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封弦
-
2 # 白貓體育
可能性很小。從近些年國奧、國青在亞洲的慘淡戰績也能看出來,我們上一次出線在世青賽,還是在2005年。
2020年奧運會男足的適齡球員出生於1997年1月以後,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批球員在亞洲的戰績。2016年U19亞青賽,中國國青在李明的率領下小組賽1平2負,一球未進墊底出局,這批球員包括:
這其中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張玉寧、林良銘,也包括在中超嶄露頭角的郭田雨、胡靖航、魏來等人,但整體水平與亞洲強隊還是存在著比較大差距。
-
3 # 線哥
奧運門票,開什麼玩笑?不但男足,女足進入東京的可能性也不大。
除去東道主的名額,男足3個,女足2個,也就是說,只有亞洲頂級的球隊,才有較大的可能進軍東京奧運會的足球比賽專案。作為亞洲三流的中國男足國家隊和亞洲二流的女足國家隊來說,實在是難上加難。
解放後,中國男足一共參加了兩次奧運會,都是在亞洲舉辦的奧運會。1988年的漢城和2008年的北京(東道主身份直接進入),當然,兩次奧運會的成績都不好。而當時中國國奧隊的球員,還都是能力非常強的。
1998年國奧隊名單如下:
賈秀全、柳海光、馬林、唐堯東、張惠康、孔國賢、郭億軍、 張小文、李輝、高升、朱波、王寶山、段舉、麥超、謝育新、 王軍、霍建廷、朱平。
2008年國奧隊名單如下:
韓鵬、周海濱、苑維瑋、崔鵬、王曉龍 、李瑋鋒、郜林、沈龍元、邱盛炯、馮瀟霆、朱挺、趙旭日、劉健、姜寧、劉震理、宋振瑜、陳濤、趙銘 、萬厚良、鄭濤、戴琳、張鷺、譚望嵩、蒿俊閔、呂建軍、閆相闖 、董方卓、鄭智、於海。
看完這兩屆奧運會名單,很多球員當時都是各個隊的主力球員,並且經過了世青賽等比賽的考驗。但現如今這批國奧適齡球員,幾乎都沒有打過世青賽,所以他們的大賽經驗是極其匱乏的。可能會有人說,如今足協不是規定了中超中甲聯賽的U23新政,不就是為了鍛鍊東京奧運會適齡球員嗎?
談到這裡,不得不說,足協新政的出發點本身就是“應試教育”,急功近利的同時也顯得十分業餘。不少U23球員在比賽二十幾分鍾甚至十幾分鍾就被換下,而且搞足球的都知道,球員在20歲的時候處在最佳上升期,到了23歲這個年齡,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發展潛力了。所以,足協的新政連治標都談不上,更不用說治本了。
自己不行,再看看我們需要競爭的對手。南韓、伊朗、北韓、澳洲這些國家的國奧隊,中國國奧是打一次輸一次。卡達、伊拉克、烏茲別克國奧,中國國奧也不是人家的對手。更可怕的是,泰國、越南這些我們之前可以狂虐的對手,如今的水平也都大幅度提高。
所以,自己的水平越來越差,對手的實力都在提高,中國國奧想要搶亞洲3個名額,大家說有沒有可能。
-
4 # winglinyue心繫祖國
最不想看的標題又來了,既然來了讓大家先看一圖片,人家的球場永遠沒有空閒。不分晝夜,全民齊上陣,堅持苦練,再加上他們的政策是責優錄取,萬里挑一,如果我們也億裡挑一,想不贏都難。
中國的特色性質造成了許多特色,你要是太認真的對待能氣死你,足球愛出現不出現跟我們有什麼關係,那是大款的遊戲,出不出現對球員只有利沒有弊,我等百姓著什麼急,不看就齊了,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吧,別給自己氣個半死,還得自己花錢受罪,球員也不給你一分錢。
到2020年還出線不了全部送去挖煤,直到下屆預選賽,還沒出現就換下一波隊員繼續挖煤了,如果下屆一直出現,上屆球員就一直挖煤下去,挖到上見天堂,下見地獄。
國際足聯公佈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舉辦時間及各大洲的參賽名額分配,男足方面,亞洲分得4個名額,女足有3個名額,都包含了東道主日本。並且確認了2018年世俱杯、U17女足世少賽、U20女足世青賽,以及女足世界盃的舉辦時間。
剩下席位只剩下3+2。
中國足球如果無法贏得奧運席位那“體育強國”這四字降毫無意義?
這一次國足肩
上擔負的不僅僅是國人對中國足球的希望,也是對日本的一種態度,關乎國顏、關乎每一個愛國人士的重任。
有人說“黑國足黑出感情了”,我想每個人都是對中國足球給予很高的希望。我們都需愛國足n次,雖然國足令我們失望也不少但是這一次是在日本,曾經的歷史不能遺忘。
回覆列表
這樣的問題太功利,亞洲足球本來就羸弱,中國足球在亞洲更是底層的存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凋零,在這種現實下,你不去關心中國足球未來的規劃發展,不去關心青少年足球發展,卻關心奧運門票,你認為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