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吃貨達人美食臺
-
2 # 吃貨曉哥哥
冰箱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我們國家就已經發明出來了,帶冰鎮功能的酒盒。在酒盒的夾層中放置冰塊(據記載夏朝時就有冰窖了,所以夏天也有冰塊),已達到冰鎮酒的作用,雖然功能非常的簡陋,但是和我們現在的使用的冰箱冷藏功能是基本一樣的。
楊貴妃那個時代驛站系統已經是非常完善了,大唐在全國設定的驛站大概有一千六百多個,如果是動用最高級別的軍情傳遞八百里加急的話,兩三天內就可以從嶺南感到長安,同時為了保證荔枝的新鮮度,有人還特別發明了保鮮用的冰盒,其原理就是內盒放置冰塊外盒放置棉花以到達隔熱作用,防止荔枝在運輸過程中冰塊融化的情況。
所以理論上來說楊貴妃吃到的荔枝新鮮度,就和你放在冰箱裡三四天的荔枝的新鮮度是一樣的。
-
3 # 視覺訪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快馬加鞭;一顆荔枝鮮露欲滴;楊貴妃妖嬈嫵媚、莞爾而笑……這是一則宣傳某荔枝飲料的廣告。
當年楊貴妃想吃荔枝,自然是唐玄宗一句話的事,儘管路途遙遠,困難重重,這都不在話下。只可惜苦了這運荔枝的人。從嶺南到長安,就算不停換馬接力,需要跑幾天?
大文學家蘇軾有一首《荔枝嘆》,描述的就是當時楊貴妃吃荔枝的情景,詩中嘆道:“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採。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一次次跨山崗越河道快跑狂奔的接力賽,以致“驚塵濺血”,不少人把性命都搭了進去,最後荔枝傳到宮中竟如新採摘的一般。用一句白話可概括蘇老先生的詩意:楊貴妃往嘴裡填進的那些荔枝,顆顆都浸著別人的汗、別人的血。
從嶺南到長安,用馬跑的話,料想荔枝到了長安,大概也都成了“蜜餞”了。首先蔡襄的《荔枝譜》,他就說,原來有個辦法,什麼辦法呢?他說他家鄉的人,常常選那種最鮮紅的荔枝,然後在竹林裡頭找一棵很大的竹子,鑿開一個洞把荔枝放到裡頭,然後再用竹鋪上去,還裹些泥,封好它之後,竹子裡面的氣就會滋潤它。
而這麼一藏,這個荔枝就居然能夠藏到明年的冬天。他後面還提到,原來除了這個方法之外,還有很多的像紅鹽之法,就是拿鹽梅滷去泡扶桑花,泡成紅漿之後,再把荔枝丟進去,這麼曬乾,然後就可以當蜜餞吃了。所以古人如果過了時候,或者地方不對要吃荔枝,往往就要吃那種蜜餞的荔枝
-
4 # Yao小廚
杜牧有一句關於荔枝和楊貴妃的詩句,相信大家對此已經是相當熟悉了,沒錯,它就是說的當時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李隆基那可是不遠萬里找人給她送來了新鮮的荔枝呢!想想著也是真愛啊,話說哪個皇帝能為自己的妃子做到這程度啊。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是不是有點勞民傷財了呢。不過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要部分,我們今天要談的就是在當時那種條件下,這些新鮮的荔枝是怎樣送到楊貴妃嘴裡的。
清楚地理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們國家主要盛產荔枝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等南部地區,而當時楊貴妃可是遠在長安呢,話說這麼遠的距離,當時在還沒有各種便利交通工具的年代,是如何這麼快運輸的呢?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這個楊玉環作為當時李隆基極度寵愛的人,介於這樣的身份,是不可能吃不新鮮的荔枝的。那麼荔枝想要運到北方長安城,除了要加快運輸的速度外,還必須得做好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保鮮工作。所以,當時為了讓這位貴人吃到新鮮的荔枝,人們便想出了一個方法,來保證荔枝的新鮮程度,這個辦法是什麼呢?
