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童心大叔0
-
2 # 讀寫時代運城
有的朋友會問,菩提祖師會不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外高人呢?我個人認為不會,他應是一個高人幻化的,理由如下:
1,菩提如此之強,可天上並無人知曉,神話人物中也無其存在。
2,菩提精通諸子百家,懂儒道佛三教,道門佛門有如斯本事的人怎麼會默默無名呢。
3,孫悟空的根器是可遇不可求,如果菩提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外高人,他不可能預知到猴子來找他。但他依然在方寸山授徒傳道,從他教悟空的本領來看,他的本事應是很高,可他教了那麼多學生,全沒出息。他們就算達不悟空的境界,但也應有些名聲,為何默默無聞? 菩提在忙活什麼呀!悟空的出現才體現了他的價值,那如果悟空不出現呢,他是不是這麼大本事,就在人間辦學校培養垃圾了?可見菩提絕不是實際存在的,而是有人幻化的,他預知到悟空要到的那個地方,於是到那裡變身菩提,他的徒弟垃圾也無所謂了,可能都是他變出的,都是暫時的。
5,菩提所教的都是道字門中的術流等東西,諸如請仙問卜,採陰補陽,等等,皆是道門中的。悟空本就是尋仙訪道的,可見菩提及其弟子應是道士。但老吳寫菩提的詩卻是用佛門手法,這不奇怪嗎?如果他是個實際存在的人,是道就是道,是僧就是僧,何必如此呢?可見必是幻化。
綜上可知,菩提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高人,應是仙佛幻化,而上面又推翻了“菩提是準提”的說法,那菩提究竟是誰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要分析菩提祖師的身份,只能在西遊記中找答案,在封神中找是不科學的。但兩書中同名同姓的原班人馬可以借鑑封神和西遊兩書,這並不矛盾。申明一下,我只是從純小說神話的角度研究,不牽扯任何歷史及道教和佛教經典,以免惹來麻煩,請朋友們注意。
西遊中如來曾說西牛賀洲無上真者,而恰好菩提就在西牛賀洲,如來法力廣大,他曾自言能識周天之物,能知周天之事,菩提如何能瞞過如來的法眼呢?只有兩種可能,其一,菩提只是暫住西牛賀洲,只為教導孫悟空而來;其二,菩提的法力與如來相當,甚至超過如來。
再看看菩提祖師出場時的介紹,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這首詩是老吳寫的,明顯描寫的是一位佛門人物,但悟空是尋仙訪道的,且後來悟空多次提到自己棄道從釋,可以判斷菩提及其弟子當時應是道士裝扮,且菩提教授的東西雖然儒釋道都有,但以道術為多。詩中“西方之祖”,“與天同壽”的評價也極高。什麼人亦道亦佛,與天同壽,且為西方之祖呢?答案就是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
-
3 # 臣奏
說菩提祖師是如來的十大弟子之一,自然不是沒有根據。佛祖座下,須菩提是一位重要的弟子,“須菩提”的意思就是解悟空性,他被稱做“解空第一”。空在佛教經典中十分重要,但“空”又太玄妙難懂,說它是“有”也不對,說它是“無”也不對。空,不是空了沒有的空,不是空空洞洞的空,它不是實有,卻又離不開“有”。在佛祖座下眾多弟子中,真正能懂得空的道理,真正能體證空的妙義的,就是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既然師父是解空第一,那麼,他的徒弟自然會對“空”有很深的體悟,於是徒弟叫“悟空”也就很自然了。所謂悟空也是解空,是對空的一種理解和體悟。
但這種說法有很大的困難,首先,須菩提作為如來佛的重要弟子,卻好像完全脫離了組織,跟佛祖沒有一點聯絡了。而如來佛十大弟子中的其他人如金蟬子、阿儺、伽葉等卻老老實實地呆在師父身邊,如來對這個弟子的動向也沒有過問,這是很反常的事情。
其次,在《西遊記》中,我們可以看到的一個基本規律是,徒弟的神通往往跟師父差了一大截,基本上不是一個級數,就像木叉之於觀音菩薩那樣。金蟬子、阿儺、伽葉都位於如來十大弟子的行列,但他們的本事都頗為低微。而菩提祖師的神通幾乎可以用如天如海、深不可測來形容,即使與如來佛祖相比,似乎也不遑多讓,這也是一個多少令人稱奇之處。
-
4 # 豬扒界娛樂
先說答案,菩提老祖實乃通天教主!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菩提老祖的身份一直是一個謎,就像憑空出現一樣,教會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本領之後就消失不見了。最關鍵的是,這樣一個厲害的神仙,三界之中竟然沒有神仙知道,如來都說“我西牛賀州雖無上真”。那麼菩提老祖真的就一點馬腳沒露過嗎?
