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詩雨花魂

    出生貴族世家的義律,從道德角度反對鴉片貿易,認為鴉片貿易賺取利潤是英國的恥辱。鴉片走私將危害到英國擴大其在華的合法貿易,於是他呼籲在國內禁止鴉片走私,因此他反對開戰,更加反對以鴉片貿易為名開戰,對鴉片貿易進行強烈譴責。企圖主動承擔起制止鴉片走私的責任。他甚至提出與滿清官員一起去阻止鴉片走私。

    據歷史記載,義律是一個鴉片貿易的堅決反對者,他公開表示,鴉片的價格昂貴,且不穩定,如果英國將用於鴉片貿易的資金用於其他貿易,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義律還支援中國禁菸,多次強調,禁菸有利於中英關係的穩定。他曾經在給巴麥尊的信中說了:“我決定使用我的權力範圍內的一切合法手段結束該貿易,並防止它重新出現。”再說經過義律的斡旋,英國鴉片商人儘管拒籤保證書,但還是同意交出鴉片。林則除獲得2萬多箱鴉片,其中怡和洋行上繳鴉片7,000 箱,寶順洋行上繳鴉片1,700 箱,旗昌洋行上繳鴉片1,540 箱。

  • 2 # 御前帶刀侍衛

    義律,鴉片戰爭期間的英國侵略軍代表。出生於英國貴族,1815年,他參加水兵,在印度和牙麥加執役。

    義律於1834年跟隨律勞卑勳爵抵達中國,擔任貿易專員秘書。律勞卑在同年逝世後,義律獲升任為駐華商務副總監,並隨後在1836年12月,接替G·B·羅拔臣爵士出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一職。1836年,他接任英國駐華商務監督。1839年,他竭力抵抗和損壞中國禁菸運動,並建議武力侵華。

    1839年,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時,他多方阻撓破壞,並慫恿英外交大臣巴麥尊對華使用武力.10月,英國決定發動侵華戰爭.次年2月,懿律和他被任命為正副全權代表.6月封鎖廣州海面,挑起鴉片戰爭.7月率艦隊攻佔定海,並北犯大沽,遞交巴麥尊給清政府的照會,提出賠款、割地、鴉片貿易合法化等無理要求.1841年1月在廣州和琦善會談中,提出《穿鼻草約》,並於20日單方面公佈,同時派兵強佔香港.1841年1月26日英國海軍在西營盤登陸香港島,他代表英國在2月2日向香港居民頒發兩條法律:華人繼續使用中國律法及習慣,惟一切酷刑應予廢除;非華人則以英國法律審判.5月又率軍攻廣州,迫使清將奕山訂立《廣州和約》.後被調任駐北美洲得克薩斯代辦、百慕大總督等職.

    英國政府全權代表查爾斯.義律(Charles Elliont)本人就是一個堅決的鴉片貿易反對者.他原任英屬蓋亞那醫療艦《奴隸護神》號艦長,前任英中聯絡官羅賓遜爵士也是鴉片貿易的反對者,他報告英國政府:“無論什麼時候,英國政府要我們制止英國船隻參與鴉片非法貿易,我們都能夠完成.但更確實的辦法是禁止英屬印度的罌粟種植和鴉片生產.”這個建議導致印度當局的強烈反對,他終於被免職,臨時委任義律擔當此職.義律一上任就要求英國政府改變在中國的歷史航向,敦促政府採取措施制止鴉片走私.他個人認為這種貿易是一種罪行,是大英帝國的恥辱.在給倫敦的報告中,義律寫道:鴉片貿易“給打著天主教旗號的國民丟臉.”