根據歷史記載,在古代啊,這個裝荔枝主要是用瓷壺和竹筒來裝的。在當時,古人居然就想到了用這些容器來裝荔枝,積累出來的二氧化碳可以有效地防止荔枝的新陳代謝,換句話說,也就是在這些容器裡放著,荔枝被氧化的速度就大大降低了,如此一來,也就延長了它的成熟時間,可以達到相當不錯的保鮮效果。
而李隆基為了楊貴妃也可以說是下了血本了,據說,為了讓她吃到四川產的荔枝,我們當時這位皇帝還特意修建了一條從四川到長安城的荔枝道呢。有了專門的運輸道路,再加上有皇帝老兒的各種硬性要求,這些荔枝可以說是各種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的從南方運送到長安。這樣一來,吃到新鮮的荔枝也就不是什麼困難的事兒了。
-
5 # 真獨簡貴
唐朝的楊貴妃為何對新鮮荔枝 情有獨鍾,她吃的荔枝產自哪裡?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天生麗質,性格婉順,資質豐豔,能歌善舞,通音律,並善彈琵琶,有羞花之貌,白居易形容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得到唐玄宗寵幸後,被封貴妃。為美容,楊貴妃喜歡上荔枝,荔枝具有美容排毒養顏的功效,所以楊貴妃就喜歡上吃荔枝,她吃的荔枝來自哪裡?據謝枋得《唐詩絕句註解》“明皇天寶間,陪州貢荔枝,到長安色香不變,貴妃乃喜”陪州就是今天的重慶涪陵。可見楊貴妃吃的新鮮荔枝產自四川涪陵。
唐朝楊貴妃吃的新鮮荔枝是怎樣運輸和保鮮的。
唐玄宗十分寵愛楊貴妃,被她傾城傾國之色所折服。拜倒在楊貴妃的“荔枝裙“下,27歲的楊貴妃把61歲的唐玄宗迷的是神魂顛倒,欲罷不能。為了給楊貴妃送荔枝,他專門開通了一條“專線”。於是設立了專門的驛站,荔枝道。以每天250公里的速度算。大約4到5天可抵達長安,給楊貴妃送上新鮮的荔枝。可荔枝保鮮困難,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是這樣描繪的,採摘後“一日變色,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外香味去矣”。古人想出了用冰保鮮的辦法使其在運輸途中不變質。歷史記載唐,宋、明、清有冰塊買賣和使用。具體做法就是,做一個木箱在裡面裹上一層厚棉被,把新鮮荔枝荔枝連枝帶葉一起放進去,在拿地窖中的冰塊放入,把箱子封嚴實,到一個驛站馬上換冰。其實這個方法就和中國八十年代大街上賣冰棒的箱子一樣。
唐玄宗為了滿足楊貴妃的嗜好,不惜耗費國家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唐玄宗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朝政內部腐化,奸臣把持朝政。終於在天寶末年發生了安史之亂,唐玄宗在逃往四川途中經馬嵬坡,禁軍譁變,皆認為楊貴妃乃禍國紅顏,唐玄宗為求自保,不得以之下,賜死楊貴妃。
回覆列表
晚唐詩人杜牧曾針對這種現象,在《過華清宮絕句(其一)》中諷刺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但荔枝不是尋常觀賞物,距京城又十分遙遠。如果沒有一定的保鮮技術,那到京城恐怕就臭了,更別提給楊貴妃吃了。那古人是如何給荔枝保鮮的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選擇距京城較近的產地。因為北宋大詩人蘇軾在被貶到嶺南時,寫了一首“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所以嶺南荔枝享譽全國。人們也理所當然地將楊貴妃所吃的荔枝當作了嶺南荔枝。但嶺南距長安數千裡之遙,即使用快馬八百里加急,至少也需要七八天的樣子。等荔枝到了長安時,早臭了。
而事實上,唐朝除了嶺南盛產荔枝外,四川的巴蜀地區(今天重慶一帶)也同樣有荔枝。唐玄宗為了縮短荔枝運送的路程還特地開闢了“荔枝道”,從四川出發,三天便可到達。
其次,特殊的保鮮手段。古代種植荔枝的人,通常都會挑選那些最鮮紅的荔枝。然後在竹林中找一棵很大的竹子,將竹子鑿一個洞,把荔枝放裡頭。最後把竹鋪上去,裹些泥,竹子裡的氣便會滋養荔枝,讓它不會壞得那麼快。當然,也有提出古人使用冰塊保鮮的辦法。但在古代冰塊是極其珍貴的物資,一般不會輕易使用。
最後,移植荔枝樹。荔枝摘下三天後便會變質,如果把樹一起運來呢?那豈不是就延長了荔枝的保質期?據史料記載,唐玄宗為了讓楊貴妃吃上新鮮的荔枝,“以連根之荔,栽於器中……而果正熟,乃摘取過嶺,飛騎至華清官,則一日可達也。”簡單的說,就是將預先選好的荔枝樹栽入盆中,然後走水路運到秦嶺。秦嶺專門有人負責摘荔枝,荔枝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華清宮,一天便可抵達。可見,唐玄宗為了楊貴妃可真的是煞費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