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8
回覆列表
  • 1 # AA果果爸

    長期使用的油對身體有害哦!

    多次復炸的油會產生致癌物質

    真心勸告親不要這樣用油

    一鍋油用三四次就不要再用了

  • 2 # 小丫丫66

    要保持180度的油溫可能更多的是靠經驗。只靠自己根據手、眼的感覺去確定。如果指望有溫度計類的東西,又好像不那麼實際。

    不過朋友,我要提醒你一下

    長期使用的油對身體有害哦!

    多次復炸的油會產生致癌物質

    真心勸告親不要這樣用油

    一鍋油用三四次就不要再用了。

  • 3 # 重慶東方小廚

    問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你可以採納一下

    可用眼觀耳聞的簡便方法來推知。

    如果油的表面穩定,無煙,無響聲,那麼可推知為低油溫。如果油麵四周各中間翻動,並冒出少量的煙,則屬中油溫。如果油麵中間往外翻動,並有大量青煙,用勺攪動有聲響,則可確定為高油溫。

    低油溫在85~120℃,俗稱三四成熱。

    中油溫120~180℃,俗稱六成熱。

    高油溫一般在180~240℃,俗稱八成熱。

    低油溫適用於軟炸、滑炒,中油溫適用於幹炸、酥炸,高油溫適用於清炸(如炸雞、炸魚)。 掌握好油溫還要看原料大小而定。體積大的要用稍低的油溫,較長時間的加熱,才能使原料受熱均勻。家庭烹製菜餚限於條件,一般火力較小,放油量較少,油溫升高慢投影降低快,因此油溫掌握可以略高一二成。

  • 4 # 品味新鄉

    最近宅在家做飯的人很多,逼不得已,很多人都成了廚師。

    不少人都要跟油鍋打交道,相信對油溫這裡還一知半解,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最簡單的方法。

    我們一般會說三種油溫,三四成,六七成,七八成熱這三種。也就是低溫、中溫、高溫。

    如何分別呢?最簡單的方法來啦!

    1.三四成,油麵無波動,用手心感知不到熱度。

    2.六七成,油麵小翻湧,手心感覺到熱,手背感覺不熱。

    3.七八成,油麵翻湧冒青煙,手心手背都感覺到熱。一般180度左右,這個時候想控制油溫就要改成小火或者關火,不過時間不能太長,要及時放入適量食材烹飪。

    4.九成以上,油麵翻湧厲害冒黑煙,這個時候建議關火,油溫太高,無論做什麼食材都會瞬間壞掉。

  • 5 # 生活我要私人訂製

    我們在烹飪油炸食品的時候經常是需要較高溫度油溫的,首先我們怎麼去判斷油溫達到了180度呢?很多朋友大家都經常聽過周圍人的經驗之談,你用筷子插入油鍋裡如果周圍開始有氣泡冒出,就可以放入需要煎炸的食物了,既然如此,很大家可能想要問此刻溫度是多少呢?其實我告訴大家,這時候的溫度呀剛好是達到180攝氏度了。

    要怎麼保持這樣的溫度不變呢?這個問題就真的是傷了很多朋友的心了吧,這肯定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的,這裡我告訴大家一個常識:

     

  • 6 # 發發郭

    可用眼觀耳聞的簡便方法來推知。

    如果油的表面穩定,無煙,無響聲,那麼可推知為低油溫。如果油麵四周各中間翻動,並冒出少量的煙,則屬中油溫。如果油麵中間往外翻動,並有大量青煙,用勺攪動有聲響,則可確定為高油溫。

    低油溫在85~120℃,俗稱三四成熱。

    中油溫120~180℃,俗稱六成熱。

    高油溫一般在180~240℃,俗稱八成熱。

    低油溫適用於軟炸、滑炒,中油溫適用於幹炸、酥炸,高油溫適用於清炸(如炸雞、炸魚)。 掌握好油溫還要看原料大小而定。體積大的要用稍低的油溫,較長時間的加熱,才能使原料受熱均勻。家庭烹製菜餚限於條件,一般火力較小,放油量較少,油溫升高慢投影降低快,因此油溫掌握可以略高一二成。

