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絃音Canty

    大提琴跟小提琴一樣,有四根弦,音區屬於中低音,所有的絃樂器都是一樣的,有的音可以在同一根弦演奏,也可以換弦演奏,雖然音高一樣,但是音色卻是有差別的,要根據樂曲的風格曲調去選擇指法,透過不同的音色來展現音樂風格及特點。

  • 2 # 張大閃子

    不太明白題主的意思。

    1 確定前後樂譜 音樂走向是向上的,就需要換弦使用明亮的音色...

    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 其次是考慮手指的困難程度,如果在同樣兩根弦上困難程度太大。就要考慮用更加簡便的指法。

    3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為音樂服務。==

  • 3 # 勝德二胡

    換把,應以樂曲需要決定,不管樂曲演奏起來怎麼困難,指法都要圍繞樂曲音色的效果服務,在不影響樂曲效果的前提下,再可選擇那種指法方便,一般同弦演奏要顯得流暢,而換弦演奏顯得明朗,總之選擇指法由音樂作品效果先決!

  • 4 # 凱恩斯是我

    我認為

    沒彈過提琴哈哈,不過應該跟吉他差不多道理,試著分析一下看看對您有沒有幫助。

    大提琴跟小提琴一樣,有四根弦,音區屬於中低音,所有的絃樂器都是一樣的,有的音可以在同一根弦演奏,也可以換弦演奏,雖然音高一樣,但是音色卻是有差別的,要根據樂曲的風格曲調去選擇指法,透過不同的音色來展現音樂風格及特點。

    1、同音不同絃音色上,雖然音高一樣不過音色可能不太一樣,在選擇的時候可能得考慮寫個音在這個地方出柔一點的音色比較好聽還是銳利的音色比較好。

    2、涉及到指法安排,換把或換弦後旋律音符集中在什麼位置,有些可能換把後音符能順帶著安排在換把後的把位,有些可能換弦後安排後續音符指法比較方便。或者換把後更方便雙音指法的安排和彈奏。

    3、同根弦上可能方便做技巧(不知道提琴有沒有),像吉他一些擊勾弦、滑音、揉弦等等,考慮到用這些技巧來銜接兩個音可能就考慮同弦換把。

    4、換把動作看起來更酷炫開個玩笑,如果指法安排合理,透過換把的動作增加觀賞性也很有必要。

    結合吉他瞎分析,不知可不可取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表情哥愛音樂

    大提琴和小提琴一樣,有四根弦。聲音區域屬於中低音區。所有的絃樂器都是一樣的。有些聲音可以在同一個字串上播放,也可以透過更改字串來播放。雖然音高相同,但音色不同。指法要根據音樂的風格和曲調來選擇,音樂的風格和特點可以透過不同的音色來表現。

    我沒有拉過小提琴,但應該和吉他相似。試著分析一下它是否能幫到你。

    一。同一音高的不同弦的音色可能不同。在選擇音色時,你可能需要考慮是用更柔和的音色還是用更銳利的音色來寫。

    2。在指法編排上,手柄或和絃變化後的旋律音符集中在哪裡?有些音符可以在手柄更換後放在手柄上。一些音符在和絃變化後可以方便地排列。或更換手柄後,更方便安排和播放雙音指法。

    三。在同一根弦上做一些技巧(我不知道有沒有小提琴)可能很方便,比如一些吉他弦、滑翔、揉捏等。考慮到這些技巧可以連線兩個聲音,可以考慮改變同一根弦。

    四。改變動作讓自己看起來更酷[封面][封面]開個玩笑。如果指法安排合理,還需要透過改變動作來增加視野。

    再加上對吉他的盲目分析,我不知道是否能接受它

  • 6 # 小笨笨熊vain

    嗨,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關於小提琴大於5度音程時,有時侯換把但有時是換弦有什麼講究,在小提琴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內心聽覺能力和發展小提琴演奏技巧,尤其是發展左手技巧練習應是同步進行的。而音準是小提琴最基本的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術之一,是學琴者必須首先解決的基本問題,訓練音準也應該像訓練其它基本音樂表現手段一樣,要在一定的規範下進行。音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指法的選用,取決於正確恰當的演奏姿勢,它也和手指在弦上的位置緊密相連。

      關鍵詞:小提琴;音準;左手技巧

      在小提琴演奏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術之一,就是音準問題。訓練音準要在一定的規範下進行。首先要找到發出不準音的原因,還要懂得糾正的辦法。奏出的音是否準確取決於左手對指板的熟悉程度和控制能力,還有手指在發音瞬間能否做出迅速微小的正確調整動作的能力,小提琴的手指的位置有三種:正常的位置,密集或緊縮的位置,伸展的位置。這幾種位置都要求腕和手指具有與之相適應的外形,要求預先準備好腕和手指的相應位置,最適合於所演奏的音樂,這特別有助於音準的正確。合理的演奏動作在這方面起很大的作用。如果肌肉過分緊張,手指按弦用力過大都會影響到音準。反之,手指按弦力量不足,手指沒有及時地準備,在換弦、換把位時準備不足、手指抬得過高、或落弦時過高破壞了和指板間應有的接觸面、失掉對指板的感覺等等,對發純正的音準都有影響。訓練左手音準的方法和訓練其它技巧一樣,需要經過長期、反覆的練習,使左手從“有意識”的演奏動作轉變為“下意識”的習慣動作。但是,這種動作是否正確,也就是說音是否準,必須要等音已經奏響後才能聽清。因此,這是一種被動的演奏方法。雖然這種演奏方法在小提琴演奏技巧中是必須具備的,但卻不應該是惟一的。

