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覆雨翻雲2006

    內心深處空虛。沒有修煉走下去的想法

    人的一生是一次修煉到死經歷。而你會受不了。太多的苦惱。沒錢。沒女人愛上自己。自己活得那麼渺小。

    錢只是解決生活問題去 而不是 幸福。

    這個太難了。給你內心的豐滿。找個愛人。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是人生的苦難要有內心的平靜和寧靜才能解決。

    如用宗教來解釋自己為什麼得了癌症 災難 失去愛人等災難。也是很多人的選擇。

  • 2 # 西瓜蟲3

    太乖了。以前的小朋友弟兄姊妹多,只撿聰明愛學習的上學,因為愛好所以驕傲。現在是不是這塊料都要學,還得好,競爭厲害,犧牲了大部分玩樂的時間,還要聽話,淨閒人管束。不是那種快樂人生。

  • 3 # 法度之家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是人生的有所追求,有所擔當,找到在社會中的責任,為世界回報些什麼?從所求所得中思想一下自我的德與道在那裡?能為生我養我的世界做點什麼!

  • 4 # lifeissocharming

    前天,我無意間聽到一群小學生在喊:加油!努力!為了人民幣! 我心裡就默默笑了,後來一想,生活確實為此。簡單點,少想點,快快樂樂的。之前我得了重度抑鬱症,非常想自殺。得病的根源是我沒有活自己,從小一直活在別人眼裡,活在對比裡。這是種病態心裡,所以早晚都得得病。好在我後來突然想開了,覺得自己還沒好好的感受世界,然後抑鬱症就慢慢好起來。人生就是慢慢的經歷,感受,不一定非得追求什麼,可能我沒有太大的抱負,很普通的一個人,也沒什麼壓力,就想快樂的活著

  • 5 # 佛玉緣人

    謝謝邀請!首先認知何為空心病?利慾薰心也不算空心病,因為心裡充滿了利慾,其次心靈脩養的豐富為靈魂也不是空心病,因為心理有豐富的內在感受,心安理得,方心態平合!而空心病的產生無疑是靈魂的空洞,態受不到物質與精神的融合與平衡,由此可謂靈魂內在的擁有似乎被很多人所丟失而覺得失落,因利慾過盛與心靈內在修養極度的失落,產生結果為空心病,致因果轉化,謂因果報應。

  • 6 # 你快聽v滴答滴滴答滴

    還是要談談人生的本質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站在宇宙與歷史的角度上來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的存在只是一段記憶,過去了就過去了。那麼,站在社會,政府,他人,你還是有意義的,你就是段關係。那麼,現在你自己的角度看自己,人生有沒有意義呢?這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不過呢,估計就是太閒了,吃飽飯沒事幹,思考人生。很好不錯。然而,最終不過是段記憶。國家經常說孔子,但是你也沒見過,你的觀點與認識都是別人告訴你的,你好意思信嗎?就也是說,不要聽別人瞎扯淡,談國家,談良心,談家人 。因為這一切都無法讓你開心 。所以,人生的意義就是,開心就好。有舍有得 ,不要勉強。如果你喜歡我說的你就姑且一聽,否則你就蕩然一笑了之吧。

  • 7 # 心理學的日常

    我理解的空心病就是不知道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是什麼,沒有奮鬥的方向。

    空心病的特點有抑鬱、孤獨、自我缺失感、外部認同不足、伴有自殺傾向、通常持續的很久。空心病的抑鬱和自殺傾向不同於抑鬱症,患有空心病的人往往社會功能良好,他們可能是學生幹部、社團負責人或者是某一行業的佼佼者,善於交際、彬彬有禮、同時賦有幽默感。其實現代空心病源於西方現代病,我國精神障礙患病率從1982年的1%增加到2005年的17%,同比焦慮症增加8倍,抑鬱症增加120倍。是什麼導致了空心病的蔓延?六七十年代的空心病是源於國家把一切都安排好,大家也尋不到生活的目標是什麼,現代空心病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中國誨人不倦的教育。中國式的教育把考上大學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當達到這個終極目標,人們就會喪失動力,也不會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麼。我活著的目標好像就是為了考上大學。

    其次,網路化的發展,致使大部分人出現了自我認同危機,不知道自己是誰。

    再次,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本溯源的傾向,都希望瞭解自己,但是在這個探索自我的過程中充滿了迷茫等各種衝突。