  • 7 # 美食締造者

    六成油溫(180度左右),這個時候,滴一滴麵糊到油鍋裡,麵糊會先下沉,沉不到鍋底就會飄上來。這個溫度適合炸那種掛糊的食材,比如炸雞塊、魚塊、麻團等,要想保持油溫穩定建議你選擇一款好品牌的空氣炸鍋,空氣炸鍋透過迴圈熱空氣對食物360度極速加熱。達到油炸的效果,可以精確控制油溫200以內,大家可以試試,要買品牌的鍋不要圖便宜

  • 8 # my1soul

    如果不是使用炸箱一類可以控溫的鍋具,個人建議買一個溫度儀,不貴且好使!我也是做廚師的,但是隨著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我比較相信科技。

  • 9 # 蒐集天下美食

    油靠對流作用傳遞熱量,油能達到的最高溫度比水高得多,炸、油泡用的油,油量大,需從油受熱後在鍋中的狀態與變化來判斷油溫的高低。一般認為:三四成熱的低溫油,油溫為90-120℃,油麵泛白泡,但未冒煙。五六成熱的中溫油,油溫為150-180℃,油麵翻動,青煙微起。七八成熱的高溫油,油溫為200-240℃,油麵轉平靜,青煙直冒。不同油類,其發煙點略有差異。這可能更多的是靠經驗。只靠自己根據手、眼的感覺去確定。如果指望有溫度計類的東西,好象不太合適,沒見做菜的人鍋內放溫度計測量溫度的。感覺油溫過高就減小火。

  • 10 # 一隻小胖崽

    這要看你是幹什麼瞭如果是商用,在網上買個現成的就行了現在都有控制溫度的功能,如果是自己家炸東西的話那就看眼裡和手對溫度的感知,把手放到油鍋上離開一段距離感覺手心有溫度對差不多了,或著那根乾的筷子放到鍋裡旁邊有大量的氣泡也就夠溫度了。(ps只要炸的多了憑感覺就差不多了,孰能生巧,炸東西的時候一定不能有水,要不你可要遭罪了。)

  • 11 # 微哥營養美食

    油溫在180度大約是六成熱,微微冒點菸,用筷子沾少許水放入鍋中顯示拍拍炸,這個油溫適合炸油條、炸雞塊、炸裡脊等,

  • 12 # 陛下吃點啥

    這可能更多的是靠經驗。只靠自己根據手、眼的感覺去確定。如果指望有溫度計類的東西,好象不太合適,沒見賣油條的人鍋內放溫度計。

    透過觀察油麵狀況來控制油溫:

    (1)溫油約為90°C—130°C,油麵平靜,無煙和聲響,原料入鍋後有少量氣泡伴有沙沙聲,油溫會迅速下降,適用於滑油,製作較軟嫩的菜餚,如滑炒裡脊絲、清炒蝦仁、宮保雞丁等。

    (2)熱油約為140°C—180°C,油麵波動,向四周翻動,略有青煙升起,這種油溫最適合煎、軟炸等,原料入鍋後氣泡較多並伴有嘩嘩聲。軟炸蝦仁、炸香椿、炸花椒葉等,用這種油溫比較合適。如果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中不沉,油的溫度大約180°C(六成熱),比較適合炸各種含水分較少的菜餚,如:幹炸帶魚、幹炸黃魚、幹炸裡脊等,這類菜餚需復炸,就是將菜餚炸熟後撈出,待油溫升高後再炸一遍,菜餚才能外酥裡嫩。

  • 13 # 貧窮料理LP

    油麵有青煙冒出,將筷子放進去氣泡十分密集和明顯。這個油溫對食材有增添色澤,增添香味的作用,比較適用於幹炸、軟炸、

  • 14 # 大國愛美食

    百度知道

    180度的油溫怎麼控制

    油溫怎麼控制檢視全部4個回答

    油溫怎麼控制

    學廚師的

    匿名使用者

    2017-11-25

    油靠對流作用傳遞熱量,油能達到的最高溫度比水高得多,炸、油泡用的油,油量大,需從油受熱後在鍋中的狀態與變化來判斷油溫的高低。一般認為:三四成熱的低溫油,油溫為90-120℃,油麵泛白泡,但未冒煙。五六成熱的中溫油,油溫為150-180℃,油麵翻動,青煙微起。七八成熱的高溫油,油溫為200-240℃,油麵轉平靜,青煙直冒。不同油類,其發煙點略有差異。