其實對於菩提老祖的身份,有一個最大的破綻!
其實可以結合另一部小說來看,當年封神之戰中,有一個神仙門徒眾多,但最後失敗逃跑,隱居人間。而且法力高強,和三清四御五老等人水平相仿,這個人就是通天教主!
當年姜子牙封神,玉帝手下的眾多神仙都是通天門人,通天教主的存在一直是玉帝心中的刺,讓玉帝連覺都睡不好。另一方面,如來當年曾聯手大破誅仙陣,也是通天教主的敵人,現在靈山門徒眾多,如果通天教主真的亂來的話,恐怕靈山要倒黴,如來也會氣得發抖。
歸根結底,贏家只有元始天尊,作為三界至尊,可以隨心所欲,不用隱姓埋名,對於西天取經也就笑笑看看熱鬧,根本不屑於。
-
5 # 靜一號普洱茶
菩提祖師,《西遊記》中人物,實力不在如來之下。收孫悟空為徒,傳授他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但菩提祖師預知孫悟空一定會惹出是非,故要求孫悟空保密,絕不能提起師門狀況,曾習道的往事。《西遊記》中菩提祖師,佛教的名字,道家的氣質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基本上,菩提祖師被描寫為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法力高深,弟子眾多,教化廣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師不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給廣大的民眾,故深得一方尊敬。
在整部《西遊記》中,我們無法確切知道菩提祖師的來歷。但是我們隱約可以從側面感受到菩提的法力。《西遊記》有個思維不曉得大家注意到沒有,就是:師傅與徒弟的本領那是天壤之別。以例項說明:如來的幾個徒弟,阿儺、迦葉等徒本領實在不值一提,包括後來成佛的唐僧,那也是貽笑大方的;再看看觀音的徒弟木吒;以及地仙之祖——鎮元大仙的兩個留守道觀的小徒……;這些都足以說明:師傅的本領要強於徒弟N倍!那麼照此推斷:菩提的法力那要比悟空高出N個數量級,至少與《西遊記》公認的法力無邊的如來相當。
《西遊記》第八回中,如來言曰:“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 而恰好菩提祖師正是身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座斜月三星洞中傳道。
依如來法力廣大,他曾自言能識周天之物,能知周天之事,菩提如何能瞞過如來的法眼呢?只有三種可能,其一,菩提只是暫住西牛賀洲,只為教導孫悟空而來,而後便可功成身退;其二,菩提的法力與如來相當,甚至超過如來,以至於如來的法眼都不能覺知菩提的存在;其三,菩提便是如來(理由見下段吳閒雲評西遊)。
在從正面看:悟空學藝時,菩提自述精通百家讓悟空隨便挑一樣學,他讓孫悟空選學的低階課程,就有道字門的三百六十旁門,包括術字門的請仙扶鸞、趨吉避凶,流字門三教九流的看經唸佛、朝真降聖,靜字門的參禪打坐、戒語持齋,動字門的採陰補陽、攀弓踏弩等等,十分駁雜;菩提開講大道能夠“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從這些能夠看出:菩提不拘泥於一門一派,相容幷包、百家皆通。後來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又教會了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等等。可以說這般相容三教九流的神通,是《西遊記》中其他神仙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即便是如來和太上老君,也只不過是佛、道兩家而已。可以說,菩提祖師雖然名氣不響,卻屬真正的高人,法力無邊。
