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首席程式碼執行官

    不是他個人的問題,是管理的問題。把這個納入考核指標,看看還寫不寫。說白了就是公司沒有一套正兒八經的研發管理辦法和規範。

  • 2 # 籃球榮譽牆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尤其是一些小公司。根本就沒有這麼多時間來寫這玩意,因為需求隨時改。很多公司一開始也是堅持寫介面文件,寫著寫著就不寫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需求改動太頻繁

    寫藉口文件無形中縮短前後端聯調介面的時間。前後端定義好,然後就按照介面定義來走,減少了溝通成本。新接手的人也知道該怎麼規範起來。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一句話說得好,做開發的永遠不要相信產品的話,一個專案就是在不斷的更改中才會慢慢的成長。即便是非常優秀的產品經理,他也無法阻擋需求的更改。優秀的產品經理只能說避免很多沒有必要的需求,考慮的更全面一點。

    一旦需求改的太頻繁,需求多了,也就是忙起來了,寫程式碼的時間都不夠,就不會寫什麼介面文件了。直接把介面告訴前端,前端再打印出來,看看是什麼格式,然後根據需要傳的引數來進行聯調。其中遇到什麼問題就再反饋給後端。

    隨著這樣的習慣,慢慢的後端就更不寫介面詳細文件了。不過這樣有一個弊端,那就是有人員變動的時候,這參與進來的成本就大很多。更何況每個人寫程式碼的風格不太一樣。

    二、沒這個要求、沒這個習慣

    其實聯調介面,對著文件來,真的是減少了前端的開發工作量。但是很多公司技術部門老大沒有這方面的規定。所以誰都想能偷懶就偷懶,你前端人員讓他們寫,他們是不會聽你的。因為你不是他們的老大。

    我上家公司就是這樣,後端有四個人,每個人寫的介面格式都不一樣。同樣的一個欄位名,有的人是這個單詞,有的人是那個單詞,甚至有的人型別都不一樣,他們從來也沒有寫介面需求的習慣。因為前幾年前後端分離不是那麼火,前端做的工作僅僅就是把設計師設計的圖,然後切成靜態頁面。然後丟給後端,後端聯調介面就不需要什麼介面文件了。後端怎麼寫的他自己都知道。

    三、不想背鍋

    因為寫介面文件不僅僅規範起來,其實也是一個證據的證明。如果後端的人開始寫了這個定義,後面沒有按照這個來,出了問題,到時候鍋想甩都甩不掉。

    另外直接說不想寫,到時候你告訴領導,寫文件是那個人不想寫,估計也少不了一頓批。以忙為由,這樣領導聽起來就可以理解。

    個人觀點

    我個人覺得很有必要把這個需求文件規範起來,既然大家是一個團隊,如果不規範起來,這樣不僅不能提高開發效率,反而後期出現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團隊是需要磨合的,而不是隨心所欲的,團隊不磨合,那這個團隊永遠不會強大起來,甚至可以說是一盤散沙。

    規範不是按照一個人的的意思來,而是大家都提出有用的建議,把各個人的優點都集中起來。然後大家都按照這個規則按一處使勁,這樣的產品才會越來越好。你覺得呢?

  • 3 # IT人劉俊明

    作為一名IT行業的從業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是否需要寫介面文件往往與專案規模有比較直接的關係,一些大中型專案是一定要寫介面文件的,這一點程式設計師通常也是比較清楚的,而且文件的編寫通常也有一個專門的負責人,往往也需要多個程式設計師的配合才能完成。

    程式設計師之所以不寫介面文件,通常處於三方面原因,其一是專案規模本身很小,介面設計也比較簡單,此時程式設計師往往不會單獨抽出時間來寫介面文件,實際上這部分工作很多人都可以完成,也沒有必要一定要讓程式設計師做;其二是專案本身的介面設計沒有最終敲定,此時程式設計師希望等介面確定之後再寫,這也是比較常見的原因之一;其三是程式設計師本身對於整個專案的介面不瞭解。

    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編寫介面文件通常並不是一件很願意做的事情,除了以上幾點原因之外,程式設計師編寫介面文件通常沒有單獨的任務指標,而且編寫介面文件通常比較耗費時間,這也是很多程式設計師不願意編寫介面文件的一個重要原因。實際上,在很多專案組中,專案經理通常會參與介面文件的編寫工作,另外還會配備專門的人員來完成介面文件的最終彙總。

    正常情況下,介面文件在最終生成之後,通常還需要一個詳細的校驗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根據介面文件的描述,來完成對應介面的驗證。按照不同的專案應用場景,介面也會有不同的應用場景,通常會向不同的使用者開放不同的介面,此時也需要有詳細的說明。

  • 4 # 演算法

    前後端對接,一般前段開發人員一般都需要後端人員提供介面文件,但是現在swagger文件已經完全可以提供該功能。很多情況下後端開發程式設計師整合一個swagger進去,會自動生成相應的文件。

    可以給後端開發人員一定的時間去學習swagger或者整合swagger進專案。

  • 5 # aoe6863

    因為壓根就不需要寫介面文件,後端引入swagger介面文件會自動生成,程式碼改了介面文件也會自動更新,同時前端不管是用web還是客戶端c#介面呼叫這塊的程式碼都是可以自動生成的(注:js有jar包翻譯工具,c#可以用模板檔案自動生成程式碼),程式工資開那麼高,把精力放在沒有技術含量的寫文件上不知道怎麼想的。

  • 6 # 專治不服sawyer

    一般公司都會開發一套自己的介面系統吧

    後臺程式碼一提交,自動根據介面在介面系統中生成介面文件

    前端可以查詢介面系統進行介面呼叫

    後臺也可以在介面系統中進行介面測試

    自動化生成~省

  • 7 # 左響腳

    程式設計師最不喜歡的兩件事:

    1:別人不寫文件;

    2:別人讓自己寫文件;

    不過還好也有偷懶的辦法,比如很久以前本人就在python flask 上做些包裝,達到自動生成文件的效果,當然現在有一個更強大的框架叫fastapi

  • 8 # 流浪的雪夭

    介面文件是模組或系統之間交換資訊的格式檔案,要寫介面檔案必須對整個系統比較熟悉。最好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不是誰都能寫的。

    如果是一個人的小專案,反正是一個人用,有問題自己修改,所以隨便寫隨時改,沒什麼壓力。也不可能推給別人。

    如果是團隊專案,那就得謹慎行事了。一般最好是對系統比較全面瞭解的老手來寫,文件完成以後還要把全專案的人叫到一起,一點一點的講解,看是否有缺陷,一旦定稿以後,不能隨便修改,否則增加大家的負擔。耽誤大家的進度。壓力是比較大的。

    我曾經參加過多團隊合作的大型專案。介面的定義有專門的總體組,他們定義格式框架,每個系統把自己相關的資訊字典上報上去。比如你有哪些裝置,有哪些告警等等。然後再由總體組整合,再召集所有系統的技術負責人進行評審。因為這個涉及多個系統之間的資料交換,每次評審至少三天。光評審會都開過幾次。最後定稿還邀請第三方的專家。可見介面之重要性。

    因此回到上面的話題,寫介面文件真的不是隨便就能寫出來的,忙沒有時間,確實是個藉口,也有可能是不願意承擔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慶餘年》中五竹叔到底是誰?來歷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