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鍾師談教育
-
2 # 昊老師說
不知道問問題的人是不是還是在校的學生?課本里並不是只有基本的公式。你好像沒有認真閱讀教材呀!以初中物理教材裡最簡單的速度公式為例。這一節課有匯入的部分,大量的圖片和示例。引出公式之後還需要有對公式的解釋和例題。還有對這節課的資訊補充,例如一些前沿資訊和能夠在生活應用到的東西。最後還有習題,包括一些課外的活動和這節課進行昇華的地方。有的中招題和高考的題目,都是參照教材的示例來作為出題的方向的。
如果你只是想學了課本之後什麼都能學會,那是行不通的。
如果是學生的話,還需要做大量的題目來進行實際訓練做題,糾錯,考試,才能真正的學會某一節課的知識。
而專業的技術人員則需要上崗訓練和實際操作,才能掌握某一項核心技能。從書中能學到的是基礎知識。正是對應的這一句話,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
一起加油吧!少年!
-
3 # 童年放羊2020
我是老師,初中課本里數學物理的公式不是單一的公式,而是根據事實依據或者物理中的實驗結論獲得,所以每一種依據或實驗結論都是一個推到的過程和思維方法,也是做題的方法。
-
4 # 天下桃李一六八
基本公式就是重要內容,要理解公式的來龍去脈,公式怎麼來的?特徵是什麼?什麼情況下用?會出什麼錯誤?怎麼檢驗這些都要思考,才能更好的掌握,考試才能運用自如
-
5 # 教學自媒體學堂
為什麼課本里只有基本公式?就先拿數學科來說吧,數學書本上的確有很多公式,數學科的公式是數學科知識的骨架子,掌握這些基本公式就是學好數學這門學科的最起碼要求,如果連數學的基本公式都記不住,學不好,那麼就無法學好數學這門學科了。因為每個計算公式,都是數學家們對數學某個知識和方法的總結。
比如長方形面積公式:長方形面積=長*寬,如果你記不得這個數學公式,你就沒法去計算長方形的面積了。但空記住公式還不行,記住了公式還要會活用公式才行。比如題目條件中如果知道長和寬,長乘寬就直接求出了面積;如果題目條件中知道了面積和寬,用面積除以寬就求出了長;如果題目條件中知道了面積和長,用面積除長就求出了寬。一個看是簡單的數學公式,要運用好它,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題目中的條件可以靈活多變,我們要依據公式靈活運用好公式才能學好這方面的數學問題,所以說課本上只有基本公式,學好記好課本上的基本公式,是學好本科知識的基礎和最起碼要求,但要學好課本內容,還要會靈活運用公式。所以往往課後還要去做很多相關練習來鞏固有關這個公式的內容。
數學科如此,其他科也一樣,物理、化學等科目,它們也和數學一樣,有它們專屬的計算公式,每個公式只代表某個知識點內容的方法和總結,英語公式就是它的語法,語文的說明文、議論文、書信等也是有它們各自的格式,這些格式也是它們固定的公式,在記住公式的基礎上還要會靈活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才是學習的本質。所以讀書不能只記課本中的基本公式,關鍵是會靈活運用課本中的基本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這才是學習的根本,否則學到的就僅僅是一堆公式了,毫無用處。
-
6 # 知識de力量
大家好,我是知識的力量,非常高興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們的教科書中,確實只有基本的公式,而對於其他例題,一般來說就配套的有一個結合公式所能理解的簡單例題。亦或是其他學科,我們的教課書並不是多麼厚。在我們的課文書中只有簡單的公式來歷和公式應用,卻沒有相當多的配套習題,而我們所學習題是要我們發散思維購買其他的教輔資料才可以享受得到。
如果我們把我們的課本變得非常的後,把每道題都列舉在課本上,那麼我們還如何發散思維?舉一反三呢?我們是不是就不需要老師教授,我們自己自學就可以了呢?我們的學習都是需要老師的系統交收的,老師的備課也是非常辛苦的,在這裡我們要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上課時候要認真聽講,不要走神、做小動作。
我們只有掌握了公式的基本用法,知道如何用它,才可以在題海中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法迎刃而解。教學多年經驗而言,我們的習題大多是根據我們的公式來進行擴充套件和眼神的,只有掌握了這個最基本的精髓才可以舉一反三解決其他相同問題。
-
7 # 未焱老師的程式設計課
為什麼課本里只有基本公式。
關於這個問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
一、正確理解課本的意義
教材又稱課本,它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它不同於一般的書籍,通常按學年或學期分冊,劃分單元或章節。它主要是由目錄,課文、習題、實驗、圖表、註釋和附錄等部分構成,課文是教材的主體弱。隨著科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教學內容的載體也多樣化了。除教材以外,還有各類指導書和補充讀物;工具書、掛圖、圖表和其他教學輔助用具,教學程式軟體包;幻燈片、電影片、音像磁碟等。此外,教材的編輯要妥善處理思想性與科學性、觀點與材料、理論與實際、知識和技能的廣度與深度、基礎知識與當代科學新成就的關係。
二、課本的作用
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科書是學生在學校獲得系統知識、進行學習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師講授的內容;同時,也便於學生預習、複習和做作業。要教會學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科書,發揮教科書的最大作用。
(2)教科書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它為教師備課、上課、佈置作業、學生學習成績評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3)根據課程計劃對本學科的要求,分析本學科的教學目標、內容範圍和教學任務。
(4)根據本學科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係,它是理論與實際相聯絡的基本途徑和最佳方式,有利於確定本學科的主要教學活動、課外活動、實驗活動或其他社會實踐活動,對各教學階段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做出統籌安排。
三、課本的編寫原則
(1)為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提供幫助
(2)具有良好的普適性與選擇性
(3)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4)強調內容的基礎性
(5)協調學科知識結構與學生心理結構之間的平衡
課本中只有基本公式也是有一定歷史原因的,目前中國的課本編寫規律與前蘇聯的教材仍舊十分相似,尤其體現在大學教材裡面,感興趣的同學可網上查閱相關資料。
以上就是我對這一問題的全部解答,其中部分內容沒有展開敘述,各位朋友有需要可以百度查閱。
回覆列表
教學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們透過學習基本的知識進行發散性思維,由老師帶領學生們不斷擴散思維,鍛鍊孩子們思維的廣度深度和速度。
但是目前的教育模式,考試的固定化(每年題型考點都是是有跡可循)老師們只是帶領孩子們做一些針對性的題型就可以考到更好的成績,但是如果想要改變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並不是一撮而就的,而且目前考試教育學習發散性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進度較慢。
最需要改變的並不是孩子而是老師和家長,老師和家長們改變了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但是成年人改變是難度更大的,我曾經遇到很多老師教育方式並不是誨人不倦,而是毀人不倦,必須按照老師的方法來回答才是對的,甚至有的語文老師要求孩子們做閱讀理解時必須跟答案相同,有一點不同就是算錯(按照正常批改應該至少是半錯)有部分題目答案錯了也是按照錯誤答案批改,甚至作文方面都是固定化模式化沒有任何新意不允許發散思維。
所以,教材的編輯是相對合理的,目前最重要的是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改變,老師和家長們應該把重心放在教孩子們好的習慣和學習方法,而不是逼著孩子走一個固定的路線和模板,讓孩子們有更多的可能,更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