菩提的居所之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孤懸於海外的西牛賀洲地界。他似乎與其他神仙並無往來(這點不同於鎮元大仙這些“散仙”),與他交往的卻不乏樵夫野老。如曾指引過孫悟空的那位樵夫,就蒙他傳授過一曲《滿庭芳》,得以在“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時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第一回)。他座下的弟子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第一回),但細算起來,不難發現其中絕大多數當是俗子凡夫。是以,菩提雖然法力通天,卻並不給人以高不可攀、觸不能及之感,他更像一位隱在世間的高士、聖人。這個菩提的形象也許正是吳承恩所要寄託的對“大隱隱於市”的欽佩、神往,菩提是以為高聖。
菩提祖師的原型應該是五祖弘忍大師
佛教禪宗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偈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偈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透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看到這個偈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裡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偈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惠能禪師聽到了,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偈子,寫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這個偈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偈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惠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惠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偈子。然後在惠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惠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惠能,讓惠能連夜逃走。
都是三更傳道 都是頭上打了三下就走 都是道成就趕走了弟子。
另一種說法
菩提,又叫須菩提(或譯為須浮帝、須扶提、蘇部底等)。菩提祖師是如來佛祖的師弟。兩人曾經共同執掌西方教。後來如來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併。菩提祖師也從此隱居山林,將高山命名為“靈臺方寸山”,與“天竺靈山”相對。以後自立道觀修身養性,除了山中居民,沒人知道他的住處。
須菩提祖師在西遊記中收孫悟空為徒,傳授給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的法門。但菩提祖師預知孫悟空一定會惹出是非,故要求孫悟空保密,絕不能提起師門狀況,曾習道的往事。基本上,《西遊記》中菩提祖師,佛教的名字,道家的氣質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被描寫為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法力高深,弟子眾多,教化廣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他不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給廣大的民眾。深得一方民眾的尊敬。正迎合了當時三教合一的思潮。而王陽明更是集其大成。“靈臺方寸”與“斜月三星”都指的是王陽明的“心”說。寄託了作者三教合一的思想。至於上文中有人認為菩提就是如來的說法實在是牽強,本來就是一個神話小說,還從神話小說裡去推測邏輯性,本身就是一件不符合邏輯的事情。民間故事中,最原始的版本,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並不是菩提老祖教的,而是在二郎神吃桃的時候,吃了二郎神的72個桃核,最後一個桃,二郎神整個吞了。二郎神其實是73般變化。當然一切都是神話故事,一定要從中找出合理性就沒有必要了。
