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哥sy
-
2 # 桂人莞住
我記得趙本山的小品多數是演東北民風的日常生活居多,他的思路和表情非常接地氣,深入觀眾心裡,所以印象特別深。
-
3 # 水樹古
《賣柺》三部曲無疑是我對趙本山小品最具代性。
《賣柺》是由尹興軍編劇並執導,趙本山、範偉、高秀敏主演的小品,於2001年1月23日《200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該小品講述了大忽悠“趙本山”透過高超的“忽悠”手段把雙柺賣給了一個雙腿健康的陌生人的故事。 《賣車》是由馬麗娟導演,何慶魁、宮凱波編劇,趙本山、範偉和高秀敏表演的小品,該小品於2002年2月11日在《2002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該小品講述了吃一塹長一智的範廚師再次遇到“大忽悠”夫婦,但最終還是招架不住“大忽悠”的忽悠,又上當受騙的故事。 《功夫》是由張惠中執導,張猛、宮凱波編劇,趙本山、範偉、蔡維利、王小虎表演的小品,於2005年2月8日在《200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中首播。該小品是“忽悠”系列的最後一部,講述了“大忽悠”帶著兩個徒弟來到“防忽悠熱線諮詢公司”,想方設法忽悠範廚師但最終被戳穿的故事。 有人批評“趙本山小品”糟蹋農民和殘疾人,說農民出身的老趙“忘本”;有人譏諷“趙本山小品”越來越媚俗,拿肉麻當有趣——這老趙就有點冤乎哉了。好像趙本山名氣大了,腕粗了,“王”氣凌人,就由著自己性子胡來了。其實他還不是按策劃人、編劇和導演的旨意行事!他在幕前表演,只是幕後那些人為達到他們目的的一個活載體。老趙的表演越出神入化,那些人所要的效果就越彰顯。作為小品演員,趙本山帶給我們很多的歡聲笑語,我相信本山大叔還是本山大叔,作為藝術家而言,這些作品有很多後來的喜劇演員值得借鑑和學習的地方。
-
4 # 劇分析
本山大叔這些小品的魅力所在可以概括為幾個字,第一個字就是“真”。接地氣。喜歡渲染農村弱勢群體或者有獨特個性的人。知道農民看得懂什麼。城市人可能不理解或不懂,但同為農民肯定聽得懂本山大叔的笑點,它就是真實存在的。就是本山大叔的個人魅力性格渲染的人物形象到位有笑點,有東北人那種普遍的倔強與豪爽,當然還需要配角的巧妙配合。將東北農村農民或者老百姓身上一些笑點擴大並且誇張。最後再給予正確的引導與糾正。
第二個字是“藝”小品表演的形式多樣化,不是單純的對話,穿插有二人轉、歌曲、戲曲、雜技等,非常抓觀眾的眼球,並且看了還想看,以豐富的藝術形式串燒搞活了小品。
第三個字“倔”具有東北農民特有的倔強性格,動不動就打仗的火爆性格,“愛咋咋地”豪爽,不拖泥帶水,是啥就是啥。讓觀眾有新鮮感與熟悉感。
總而言之,本山大叔靠自身的獨特技能與東北農民的性格相結合,呈現出了獨具特色的小品內容,形式內容豐富多彩,千奇百怪又在理解之中。希望更多的人欣賞本山大叔的特色小品,分享其中的快樂。
-
5 # 呂梁孫哥
1、《賣柺》,這個小品對我非常印象深刻,裡面好多臺詞都記得,非常搞笑,看後很開心,這是我記住的原因。
2、《不差錢》,裡面小瀋陽和趙本山也是演的很搞笑,臺詞也是很新鮮,現在都記憶猶新,隔三差五都會看一遍,就是這些原因讓我記憶深刻。
-
6 # QQ至尊寶QQ
記憶猶新的有《相親》、《說事兒》、《同桌的你》、《賣柺》、《不差錢》。趙本山的小品《相親》,1990年在春晚表演,那時候趙本山還年輕,自從出演小品《相親》後,每年都會上春晚。趙本山《賣柺》系列小品,堪稱經典,帶給觀眾許多的歡樂,和小瀋陽演的《不差錢》,當時的趙本山名氣非常的高,可以說是巔峰時刻。
-
7 # 蜜語甜顏668
其節目有1990《相親》、1991《小九老樂》、1992《我想有個家》、1993《老拜年》、1995《牛大叔提幹》、1996《三鞭子》、1997《紅高粱模特隊》、1998《拜年》、1999《昨天今天明天》、2000《鐘點工》、2001《賣柺》、2002《賣車》、2003《心病》、2004《送水工》、2005《功夫》、2006《說事》、 2007《策劃》、 2008《火炬手》、2009《不差錢》、2010《捐助》、2011《同桌的你》。
-
8 # 小人物四葉草
趙本山登上春晚20餘年,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品愛好者到後來的小品專業戶,小品皇帝,小品巨星!這些成績與趙本山的實力分不開,20餘年的春晚舞臺都有趙本山的身影,幾乎觀眾觀看春晚就是為了觀看趙本山的小品,這種說法不為過!
