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線上諮詢教學李老師

      當個媽媽不容易,生完小孩後,身材變形,失去往日優雅的“沙漏”曲線。在媽媽扎堆的朋友群裡上常常聽見這樣的說法,生完孩子臀部變大,迷人的S曲線不再明顯。

    產後媽媽會遇到哪些煩惱的問題:

    產後腰痠背痛,身體前傾;

    恥骨疼痛、臀部疼痛;

    骨盆變寬、屁股塌陷、小腹突出;

    腰腹部贅肉滋生,身材走樣。

    原因是什麼呢?

    骨盆變形原因

      在懷孕期間,隨著寶寶的生長髮育,媽媽的骨盆也在慢慢的發生著變化。懷孕4周後,身體開始分泌可以使韌帶鬆弛的荷爾蒙,使得關節部分變得柔軟,分娩的時候因為這些物質的作用,骨盆變得鬆弛,讓分娩變得容易。這就解釋了很多媽媽所說的孕期腰痛,腿根部疼痛的問題。在經歷分娩後,產科最常見的病就是產後骨盆損傷以及恥骨分離。

      而骨盆變形問題會伴隨著內臟器官的下垂、陰吹漏尿、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因為骨盆在整個身體構造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橋樑作用,骨盆變形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導致整個機體發生變化,骨盆的恢復不僅僅影響到體型,還會引起一些列的身材變形、婦科疾病等相關問題。

      人體的脊椎骨連線骨盆,骨盆一旦歪斜,脊椎骨也會產生歪曲,進而壓迫到神經產生各種失調。坐骨神經透過骨盆,若骨盆歪斜,坐骨神經受到壓迫,甚至會引起下半身的疼痛。骨盆的歪斜導致脊椎更加彎曲,使得肩部、腰部的肌肉過度使用,引起僵硬、疼痛,血液迴圈變差,氧氣、養分的輸送效率也會降低,降低新陳代謝,血液不易流至末梢,出現腿腳冰涼等症狀。很多女性煩惱的腰痛、坐骨痛、肩背痠以及其他內臟生殖泌尿系統疾病,其根本原因就是骨盆歪斜或盆底肌肉組織鬆弛。

      針對產後媽媽調整髂骨變形,恥骨分離等問題,透過手法調整腰骶關節平衡、閉合骨盆、提肛縮陰,同時能疏經通絡,改善淋巴迴圈、鬆弛肌肉和結締組織的柔軟性,鬆解關節腔。讓產後媽媽關好幸福門,甩掉大屁股,輕鬆告別產後腰痛、子宮下垂、尿失禁、O型腿。

  • 2 # 清心無礙

    骨盆位於人體正中間,是連線脊柱和下肢之間的盆狀骨架。骨盆將上半身的體重傳遞給下半身的肢體,作為下肢自由活動的基礎,同時又支撐和保護腹盆內器官。

    母親在懷孕後,隨著胎兒在子宮內慢慢長大,出生時骨縫能順利開啟,身體會分泌恥骨鬆弛劑,讓骨質慢慢疏鬆。

    即使是剖腹產,生產時沒有開骨縫,但在胎兒入盆之時,骨盆和恥骨的聯合依然打開了。

    因此,生完寶寶之後,如果不做骨盆修復,骨盆和恥骨之間的聯合就很難自然的恢復到之前的狀態,會帶來很多問題:

    1、身材變形,小肚子突出,顏值下降

    懷胎10月,小小的子宮被撐大到原來的幾十倍,盆底肌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生完寶寶之後,雖然寶寶和羊水帶走了一部分重量,但子宮自我修復功能沒那麼快,不可能一生完就恢復到原來大小。盆底肌也不是鬆緊帶,馬上就能恢復到沒懷孕之前那樣。