-
6 # 幸運小胖紙
菩提老祖有一種說法是菩提老祖是菩提根,準提道人是菩提須(準提與接引是佛教的大小佛祖),這個一個就是菩提老祖的名字可見與菩提有些關係的。
而準提道人能夠在樹下得道突破成為聖人,並且得到了七寶妙樹,可見準提很可能是菩提須而七寶妙樹就是和菩提伴生的法寶,準提比菩提找出生幾分鐘拿走了七寶妙樹。
而菩提祖師能夠庇護悟空三百年,可見除了菩提祖師法力無邊之外還有接引,準提的故意看不見,畢竟南俱瀘州離西牛賀州離得並不遙遠(悟空剛開始出生的時候就目射金光,直射三十三重天,而悟空三百年都沒有遇到來調查問詢的人,可見悟空的天機已經被菩提祖師遮蔽了)。
綜合可得,菩提祖師與菩提有關,法力高強不怕得罪天庭還與西方關係不錯,可見菩提祖師的身份是菩提根的可能性很大。
-
7 # 山色歸讀
《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是一位祖師級人物,他是孫悟空的師傅,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教會了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等,但是沒有傳授孫悟空想要的長生不死的法術。他明知孫悟空會出去惹禍的,就鄭重告誡孫悟空出師門後再提起老祖是他師傅,否則就讓孫悟空萬劫不復。
相傳菩提祖師就是準提道人。只是後來西方教化入佛教,接引道人更名為如來佛祖統領佛門弟子,準提道人改名為菩提祖師,退隱山林,修身養性去了。可以看成是兩人爭鬥失利後的隱退。
菩提祖師的道場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他通曉諸子百家,法力無邊,精通佛家、道家、儒家三教。何以見得?他給孫猴子起的名字“悟空”就是是佛家的習慣稱呼,與後來的悟能、悟淨相配;你看他的打扮,仙風道骨,完全是道家氣質,他教一些當地百姓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這顯然也是偏向道家的看家本領;但是其行事風格,如要求孫悟空保密、不讓他惹是生非這些謙和自抑完全是儒家的做派。
還有,菩提授徒開講大道時,“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也就是說他不拘泥於一門一派,相容幷蓄、觸類旁通。可見,他是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高人,法力高深,弟子眾多,有教無類,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受到一方百姓的敬重和擁戴。
菩提祖師是世外高人,他法力無邊,徒弟眾多,品德高尚,口碑甚好,完全可自成派系,但他不給人以高不可攀、觸不能及之感,他選擇做了一位“大隱隱於市”的高士、聖人。從他的學識上看,應該生過如來和太上老君,因為他們不過是分別精通佛、道家而已;從本領神通上看,也似乎在此二人之上。
但是即便高深如菩提,由於他是單人獨騎,沒有體系和組織的力量,也對當時的統治階級無能為力,只能隱居授徒傳道。這個某種程度上就是吳承恩對當時社會的總的看法。
-
8 # 卡卡169386255
菩提老祖,西遊記原著描寫大覺金仙,不死不滅,萬劫不壞,西遊記沒有沒有來歷不明的神仙,任何神仙都能在西遊記原著世界找到跟腳。菩提老祖按照描寫天地朽而我不朽的存在符合條件的就兩個名字,一,盤古開天闢地,二,太上老祖化作女媧補天,太上老祖死了補天的爐子老君在用,補天中斷都要摘的葫蘆也在老君手裡。菩提老祖就是復活的太上老祖,也就是盤古,畢竟不會真正的死亡
-
9 # 亂神虎
下面就引用專家的分析來談談具體的看法。
我很贊同這樣的說法,菩提祖師就是太上老君。這種說法看似荒誕,其實在原著中可以仔細看出來。
菩提祖師可以透過下面的特點來具體分析。
第一,菩提祖師精通道和禪。這樣的神通連如來都不會。只有當初化胡為佛的太上老君可以做到。
第三,猴子在取經路上的西牛賀洲多次強調自己在靈臺方寸山的修行,基本上除了菩提祖師他都說了。奇怪的是西天的妖怪竟然都不知道這個,包括在那裡修行千年的黑熊精。說明菩提祖師就是個化身。