    火候,是菜餚烹調過程中,所用的火力大小和時間長短。烹調時,一方面要從燃燒烈度鑑別火力的大小,另一方面要根據原料性質掌握成熟時間的長短。兩者統一,才能使菜餚烹調達到標準。一般地說,火力運用大小要根據原料性質來確定,但也不是絕對的。有些菜根據烹調要求要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火力,如清燉牛肉就是先旺火,後小火;而氽魚脯則是先小火,後中火;乾燒魚則是先旺火,再中火,後小火燒製。烹調中運用和掌握好火候要注意以下因素的關係。

    1.火候與原料的關係 菜餚原料多種多樣,有老、有嫩、有硬、有軟,烹調中的火候運用要根據原料質地來確定。軟、嫩、脆的原料多用旺火速成,老、硬、韌的原料多用小火長時間烹調。但如果在烹調前透過初步加工改變了原料的質地和特點,那麼火候運用也要改變。如原料切細、走油、焯水等都能縮短烹調時間。原料數量的多少,也和火候大小有關。數量越少,火力相對就要減弱,時間就要縮短。原料形狀與火候運用也有直接關係,一般地說,整形大塊的原料在烹調中,由於受熱面積小,需長時間才能成熟,所以火力不宜過旺。而碎小形狀的原料因其受熱面積大,急火速成即可成熟。

    2.火候與傳導方式的關係 在烹調中,火力傳導是使烹調原料發生質變的決定因素。傳導方式是以輻射、傳導、對流三種傳熱方式進行的。傳熱媒介又分無媒介傳熱和有媒介傳熱,如水、油、蒸氣、鹽、砂粒傳熱等。這些不同的傳熱方式直接影響著烹調中火候的運用。

    3.火候與烹調技法的關係 烹調技法與火候運用密切相關。炒、爆、烹、炸等技法多用旺火速成。燒、燉、煮、燜等技法多用小火長時間烹調。但根據菜餚的要求,每種烹調技法在運用火候上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在烹調中綜合各種因素,才能正確地運用好火候。下面舉三種火候的應用例項加以說明。

    (l)小火烹調的菜餚 如清燉牛肉,是以小火燒煮的。烹製前先把牛肉切成方形塊,用旺沸水焯一下,清除血沫和雜質。這時牛肉的纖維是收縮階段,要移中火,加入副料,燒煮片刻,再移小火上,透過小火燒煮,使牛肉收縮的纖維逐漸伸展。當牛肉快熟時,再放入調料燉煮至熟,這樣作出來的清燉牛肉,色香味形俱佳。如果用旺火燒煮,牛肉就會出現外形不整齊現象。另外菜湯中還會有許多牛肉渣,造成肉湯渾濁,而且容易形成表面熟爛,裡面仍然嚼不動。因此大塊原料的菜餚,多用小火。

    (2)中火適用於炸制菜 凡是外面掛糊的原料,在下油鍋炸時,多使用中火下鍋,逐漸加油的方法,效果較好。因為炸制時如果用旺火,原料會立即變焦,形成外焦裡生。如果用小火,原料下鍋後會出現脫糊現象。有的菜如香酥雞,則是採取旺火時將原料下鍋,炸出一層較硬的外殼,再移入中火炸至酥脆。

    (3)旺火適用於爆、炒、涮的菜餚 一般用旺火烹調的菜餚,主料多以脆、嫩為主,如蔥爆羊肉、涮羊肉、水爆肚等。水爆肚,焯水時,必須沸入沸出,這樣涮出來的才會脆嫩。原因在於旺火烹調的菜餚,能使主料迅速受高溫,纖維急劇收縮,使肉內的水分不易浸出,吃時就脆嫩。如果不是用旺火,火力不足,鍋中水沸不了,主料不能及時收縮,就會將主料煮老。再如蔥爆羊肉,看起來很簡單,但有的人作出來的蔥爆肉,不是出很多湯,就是向老嚼不動。怎樣做才能烹好呢?首先是切肉要切好,要用頂刀法將肉切成薄片,其次一定要用旺火,油要燒熱。炒鍋置旺火上,下油燒至冒油煙,再下人肉炒至變色,立即下蔥和調料燜炒片刻,見蔥變色立即出鍋。也是要旺火速成,否則就會造成水多和嚼不動。