  • 3 # 老劉

    查理·義律,爵士,出身於英國貴族,海軍上將。1815年加入海軍,在印度和牙買加服役多年。1822年升少校。1830-1834年在英國殖民地蓋亞那充高階官員,管理奴隸。1834年7月他以上校軍銜隨英國政府派駐廣州第一任商務監督律勞卑來華,任秘書。第二年任第三商務監督,同年升第二商務監督,1836年升商務總監督。他長期在英國殖民地壓迫和奴役當地人民,來中國後積極從事於侵略活動,以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為巴麥尊所信任。後因鴉片貿易問題,導致英國對清朝政府宣戰,從而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他並率先在1841年1月26日派兵佔領香港。

    義律在鴉片戰爭中究竟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我們在180年後的今天又如何以客觀的眼光去看待當時的義律是如何反對鴉片戰爭的?

    說到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義律本人在戰爭爆發前,其實就是一個堅決的鴉片貿易反對者。他原任英屬蓋亞那醫療艦《奴隸護神》號艦長,前任英中聯絡官羅賓遜爵士也是鴉片貿易的反對者,他報告英國政府:“無論什麼時候,英國政府要我們制止英國船隻參與鴉片非法貿易,我們都能夠完成。但更確實的辦法是禁止英屬印度的罌粟種植和鴉片生產。”這個建議導致印度當局的強烈反對,他因此而被免職,臨時委任義律擔當此職。義律一上任就要求英國政府改變在中國的歷史航向,敦促政府採取措施制止鴉片走私。他個人認為這種貿易是一種罪行,是大英帝國的恥辱。在給倫敦的報告中,義律寫道:鴉片貿易“給打著天主教旗號的國民丟臉。”(在後來林則徐廣洲禁菸時,也是義律以英政府的名義,要求本國鴉片商人將所有的鴉片共20,283箱交出,由他轉交給中國政府。當然這也是後話。)

    同時,義律也認為中英兩國之間應該存在對等和公平的貿易。因此,義律一反前任律勞卑強硬的作風,在澳門上任後,沒有理會倫敦的反對,便著手改善英國與清廷的關係,以懇切的語氣致函時任兩廣總督鄧廷楨,表示希望兩人能夠在廣州見面。然而,義律經過多翻交涉仍無濟於事,清方始終拒絕接見他。到後來林則徐奉朝廷禁菸之命來到廣州後,也拒絕接見義律。按照義律當時的本意是想透過正常的外交途徑,和平談判解決貿易爭端問題的。但是由於鄧廷楨和林則徐過於看重所謂大清帝國的面子,對外不講究外交禮節,態度傲慢,不屑見面,本來可以透過平等談判可能解決的問題而再三幾次錯失機會,從而使比較簡單的貿易談判問題進而演變成為國際爭端和外交事件。由此也就加劇了義律對清延政府及其官員的極其反感。

    而當英國政府決定對華發動鴉片戰爭時,義律便作為英國侵略軍代表,積極地投入了這場侵華戰爭。戰爭之前,他屢次要求英國從印度派艦隊到中國炫耀武力。 1839 年,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時,他多方阻撓破壞,並慫恿英外交大臣巴麥尊對華使用武力。1840年2 月,懿律和他被任命為正副全權代表。6 月封鎖廣州海面,挑起鴉片戰爭。7月率艦隊攻佔定海,並北犯大沽,遞交巴麥尊給清政府的照會,提出賠款、割地、鴉片貿易合法化等無理要求。1841 年1月在廣州和琦善會談中,提出《穿鼻草約》,並於20 日單方面公佈,同時派兵強佔香港。1841年1月26日英國海軍在西營盤登陸香港島,義律代表英國在2月2日向香港居民頒發兩條法律:華人繼續使用中國律法及習慣,惟一切酷刑應予廢除;非華人則以英國法律審判。5月又率軍攻廣州,迫使清將奕山訂立《廣州和約》。後被調任駐北美洲得克薩斯代辦、百慕大總督等職。

    總之,義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在對英國商人對華的鴉片貿易交易中是持反對意見的,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作為英國爵士的紳士風度和最起碼的人性良知,對此,我們也應給予肯定,這應是我們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態度。