第四,就是大鬧天宮的神仙的行為,基本上都是在放水。尤其是道祖太上老君,煉製猴子的時候故意沒用三昧真火,還選擇無火的方位,給猴子煉成火眼金睛和金剛不壞之身。
綜上所述,所以大膽預測,菩提祖師就是太上老君。因為派系鬥爭而培養孫猴子來蓄意鬧事。
具體的事例也是看勘破西遊叢書。裡面對西遊記的黑暗講解的十分透徹和清晰。也從原著分析的很仔細。
-
10 # 白這個顏色
問題需要查閱【佛經通典】,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娟,乃釋迦摩尼親姑姑,釋迦摩娟生與皇室,天下第一美女,天性善良,慈悲為懷,為天下蒼生,捐出所有產業。為教化民生,釋迦摩娟倡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後來就出現了許多佛,所謂的佛,都是窮兇極惡,喪盡天良之徒勸化而來。
菩提祖師,27歲遍遊天下,道法無邊,曾在印度洋,得遇海中游泳的釋迦摩娟,二人一見鍾情,情深似海。那年釋迦摩娟19歲。透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一對相親相愛的情侶在一起了。
菩提祖師,師承空空靈祖,空空靈祖把最後三萬六千隻恐龍帶往火星,從此獨居火星,再不問宇宙閒事。菩提祖師與釋迦摩娟的愛,沒有得到師父的同意,釋迦摩娟生下三胞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後,菩提祖師不敢違反師命,回到靈臺方寸山。釋迦摩娟帶著三個孩子,居住在崑崙山,教子耕讀,太上老君後來寫出【道德經】,與他媽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大兒子太上老君娶了女媧為妻,二兒娶了九天玄女,小兒子娶了西王母,二人感情不和,婚後兩年離婚。
釋迦摩娟曾去靈臺方寸山看過菩提祖師,那時菩提祖師正奉師命練一種宇宙神功,無法接近女色。因為木星正準備對火星發動侵犯。其實菩提祖師收悟空為徒,也是為了讓悟空來往與火星之間。釋迦摩娟沒有怪菩提祖師,曇花一現的菩提祖師接到師父指令,帶著悟空去了師父身邊。
後來才有釋迦摩娟帶著三個兒子火星尋夫,被困木星千魔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菩提祖師獨戰千魔,悟空帶恐龍戰隊三擒木星王。菩提祖師雖然曾經出現過道教,還是離開了地球,遵循師命,以無窮道法,震懾外魔,外星人至今不敢侵犯地球,就是有菩提祖師的存在。
-
11 # 一抒己見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是連在一起的,世界混沌一片。某天,沉睡的巨人盤古睡了一萬八千年後終於甦醒,睜開眼,模模糊糊的,什麼都看不清。於是,一氣之下揮舞起大板斧開天闢地,就這樣將天地分開了。
在比盤古也許同時期或是更早些的時候,有一位神仙叫創始元靈,他是最早的一位神仙,打有這世界起,他就已經存在了。他在崑崙山不斷地修煉造化神器,道法高超。
後來,他太無聊了,太孤獨了,於是就收了四位徒弟。大徒弟鴻鈞老祖,也就是姜子牙的師公;二徒弟混鯤祖師,有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兩個弟子;三徒弟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媧娘娘;四徒弟陸壓道君,姜子牙的太師叔,他有一個葫蘆形狀的寶貝,名為“斬仙飛刀”,他把這一法寶送給了姜子牙,姜子牙在幫助武王伐紂的時候用它殺了袁洪和蘇妲己。
那麼菩提祖師在哪裡?菩提祖師就是這準提道人,他和師兄接引道人,也就是如來佛祖創立了西方教,也就是佛教。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根基之深、影響之廣,道教當道,讓佛教毫無存在感,怎麼辦呢?究竟怎麼才能讓將佛法普濟眾生、發揚光大呢?
然後呢,就是他大師伯如來佛祖出面降住了他,將他壓在五行山下,在那裡等待取經人。這樣,就可以將佛法由西方傳入到東方,大行其道了。
以上版本僅供娛樂,切勿較真,哈哈!
-
12 # 質躍
這一問題一連收到三人之邀,不回答都說不過去了,拉拉風,風助火勢,此問要火啦,那,通通透透叨一番,同志們,這邊看過來嘍,菩提祖師馬上就要現回原型於你面前。
菩提者何?
