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不是都是土豪了?
6
回覆列表
  • 1 # 啤阿啤

    草根和土豪都是相對的。比起權健華夏上港之類的,別的隊可能都要算草根了吧。縱觀這十幾支球隊,長春重慶泰達建業包括新上來的人和,應該都屬於投入體量小一些的球隊,屬於精打細算過日子的球隊,明年也有較大可能處於保級形勢下。投入多是好事,敢投入的球隊多也是好事,冠軍和亞冠區的懸念更大,比賽更好看,中國球員提高也相對快。但是依然期望回到理智合理的球員市場環境,邊緣國腳動輒過億,球員心浮氣躁心比天高,也讓外人看笑話不是?

  • 2 # 今體育

    近幾個賽季中超聯賽的燒錢速度越來越快,讓俱樂部的運營成本急速上升。如果說三四年前一家中超俱樂部一年投入三到四個億已經算是豪門的話,那麼對於最近兩個賽季的中超俱樂部來說就只能算是門檻費了。可以說,大牌外援外教的轉會費和工作,國內球員身價的虛高,比賽獎金的翻倍,都是中超俱樂部運營成本激增的最主要原因。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之前小成本經營的球隊正在慢慢被淘汰出中超的圈子,遼足、申鑫、延邊、綠城等俱樂部都是這樣的例子。新賽季,中超聯賽中還將有16支隊伍,這些隊伍中基本上都是經濟實力雄厚的金主了。如果說在經濟上相對較為緊張的,也就只能算是長春亞泰、重慶力帆和河南建業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隊內的優秀球員也正面臨著被其他球隊挖走的局面,那麼這些球隊很可能走遼足的老路,成為下賽季中超聯賽中的降級熱門。當然,對於這幾支球隊來說,特別是對於長春亞泰和河南建業隊來說,他們保級的經驗較為豐富,隊內球員實力也較為均衡,所以他們也有自己在中超聯賽中的生存之道,讓一般人也難以摸得到頭腦。新賽季中超聯賽中的一個未知因素就是從中甲聯賽中上來的大連一方,一直有訊息稱大連萬達方面將出手援助一方,但是目前還沒有官方說法。如果一方得不到萬達的支援,那麼下賽季的投入也許也達不到他們球迷的預期。

  • 3 # 觀球事

    都是土豪不可能,但是像延邊、遼足的窮隊,不可能再站住腳了,所以逼迫各隊都大幅投入,即使原來是草根的球隊,也要硬著頭皮加大投入。

    今年降級的兩支隊伍,是中超16支隊伍中最窮的,遼足連續幾年賣主力求生,今年終於降級了,延邊自從賽季中富德不再給錢後,也慘遭降級,天津億利為什麼最後幾輪能夠奇蹟保級,高額的贏球獎金,是能夠連勝4輪的重要原因,這些都警示著中超中下游球隊,再緊衣縮食就要降級了。

    排名第14的河南建業,投入高達6億人民幣,才勉強保級,其他的隊伍,肯定投入的更多,上港花了12億,本想拿一個冠軍,但是最後連一個也沒有撈到,證明現在的中超,軍備競賽的競爭是多麼的激烈。

    現在的中國足球,已經被資本衝昏了頭腦,如果這些錢都投入青訓,何愁中國足球不行啊?

  • 4 # 小言球事

    都是土豪球隊,不可能。個人認為,明年的中超賽場上的草根球隊至少有一支,那就是河南建業。

    足球俱樂部,有不同的生存方式。豪門俱樂部追求的是成績,而草根追求的是一種執著、一種精神和情懷。

    本賽季的遼寧開新和延邊富德,可以說是草根足球的代表,由於財力有限,加上賽季初賣血過多,隨著主力球員離開,球隊實力下降,最終沒能逃過降級的命運。

    然而有一支別樣的草根球隊,那就是建業足球,小本經營,投入不大,靠著獨特的選擇外援的眼光和培養年輕球員的思路,全隊上下齊心協力,完成了保級。在土豪集體湧現的中超賽場,能夠生存下來,就是成功。