    盆底肌鬆弛,子宮恢復不好,小肚子就會大。更為嚴重的,還會有子宮下垂,子宮後移位帶來便秘、遺尿、惡露不盡,以及子宮肌瘤等。

    如此一來,懷孕時的妊娠斑很難褪去,再加上疾病的困擾,帶寶寶的辛苦,臉色又能好到哪裡去。

    2、盆底肌鬆弛帶來的漏尿等

    很多寶媽在剛生完寶寶時自豪的說,自己沒鍛鍊,也沒有漏尿。

    的確,有些幸運的寶媽在剛開始那段時間確實不存在任何問題,貌似已經恢復到了懷孕之前,所以不想做任何有利於盆底恢復的運動。

    可好景不長,只要勞累幾天,各種後遺症就會接踵而至,在年紀大了之後,有可能憋不住尿、漏尿、咳嗽的時候會尷尬,更嚴重會尿失禁。

    這都是因為盆底肌的松馳,造成的膀胱括約肌松馳所導致的。

    3、腰痠、腿疼、脊柱側彎各種疼

    骨盆沒有修復,恥骨聯合沒有閉合,一個不注意骨頭錯位,於是腰痠、腿疼、動不動就崴腳,不明白的人還以為是寶媽矯情,可箇中的痛苦只有經歷過才體會得到。

    4、體質變差,容易受涼,引起各種婦科炎症

    骨盆在尚未閉合期間,風寒入體,溼寒入侵,婦科炎症隨之而來,反覆發作。

    盆腔的變大,讓細菌在裡面繁殖得更快,引起盆腔炎、盆腔積液等。

    5、夫妻之間的調和

    陰陽調和是人倫天理,生完寶寶之後,產道會鬆弛。骨盆收緊,相應的部位也會隨之收緊。

    當媽不易,愛寶寶的同時也要愛自己,為了以後的健康,有條件的還是去醫院做下骨盆修復。

    實在抽不出時間的,自己在家裡也用下骨盆修復帶,做下提肛縮陰以及凱格爾運動。

  • 3 # 木瞳

    因為分娩的時候,骨盆的恥骨聯合會開啟,在產後會呈現髖部變大,影響美觀是一方面,如果不將其調整回正常的位置,你的骨盆也會相對來說不穩定的,可能在日後的運動或則生活中出現骨盆位置進一步的便宜,要知道女性的子宮卵巢都在盆腔內,這可能會影響到這些內臟,從而產生一些婦科的疾病

  • 4 # 芝士媽媽

    產後修復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尤其是骨盆、腹直肌等修復。為什麼骨盆一定要修復好呢,因為骨盆包裹著女性非常重要的生殖器官,比如子宮、卵巢、附件等,另外膀胱、直腸等都是在骨盆內。

    產後子宮的增大,盆底肌受到的壓力比較大,就可能會發生鬆弛。盆底肌即盆底的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盆底肌鬆弛的危害?

    如果盆底肌鬆弛,很明顯的一個症狀就是很多媽媽產後只要輕微打噴嚏、咳嗽或者用力容易出現漏尿的情況。

    另外如果盆底肌鬆弛還會導致陰道鬆弛,從而降低性生活質量等。

    所以我們應該重視盆底肌的恢復。

    盆底肌鬆弛如何康復訓練?

    用力收縮尿道、肛門附近的肌肉,中斷排尿。這時候最能感覺骨盆肌肉的收縮。

    我們可以躺在床上練習,每次都用最大力氣收縮骨盆的肌肉,然後堅持儘量長的時間,之後放鬆,做 10 次為一組,每天做 3 組。另外我們平時站立時、走路時都可以做這個動作哦!