趙本山20幾年不斷努力,捧紅了不少明星不少徒弟,比如範偉,小瀋陽,宋小寶,鴨蛋等!
歲月是把殺豬刀,即使你再怎麼有才華,有能力,歲月是公平的,是殘酷的,前幾年本山老師因為年齡和身體原因徹底離開了春晚舞臺,轉到幕後!雖然轉到幕後,但是他的小品至今讓觀眾津津樂道!
與範偉,高秀敏合作《賣柺》
與範偉、高秀敏合作《賣車》
與範偉合作《紅高粱模特隊》
與範偉、高秀敏合作《看病》
與宋丹丹合作《鐘點工》
與宋丹丹合作《火炬手》
與宋丹丹合作《昨天今天明天》
與宋小寶合作《有錢了》
與小瀋陽,、鴨蛋合作《不差錢》
與宋小寶合作《相親2》等等
-
9 # 天香雅閣
要說趙本山最經典的小品非《賣柺》三部曲了,當時那個年代因為網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過年的時候看春晚基本上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其實每個頻道都在放春晚,所以也不得不選擇了)。而春晚裡面最期待的還是趙本山的小品,當年看他的小品也是一種享受,至今想到裡面的經典片段還是會會心一笑。讓我們一起回味下他的那三部曲吧!
1、《賣柺》《賣柺》是由尹興軍編劇並執導,趙本山、範偉、高秀敏主演的小品,於2001年1月23日《200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該小品講述了大忽悠“趙本山”透過高超的“忽悠”手段把雙柺賣給了一個雙腿健康的陌生人的故事。
“大忽悠”這個詞,也是因為這部小品傳遍了大江兩岸。趙本山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喜劇人。當時沒看過這部小品的,估計也沒幾個人了。其實這裡面也可以看出營銷的厲害之處了,能把死的說成活的,把活的說成死的,讓人不得不佩服它的強大。
2、《賣車》《賣車》是由馬麗娟導演,何慶魁、宮凱波編劇,趙本山、範偉和高秀敏表演的小品,該小品於2002年2月11日在《2002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該小品講述了吃一塹長一智的範廚師再次遇到“大忽悠”夫婦,但最終還是招架不住“大忽悠”的忽悠,又上當受騙的故事。
該小品的強大在於,能把吃一塹長一智的人再次忽悠上當,也是這部小品的最大笑點所在了,趙本山和範偉的演技真的不得不佩服了。看完了後真的回味無窮啊。
3、《功夫》《功夫》是由張惠中執導,張猛、宮凱波編劇,趙本山、範偉、蔡維利、王小虎表演的小品,於2005年2月8日在《200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中首播。該小品是“忽悠”系列的最後一部,講述了“大忽悠”帶著兩個徒弟來到“防忽悠熱線諮詢公司”,想方設法忽悠範廚師但最終被戳穿的故事。
這次的範偉終於學會了反套路,所以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最終大忽悠被送進了派出所,也為這個系列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這三部曲的成功在於,把腦筋急轉彎給放進了小品裡面,估計看過的人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幾個腦筋急轉彎吧。這幾部小品使趙本山的演藝生涯創了一個新高度,也使我們多了很多歡樂。現在網路發達,每次無聊的時候還是會再看看這幾部作品,畢竟經典永流傳嘛!
-
10 # 一拖再拖92x
《賣柺》是印象最深的,範偉憨厚老實的形象配合趙本山精湛的大忽悠演技,給人無窮的笑點。
包括《小崔說事》也是十分印象深刻的作品,不論是白雲黑土的cp還是改革春風吹滿面這些朗朗上口的臺詞,都烙印在一代人心中
。
-
11 # 紅葉曲折
舉例一、小品《公雞下蛋》
1、貫穿整個小品的主線,是這樣三個衝突:
衝突一:白雲(宋丹丹)本就是一個農民出身,卻偏要做一個明星。
衝突二:白雲黑土(趙本山)為了得到2萬元錢,而想要把採訪節目做好,但是自己偏偏缺少配合訪談所需要的專業知識。
衝突三:已經收下了2萬元定金,可是下蛋公雞卻已經被煮了,無法完成合同。
當然,最終,幾個衝突都被白雲和黑土所解決了。
2、要解決上述衝突,白雲與黑土(趙本山)擁有一個不足[1],那就是二人的農民本色,二人的知識水平、技能侷限在樸素的農民水平。小品貫穿全程時不時就強調這一點。比如,穿著、年紀;一直使用“俺”、“瞅”這些詞彙;比如黑土將“部落格”與“刻薄”混淆,將“策劃”與“策反”混淆,黑土說“你的嘴咋像棉褲襖似的”;黑土拒絕扮演腦血栓誇大公雞下的蛋的治療效果;白雲籤合同的時候的乾脆利落(都不用看一眼合同就籤);白雲知道公雞被媳婦給燉了之後的崩潰。
3、同時,白雲和黑土利用自己很多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比如,
白雲關注著時尚——“一塊照相,要不然人家以為我們又離婚了。” 、“你想知道詳情,請登入白雲飄飄點部落格點com”
二人反應迅速,想象力豐富,靈活機智。比如:
