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烏龍
-
2 # 盛世家中昌
第一!誰代替的它
鐵路+海運
一看鐵路海運!修復成本太大
運河靠水,人喝的水資源都缺!海水不行,黃河水含沙量太大!
幾乎沒有任何希望!
濟寧以南都是老魚米之鄉,水自古就多!能保留好濟寧以南的航道就很好了!
-
3 # 愛咩咩的老羊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勞動人民偉大的創造,它不僅有巨大的利用價值,還有燦爛的文化價值。我們應當好好保護它。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每當我聽到《我的祖國》這首歌曲美麗的旋律時,在我眼前湧現的就是美麗的大運河。
我家就在京杭大運河的岸邊。小時候,我常常看到河上往來的帆船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航行。
小時候,毎年夏天,我們一大群小夥伴都要在大運河裡戲水。就是在母親河的懷抱裡,我學會了游泳。
那時候,沒有自來水,我們吃水就靠大運河。我和姐姐兩個人每天都到河邊去抬水,那時候運河的水非常清澈透明,水抬到家裡倒進水缸,放點明礬,我就用擀麵杖在缸裡面攪拌,水缸裡出現了一個旋渦,過一會兒,水流就平靜了,在缸㡳會出現一些絮狀物。這時候水就可以飲用了。
小時候,京杭大運河裡魚很多。我用紗布做成小網,用兩根小竹條撐起來。網中央綴些小魚,放到河裡,可以抓到不少河蝦。我們還經常看到漁民撐著小划子(小船)在運河裡遊弋,小划子上橫著一根竹竿,上面站著幾隻魚鷹(鸕鷀)。只見魚鷹不時的跳進河裡,潛入水中,過一會兒就嘴裡叼著一條魚浮出水面。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運河的水受到汙染,魚蝦漸漸少了,現在幾乎絕跡了。魚鷹也不見了。
京杭大運河至今還有巨大的利用價值。
一是山東濟寧以南至杭州、寧波的航運價值。大運河至今仍是蘇北沿河幾個城市主要的運輸方式之一。水運的成本非常低,僅為陸路運輸的五分之一、鐵路運輸的三分之一。在運輸笨重、低值的貨物(如煤炭、砂石、水泥等)時,仍為首選的運輸方式。
二是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承擔著把長江水調運到山東、河北、天津等地的功能。
三是防汛抗旱功能。蘇北、魯南幾個城市農田灌溉取水主要是靠大運河。江蘇淮安至揚州江都的運河河道,同時是淮河入江水道。歷史上曾經多次承擔排洩淮河流域洪水的任務。
京杭大運河還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6月22日,卡達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宣佈:中國大運河專案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從南到北全長1794公里的大運河,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市,亦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道。“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大運河,我的母親河!我永遠愛你!
-
4 # 喵神觀天下
“弊在當代、利益在千秋”是後人對大運河最準確的評價。儘管隨著當代鐵路技術的發展,運河在現代經濟發展的意義越來越小,但經過了上千年的歷史沉澱,大運河的文化價值遠遠超過了經濟意義。
京杭大運河最早的開鑿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年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開鑿——邗溝(今天大運河揚州段)。到了隋朝,隋煬帝耗費廢棄數十年將,歷史已有的運河和天然河道進一步疏浚,形成“隋唐大運河”,帶動了大運河沿岸經濟的高速發展,推動了許多諸如揚州、徐州等商業城市的興起。
隋唐大運河元朝初期,大運河截彎取直,捨棄洛陽,建成以大都(現在的北京)為中心的運河體系。到了明清兩朝,隨著著早期工商業的發展,南北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明朝時期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漕運體系。一直到晚清,隨著鐵路的發展,大運河才冷清下來。
京杭大運河新中國成立以後,對於大運河也進行了一些的疏浚改造。
首先,大運河北京-河北段,雖然經過疏通,建立了幾處水閘,但由於北方乾旱缺水,加之大運河沿途天然河流上游不斷新建水庫缺水,導致下游大運河嚴重缺水,無法滿足航運需求,如今全面停航。