  • 4 # 海洋情感小屋

    在鴉片戰爭中,能讓華人記住的外華人,貌似只有英華人義律了。義律的形象幾乎就是侵略者、鴉片販子的代名詞。但真實的義律與我們所認知的有很多不一樣,以至於有人說,義律是被冤枉的。

    首先要區別一下義律與懿律,這是兩個人,而不是翻譯方法不同造成的。兩人都是鴉片戰爭中的英方人員,因此華人非常容易搞混。實際上,他們是堂兄弟。懿律全名叫“喬治·懿律”,義律全名叫“查理·義律”。懿律比義律大17歲,是堂哥。兩人都曾服役於英國海軍,鴉片戰爭時,懿律是侵華的英軍總司令,而義律則是商務總監。調兵遣將是懿律的工作,而義律的主要工作是保護英國商人。

    有人說,義律最早就是一名商人,只是到中國次數多了,慢慢就被英國政府委任為商務監督。這是不真實的,義律最早到中國是1834年,是以船務總管的身份來華。據《東莞縣誌》記載,“義律攜一妻一子至澳約束商人水手。惟不管貿易。”由此可以看出,義律並不是真正的商人,更不是鴉片販子。從這點來說,義律確實是冤枉的。

    在鴉片戰爭中,義律經常代表英國與中方談判,始終袒護或縱容英國鴉片商人向中國大肆走私鴉片。義律因此也被貼上了“邪惡”的標籤。但真實的義律不是這樣的,他本人是一個鴉片貿易的堅決反對者。早在義律作為英屬蓋亞那醫療艦《奴隸護神》號艦長的時候,就曾上書英國政府,說鴉片貿易是“給打著天主教旗號的國民丟臉。”

    在義律看來,英國進行鴉片貿易是罪惡的、是恥辱的。他的這種觀點,曾向多人表露過。比如他曾寫信給後來的英國首相巴麥尊,說鴉片貿易對英國是羞恥的,也是非常危險的。他認為,鴉片的價格昂貴,且不穩定,如果英國將用於鴉片貿易的資金用於其他貿易,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義律不僅反對英國的鴉片貿易,同時還支援中國禁菸。他多次強調,禁菸有利於中英關係的穩定。在給巴麥尊的信中,他還說了一句這樣的話:“我決定使用我的權力範圍內的一切合法手段結束該貿易,並防止它重新出現。”

    從義律反對鴉片貿易與支援中國禁菸的立場來看,華人對義律的傳統印象確實需要改變了。事實上,當時很多英華人、包括鴉片商人也非常討厭他。但義律畢竟是英華人,不僅要代表英國利益,更要服從英國政府的決定。從各方面來看,義律後來的表現更多是迫不得已。但他為何不辭職呢?這點讓人非常想不通。

    1839年9月,義律向國內的巴麥尊報告,就林則徐禁菸一事做了如實陳述。巴麥尊表現很強硬,而且他提出的對華策略非常簡單粗暴——“先揍它一頓!”巴麥尊回覆義律說,“應當不僅使華人見到大棒,而且還要先讓他們在背上嚐到它的滋味,然後他們才會向那個能夠說服他們的唯一論據——大棒論據低頭。”

    巴麥尊是強硬的鷹派,奉行武力決定一切。一個月後,他調派大批軍艦進攻中國,挑起鴉片戰爭。應該說,義律也是要看大領導臉色的,不得不聽命於巴麥尊。保護英國鴉片商人的利益就是義律的本職工作,義律硬著頭皮也要上。但保護他們的生命,則是義律主動作為。因為,按清政府的法律,以林則徐禁菸的決心,一些英國商人恐遭中方處死,這在英華人看來是非常野蠻的,是無法接受的,義律自然也是不能接受的。義律反對鴉片貿易、也支援中國禁菸,但實在無法接受野蠻處死英國商人。即使他能接受,英國政府也決不答應。如果真有英國商人被中方斬首,英國政府定不會輕饒義律。