    最後,是整個時代價值觀的缺失,人們做事沒有任何原則可談,整個時代的空心病劃分到每個人身上。

  • 8 # 冷憧

    關於“空心病”的討論文章我也讀過好多篇,也在關注這個現象。確實所謂“空心病”是一種現象,這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共同面臨的人生難題,也是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難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到底是誰,我該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怎樣才能做我自己,我怎樣才能接納自己,愛這個世界?”……

  • 9 # 彩虹歸來

    “空心病”歷來就有,在封建社會,體制規定了角色等級,人們只需服從,無需思考,也就不算病了。到如今為什麼變成“病”了呢?因為社會在發展,環境變化太快,競爭太激烈,人們的思想還沒有解放,思考還沒有深度,容易被外界影響和控制,變得浮躁、憤怒、迷失。

    治療空心病,道理說起來很簡單:在親情上,孝順父母;在愛情上,真心待人;在友情上,信守承諾;在工作上,服從命令,專心提升。做到這些,心又怎麼會空呢?必定是被填滿的。覺得很簡單?卻沒有多少人認真做。

    現代人容易為經濟焦慮,認為有了錢就有了一切,其實不然。安全感這種東西,來自方方面面,感情可以讓你的奮鬥更有意義。

    為什麼那麼多人心空了呢?不信任,不真誠,害怕付出,只講利益,意志薄弱,浮躁抱怨,喜歡捷徑……最終你哄我我哄你,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推薦空心病人看看《阿甘正傳》,智商只有75的阿甘最終成為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富翁。不要用運氣好來形容,他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一直在做正確的事情,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空心病治療方法。

  • 10 # 上坪哥哥

    我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實我覺得跟空心病大同小異。我不敢追女朋友,我怕我追到了也沒用,我怕有遺傳。我不知道我還活著幹什麼?我生存的意義是什麼?上天安排我來到這個世上,又給我這個病她的意義又是什麼?是折磨我讓我痛苦的死去,還是有別的用意?

  • 11 # 大廚老齊

    謝謝邀請,現代社會節奏太快,壓力大,很多人亞健康,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為了生活不得不適應社會,放棄原有自我追求,不得不跟風,不然會被社會生存法則(物競天擇適者存)所淘汰,所以是大眾無奈無助的選擇結果,沒的選擇,要想生存,就必須有所揚棄,只為生活更好,不得不改變初心,隨遇而安,隨風而動,跟著感覺走,相機三思而行。

  • 12 # 冰山188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抑鬱症,今天又多了個空心病,身患幾十種重病還能活到今天,我都佩服我自己,大多時間我不想跟任何人說話,說完話只會覺的更難受,不能思考,思考也會痛苦,不想幹任何事,不想吃飯睡覺。

    常常想起往事,想起兒時的快樂生活,想起父母,想起當年的同學和朋友,曾經有那麼多快樂,如今為什麼要活著,人生難道註定就是生來要受苦的嗎?馬未都說讀書有百利而無一害,我卻覺的讀書壞處多多,人人都想發大財,不勞而獲,卻不知發大財只能快樂一陣子,而後就是無窮的空虛,人註定孤獨一世,古往今來,莫不如此,沒有切身經歷你的痛苦別人永遠不會明白,我也不明白別人的,就像海子,世俗間的快樂永遠也體會不到,只想靜靜的說一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人世間有太多痛苦和無奈,生活就像一件華美的袍上面密密麻麻爬滿了蝨子,人的慾望水漲船高,水無論怎麼漲也碰不到船頂,而船就是人的慾望,生老病死,怨憎聚,愛別離,求不得,但生活比小說要精彩的多,苦海無邊,痛苦也遠遠不止上面這些,痛苦需要一種深刻的對生命和人生的認知,需要經歷很多痛苦挫折,精神上的痛苦比肉體的痛苦大的多,就像抑鬱症一樣,彷彿是一個精神誤區,進去便很難出來。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便是錯,的確世界上我還真沒發現只有好處而無一絲壞處的東西,正能量傳的多了就覺得好假好虛偽,心靈雞湯賣的多了也就沒人信了,因為本來這些就不是真實的,活了半輩子,竟然不知活著為了什麼,彷彿一切都是假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的負面。

    真話就不多說了,不是被封就是被人們不認同,直好一人默默的把它藏在黑夜中,願遠方的朋友獲得人生最大的幸福,願人們永遠快樂

  • 13 # 康馨心理諮詢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之前“空還是滿”的一個案例,在這兒給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一位病人最近因為終於真正擺脫了便秘的困擾而興奮不已。