    注:這個動作一般在產後24小時後就可以做,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只要媽媽的身體允許。

  • 5 # G動小G

    女性因為盆底結構的特殊性而容易受到損傷,導致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如尿失禁等。

    正常體位的盆底肌,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軸指向骶骨;妊娠體位,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向下突出,重力軸線向前移。所以,在懷孕時,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宮重量日益增加,盆底肌肉也就處在持續受壓中而逐漸松馳。

    妊娠和分娩的過程,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礙。這麼看來,剖宮產也不能避免妊娠過程中對盆底肌的損傷。所以剖腹產也是有必要做盆底肌修復。

    盆底障礙的症狀;

    咳嗽、噴嚏、大笑、提重物時,不由自主的

    漏尿(尿失禁)

    產後陰道鬆弛,致性生活不滿意

    盆腔臟器脫垂症狀逐漸明顯

    懷孕、生產幾乎是每個女性人生的必由之路,善待白己,關愛盆底,及時康復,防止後患,是明智的做法。產後監測、評估盆底肌肉損傷程度,並及時進行康復訓練是預防、治療盆底功能障礙的首選方法。

    ➤ 學習識別並有意識地控制盆底肌

    ➤ 掌握正確的方法(避免腹肌收縮)

    ➤ 根據盆底肌損傷情況(肌纖維受損的程度和型別)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 循序漸進、適時適量、持之以恆

    臨床發現高達七、八成女性在自己進行盆底肌肉鍛鍊時因方法不對而導致事倍功半,甚至作用相反。

    適應症

    產後42天婦女、30歲以上己婚的婦女

    壓力性尿失禁、膀胱不穩定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

    輕度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直腸脫垂

    陰道寬大、陰道痙攣

    性交疼痛、無性高潮、性慾下降

    盆底肌鍛鍊的作用

    寶媽們要是盆底肌損傷不嚴重的話,可以自己在家抽空進行收縮盆底肌鍛鍊。

    為了更精確的感受各部分肌肉的運動,你可以嘗試放兩根手指在陰道入口處,測試時感覺肌肉的運動。注意,嚴肅測試開始,不許笑哦!

    1括約肌測試

    想象透過肛門往裡面吸一根麵條

    深吸一口氣,開始想象收縮括約肌,同時慢慢吐氣……

    吐氣到最後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腹部用力的情況,儘量避免使用腹部肌肉。

    注意在收緊括約肌時,陰道和尿道附近的肌肉群應該是比較放鬆的狀態。

    2陰道肌肉群測試

    想象海浪透過陰道一波一波的湧進你的肚子

    記得同時吐氣,儘量放鬆括約肌和尿道附近肌肉。

    3尿道肌肉群測試

    想象陰阜是煤氣管道,關上管道口

    或者想象尿道口有個按扣,扣上釦子

    應該只有最上部肌肉收緊,吐氣同時保持肌肉緊張5-8秒。

    測試看看:

    是不是隻有測試的那部分肌肉在收縮?收緊放鬆肌肉時速度和力量怎樣?

    如果你可以單獨控制三部分的肌肉,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嘗試每天透過自我練習來達到康復的效果!

    自我鍛鍊的基本方法:

    透過上面的三個冥想引導問題:

    1. 每天進行盆底各部分肌肉的收緊和放鬆練習,每次保持肌肉緊張度5-8秒。

    2. 每天進行所有盆底肌肉的收緊和放鬆練習。

    3. 在運動、或提重物要壓迫到盆底肌肉時,記得同時收緊盆底肌。

    要是還找不到方法,可以下載相關軟體按照軟體進行鍛鍊。

  • 6 # 黑夜dark

    產後容易造成盆底肌鬆弛,得婦科炎症,骨盆錯位等問題。產後做了骨盆修復,盆底肌才不會那麼快鬆垮,不會有漏尿、尿失禁的現象出現。我在生完孩子之後,身體各種不好,還漏尿,真的讓人很難受,我就找了M6私密管理做骨盆修復,手法好,效果還好。

  • 7 # 婦產科王蘇萍醫生

    因為提問沒有詳細交代是先天骨盆寬還是後天生產引起,這裡就一起詳細回答。

    一、先天性骨盆寬

    骨盆偏大一般是跟先天發育形成有關係,後天是不能改變的,建議順其自然。這種情況對身體健康是沒有影響的。建議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鍛鍊,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心情。