      拉斐爾·布朗斯坦在他的小提琴教學理論中,對音準問題提出了“視覺音準”的原則,雖然視覺音準的概念不是非常明確,在當代小提琴教學中也有較大分歧,但是這個原則卻給演奏者提供一種思路,即透過分析,瞭解指板,養成對各種音程(包括雙音,和絃)能從手指落下之前從理性上感覺出音與音之間距離和關係的習慣,使演奏者不但內心對將要奏出的音有預感,而且手指對在指板上的距離和位置也要有預感,從而在音響發出之前先期增加了音準的可靠性。布朗斯坦的理論對於小提琴演奏中左手的先期準備動作有很大的啟發作用,我們可以將“視覺音準”的概念擴充套件為“左手的先期準備動作”。

      小提琴演奏中左手的手指的位置有三種:正常的位置,密集或緊縮的位置,伸展的位置。1、4指構成了在左手指板上的基本框架,在這個框架中大致有三種手型,一是1、4指之間距離為純四度;二是1、4指之間距離大於純四度;三是1、4度指之間小於純四度。在大部分情況下,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是第一種手型,這是小提琴演奏中左手基本手型,它是構成左手單音、雙音和泛音音準的前提條件。在這個基本手型構成的純四度基本框架中,由於小二度所處位置不同,又會有三種不同的指形:一是1、2指間為小二度,其餘各指間為大二度;二是2、3指間為小二度,其餘各指間為大二度;三是3、4指間為小二度,其餘各指間為小二度;另外,還有一種各指間均為大二度,1、4指之間為增四度距離的指形,因為包含了大調中的三全音,所以也常被運用,這樣,在小提琴演奏中,絕大多數的按絃動作,包括雙音,和絃都包含在這四種指形中,因此,在演奏中各指形不同手指位置是否正確,以及不同指形的連線是否敏捷、圓滑、準確等極大地影響著音準。

      小提琴演奏中左手動作可歸納為兩個基本因素:

      笫一,演奏時幾種指形是組合在一起的。例如C大調在第一把位就有三種指形:一是G弦上2、3指間為小二度,其餘各指間為大二度;二是在D弦和A弦上1、2指為小二度;其餘各指間為大二度;三是在E弦各指間均為大二度,但11指與空弦E音成小二度。這樣在演奏中為了使奏出的音準確,就必須使不同指形作到熟練、敏捷、準確、圓滑的連線,並且應使不同指形的轉換要預先進行,這種轉換應在抬指時進行,而不是等手指要落到弦上時才改變指形。這樣,在音奏出之前左手就已預先準備好了,這種預先準備的優點在奏快速的樂句時尤為明顯,它使奏出的音不但大大保證了音準的可靠性,也使音更加清晰,為了能正確做好指形連線,就需要對各手指之間音準關係有清楚的認識。相臨的手指間,如是小二度,必然是小距離;如是大二度,必然是大距離。一般情況下,相臨兩指之間的自然音程距離只有大、小二度,明白這個關係,演奏就可以預先做出準備。例如羅德《24首隨想曲》第10首第三小節﹟b音,3指在A弦與4指成小距離,由於第五小節的b音,所以,在第四小節奏完’b音後應馬上有意識地將3指靠近2指,使2、3指(此時雖然3揩並未落下)成小距離,以便接下奏b音,這樣就有了預先的準備,音準也有所保證。初學小提琴常見的一個錯誤是,小二度手指距離過大;常見的另一個錯誤是在兩根弦上遇到同一手指處在不同位置時,往往沒有改變手指位置,只使用同一種指形按弦(即平行的按弦),甚至有的演奏者會採取一種折衷的辦法,將手指放在兩種指形之間的一個“模糊”位置上按弦。前一種至少可以奏準一根弦的音,後一種則會把兩根弦上的音都奏錯,犯這樣錯誤的人,大多數都是因為不清楚手指之間的音程關係所致。