    說起來,這位病人也是挺特別的,大部分便秘患者治療的目的就是解決便秘,讓排洩通暢。但是我的這位患者在消化內科解決了便秘之後,非常不高興的對消化科醫生說:“我現在空的難受。你想辦法讓我不空。”弄得醫生哭笑不得,覺得她是無理取鬧。只好將包袱甩到我這裡。

    原來,患者每天都要花超過3個小時的時間待在衛生間裡解決便秘,儘管很難受也讓她感到自己的時間完全被填滿了。當她排洩正常以後,她覺得自己有大量的時間無所事事讓她感到非常難受。這種空,她以為是腸道的空實際上卻是內心的空虛無法填滿。治療的關鍵在於幫助她發現填充自己內心的東西。當她的內心被填滿了,她就不需要用便秘來充實自己。這聽上去很荒謬,但這就是事實。

    這個案例也跟“空心病”有關。“空心病”反映出來的更多的是在這個焦慮的時代,我們的人生需要層次應如何滿足?我們的人生價值如何實現?

    在我們的心靈中有多種層次的需要。首先考慮到的一定是各種基本物質需要,比如食物。當這個需要無法被滿足時,會把全部注意力放在食物上,根本關注不到其他。就如中國人過去連打招呼都是"你吃了嗎?"

    當這個需要被滿足以後,我們會有新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如果我們的需要仍停滯在上一層次,內心就會處於一種空虛狀態,很難被滿足,會處於強烈焦灼中,很可能不安,以致於無限囤積。比如,不斷賺錢,不斷房,無節制的貪食。

    而安全需要滿足要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安全,一是團體安全。個人可以透過努力保障自己的健康、工作穩定和家庭穩定。而團體安全則來自法律保障個人財產和人身安全,同時,用軍隊作為更穩固的核心保障。

    當安全被滿足以後,我們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則來自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和相互照顧、教育、信仰,以及我們個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成就。

    所有的一切被滿足以後則是自我實現的需要。而這一需要的實現則來自於創造性的工作和生活。

    每一種需要不被滿足時,都會出現不同的“空心病”。

  • 14 # 明月清風高樓望月

    空心病根源是沒有理想,沒有目標,自我,心中沒有家人,朋友。如果一個人得了嚴重的空心病,百治無效,莫不如放棄藥物治療,採用自然療法,親情陪伴。放棄目前的一切,因為這一切是他所不喜歡的。只所以得空心病,就是他失去了自我,不知為誰,為什麼活著。首先要讓病人感知生活的美好。做點工益,去養老院,孤兒院,做點愛心奉獻,讓愛心迴歸,愛能使空落的心有寄託,有存在感。空心,確實因為心裡太空了,多年如同行屍走肉,木偶人,機械的做著別人安排的事情。除此之外,心理什麼都沒有,之所以學習好,就是因為他們太聽話了,就向機器人,久而久之,心裡無比煩惱,失去了活著的意義。與當前的教育有關,家長太苛求。教育孩子還是順其自然。別給孩子太大壓力。健康才是根本。

  • 15 # 溫暖人生205039925

    我第一次聽說空心病這個詞,抑鬱症剛適應。說白了,就是吃飽撐的,有錢燒的。在缺衣少吃的地區,這些病很少見。因為每天為了生活顧不上別的,都起早貪黑的幹。吃飽了,穿暖了,有錢了,病多了。就應該讓那些除了身體以外有病的人上貧窮地區歷練一下,應該讓精神充充電。知道人活著為了什麼?

  • 16 # 夏蟲不可語冰2008

    什麼是空心病?

    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的

    空心病,價值觀缺陷導致部分人心理障礙,並稱之為“空心病”。 釋義:價值觀缺陷導致的心理障礙,症狀為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對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疲憊、孤獨、情緒差,感覺學習和生活沒有什麼意義。人生看不到希望,終日重複沒有結果,生活迷茫對未來沒有任何希望,存在感缺失,身心被掏空。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空心病是價值觀出現了缺陷,那麼是什麼缺陷呢?