其次,大運河山東段,由於民國時期洪水氾濫、泥沙淤積嚴重,雖然經過疏通,但水量有限,平均水深僅有1米左右,僅能做到季節性通航100噸左右的船隻,在鐵路系統發達的現代,航運價值不大。
再次,大運河江蘇段特別是徐州以下,經過建國以後多次改造疏通,平均水深在3米左右,能夠通航500噸船隻,至今仍然是蘇北地區煤炭等大宗商品進入長三角地區的重要通道,水面船隻密度甚至超過德國的萊茵河。是中國除了長江以外的另一條黃金水道。而大運河長江南岸至杭州段,雖然通航能力不如江蘇段,但依舊我中國北方煤炭進入江浙的重要通道。
在2002年,京杭大運河被納入中國南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基本上沿著京杭大運河開戰,經過近10年的改造,南水北調工程於2012年全線貫通。
南水北調東線因此綜合來講,只要我們不放棄,大運河的價值是永恆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正確的使用他。
至於復航一說,山東濟寧到杭州段新中國成立至今從未停航過。
而黃河以南到濟寧段,最近幾年,經過不斷改造和完善,基本實現了通航。但由於水資源不足,導致整體航運能力有限,經濟效益並不明顯。
至於黃河北岸到天津段,現階段主要作為南水北調總乾渠,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復航的可能性。在我看來,大運河要想重現歷史上的繁榮,必須有充足的水資源支援,而這恐怕要等到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根本性好轉以後了。
-
5 # 一見如顧7
利用價值太高了,特別是進入江蘇以後。黃金水道效益高。繁忙的水上交通讓物流更加便利,同時,旅遊觀光也是非同小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發幾張圖片,讓大家感性上有個認識。
-
6 # 清逸觀點
不多說,目前水運成本比汽車、火車、飛機低的不是一點點,絕大多數人都忽視了大件,重型裝置,原材料運輸費了。
目前最有競爭力的鋼企都是靠水運,都建在長江或海邊,我們(無錫)這裡的鋼材交易市場都是在河邊,包括建築材料:沙子、水泥、煤炭要靠汽車運輸這些,成本肯定高很多。大家看一下無錫運河的繁忙景象。
-
7 # 楠楠的旅行
京杭大運河河道主體是由隋朝末代皇帝隋煬帝楊廣開挖,經過後代的不斷完善,形成了今天的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貫穿五大水系,但是目前來說:大運河分為2段,濟寧南段和北段。目前可以執行通船的主要是南段江蘇段。濟寧北段隨著泥沙增多,已經不適合通行了。京杭大運河在江蘇段起到的作用最大,從貨運物流中轉角度來說,特別是淮安和徐州受益最大。宿遷港口規模小,鐵路不發達,所以儘管地理位置優越,但是並沒有享受發展紅利,反而承擔洩洪和南水北調水質管理重任。徐州是全國重要的鐵路樞紐中心,從連雲港,上海方向的貨物透過徐州中轉後發往全國,也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淮安是蘇北重要樞紐節點城市,主要還是淮安溝通淮河,駱馬湖,洪澤湖,新沂河等水系。隨著鐵路系統的完善,京杭大運河主要作用逐漸變成拖貨和能源及原材料運輸通道,漸漸的失去了輸送血液的作用。周邊也逐漸的被列入紅線區域,逐漸變成限制開發和保護水質為主。京杭大運河周邊也見證著多少城市的興衰,淮安府,宿遷的東關口等地還有博物館。每次站在京杭大運河邊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拖沙船,貨船從此經過。隨著長三角區域經濟帶,淮海經濟區,淮河生態帶列入國家規劃,未來京杭大運河會有很大發展。
最近看新聞,濟寧北段的運河也將重新開始招標疏浚工程,未來3-5年會開始逐步完善和恢復通航。
-
8 # 這裡真的練口才
就現在交通來說它的航運作用會越來越小,但是對沿線地區水源補給氣候調節作用會日益突出。復航的可能還是很大的。
-
9 # 運河之楊
京杭大運河,串聯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歷史上由於黃河以北的河道淤塞,北方鐵路和海運的便利,航運和水利的功能減弱。而黃河以南直至浙東,河道經過擴寬、疏浚,船閘擴建和增加,航道通行能力大部分透過"三改二”工程得到提升。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明確大運河輸水以後,滾滾長江水在揚州江都水利樞紐的巨型水泵提入運河,流經江蘇的揚州丶淮安、宿遷、徐州,進入山東、河北、天津、送到北京。
大運河江蘇丶浙江段,被稱為水上高鐵,擔負著建材、煤炭、集裝箱等許多大宗商品的運輸。
