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awa音樂影片
-
2 # 小悅同志啊
如果真的要說高雅,我想先分別談一談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古典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西洋古典音樂,狹義指的是古典主義音樂,創作背景時期等等也各有不同。古典樂是經歷歲月洗禮,久盛不衰,並且內涵深刻,發人深思,這是古典樂區別於流行樂最大的不同。
而流行音樂準確的概念為商品音樂,主要以盈利、消遣、娛樂為目的而產生,是在美國大眾音樂架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音樂。其風格多樣,形態豐富,多泛指都市化大眾音樂。
對比看來,古典樂受眾面小,欣賞古典樂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要懂得欣賞高尚的樂曲;而流行樂輕鬆詼諧,受眾面廣,能讓大眾消遣娛樂。如此看來,古典樂確實比流行樂高雅許多。
-
3 # 音賞畫味
我猜你想說的是西方古典音樂吧。我不說誰高雅誰低雅,那容易引起爭執,只說一些我的個人看法。
記得有人說過,古典音樂在當時就是流行音樂。雖然有些誇張,但並非沒有道理。當威爾第的新歌劇首演後,激動的聚集在他窗外唱著劇中詠歎調的人們,可不是什麼名流雅士階層,那都是真正的普通百姓、勞動人民。
(威爾第)
其實拿古典音樂跟流行音樂對比,多少有點欺負人。我們現在所能聽到的、尤其是流傳度高的古典音樂,那都是經過了億萬雙耳朵的檢驗和幾十幾百年時間的考驗後,留下的精品。
比如,一提到西方音樂家,很多人首先想到德國的J.S.巴赫;事實上,巴赫好幾個兒子都是音樂家,像C.P.E.巴赫、J.C.巴赫等,但知名度比他們老爹差很多,為什麼?很簡單,跟老巴赫比起來,這幾個兒子基本都是泛泛之輩,被幾百年來大多數人的耳朵選擇掉了。
(J.S.巴赫)
再比如,一提到圓舞曲,大家馬上想到施特勞斯家族。其實在那個年代,圓舞曲之類確實是流行音樂,寫作者眾多,絕非老施家的專屬。但是到了今天,人們大多隻記得施特勞斯這個姓氏。甚至有人把其他作曲家的優秀作品也記到了他們名下,比如《溜冰圓舞曲》,其實是法華人瓦爾德退費爾的作品。
(小約翰·施特勞斯〈左〉與勃拉姆斯)
哪怕是同一位作曲家,他的作品也不是每一部都會被人記住。比如莫扎特。他的鋼琴協奏曲,從第19號往後,部部經典,幾無敗筆,比之前的18首知名度、流傳度要高多了。還有,一提到莫扎特的歌劇,大家首先想到《費加羅的婚禮》,然後是《魔笛》、《唐璜》、《女人心》、《後宮誘逃》,很少人知道《伊多美紐》、《扎伊德》,連演出都很少。因為它們確實不如《費加羅的婚禮》那樣好聽。
(《費加羅的婚禮》劇照)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兩點:一,古典音樂並不神秘;二,流傳到今天的古典音樂是經過歷練的,確實比流行音樂好聽、耐聽。
像我,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都聽,以我的經驗,再好聽的流行音樂,最多一個星期就聽膩了。但是古典音樂可不一樣,馬勒第九交響曲那個慢樂章,我聽了好幾年了,太豐富了,聽不膩。
-
4 # 擎巖的老家
流行音樂狹義地講是指現代通俗音樂中的流行音樂。以前我們音樂老師有問過我們同樣的問題,然後他的答案是肖邦在當時其實也是流行音樂。我不太懂音樂。我猜所謂音樂應該是指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吧。古代音樂人主要服務於受過良好教育,講究禮儀的貴族階層,應該說從源頭上比較講究、風雅的,大多不太通俗。其次呢經過漫長的歲月洗禮 能夠流傳到現在的自然多是經典之作。反觀今天的流行音樂,首先服務於大眾,自然通俗親民比高雅重要。常言道曲高和寡,今天的樂人玩的太高雅恐怕沒飯吃。其次,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和淘汰,自然優質作品的比例比古典音樂要少些。音樂這東西真正重要的不是高雅,而是打動人心,而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唯有真情。曲子很重要,演奏也同樣重要。其實,何所謂高雅呢?民樂百鳥朝鳳高雅嗎?命運交響曲高雅嗎?我覺得一點都不雅,也未必高,可是它們可以震撼人的心靈,引起心靈的共鳴,這就夠了。好音樂是用心發聲。音樂的優劣與時代無關,與流派無關。
-
5 # 大象吱聲
古典是一個比較神聖而又莊嚴的詞語 代表一種文化概念,是過去文化特色的一種正統和典範。而流行這個詞語指的是當代的一種大眾趨勢文化 倆者各有各有的特點無法比擬。至於哪個更高雅因每個人不同的文化底蘊和品位來決定的。個人認為古典音樂(包括鋼琴曲)比較有年代感更高尚。
回覆列表
古典音樂的地位是無法代替的,pop音樂領域融合的音樂元素太多,不是很純粹,屬於快餐文化,不過對於大眾需求來說,自己聽著喜歡就好,古典音樂多數用來做鑑賞理論學識類的研究,現代音樂也有自己的魅力,喜歡你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