      奏雙音或和絃時,手指按絃動作更為複雜,就更應該預先明確按雙音(和絃)各手指之間的關係。三度雙音中大三度兩指之間是小距離,小三度兩指之間是大距離,這樣可更清楚手指間關係。六度雙音中大六度手指距離是大的,小六度手指距離是小的。自然大調一個八度內的六度雙音音階有三個小距離,分別為音階中大、小六度的排列位置(必須具備一定的樂理知識)在指形變換中,要以低的那個手指為基準來確定手指間的距離。奏雙音時,如某一個聲部出現變化音,則應以按自然音的手指為基準,同時還要預先確定出按變化音的手指與同一弦中相臨手指的距離,儘管相臨的手指有時並未按在弦上。例如克萊採爾《練習曲42首》第41首第一小節,2指在G弦按#C音之前,內心中先意識到與1指F音的距離是大的,這個距離比在同一弦中兩伸張按小三度距離還要略大些,但這只是一個大概距離,因為這是l、2指伸張,非自然指形,所以不易測定出2指的準確位置,如果同時確定#C後下一個D音的位置就容易了。#C與D兩音是小二度,很容易確定它們的準確位置。如兩個聲部都是變化音,那麼就需要以聲部中前後相臨的非變化音為基準。同時還要了解樂曲的調式,調性。如頓特《24首隨想曲》(作品35號)第18首第八小節第一個雙音”#D-#F.奏雙音時需從第三把位移到第一把位。又由於兩個音都升小二度,所以常常奏不準,如果在奏這個雙音以前,預先瞄準好1指一F與空弦的距離,同時將#D看成是bE,使4指和隨後要奏出的A音(3指)保持小距離,奏這個雙音時就會很有把握了。從中級到高階的學習過程中,樂曲和練習曲裡出現了許多手指伸張、緊縮等非常規的指形,在使用這些指形時,也必須對手指間的距離作預先準備,否則,音準就會出問題。例如頓特《24首隨想曲》(作品35號)第二首第一小節中的F音用1指向上伸張按位,這時按B音的2指不應抬起,似乎要為1指做一個記號,如若不然,1指的伸張就會變的無目標,另外,當音樂中出現臨時變化音時,按變化音的手指應預先以未按變化音的手指為基準來確定手指間的距離。例如布魯赫《g小調第一協奏曲》第一樂章開始處的#F,要以前面按A音的手指(2指或3指)為基準,而在第18小節處的﹟C,則應以後面的D音為基準,在﹟C音還未奏出前,在意識中就應先確定好按D音的手指的位置,然後讓按﹟C音手指去和它靠攏,這樣既調整了音準,也使樂曲更加流暢。

      第二,左手在指板上的位置是否正確,也直接影響音準。手在指板上的位置就是通常所指的把位,在小提琴學習的過程中,每個音的音準都與把位有著一定的關係。把位是一個較模糊的概念,它只能在學習的初級或中級階段對手在指板上的位置起一個大概的指示作用。左手不論在哪一個把位上,隨著樂曲調性的不同,手的位置也會有不同。每個把位以及手指間的正確位置將直接關係到音準,如果換把不到位,就會喪失了音準的準確性。例如在第二把位演奏B大調樂曲時左手一般與第一把位是近距離,與第三把位是遠距離;而在演奏A大調時,左手與第一把位,就成了遠距離,與第三把位成了近距離。有時一個調或音階在不同的弦上,也會使左手產生上下不同的感覺,如G大調音階在第二把位奏時,C、D兩弦感覺在上,A、E兩弦感覺在下,因此,在演奏中必須始終讓左手處在正確的位置上。

      小提琴左手技巧中造成音不準現象最常見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所謂“換把”技術。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持琴對於習琴者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大拇指如果過於緊張,緊緊地摳在琴頸上,食指就會緊張得用手掌面的指根關節託著琴,導致對音準有著關鍵作用的左手手型嚴重變形,這樣就不可能有好的換把。由於演奏時左手在指板上所處的位置經常移動,特別在程度較深的樂曲或練習曲中會出現諸如同音異名奏法,雙弦中兩個不同把位的同時使用,還有在不同把位間手指的距離不同等因素影響,使奏準音變得很困難。要解決好換把和音準的矛盾,就必須對換把作預先準備,在從一個音換把位到另外一個音時,把換把位的動作想成架設一座橋。在移動手指和手臂之前,先在腦子中想出這個音在指板上的位置,然後瞄準那個音。更重要的是,不管換把的距離是大的還是小的,腦中都要清楚地知道這個音在指板上的位置,沒有目標就無法瞄準。

      有時候,換把時雖然預先做出了準備,但奏出的音仍有點不準,特別是在不同弦上做遠距離換把時,如果要求每次換把按出的音都不出一絲偏差是不現實的。然而,在音樂中對這種音準上的偏差卻又是不允許的,這就需要手指在換把後音奏出的瞬間迅速作一個微調動作來消除這細微的偏差,使音準確,最常見的是用揉指動作來做這種微調動作。有些演奏者在揉弦時會出現音準不穩定甚至一揉絃音就偏高的問題。揉弦分為三種類型:手指揉弦,手臂揉弦,手指尖揉弦。有一些演奏者演奏時總讓人感覺到有的音有一點不準,就是由於不會運用左手指的微調動作,這種手指的微小動作需要經過長期系統並且是正確的練習方法才能達到。小提琴的音準問題是綜合性問題,並會一直伴隨小提琴學習的全過程。只要注意以上問題,多加練習,就能掌握好音準,演奏出優美動聽的旋律。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宮崎駿,日本還有哪些動畫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