現在實施南水北調以後,運河的水位正常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更加有利於航運和水利灌溉,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功在千秋的效應,造福近兩千公里(包括山東半島輸水乾渠)沿線的城市和鄉村。
-
10 # 地理縱橫
京杭大運河的利用價值如果僅從航運角度來說,重新復航也就沒什麼意義。就目前中國南北向交通來看,海陸空組成的立體交通運輸網對一個小小的大運河來說,從哪裡也想不到大運河要復航的可能,但是您想過沒有如果我們用歷史的眼光來審視,大運河積澱著二三千年文化,這在後工業化時代,重新復航可以改善華北平原缺水問題和開發旅遊文化產業。
京杭大運河從整體上來看可分為兩段,以濟寧為中心,南段從濟寧到杭州還保留著一定量的貨物運輸和物流中轉,承擔洩洪和南水北調水質管理重任,基本上保持著歷史原貌。
北段濟寧到京津,穿過整個華北平原,由於自然環境的演變和航道內的淤沙基本上處於荒廢狀態,而這個區段又是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非常落後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地區,重新復航大運河對於搞活兩岸經濟,恢復華北平原生態環境有著重要意義。近幾十年來,華北平原城市與人口增長非常快,目前為止,城市多達40多個,人口達3億左右,人類的生產活動消耗大量用水,石家莊、保定、邢臺等地下水超採,成了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區”,每年地下水超採達到60億-80億噸,其中大多數為難以恢復的深層地下水,而華北平原近十幾年連續乾旱、少雨,自然與人為的兩方面因素導致華北平原環境惡化。如下圖
目前多方位多層次來解決華北平原用水緊張的狀況,跨流域引水,僅南水北調中線四年期間調水200億,惠及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5300多萬人,向北方30條河流生態補水8.7億立方,但這些還遠遠解決不了本區用水緊張的局面,為此重新開通大運河越來越引發人們的重視。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勢在必行,一方面透過梯級揚水至北段濟寧黃河點,採取自流方式到天津,沿途經過臨清、德州、滄州、天津,通地下滲漏補給沿途的超採的華北平原地下水,另一方面大運河的全程貫通,可以發展旅遊文化產業,促進兩岸的經濟發展。所以說重新開通大運河,有良好的綜合效益。
-
11 # 釣魚141048156
只記得小時候我們這裡魚蝦成群,雨水豐沛,現在種地一年竟然要澆四五次水,地下都快抽乾了,小時候的生活雖然沒現在富足,但比現在舒服的多,我的門口就是老運河,現在只能在夢裡看了
-
12 # 河蚌旅行
大運河始建於春秋年間,最早名為邗溝,是當時吳國為了攻打齊國,開挖的一條運糧河道。隋朝時,隋煬帝楊廣以洛陽為中心,修通了北到涿州,南到杭州的運河,成為了連通南北的交通命脈,稱為“隋唐大運河”。現代意義上的京杭大運河修建於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當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北京積水潭。
(隋唐大運河路線圖)
歷史上,京杭大運河貫通中國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全長14
42公里。目前的京杭大運河全程分為七段:(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裡運河;(7)江南運河。
(京杭大運河路線圖)
元明清三朝,京杭大運河是南北水運總幹線,從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上,都是最划算的,漕運成維持王朝生命的動力。由於海運的海盜、風浪等問題難以解決,運河水運是當時的首選方案。大運河在歷史上曾多次淤塞,王朝盛世時期,每年都花巨資加以維護,保持運河執行良好,而王朝沒落時期,運河則往往斷航,淤塞。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北京。
(北京後海,元代大運河的起點)
元代運河的核心工程位於山東境內,山東段河道是整條運河中地勢最高的,古人稱為“水脊”,北方的天津與南方的江浙,都處於海拔0米左右,山東段的則一直維持在40米左右的高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黃河自原武黑羊山決口,淤積400餘里,沖毀了會通河河道,明朝南北漕運全面癱瘓。永樂九年(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採用汶上老人白英方案,築戴村壩分流汶水,七分向北補給運河臨清段,三分向南補給徐州段,這就是著名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南旺分水樞紐)