探源而有趣味的問題。西遊記設的懸疑角色嘛?你可以這麼想,他是世外高人,超脫周天之外,凌居佛、道之上,隱居四大部洲之間,可以洞察宇宙洪荒的一切……你也可以想,他是如來佛的化身,一切是他有意安排的,按他意圖發展的……你還可以咋揉著《封神榜》的各路角色按自己的猜想想,菩提祖師與鴻鈞道人、準提道人都是更高一級的宇宙仙祖……
無可厚非是可以這麼那麼說的。畢竟,西遊記是神話小說系列嘛。當然這就沒個標準定型了,西遊記中菩提老祖就安排出現那幾場,非要探根究竟,菩提祖師到底是個什麼來歷,去問原作者,那麼現在的科技水平也不能給你穿越時空的可能,就是沒得問到底了。
不過,神話小說也都有它內在的文化因素決定著的。可以探究下他的文化背景形象。這樣豈不更有趣。神話小說中有些神話人物形象是現實生活中的折射反應,是確實存在過的;
有些就不是現實生活中具體存在過的形象,而是文化理念影響下虛設抽象出的人格化形象。西遊記中相比如來佛祖而言菩提祖師就是這樣一個虛化的形象。
如來佛祖還可以說是現實中存在過的釋迦牟尼佛的神話形象,但是菩提祖師就更多是綜合的文化背景下虛化隱喻的一個形象。
大概就是受王陽明心學的影響。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明朝人,當時正是心學影響熾盛之時,縱觀西遊記三教雜糅,表面雖是些鬼鬼神神,仙道佛妖的詭異故事,但內裡講的些佛、道、儒學是都切實有的,不是瞎編亂造。內裡禪機道語歌詞詩賦都很多。按菩提老祖的自個話說,一會兒講講佛,一會兒說說道,而與悟空引路的樵子恰是儒家的孝子形象。
菩提在哪了?菩提老祖在哪了?
據說,釋迦牟尼當年是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菩提是樹的話,菩提祖師就是菩提樹祖師,樹祖?
可見,菩提是隱喻,所謂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那麼菩提祖師者何?身祖?
禪宗六祖有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老祖居住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這兩句都是“心”的意思。靈臺,道家指心,方寸,也是心,所謂方寸已亂就是心亂的意思。斜月三星洞,是一字謎,謎底也是“心”字。
也就是菩提祖師居住在,心山心洞。孫悟空,石頭中蹦出,五行而言,石,土石,五行中土是火之祖氣,心屬火,孫悟空是心猿,吾心為悟,孫悟空在心山心洞學藝,意思就是自己悟道而已。自身安自心,自心守自身。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就是此意。
西遊記中很多神話人物是虛化的寓意的一種文化意境形象。當然,既然是小說形式就賦予塑造了菩提祖師一種可觀可品的人物形象,但這個人物形象不是著重刻畫的現實人物的一種對映,更多是一種文化意識的形象化。
好了,言不盡意,僅供參考
-
13 # 陌上雲白
菩提老祖沒有來歷。他是“道”的化身。
《西遊記》的第一回講述了孫悟空的出生和學藝的經歷。孫悟空的出生充滿了道教的因素,如“周天”“九宮八卦”“芝蘭”“天真地秀,日精月華”等等。後來,在問群猴如何長生時,通臂猿猴提出了“佛,仙和神聖”三者可以長生不老。這三者指的就是佛,道,儒三家的得“道”者。後來,孫悟空離開花果山,先是到了南瞻部洲,就是後來的大唐的地盤,當時應該是西漢的中晚期了。孫悟空在這裡待了八九年,期間“學人禮,學人話”,最後見世人都是“名利之徒”,“更無一個身命者”。也就是說他在南瞻部洲的這八九年已經深諳了“儒家”精髓。
後來,他離開南瞻部洲,前往西牛賀州,遇到了一個“孝子”,得他指引去了“靈臺方寸山”在“斜月三星洞”裡,遇到了“須菩提祖師”。其中“靈臺”和“斜月三星”就是指“心”,“須菩提”是佛教聖物,“祖師”則是道教的稱呼。而孫悟空學藝之時,習文練武,諸子百家皆有涉獵。不僅如此,菩提祖師的言語裡還充滿了儒家的普世思想。
還有例子可以佐證這一點,西牛賀州妖怪橫行,菩提祖師弟子無數,他們離開菩提祖師以後,竟然都杳無音信,既不降妖除魔,也不濟世救人,那他們幹什麼去了?唯一的解釋就是“孝子樵夫”在撒謊。而且這裡住著一個道教的頂級Boss,有地仙之祖之稱的鎮元大仙。還住著一個佛教的終極Boss如來佛祖。他們及其弟子們都不知道有菩提祖師這號人物,更不知道他有個徒弟叫孫悟空,而天庭的玉帝竟然也不知道。饒是菩提祖師低調,也不至於如此吧。難道他們都是裝不知道?
