了她的手中。武則天知道自己的一生是很複雜的,無論怎麼評價自己都會有爭議,索性就什麼也不說了,由後人們自己來評價自己的功過是非吧!

    唐高宗和武則天

    第四點就是武則天認為在稱呼方面不太方便說,因為武則天死後是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那麼唐高宗自然不必說墓碑上肯定是皇帝的稱謂。但是武則天就不好說了,她是稱自己為皇帝呢還是稱皇后呢?似乎怎麼稱呼都不合適,如果稱皇帝的話一個陵墓裡埋著兩位皇帝這顯然不太合規矩。如果稱皇后的話似乎又貶低了自己的身份,畢竟自己曾經君臨天下這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所以還是留下無字碑由後人來定論最合適。

    以上幾點原因分析起來都很有道理,不過武則天到底是怎麼想的恐怕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不過綜合以上幾點估計也就差不多是武則天留下無字碑的原因了。其他的也實在想不出有更合適的理由了。

  • 11 # 常娥愛古裝666

    無字碑,也稱白碑或通俗的稱沒字碑,指無字的石碑,為碑刻中的一種很獨特的現象。無字碑的出現多由於一些主觀和客觀的歷史原因,比如因為墓主的好與不好無法言說,比如最初帶有預留性質而最終沒有完成,也可能原先有字,因為一些自然和人為的原因變成無字等等。無字碑並非毫無價值,像乾陵的無字碑和有來歷的碑刻,往往給人提供聯想的空間和思考的平臺。

  • 12 # 毛疙瘩5

    武則天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不過我還是非常的佩服武則天。她是一個聖君。在大唐千瘡百孔的情況。她力排眾難,創造了開元盛世。最後又把大唐還給李家,我多次去乾陵觀光,而且爬上了梁山的最高峰。武則天的無字碑。只能說明武則天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她不貪功。 一切由後人評說。在歷代皇帝中應該說是首例。 不貪功。不吹噓自己。還算是比較低調。功大大的大於過。

  • 13 # 六愛八卦

    我來回答: 主要有三點,其一: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高政績多,不是文字所能表達的。她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這應該算是她的一大政績。

    其二:武則天自知罪孽深重,立了碑文恐怕更招世人罵,還是不寫為好。其實武則天建立大周朝之後,內心感覺愧疚不安,害怕世人責罵其篡位之罪,因而留下無字碑藉以自贖。

    其三:武則天留下無字牌讓後人去評價。世人認為武皇是女人搶了大唐江山,是叛臣逆賊,對於她的功勞視而不見,所以留給後人去評價她這一生。

  • 14 # 樂都筆耕

    關於武則天的無字碑有很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武則天自認為功高千秋,無與倫比,自然也是無言可述;另一種說法是,武則天自知其心歹毒,不想明言。

    另外還有幾種說法是後人無法表述,一是繼位的新皇帝,無法稱武則天是先帝還是太后,畢竟武則天做了16年前朝“大周”的皇帝,二是大臣們關於如何寫碑文,一直有爭論,又恰逢時局動盪,所以乾脆就不寫了。

    歸納起來,其實就是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武則天交代的不寫碑文,第二種是後人不知怎麼寫。我更傾向於第一種,是武則天交代的不寫碑文,但既不是自認功高,也不是自知歹毒,而是反映了武則天晚年矛盾的心態。

    武則天晚年一改往日的強悍作風,生活奢靡,整日與小暖男嬉戲於後宮,正是反映了武則天,晚年追求人性的矛盾心態。她深知她的的權術霸道和大刀闊斧,換來了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同時她還知道她的殘酷和兇狠是人性所不容的。

    作為皇帝她需要專權,同時又希望臣民們都是順民,她不希望因為對她的評價帶來朝庭的動盪,從最後她把江山還給了李氏,也可以看出,武則天晚年考慮最多的還是百年之後政權過渡。所以無字碑正是武則天對身後的社會安定做出的最後的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認為S2賞金令的武器m4a1威侯是死神的加強版,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