    作為唯一一家自職業化改革以來從未易幟的民營俱樂部,小本經營的河南建業,能夠堅持走下去,就是成功的模式。足球場需要的不僅是豪門球隊,同樣需要草根球隊。

    2018賽季的中超賽場,依然可以看到建業足球在綠茵場上馳騁。

  • 5 # 體育有毒

    不可能出現都是土豪的狀況,一個俱樂部投資足球肯定是希望越來越少,除非有外來的贊助增加,才有可能投入加大,俱樂部運營的規律,除非是非盈利球隊如皇馬。

    因為我們的球隊有好多是國企,所以不會過分的燒錢,但是隨著近幾年的資本注入每年的保級成本肯定都在上升。從第一張圖可以看出智誠、亞泰、富力、力帆、投入都是在減少的,但是相應的成績沒有排名前列。而恆大雖然減少投入但拿到冠軍還是在吃老本,但是明顯感覺到身後球隊追趕的壓力。再看看今年降級的延邊、遼足說明了一點: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還有上賽季中期為了限制土豪瘋狂,足協已經出臺限制領,外援不高於4000萬內援不高於2000的政策讓夏季轉會寥寥無幾,而急需轉會的球隊都選擇的低於350萬美元的操作來規避足協政策。足以看出瘋狂燒錢的中超已經開始降溫。而本賽季開始又增加了限制外援的政策註冊於亞冠上場一致為3+1而上場外援依舊3人,進一步考驗各隊本土陣容厚度。而球隊對於本土隊員的需求必定會增加,但是轉會費的限制必定讓投資人頭疼一番,不可能看著那麼多錢去支付給足協把,除非迫切需要,如若不然下賽季會出現更多的租借合同。經過瘋狂的燒錢後應該好好冷靜下來去,投入與長產出已經基本持平,剩下的就需要比拼內援質量,如果內援青黃不接,買來再好的外援又能怎麼樣呢?

  • 6 # 一句話談

    土豪可不代表什麼?難道有錢就代表你有實力嗎?顯然不是,恆大的成功是不可再複製的,中超球隊如果跟風,要靠砸錢來維持球市,還不如不做,看看人家歐洲五大聯賽,每個聯賽都有自己的特點,西甲球風整體偏團隊和戰術,德甲的身體對抗更強,英超好看的原因在於節奏攻防很快。一個聯賽需要長期的經營培養出自己聯賽的特色與風格,不是跟風,不是砸錢,不是一切向錢看。中超給外界的感覺就是利益的集結號,花錢買大牌,功利性太強,是做不好聯賽的。錢是靠球隊整體的運營賺的,而不是用錢來運營球隊,本末倒置就不太好了!

  • 7 # 邱彼岸

    大家應該都知道,2018賽季中超16強分別是:

    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天津權健、河北華夏幸福、山東魯能、重慶力帆、廣州富力、貴州智誠、北京國安、河南建業、江蘇蘇寧、上海申花、天津泰達、長春亞泰、大連一方和北京人和。

    關於草根球隊還是土豪球隊,一般來說,中國足球的界定邏輯是用俱樂部的資金實力和球隊的人員結構來作衡量標準。按照這個習慣性思維,那麼在中超諸旅中,最起碼有幾支土豪球隊,絕對不會與草根沾上任何關係,包括: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天津權健、河北華夏幸福、山東魯能、北京國安、江蘇蘇寧。

    這七支球隊的背後注資方,都有百億以上的身家底子,而在球隊建議方面,他們也有一擲千金的魄力決心與實際行動。因此,就算這其中偶爾會有個別球隊在成績榜單上出現意外滑坡,比如2016賽季的山東魯能和2017賽季的江蘇蘇寧。但是,沒有誰把“草根”這個標籤貼到這些球隊的腦門子上。而有一些球隊,雖然不再是財大握粗的身板,但是底蘊委實雄厚,而且整體表現也不算太LOW,所以,也不會被歸到草根之列。這種型別的突出代表是:上海申花、天津泰達、廣州富力這三支球隊。

    此外,大連一方和北京人和這兩支升班馬,雖然在中甲時段裡並不是陣容驚人,但是他們都擁有強大的後臺背景,在金錢方面可以施展的尺度絕對不會太小。所以,這兩支球隊也不會是草根級的。

    篩選到這裡,答案已然呼之欲出了。河南建業、長春亞泰、貴州智誠、重慶力帆四支球隊,就將組成2018賽季中超聯盟裡的草根群落。這其中,長春亞泰和河南建業的草根化程度會更濃烈一些,而貴州智誠和重慶力帆則都試圖努力將自己洗刷出一些金錢色。但從開銷手筆和人員級別來看,這四支球隊在富者如林的中超江湖上,確實只能是草根的形象和地位。當然,草根球隊不等於菜鳥球隊。草根逆襲的案例,在全球範圍內都不鮮見。上賽季貴州智誠的表現便足以用驚豔來形容。這意味著,2018賽季裡,保級大戰儘管必然會波及到草根部落,但是這四支草根之師不大可能是保級的全部主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足能不能贏得2020年奧運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