    二、產後骨盆變寬

    如果問的是產後感覺骨盆變寬,產後是建議進行骨盆修復的。具體修復方法,除了日常由專業醫師進行按摩修復外,在家也可以做一下凱格爾運動進行修復。

    三、什麼是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俗稱縮肛運動,可以有多種練習方法,收縮並上提肛門10秒,再放鬆10秒是標準動作,媽媽們也可嘗試快速收縮肛門,再放鬆,重複20-50次。這種運動具有加強盆底肌肉的作用,能預防尿便失禁和盆腔臟器脫垂,同時還能促進盆部靜脈血迴流、增加生殖器官的血流,也有預防痔瘡和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四、產後最佳骨盆恢復時間?

    黃金期: 產後42天至6個月內

    理想期: 產後6個月至一年半

    有效期: 產後一年半至3年內

    五、剖腹產還需要進行骨盆修復嗎?

    在孕期,身體會分泌一種激素,叫恥骨松馳劑。它用於骨盆恥骨聯合,讓骨質慢慢疏鬆,有助於分娩時骨縫的開啟,這也是為什麼孕後期和產後醫生都會建議大量補鈣的原因。有的媽媽會說,我是剖腹產,沒開骨縫,不需要做骨盆修復。其實孕晚期胎兒已經降入骨盆內,這時恥骨聯合已經打開了。所以,即使是剖腹產的媽媽也不可輕視骨盆修復。

    對了,凱格爾運動在我微博裡有詳細的影片教程和科普文章,可以在個人主頁檢索查詢即可。

    #婦科# #產科# #科普大作戰#

  • 8 # 娛樂挖哇挖

    賽金蓮發現正常來說,產後媽媽都需要產後骨盆恢復,特別是順產的媽媽產後骨盆變化特別大。恥骨結合部會張開,尾骨會向後翹1-2CM。賽金蓮提醒如果未能及時的修復,盆底仍然處於張開的狀態,那麼盆腔內的多個器官就會隨著張開的骨盆發生變化。

    首先是尿道括約肌的鬆弛導致尿失禁;其次陰道口的鬆弛加之子宮韌帶未能恢復會造成子宮的脫垂;最後因為骨盆在人體的構造起到了上下體的連線作用,在骨盆未能復位的情況下,下肢的形態會隨著骨盆的變化而產生變化。

    自測骨盆

    在家進行自我檢測時,平躺用雙手抱住一隻腳,另一隻腳自然放下,看看腿部是否可以完全伸直貼地,不能的話就是骨盆不正的症狀之一了。而兩邊若是感覺不一,一邊較松一邊較緊,亦是骨盆左右不平衡的症狀。

    第一式:雙手抱膝

    STEP 1:躺在瑜伽墊上,四肢平躺放鬆。

    STEP 2:彎曲左腳,雙手環抱屈膝,儘量將膝蓋放至胸部位置,下背貼地,另一隻腳儘量貼地,每次停留二十秒,保持呼吸,然後換邊,每邊三次。

    第二式:橋式

    STEP 1:仰臥,雙腿放鬆開啟,雙膝立起。

    STEP 2:臀部及骨盆儘量向上抬,留意左右骨盆需平衡,不要傾斜。

    STEP 3:再以雙手支撐住臀部底部,停留二十秒並保持呼吸,重複三次。最實用的美妝教程,化妝技巧。

    第三式:腿內側伸展

    STEP 1:躺在瑜伽墊上,雙腿彎曲,雙腳掌貼地。

    STEP 2:左腳曲膝跨至右大腿。

    STEP 3:雙手抱住右小腿,伸展腿內側肌肉,向胸口拉近,停留二十秒並保持呼吸,然後換邊,每邊三次。

    賽金蓮是一種婦舒冷敷凝膠。由卡波姆、水、植物油和塑膠/玻璃容器組成。不應含有發揮藥理學、免疫學或者代謝作用的成分。適用於陰部、陰道、宮頸、盆腔等部位的冷敷理療。專為產後女性私處緊緻而研發,對產後女性私處護理有很好的效果。

    賽金蓮提醒剖宮產的媽媽,雖然骨盆未在生產的時候發生變化,但是在懷孕的過程中,骨盆會隨著子宮的增大,發生細微變化。在生產後,隨著子宮的復位,在骨盆未能恢復的情況下,腹腔內多器官會出現下垂等情況。因此賽金蓮建議要及時護理。

  • 9 # 戀戀有情

    為什麼產後要做骨盆修復?