    另外,義律在與中方打交道中,也並不是那種霸蠻、刁蠻的角色。比如他曾多次與兩廣總督鄧廷楨通訊,在通訊中,義律的態度是比較謙和、溫順的,這點讓鄧廷楨非常認可。義律態度謙和、溫順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期望與鄧廷楨能保持長期的、友好的直接通訊聯絡。當時外華人與中國官員根本無法直接溝通,需要行商做中介,比如寫信必須由行商代為轉交。直接與兩廣總督這樣的高官直接寫信溝通,就已經是一大外交進步,這點義律確實做到了。

    不過,義律的隱忍也是暫時的。當英國政府派的軍艦從印度抵達中國時,義律就改變了風格,變得開始強硬。同樣是與鄧廷楨的直接溝通,原本是每信必回,回信還要注意措辭用句的義律,有了軍艦的撐腰,已經沒有了以前那樣客氣。這就是義律。

    義律畢竟是英國利益代言人,雖然在鴉片等具體問題上與英國官方的意見不一致,但在侵華一事上,他與英國政府的立場並沒有太大區別。比如他主持炮轟廣州,索要贖城費600萬兩白銀,強佔香港,就充分暴露了一個侵略者的本色。

    即使如此,義律的表現仍然不被英國政府認可。無論是維多利亞女皇還是巴麥尊,都認為他是個軟蛋。最後英國政府一怒之下,以辦事不力為由將他免職召回。

    我們很容易對侵略者有著一種刻板的印象,但深入瞭解後就會發現,真實的侵略者總有顛覆我們想象的一面。

  • 5 # 春去冬消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時間:1838年12月31日

    人物:林則徐

    使命:受清朝政府委任赴廣州禁毒。

    經過:林一入廣州,便喬裝成商人,暗訪各大街小巷,港口。把情況摸了個家喻戶曉。

    戰果:共查獲鴉片躉船22艘,鴉片兩萬餘箱。

    毒品的持有者:英華人顛地被捕。

    義律聞聽,大驚!

    此為何人,與此事件何干?

    請看簡歷:譯名:查理.義律(charles Elliot)。

    祖籍:英國。

    生日:1801年。

    1815年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年15歲。

    1834年來到中國。

    1836年12月出任駐華商務總監。

    (此為何職:大毒梟顛地的黑社會保護傘)

    1838--1839年遇林則徐赴廣禁菸。

    在此前,他曾試圖反對鴉片貿易,結果受到英自由黨政府及英商壓力,遂放棄。繼而成為英國的幫兇。

    對峙:義律被帶到林則徐的行轅花廳。

    妄想用1034箱敷衍了事,則徐大怒:“好你個龜孫兒”你當欽差老爺不識數嗎?

    義律這回真就變成“一驢”了。蠢到想用“1”換“100”。蠢計落空,禁毒繼續。

    時間: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己亥四月)

    地點:虎門。

    事件:放火

    經過: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所查獲鴉片。

    共計:19,187箱,2,119袋。

    重量:2,376,254.5斤。一直燒到1839年6月25日,用時22天。

    銷煙的第二天,即6月26日被定為“國際禁毒”日。紀念我們的民族英雄,或許是個巧合。

    後續:虎門事件後,林則徐在1839年8月15日中斷與英貿易。

    衝突:1839年11月3日發生穿鼻海戰,為第一次鴉片戰爭拉開了序幕。謝幕:同年9月28日林則徐被免職。結束了他偉大而悲壯的事業。同時道光委任琦善為欽差大臣。

    香港:1月20日琦善與義律擬訂了《穿鼻草約》香港被割讓。

    結局:1875年9月9日,義律於英格蘭愛塞特(Exeter)病逝。享年74歲,沒有逃過73,84的魔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的一款遊戲是哪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