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古史今
-
2 # 我心唯美
明朝的千古之謎就是建文帝的下落之謎,建文帝就是朱元璋的皇長孫朱允炆。也就是後來鄭和幾下西洋尋找的那位明朝根紅苗正的接班人。
從建文帝的下落不明或者說被燒死了,首都也從南京遷到了北京的意義上來說,朱元璋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是犯了錯誤的,雖然造反成功的是他四兒子朱棣,但從形式上裡看,幾乎是一個致命的錯誤,那麼當初朱元璋為何把皇位傳給了皇長孫朱允炆呢?
朱元璋經過多年的打拼,終於取得了江山,作為一個平民出生的皇帝來說,首先應該想到的怎麼才把到手的江山繼續傳承下去。朱元璋也是這麼想的,心裡也早就有了一個理想的接班人——主標。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也就是和結髮妻子馬皇后所生,雖然朱元璋有26個兒子,但最喜歡也最滿意的也就是朱標,況且底下的文武大臣也沒有任何異議,眼看著一切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可朱標命中註定沒有做皇帝的福氣,在朱元璋還算健壯的時候,先是生病然後直接跨鶴西遊去了。這個結果對於朱元璋來說是一個意外的打擊,因為在朱元璋心裡沒有其他的候選人,在那麼多兒子中大多數都是不堪大用的人,就剩下四兒子朱棣和皇長孫朱允炆有繼承帝位的潛質。
在自己拿不定主意以後,朱元璋私下以各種方式諮詢或詢問了一下大臣,最終的意見幾乎是眾口一詞:那就是皇長孫朱允炆,表面上得理由也說得過去:皇長孫朱允炆一向仁德,在他父親生病期間,衣不解帶地伺候,並且還照顧幾個年幼的弟弟,是“忠義孝悌”楷模。而四皇子朱棣遠在北平,鎮守邊疆,崗位很重要,何況朱棣的生母出身卑微。理由很充分,但實際上大臣們主要是想早點換一個柔嫩的皇帝,讓大家喘一口氣,因為朱元璋太嚴苛了,嚴苛得近乎無情,朱元璋自己是個工作狂,也讓大臣們陪著,一年沒有假期,就在過年放二天假,貪汙四十兩銀子的官員就得扒皮,然後皮裡揣上草放在衙門的醒目處,讓後來者戒。所以,徵詢意見的結果就是這麼個結果,再加上朱元璋本人喜歡朱標,愛屋及烏,所以朱允炆當上接班人是順理成章的事!
-
3 # 東方鉞
英明的君王都可能遇到立儲的難題和不測事件的發生:秦始皇立的太扶蘇被兒子胡亥和趙高所殺,使秦朝早亡。漢武帝立的太子反叛,兵敗自殺,武帝苦腦可想而知。唐太宗李世民兒子軟弱,帝位被武則天取代。宋太祖趙匡胤也有燭光斧影之災,弟弟趙匡義登上皇位。清康熙帝也有立允仍廢允仍,再立再廢的苦腦和諸子爭位的歷史。明太祖朱元璋亦不例外,因為太子朱標很優秀,文武全才,德高望重,滿朝文武,皇族弟弟們無不心悅誠服。太子繼位,大明江山可謂固若金湯。朱元璋竭盡全力培養朱標接班,然爾萬萬想不到朱標競夭折,對朱元璋的打擊可謂是晴天霹靂,痛苦萬分。岀於對朱標的愛戀,他立朱標的兒子朱允文為太子,這是送給朱標的最寶貴紀念。朱元璋認為的能征慣戰的兒子們和滿朝文武,會和他的想法一樣,不會有二心,所以才立孫子朱允文繼位。
然而朱允文和他的父親朱標相差甚遠,並沒有經過多少歷練,治世謀略水平太低。靠祖父和父親的德威登基,首先應該安撫為朱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親王叔叔們,給他們加官增祿。而是反其道行之,登基不久,輕信憤青官員黃子澄等人瞎呼悠,施行削藩政策,使親王們人人自危,終於逼反了親叔燕王朱棣,導致靖難之災。雖然叔叔奪了姪子的權,但江山依然是朱明江山,不過是由孫子改成兒子。朱棣當上大明王朝皇帝,開創永樂盛世和大明王朝二百多年統治歷史,太祖朱元璋不應有太多遺憾,只不過多一個好事變壞事,壞事變好事的一個過程。
-
4 # 青於藍qyl
想起一個成語,含飴弄孫。想來朱元璋戎馬一生,南征北戰,日子安定下來兒女都大了,只好在孫子身上尋找親情溫暖了。
乾隆皇帝不是也深受爺爺康熙皇帝喜愛,被接到皇宮,親自撫養教育嗎?
-
5 # 龍躍長虹8
立長立嫡,朱標是長子嫡子,是朱元璋和髮妻馬皇后之子,朱元璋是皇帝卻不忘本,同甘共苦,榮華富貴還是在老婆幫助下起家的。傳給朱允文還是看在兒子朱標和馬皇后的份上。
-
6 # 道循不可測
打天下需要心狠手辣,坐天下需要的是寬仁。
明太祖殺孽太甚,無論對內對外,那麼天下有了,下一個皇帝還需要這樣的嗎?當然是不需要了,內部清洗消除了隱患但是也傷了大明元氣。需要的是恢復元氣,這就需要一個寬仁一些的皇帝,朱允炆當時演的的確不錯,和了朱元璋的心,於是傳位與他,奈何此子終究太嫩,登位之後便開始收拾宗室,著了他四叔的道,丟了江山!
回覆列表
朱元璋也想把皇位傳給兒子,哪想兒子比朱元璋自己還死的早,加之朱允炆比現的很不錯,所以皇位很順利的傳給了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