    因為骨盆底肌肉起著承載尿道、膀胱、子宮和直腸的作用。由於分娩,骨盆底肌肉會變得柔軟、鬆弛,如果產後得不到及時恢復,新媽媽在打噴嚏、咳嗽等時就會出現漏尿的尷尬。

    據醫學機構統計,70%的女性在產後都會被壓力性尿失禁這個問題所困擾,而且骨盆及早復位,鍛鍊盆底肌肉,還能預防痔瘡,恢復陰道彈性,讓陰道更緊縮,有利於產後性生活。

    加快產後骨盆恢復妙招

    及時恢復骨盆很重要,有一些實用的方法可以幫助到新媽媽:

    第1招:使用骨盆矯正帶

    產後新媽媽可以儘快使用骨盆矯正帶,它能夠使因分娩而變形的骨盆得到矯正。將骨盆緊緊地固定,縮緊變寬變大的骨盆,重塑新媽媽的體型。

    對於產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腰痛、恥骨部位疼痛的新媽媽,骨盆矯正帶的作用尤其大。它能使骨盆下方產生適當強度的縮緊,對骨盆起到支撐的作用,有效地緩解新媽媽由於骨盆鬆弛而造成的痛苦。

    不過要注意的是長時間連續使用或者高強度的使用骨盆矯正帶的時候,要注意休息,睡覺的時候必須將它取下。如果在使用過程中感到不舒服,就要馬上終止使用。

    第2招:補充骨質營養

    骨質營養豐富就會更強壯,骨盆也就不容易出現損傷。因此產後新媽媽應該多食用一些有利於增強骨質的食物,比如加鈣牛奶、魚、蝦、牡蠣、蛋黃、核桃、榛子等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鈣、硒、鎂、鋅、鐵等微量元素,能夠有效補充骨質營養。

    第3招:注意自己的日常小習慣

    生活中很多新媽媽會有一些影響骨盆健康的不良習慣,要想使骨盆得到較快恢復,必須對這些習慣進行矯正。

    1、不要敲二郎腿。因為敲二郎腿的時候,骨盆和髖關節會長期受到壓迫,時間長了骨盆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威脅。

    2、平時長期坐著的人要保持正確的坐姿,腰部挺直,膝蓋自然彎曲,保持雙腳著地。

    3、儘量不要單腳站立,因為這也是造成骨盆歪斜的原因之一,新媽媽在站立時一定要將身體重心平均放在兩個腳上。

    4、儘量用兩隻手提東西,可以把要拿的東西平均分成兩份來提,這樣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持身體的平衡。新媽媽在揹包的時候也要記住每天換肩背,不要總是用一側肩膀揹包。

    5、不要睡太軟或太硬的床墊,太軟或太硬的床墊都有可能導致骨盆歪斜。好的床墊應該是軟硬適中,仰臥的時候身體曲線與床墊是嵌合的,這樣頭部、面部、胸廓、骨盆才能一起為脊柱提供支撐。

  • 10 # 素樸育兒莎莎姐

    上週,推送了一篇關於“產後媽媽尿失禁”的文章,引來了更多新媽媽的煩惱——骨盆修復到底有沒有必要?

    今天就大家的焦急提問,來說說到底有沒有必要。

    美容院“骨盆修復”的真相,

    是一系列欺騙血汗錢的套路!