    但現在一般家用燃氣灶,只能出小、中、大火,達不到旺火的要求。要利用中、小火炒出旺火烹製的菜餚,首先鍋內的油量要適當加大,其次是加熱時間要稍長一點,再有一次投放的原料要少些,這樣便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4)蔬菜中的維生素容易流失,因此吃菜也要注意方法:青菜越鮮越好,要現洗現吃,先洗後切,洗好的菜不要泡在水裡。高溫也會破壞營養成份,煮菜不宜太爛,炒菜要急火快炒。涼拌菜維生素含量多。炒菜和菜湯中各種維生素會養活一半;油炸的菜,維生素常常全部消失。夏秋時節,人體出汗多,有一部分維生素C和鹽分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這就需要適當多吃些鮮青菜。

  • 15 # 村姑曉芳

    透過觀察油麵狀況來控制油溫:

    (1)溫油

    約為90°C—130°C,油麵平靜,無煙和聲響,原料入鍋後有少量氣泡伴有沙沙聲,油溫會迅速下降,適用於滑油,製作較軟嫩的菜餚,如滑炒裡脊絲、清炒蝦仁、宮保雞丁等。

    (2)熱油

    約為140°C—180°C,油麵波動,向四周翻動,略有青煙升起,這種油溫最適合煎、軟炸等,原料入鍋後氣泡較多並伴有嘩嘩聲。軟炸蝦仁、炸香椿、炸花椒葉等,用這種油溫比較合適。如果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中不沉,油的溫度大約180°C(六成熱),比較適合炸各種含水分較少的菜餚,如:幹炸帶魚、幹炸黃魚、幹炸裡脊等,這類菜餚需復炸,就是將菜餚炸熟後撈出,待油溫升高後再炸一遍,菜餚才能外酥裡嫩。炒青菜用此種油溫即可,炒出的菜餚顏色漂亮且營養不流失。否則,油溫過高可能會造成原料受熱不均勻,油溫過低蔬菜容易出水。炒制肉類菜餚油溫也要控制在五六成,先放肉煸炒至發白後,再放入蔥姜繼續煸炒,最後放配料。

    (3)旺油

    約為190°C-240°C,此時油麵的翻動轉向平靜,有青煙,手勺攪動時有聲響,可適用於炸、烹、炒等烹調方法。原料入鍋後有大量氣泡並伴有爆破聲。很多人喜歡吃外皮金黃酥脆、蛋黃溏心的荷包蛋,七成油溫就可以做到,煎制時間要短。如果想吃色白軟嫩的煎蛋,要用四成油溫,煎制時間要長一點。此種油溫也適合煎炒豆腐,因為油溫太低豆腐易碎。將原料下鍋後關火,用高油溫把外皮定型,再用文火把原料內部炸熟,再升高油溫給原料炸制上色,適合做拔絲山藥、拔絲土豆等。還可用這種溫度油炸香酥雞、香酥鴨,但中途不要關火,持續加熱保持油溫,炸出的雞、鴨外焦裡嫩。

    (4)烈油

    約為250°C—300°C,油煙密、有灼人的熱氣,青煙四起並向上衝,即將到燃點,原料入鍋後大泡翻騰伴爆炸聲,僅適用於爆菜或給蒸制菜餚澆油,如爆炒腰花或蔥油魚等,這時操作較危險,要小心。

    炒菜油溫過高的危害:

    一般普通食用油加熱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產生的有害物質和致癌物就越多。之所以說油炸食品可能含有致癌物,原因就在此。而比起油炸來,油都“著火”了,溫度當然更高,甚至會超過300攝氏度,致癌物苯並芘極易產生。它們附著在菜餚上,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除了致癌物,炒菜“過火”還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值得提醒的是,油脂加熱時間越長,有害產物就越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徹底掌握後期三原色混合調色原理?達到想要什麼顏色,就能得到什麼顏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