    應該說人的價值觀與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

    空心病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最近因為是暑假。筆者有時間思考這一問題。初步判斷如下:

    一、目標達成。

    每個人生活都會有目標的,這個目標可以是考上心儀的大學。也可以是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也可以是完成了一項工程專案⋯總之,這個目標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當然在當事人看來也是很大)。往往這個目標越大越容易失去方向。造成人生意義的喪失。一旦目標達成,在沒有新的目標產生之前往往處於迷茫和彷徨失措之中。極易出現空心病的症狀。

    二、大一新生。

    十二年寒窗苦讀,總算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這個時候很多學生陷入迷茫。不知道以後要幹什麼。沒有職業規劃,更沒有人生規劃。或者說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以前只知道學習、考試。現在沒有了高考這一目標牽引,不知道該做什麼。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生活是被家長和老師安排的。現在沒有被安排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就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橋段。

    三、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因為習慣了為子女付出,一旦子女成年或者成家。自己無法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而陷入空心化。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因為子女未成年時就是將孩子養育成人。讓孩子過上想要的生活。一旦這一目標實現,則人生支點(人生意義)缺失。

    四、退休。

    退休意未著社會價值的喪失。尤其是體制內的老人退休以前的轟轟烈烈不再。比如一些退休幹部。這個時候一種存在感的缺失很容易造成沮喪、頹廢、孤獨、嚴重者可持續情緒低落甚至抑鬱。這也是一種空心病。

    空心病與抑鬱症十分相似。但無法藥物治療。所以更難處理。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尋找生命的意義和自我價值。

    不同群體和個人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17 # 桐薇說職場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當一個人不斷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時,那麼不管這些選擇是對是錯,他的生命都會因為自主選擇而豐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會不斷增加。

    得了空心病,因為他們從小到大,所做的選擇都不是自主選擇。他們的人生被過多幹預和控制。

    這種控制可能是可見的、強勢的,也可能是不可見的,潛移默化的。

    久而久之,他們就真的喪失了,辨別自我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什麼意義,也失去了自己主動選擇的能力。

    更可悲的是,得了這種病的人,大多是周圍人眼中聰明、優秀的孩子。

    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智商和能力,來不斷地滿足父母或其他人的要求。只是,他們為此付出了代價,那就是放棄、掩蓋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這種情況,在中國這種多年應試教育,以及習慣了父母子女邊界模糊的環境,是非常常見的。性格剛烈極端的,就發展成弒父弒母的悲慘結局,性格沒那麼剛烈極端的,就發展成了空心病,漸漸失去了生命的能量。

    說起來,感覺很悲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是有強大的自愈能力的。對於我們的生活,掌控權最終還是在自己手裡。至於如何自愈,那就是另外的話題了。

  • 18 # 團媽陪團刷世界

    什麼是空心病?是指值觀缺陷導致的心理障礙,症狀為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對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疲憊、孤獨、情緒差,感覺學習和生活沒有什麼意義。人生看不到希望,終日重複沒有結果,生活迷茫對未來沒有任何希望,存在感缺失,身心被掏空。

    你我他,也許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的“空心病”,來說說我的兩段經歷和心理路程:

    一,產後的抑鬱,不知活著的意義。

    我和老公是跨省婚姻,我們在深圳打工。懷孕後期我是到婆家待產,來到一個除了公婆,其他人都不認識的陌生地方。在坐月子期間婆婆一個人上下忙,因公公不幫忙,公婆大吵架,甚至打架,我婆婆哭的休克了。月子後初為新媽媽的我,也不敢獨自帶著孩子去深圳找老公,於是一直在婆家帶孩子,公婆緊張的夫妻關係,嗷嗷待哺的娃,剛離開職場沒有收入,生完小孩身材大變形,沒有親人在身邊,連說句知心話的人都沒有。幾度抑鬱,不知道活著幹嘛,結婚幹嘛,生小孩幹嘛。

    治癒辦法:

    1.帶好孩子的同時,自己多和公婆溝通,聊聊自己的想法。

    2.多帶孩子出去玩,主動結交朋友。

    3.看書上網,寫孩子成長日記。

    4.鍛鍊身體,改為形象,努力恢復產前模樣。

    5.關心時事,與原來的同事朋友保持聯絡,努力充電,隨時返回準備職場。

    二,職場遇到瓶頸期,三十而立卻立不起來。

    一份工作,我做了6年,6年裡沒有大的發展,如果說這份工作的優點就是穩定,離家近,方便照顧孩子。6年間恍恍惚惚,工作猶如雞肋。在一次與“李莫愁”發生摩擦,徹底的不幹了,辭職了。雖然當時大快人心,但事後的日子不好過,畢竟三十歲的人了,家裡還有老人孩子要照顧,處處需要錢。再加上尷尬的年齡那年,一般像這個歲數的女性都做公司小主管,小領導了,而咱再去找工作就意味著面對的全是比自己年齡小的領導,還被人挑三撿四的,另外工資待遇還是自己剛工作時的水平。迷茫、疲憊、孤獨、情緒差,心中的苦無人說。要不有孩子要養,真想不活了。