    美容院、月子中心的一些廣告標語常常都有寫著這些標語的版塊:

    “骨盆若不修復好,老公回家不會早”

    “不及時修復骨盆,染上婦科病煩死人”

    “產後不修復骨盆,30歲的女孩被認成40歲的女人”

    本來身體機能出現變化的產後媽媽,因為生理已經很不知所措了,看到這些刺痛心靈的標語,無疑又是在心理上給了一道重創,但是彷彿又在黑暗中告訴她們現在有盞燈,你點不點。

    再看看他們的收費:

    瞧瞧宣傳詳情怎麼寫的:

    內容先是集合共鳴,再用決絕的態度告訴你你做完就能完全復位。這麼一來,大部分產後女性因為迫切需要解決,不用考慮就把給小孩的奶粉錢都送出去了!

    看到這裡,希望大家能稍安勿躁,雖然已經想罵人了,但還是要冷靜一下拿出證據給你們看看:

    左圖為正常骨盆,右圖為廣告商所謂的“產後骨盆”,很嚇人吧,別急,接著看:但事實上,“產後骨盆”那張圖是假的,拼回去之後是下圖這樣的,真是這樣的骨盆,只能坐輪椅了!

    正確認識盆底肌修復

    跟大家科普一下:“骨盆修復”這個說法是不確切的,產後對女性的骨盆可能有一定的影響,主要是指的骨關節間隙,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盆底肌的康復訓練而不是骨盆的修復。

    我們需要做的只是一些功能的鍛鍊,還有一些肌肉韌帶的鍛鍊。

    產後康復訓練,主要指的是盆底肌肉群。陰道壁膨出,子宮脫垂,漏尿等問題也是因為盆底肌肉群鬆弛導致的。

    正確的修復,一定是恢復人體的平衡,而不是恢復解剖結構。

    能做到這一點的醫生,一定對身體有很瞭解深刻的能力,利用多年行醫經驗,幫患者透過手法、運動練習建議去調整恢復。這都沒有辦法保證100%回到骨盆最完美的樣子。

    而現狀,多的是學習一段時間取得證書後的“專家”,透過學習一些人體解剖理論或筋骨方面的理論後,就開始販賣焦慮和營銷手段,以掙錢為目的的“實踐”:

    用看似專業手法或儀器來“正骨”。結果就是,前幾天真的有效,感覺產後會發生的一些症狀都沒了,可是沒過幾天,骨盆又歪回去了,甚至其他地方也有問題了。

    生產後孕媽如何使盆骨快速恢復

    研究發現,寶寶出生的時候,必須要從骨盆中透過。等寶寶出生後,媽媽的骨盆會發生一些輕微的變化,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就會恢復的,不必要藉助一些外力的作用。如果寶媽覺著身體無法恢復,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尋求醫生的專業建議。

    雖然,產後骨盆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但如果孕媽並沒有感覺到不適,且身材漸漸恢復,那倒無需特別採取措施。

    但如果有如下幾種症狀,就最好是找醫生確認一下恥骨分離的情況,並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解決方法:

    1. 恥骨分離不太嚴重的情況下,一般醫生會推薦使用骨盆束帶,同時加強肌肉鍛鍊,也會給予一些止痛消腫等對症治療,有時也會配合按摩、推拿、針灸等相應的一些方法,只要這些方法是能幫助孕媽緩解症狀的,其實就是正確的。

    2.如果恥骨分離嚴重,比如恥骨在恢復的過程中出現錯位、上下對不齊的情況,可能就需要,諮詢醫生後接受手術治療。

    至於有些朋友在問美容院推薦的“骨盆修復”專案是不是騙人,當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只能跟大家說產後盆底肌修復確實是大多數女性朋友都要面對的,但一定要選擇一些專業的機構做一下盆底功能的康復治療,建議廣大女性做好自己的產後康復訓練而不是一些機構所說的骨盆修復。

    有資質的康復中心,避免有個別美容院打著骨盆修復的噱頭斂財,最好還是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記得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健身只做波比跳,每天堅持100個,14天后身體會有變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