(運河船閘)
元末明初,由於河道淤塞,京杭大運河最北端已無法到達積水潭,而是到達通州張家灣,張家灣至積水潭一段河道斷航。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於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造成了北方運河全面斷航,後經疏浚部分貫通,但運力大減,只能部分通航。此時海運逐漸興起,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迅速降低。解放後山東段衛運河經多次疏浚,但由於上游修水庫截水,城市生活用水增加等原因,衛運河於1979年徹底斷航,從此北方結束了延續千年的漕運的歷史。
(荒廢的臨清港碼頭)
至2012年,京杭運河的總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佈在山東濟寧市以南、江蘇和浙江三省。2015年起,京津冀三地簽訂了大運河通航合作的框架協議,至2020年通州、香河、武清段,總長120多公里有望實現貨運復航。
(通州北運河,水量已經可以通航,但是這個橋面難以透過貨運船隻)
如今運河全線貫通是一件艱鉅的工程,因為不僅要協調上游水庫取得水源,整修斷航河道,還要改造運河上的橋樑。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北方運河上的橋樑大都橋面較低,不具備通航能力,需要全部改造。如今北方地區,水運已經不是必要選項,如果單是作為景觀存在,運河全線貫通的難度會小很多,恢復貨運的話工程量就大了。
河蚌走四方,喜歡就奌贊關注下囉
-
13 # 中心如醉1
題主有兩個不知道:1、京杭運河目前仍是中國水上運輸的大動脈。從山東濟寧、棗莊往南到杭州都在通航。
2、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就是利用大運河,雖然山東西北部到京津這一段不再通航,卻也是重要的補水通道,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
-
14 #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試答:京杭大運河還有利用價值嗎?有沒有重新復航的可能?
京杭大運河在火車沒有“來了”中國的時候,這條人工河是南北交通大動脈。火車“來了”更多,汽車“來了”也更多。京杭大運河就慢慢失去了大動脈的作用。
千百年來,經歷了風風雨雨的京杭大運河,雖然失去大動脈作用,但在部分河段還有航運功能。
京杭大運河要想恢復往日的大動脈作用是不可能了,如果重新復航,就得在其他功能上“做文章”。如,開發輸水功能、生態功能,旅遊功能。
就像往日在運輸、甚至作戰時,馬匹是非常重要的物資一樣,馬車絕對不可能再是主要的運輸工具,戰馬再好也代替不了飛機、坦克。
故,京杭大運河是有利用價值的,有復航的可能,航運功能不可能的代替火車、汽車地地位。
-
15 # 星輝650
大運河
是隋代楊廣下令麻叔謀等人所開鑿,
歷朝歷代承載南糧北運,後來又南糧北運北煤南運,
河運成本低運量大,對運期不太急的大宗貨運很適合,
近年來由於火車汽車,鐵路公路運輸發展迅猛,河運大減,
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就主力依託大運河。
近十幾年大運河缺水斷流,積沙,
旱季乾旱斷流,雨季行洪受阻。
不合理不規範的挖沙不僅沒有疏浚河道,反而把大運河搞得千瘡百孔。
不僅航運河運停了很多河段,行洪排澇也荒廢了。
疏浚河道可以有大量的優質河沙利益但是無序的挖沙很多都七扭八歪,
其實,河道主軸是可以挖沙疏浚的,也可以挖成季節蓄水河段的。
大運河,可以看作是“一列集裝箱的倒影”。
由一節一節的集裝箱水池,連在一起構成的,
當雨季水滿時,每節集裝箱水池是滿的,上層是通聯的,而當旱季來臨,水位降低,每節集裝箱水池就會斷開各自蓄水。這樣行洪,蓄水,挖沙,兼顧。
串池成河,斷河成池。
行洪,蓄水,集雨,調水,輸水,水道,魚池,一體兩用。
可以在運河開行網箱養魚船,養鴨,沿河吃水藻吃水葫蘆。
把大運河變成養魚養鴨流水線。這有些開腦洞了,
辦一家河運養殖公司,哈哈。
-
16 # 秋色正傑
未來恢復通航極有可能,在大運河沿路,開發一條貫通南北的經濟融合區,是註定要做的。但定位不是運輸,而是利用這條紐帶,把南中北有機聯絡起來,形成一條橫穿古今中外的經濟帶。
-
17 # 硬核中國
首先感謝隋煬帝!