    治癒辦法:

    1.沒有工作是暫時的,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2.困難,困難,困在家當然難。多走出去接觸人,與人交流。

    3.把自己簡歷掛在網上時時更新,找準自己需要適合自己職業,寧缺勿濫,這個年紀了,你所要的工作不只是一份收入,更是的發展機會和平臺。

    4.自己有新想法和方案及時記下來,這個時代,求生的方式很多,不止是給人打工,更多的可以自主創業,有機會自己做也行。

    5.積極鍛鍊身體,運動使人頭腦清醒,好身體是一要的本錢。

    以上是我的親身經歷,總之,好死不如賴活,只要活著就有機會,更何況,家人還等著我們了。

  • 19 # 鵜鶘心理陳小康

    所謂空心病,就是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缺乏對生活的熱情,甚至覺得活著沒有意義。他們的主要表現形式是:1.強烈的孤獨感,覺得沒有人能真正的理解自己,父母和朋友都不可以。2.無意義感。覺得生命就是活著,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3.在意別人的看法,甚至會為了別人的看法而去做傷害自己的事。4.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很久,可能從初中、高中就已經開始了。

    可為什麼會得空心病呢?我認為原因有兩個,首先是中國的應試教育。應試教育讓我們習慣了追求分數、追求名次,可在我們心理,分數和名次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那不過是父母和老師的希望罷了。也就是說,從小到大,應試教育讓我們習慣了以父母和老師的希望作為自己人生的意義,而我們自己的需求往往是被壓抑的。等我們長大了,工作了,我們生活的意義仍然是父母的意志,我們被逼著相親、逼著結婚、逼著找工作,逼著掙錢。而當父母沒有了期待時,你就會覺得自己心裡很彷徨,因為你已經沒有了慾望和動力,變成了“空心人”。

    另外一個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雖然現在是電子通訊時代,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反而更遠了。比如有朋友今天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去國外旅遊的照片,照片讓你很羨慕,但你又沒有時間去同樣的地方。你會覺得委屈和不甘心,但又怕別人看出來嘲笑自己,那時候,你和朋友之間的距離就變遠了,生活變得更加沒有意義了。

  • 20 # 楊靖

    2016年11月,北大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在參加第九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時做了主題演講:《時代空心病與焦慮經濟學》。

    他認為“空心病看起來像是抑鬱症,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醫院的話,一定會被診療抑鬱症,但是問題是藥物無效,所有藥物都無效。

    這些孩子,他們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他們從小都是最好的學生,最乖的學生。他們也特別需要得到別人的稱許,但是他們有強烈的自殺意念,不是想自殺,他們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活下去,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他說:“空心病核心的問題是缺乏支撐其意義感和存在感的價值觀。我做過一個統計,北大一年級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請注意這是高考戰場上,千軍萬馬殺出來的贏家。還有40.4%的學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我現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這樣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

    我不僅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也是一名從教12年的大學老師,同時還是廣雅中學等多家知名中小學的心理顧問。對空心病一詞我在認同的同時,更在尋求解決之道。

    空心病如果說發病於大學特別是新生入學時段,那成因就是在孩子們高考前甚至是童年。錯誤的家庭教育與極端的應試教育共同造成了如今高比例的空心病大學生。根據我的個人經驗,空心病已經日益低齡化,初中甚至小學高年級都已經出現了空心病青少年。

    這是個社會問題,也是孩子們的心理問題。

    如何破解?後期經驗覆蓋早期經驗!每個人都會與其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做出積極迴應。

    我的經驗:大學階段,特別是大一大二是人格定型的最後關鍵期。若此時透過有效方法改造其認知,進而改變其人格,空心病的解決絕不是難事!只是這種改造絕不能簡單的建立在被迫的基礎上,只能是建立在認同的基礎上。

    每個學期開學面對新生的第一堂課,我都會告訴他們:我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成為積極主動樂觀的人。

    至於期末考試成績,我絕不看重!我習慣給學生很大學習壓力並持續整個學年。我可以說毫不在意學生的考試成績,卻極度關注其心理狀態、人格特質的變化。因為我相信是人格而非一時的成績決定了人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貝利、馬拉多納,究竟誰是唯一的世界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