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長安作為前代歷朝的都府,其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已經發展相對成熟,為什麼宋朝沒有定都長安,統治者在定都時是如何考慮的?
20
回覆列表
  • 1 # 帝國的臉譜

    當時的開封人口眾多,不但有大量的官吏、商戶、平民,還屯有百萬禁軍,眾多人口需要消費物資,而當時的物資基本靠東南諸路、州、縣接濟,由於開封水運發達,漕運通暢,給養方便。而定都長安的話,水運艱難,給養不便,再加上開封五代時期已經做過幾朝京都,繁華富庶,選擇長安無異於捨近求遠,去便就難,所以北宋幾代帝王雖曾商討過遷都一事,但最後都以否決告終。

  • 2 # 葉之秋

    長安經歷唐末五代紛亂,早已經變成廢墟。而從五代後梁定都開封時起,開封城經歷數十年的發展,尤其是後周時代的擴建,已經成為當時的第一城市。

    加上唐朝時期,長安,即關中一代糧食產量低下,已經不足以供應關中百姓。定都長安,會帶來無窮的經濟問題。

    而開封,有汴水之利,很輕鬆就可以和大運河勾連。運輸路途既短,運輸又便捷。定都開封,在宋初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宋太祖在平定天下後期,考慮過遷都關中,只是因為被弟弟所弒,遷都被停止。

  • 3 # 戰爭史研究WHS

    第一,開封作為五代當中四個朝代的都城,特別是後周世宗大規模擴建、修築外城以後,其宮室、官署、倉庫、軍營、漕運都完備,已經具備了大王朝長期定都的基礎。

    第二,當時作為一座都城,皇室、皇族、勳戚、官員、禁軍,以及為之服務的各行各業,至少要幾十萬人規模的城市。關中平原在唐朝時期支撐這麼多人口就已經出現困難,當時糧食需要漕運供給,但多囤積在洛陽,唐朝皇室要經常率百官赴洛陽“就食”。

    第三,唐末戰亂,長安大城已經被拆毀焚燬,城牆也殘破不堪(唐朝長安大城的城牆只有六米多高,而且為夯土築,沒有包磚)。五代時後梁的節度使韓建以皇城為基礎,重築城牆,即“韓建新城”。唐長安的宮城和大城都被放棄了。但是這麼小一座城,面積只有5.2平方公里,是無法作為國都的。如果宋朝定都長安,還需要繼續進行大規模的宮室城池營建,成本太高。圖為張其昀《中國歷史地圖》中的長安。一些坊名標註有誤,但可以看一下皇城與大城的尺寸對比

    第四,唐朝東都洛陽雖然也在唐末五代屢遭劫掠火焚,但到朱溫滅唐時,宮室規模比長安完備。五代時曾長期與開封互為陪都,而且後晉、後漢時期,最隆重的郊祀(祭天)禮也在洛陽舉行。宋朝(北宋)繼承五代傳統,仍以洛陽為西京。而且北宋皇陵鞏縣和嵩山當時也在洛陽(河南府)境內。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並未放棄對洛陽的營建,尤其宋真宗曾經多次巡視洛陽,並在洛陽設定國子監和西京留守判官事,當時洛陽的宮殿、宮城、皇城、大城規模也逐步恢復了唐代面貌。

    但是北宋統治集團的權力核心在開封,所以不僅宋初趙匡胤定都洛陽的計劃因趙光義等人的反對而失敗,而且宋朝中期以後洛陽作為西京的地位也不斷降低,壯觀的洛陽宮殿(有宮城、東西夾城,宋太祖曾命王仁軌、李仁祚、焦繼勳修繕,宮殿有九千九百餘間)從宋真宗朝以後就閒置,以致成為鬼狐出沒之地。洛陽大城城垣也不斷因為雨水沖刷和居民掘毀取土而遭到破壞,“卑薄頹闕,犬豕可逾”。所以宋朝不僅不具備定都長安的條件,而且甚至有定都洛陽的條件都沒有遷都,歸根結底還是開封的位置得天獨厚,適合宋代的經濟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土耳其的世俗化改革成功了,伊朗的則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