我不認為把菩提祖師拉入世事,給他按資排輩是件好事。沒有必要。
-
14 # 吳斜月
這樣的人物在西遊中寥寥無幾,就連如來佛祖也是在這一紀元才練成丈六真身後成佛的,這從如來佛祖被孔雀吞食的故事中可以知道,菩提祖師是如來佛祖的長輩人物。
菩提祖師精通儒道釋三家,三家自然合一,這可能就是菩提祖師隱居山林,並不許孫悟空說出他的名字的原因,三界現在正是儒道佛掌權,儒教掌控人間,佛教掌控地府,道教掌控天界,構成一張錯綜複雜的關係網路,菩提祖師企圖三教合一,對他們來說無異於是大逆不道,菩提祖師應該是三界通緝犯,所以要躲躲藏藏的,畢竟他再厲害也不是佛道儒三家聯手的對手。
孫悟空得菩提祖師傳授大品天仙決,名字看上去很土,但是確是天地不容的厲害功法,孫悟空就是靠這個功法才能煉化太上老君的金丹,成就金剛不壞之身,太上老君的金丹可不是那麼容易消化的,豬八戒就煉化一顆九轉金丹不知道用了多才時間,這是孫悟空的根本功法,至於七十二變和筋斗雲都是大路貨,像如來佛祖就不太看得上這兩個技能。
我估計之前大鬧天宮的基本上都是菩提祖師的徒弟,像什麼蚩尤、刑天、四海龍王、共工,二郎神啊。
菩提祖師其實是三界最大的反叛者,他充滿理想,企圖三教合一,顛覆現有秩序,創造出一個真正的大同世界,他的徒弟遍佈三教,隱藏其中暗中發展勢力。
-
15 # 妖姬的情感課堂
菩提祖師的身份是什麼?在《西遊記》中這是一個有明確答案的問題。
須菩提祖師又是誰呢?
釋迦牟尼佛有十大弟子,其中就有一位叫做須菩提,以“恆樂安定、善解空義、志在空寂”著稱,號稱“解空第一”。也就是說,對“空”的理解,須菩提最為透徹。
著名的《金剛經》,就是佛陀與須菩提的對話。
這是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三教的思想是合一的。所以在當時的人看來,須菩提做道家打扮也沒什麼奇怪的。
回覆列表
菩提祖師的神通能力,那就不用說了。至少比孫悟空要厲害得多。孫悟空到他座下學藝十年,前七年就是個打雜的,後面三年才開始傳藝,三年時間,教孫悟空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等種種厲害神通,成就了齊天大聖之名。可以想象,這菩提祖師是何等厲害?可是,孫悟空離開之時,菩提祖師竟然嚴重警告這個得意門生,原話是這樣說的: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這段話讀來,可謂讓人心驚膽顫!菩提祖師放如此狠話,有什麼目的?怕別人上門找麻煩,還是怕孫悟空給他丟臉?這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的身份,不願意被外面任何人知道!
很多學者認為,他就是如來佛祖“解空第一”的弟子須菩提。須菩提與佛祖的對話見於《金剛經》。然而,在《西遊記》中,須菩提祖師自成一派,顯然並沒有嚴格按照佛祖的套路來。不僅如此,須菩提祖師是典型的雜糅佛道又兼有很多儒家的思想。分析須菩提祖師要從他身上幾個最重要的點來分析。首先,他與弟子要有互動;其次,他必須弟子眾多;第三,他的學說必須是普適性的,對三教的觀點要有融合。看到這裡,瞭解佛教歷史的朋友不由自主地會想到,應該從禪宗裡尋找答案。
那麼須菩提祖師趕走孫悟空的理由是什麼呢?咱們看下須菩提祖師對孫悟空賣弄的擔憂,祖師說,“悟空,過來!我問你弄甚麼精神,變甚麼松樹?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