“當時沒有徵兆,那是不可能的———當時這個雞———心裡頭特別的矛盾,特別的壓抑。你想,一隻公雞,它要下蛋,不是它的活它要幹。丟不丟人啊?丟不丟雞啊?同行們會怎麼看他?雞怎麼看他?鴨子怎麼看他?大鵝怎麼看他?今後在文藝界怎麼混?(宋丹丹:雞界)不是雞界。家禽界!怎麼混呢?過去跟它好過這些小母雞傷不傷心?而且他當公雞的時候,孵出那些雞仔們都長大了,怎麼稱呼他?叫爸,不是了。叫媽,也不對。叫大姨?更不對。但是有蛋呢不能不下,不下他憋得慌。於是乎……”“(宋丹丹)於是乎他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下自己的蛋,讓別人說去吧。”
“他當時他想啊,下哪兒呢?他就邊溜達,邊想。來到了雞窩面前,沒好意思下。他又溜達,來到了鴨架面前,也沒好意思下。下哪兒呢我?不下不行了,憋不住了,萬一掉下來,就全漏了。”
“那是誰發現的?狗崽子嘛!狗仔隊一發現,第二天全縣的雞鴨鵝狗貓全知道了。”
“俺們家這隻雞,一夜之間就成了名雞了。那傢伙過去俺家那隻雞走道,那是挺胸抬頭,氣宇軒昂的,咔、咔、咔。自打生了公雞蛋,走道變樣了,我瞅這爪子擱地上劃拉啥呢?仔細一看明白了,練簽名呢。!”
舉例二、小品《賣柺》
1、在《賣柺》中,作品緊緊圍繞一個衝突——大忽悠(趙本山)一心想要將柺杖賣出,但準買家範偉卻是個腿腳健全的人。整個小品,就是大忽悠在千方百計消化這一衝突並最終成功的過程。
並在細節上配合這一衝突。比如,高秀敏也希望丈夫能夠將柺杖賣出,但同時卻又不忍心騙人。這一衝突,最終在大忽悠的強勢干預下得到釋放。終究還是將柺杖賣出了。
2、要解決上述衝突,大忽悠擁有一個不足,那就是知識面有限,對很多事情都只是一知半解。大忽悠並不擁有高學歷、文憑、或者高智商,並且其知識面水平比大眾的知識水平只低不高。
3、但同時,大忽悠利用自己很多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比如,
比如大忽悠一開始給範偉下套時,用的欲擒故縱的計策——“媳婦兒不讓我說,你也不能信,你走吧,沒事兒~~~呵呵~~~沒事兒~~~走~~~”
比如大忽悠活學活用其有限的知識——“聽說人家買馬上人那賣車套,聽說人家買摩托上那賣安全帽,聽說人失眠上那人家賣安眠藥” ;“這叫市場,抓好提前量!”“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伕”、“一股子蔥花味”。
大忽悠用非常有限的知識編出一系列看似有道理的歪理——“是你的末梢神經壞死把上邊憋大了”、“重者股骨頭壞死,晚期就是植物人! ” 大忽悠反應迅速——“要什麼腳踏車呀?要啥腳踏車?”
-
12 # 深圳小歐
我記住他跟小瀋陽和他孫女演小品,演哪個什麼來的、有點忘記了。就是小瀋陽演哪段人這一輩子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這樣過去了。
-
13 # 影視圈Magazine
馬上就又要到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了,回味曾經關於春節的記憶,除了買新衣、戴新帽、包餃子、放鞭炮外就是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一起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時看春晚時伴隨著的是一家人的聊天聲,不似現在每個人抱著手機坐著電視前,只把電視節目當作背景音樂。
那時我們最期盼的便是看本山大叔的小品,《看病》、《紅高粱模特隊》、《賣柺》三部曲、《鐘點工》、《火炬手》、《不差錢》等等等等,本山大叔用他的表演讓我們在歡笑中開啟了新的一年。“小樣兒,脫了馬甲,我照樣認識你”、“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伕”、“ 白雲,黑土向你道歉,請你睜開眼看我多可憐,今天的你我還能否重複昨天的故事,我的這張舊船票還能否登上你的破船”、“走兩步、沒事兒走兩步”、“滷子不要錢,給我來碗滷子”等臺詞我們到現在依舊能夠脫口而出。
現在本山大叔歲數大了,再也不能登臺為我們帶來歡笑了,但他曾經的高光時刻卻一直在我們心中。還有幾天2020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就要和我們見面了,不知道今年的語言類節目又會為我們帶來哪些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回覆列表
1《不差錢》2《賣柺》3《相親》4《捐助》5《鐘點工》6《拍賣》在很多觀眾的心裡趙本山就是春晚的一個象徵,因為趙本山高質量的春晚作品一直陪伴著我們,時間長了,我們想到了春晚就會想起趙本山的小品。春晚會有很多不同型別的語言類節目,在眾多的節目中我們最期待的莫過於趙本山老師要帶給我們什麼節目,曾經許多觀眾也一度因為趙本山退出了春晚的舞臺,而選擇不看春晚的節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