為我們後輩兒孫留下巨大的寶貴財富!
京杭大運河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京杭大運河當時開鑿之時,不像某些野史說的隋煬帝去杭州觀瓊花所以才開鑿大運河,那純屬是扯淡!當時隋煬帝,計劃修大運河的時候陸路交通不是那麼很方便,也是考慮到將南北水路打通,取南北貨運亨通之意!
修築大運河的時候肯定是勞民傷財!這是必然的!望觀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類似的事情很多很多,數不勝數!現在網路發達了,為秦始皇平反的人也有很多,我們通過歷史得知其實秦始皇是大有作為的皇帝絕不濫殺無辜!隋煬帝雖說昏庸是有可能的,但是隋煬帝還是有大才之人!所以說修大運河弊在當代,利在千秋!大運河完工以後對中國,乃至現在影響是貢獻巨大的!京杭大運河現在在北方用的非常少了,在南方現在一直有很多地方還在使用!
一些野史杜撰說隋煬帝六短之君其實根本就不都是那麼回事兒!欺娘戲妹,鎮兄圖嫂,弒父奪權!其實這都是胡說八道,要說是弒父奪權這個很有可能,古代乃至近代帝王之爭流血衝突比比皆是即便是親父子!還有一句話,隋煬帝根本就沒說過:生我者,皆不可,我生者,皆不可!意思是:我生的女兒和生我的母親不能與我同床共枕!其實這種野史杜撰或者是造謠誹謗,通通都是唐朝一些文人墨客乃至一些編劇本兒說書的詆譭隋煬帝所留下來的,也可以這麼理解誰做江山誰寫歷史!詆譭前朝與本朝無關這是肯定的,而且也不犯本朝的法!說不定詆譭前朝本朝皇帝還會給賞賜呢!
京杭大運河全線加以改善復航是沒問題的!最後還是那句話隋煬帝昏庸是有可能的!但是京杭大運河對國家以及後輩兒孫貢獻是巨大的,直至今天依然受益!
回覆列表
說二句,京杭大運河,西京(長安)杭州大運河,是出至隨朝荒淫無道,楊廣帝之筆。為了遊玩費盡了國家財政和民資民膏。後來經過各朝代對大運河的整治,開挖。成為南北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可謂,南北穿梭水上忙,經濟騰飛氣相新。沿河兩岸民富貴,排汙排水利萬民。要問京杭大運河還有利用價值嗎?我認為不但有利用價值,還要進行高規格的整治開挖。形成南北旅遊,觀光,運輸,別具一格大運河風景線。為子孫後代造福取利。在蘇州和杭州都有記載大運河當年的博物館。記載著大運河的悲歡離合,千百年滄桑。試想,如若京杭大運河(還杭州至西安)高規格整治好。各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遊船穿梭不停,貨運日夜忙祿。人民歡歌笑語,盛世改革飛騰。為此,建議組織開整南北大運河風景線。為中國的第一道人工大河點贊。個人觀點不足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