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刀飛天下
-
2 # 小武書記官
題主所提出的寧與友邦,不與家奴,聯虜平寇只對了一半,南明政權只是幻想著聯虜平寇。這要從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北京城破說起。
爭半壁,南明初立“雲條無復剩根芽,此夕摧殘一劍加。
驚魄與魂應無語,有生莫墜帝王家。
——崇禎宮詞”
1644年4月25日,也就是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闖王進京,思宗皇帝煤山自縊。過了十天,京師失守的訊息才傳至留都南京。作為大明朝的留都,南京城裡設有一套完成的行政班子,但是由於崇禎皇帝和皇太子當前都下落不明,所以留都這幫子明朝大臣不敢輕舉妄動。他們能做的就是將南京城門緊閉,然後聚在一起開會。如果你那時候進入會議室,你會看到眾大臣人人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就是提不出有用的建議。
直到四月十七日,南京才得到了確切的訊息:崇禎皇帝已死,同時所有的皇子都沒有逃出京城。天下怎可一日無助,這些明朝大臣們此時想的就是趕緊給自己再找一個主子,那麼自己就是開國功臣,擁有擁立之功啊!此時雖然中國北方已經被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控制,但是淮河以南地區還是掌握在明朝(準確地說此時應該是南明政權)手裡。南京的官員機構也是與北京一模一樣的,現在的問題是:該擁立誰當這個皇帝?在這個問題上,這些官員們開始了一場勾心鬥角的爭鬥。
此時的皇位候選人有三位: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潤以及桂王朱常瀛。論輩分,福王朱由崧最高,跟崇禎皇帝一輩,並且是崇禎的哥哥,依據中國古代“弟終兄及”的倫理順序,福王位於皇位繼承的C位。此時福王就在淮安,而其他兩個王爺還在廣西呢!照理說福王繼位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但是有一群人卻跳出來說了不!福王不能繼位!‘
這群人就是東林黨,這群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在成立之初提出了廉正奉公,改革吏治的口號,但是此時的東林黨已經變了味,成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代言人,掀起了明朝的黨爭。明朝的滅亡有他們不可缺少的一份“貢獻”。
東林黨之所以對福王繼位如此忌憚,因為在萬曆年間正是由於東林黨的“力爭”才讓老福王朱常洵(朱由崧之父)成為太子的圖謀落空。這要是讓朱由崧登基,他還不得清算東林黨啊!為了自己的姓名和烏紗帽,這個福王不能登基。在這種小心思下,禮部侍郎錢謙益為首的東林黨人以“立賢”為名,提議擁立明神宗的侄子潞王朱常淓為皇帝。從以後朱由崧的表現來看,他的確不是什麼好鳥,但是這個朱常淓最後不也是向清軍搖尾乞降,一樣的稀泥軟蛋!
此時兵權掌握在兵部侍郎史可法手裡,所以他成了決定誰當皇帝的關鍵人物。史可法在這個問題上舉棋不定,史可法就事論事覺得擁立福王,讓其快速繼位,能夠儘快穩定江南軍心民心,對收復失地是有益的。但是史可法作為東林黨元老左光斗的得意門生,也不忍心看到福王繼位之後東林黨被清算。所以史可法與另一位實權人物鳳陽總督馬士英商量對策。這二位想出來一個和稀泥的方案:這兩個候選人全部刷掉,改立桂王朱由榔。
這個折中方案平衡了衝突各方,於是南京開始準備迎接新皇帝,馬士英卻變卦了!原來馬士英自己雖然不同意擁立福王,但是自己手下的三位總兵高傑、黃得功以及劉良佐都收了朱由崧的好處費,帶頭擁立福王朱由崧。在那個亂世,有槍桿子的才是王道,馬士英一看自己手下的槍桿子快跑到福王手裡了,要是不擁立福王那自己就被架空了。見風使舵的馬士英立刻向福王效忠,同時拿著之前史可法檢舉福王種種不賢行為的小報告來要挾史可法。
五月初三,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就任“監國”(代理皇帝),然後在十五日正式繼皇帝位,這就是弘光皇帝。從四月十七到五月十五,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南明軍政大臣沒有進行任何整軍備戰,沒有收復失地,就幹了一件事:勾心鬥角地選皇帝!
存幻想,偏安江南“一年天子小朝廷,遺恨虛傳覆典型。
豈有庭花歌后閣,也無杯酒勸長星。
吹唇沸地狐群力,剺面呼風蜮鬼靈。
奸佞不隨京洛盡,尚流餘毒螫丹青。”
——《一年》(明)錢謙益
皇帝選好了,諸位大臣終於開始考慮北方的威脅了。朱由崧即位後重用馬士英,而將史可法踢出了權力中心。馬士英手下的四位總兵由於有擁立之功,被安排在江淮地區,設立了四個軍鎮。但是這四位將軍都是驕橫跋扈之輩,根本不受朝廷管束。四鎮手下計程車兵也是禦敵無方,擾民有術。四鎮之一的高傑本是大順軍將領,後投靠明朝。高傑軍駐守瓜州,但是在定駐地的時候,高傑希望得到的是富庶的揚州。誰知道揚州民眾厭惡軍紀敗壞的高傑軍,竟將城門緊閉,不讓高傑進城。惱羞成怒的高傑居然縱兵攻城。最後還是在史可法的調和下,高傑才同意駐軍瓜州。
南明雖然在江北設有四鎮,但是卻根本沒有向北進軍的想法,只想偏安江南。此時君臣上下都愚蠢的沉浸在一個荒唐的幻想中。這個幻想就是“聯虜平寇”,聯合滿洲兵平定李自成。此時的清軍剛剛擊敗大順軍,無力南下。弘光君臣覺得這是清廷釋放的一種和平的訊號,於是在七月二十一日派出了左懋第等人組成的使團去北京議和。現在看來弘光政權的議和條件的確搞笑,不僅僅希望與清朝劃江而治,而且希望兩國結成叔侄之國——弘光皇帝做叔叔,清順治帝福臨為侄。當年石敬瑭可是拜了耶律德光當爹,才換來了契丹軍。當使團到達北京時,左懋第等人才發現“聯虜平寇”只是南明朝廷的一廂情願。
同年十月初,左懋第使團到達北京,他們一到北京就接到了一個大霹靂:清廷根本不承認弘光政權的合法性!此時的清廷已經擊敗了大順軍主力,正在準備進軍西安,剿滅大順政權。同時山東和河南北部已經被清軍佔領,此時的清軍有能力向南進攻了。在左懋第到達之前的十月初一,順治皇帝被攝政王多爾袞從瀋陽接到了北京,六歲的順治帝福臨正式即位,這就標誌著清朝統治者正式入主中原並且已經準備一統天下。
十月二十四日,佔領了京畿、山東和山西的清軍兵分兩路南下,一路由英親王阿濟格、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等統領,由山西進入陝北,目標是西安的大順政權;另一路由豫親王多鐸、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等率領直奔東南,殺向弘光政權。
南明政權的喪鐘已經敲響了!
-
3 # 鄜延路節度使李
這是典型的腦袋被驢踢了而想出來的奇葩政策。
清兵入關後民族矛盾就成了主要矛盾,但是無論是滿洲貴族新建立的清廷,還是在南京繼統的弘光朝廷,都把大順農民軍視為死敵。直到清兵南下,弘光朝廷覆亡。
在弘光立國的一年時間裡,特別是在其前期,朝廷上下幾乎全都沉浸在借用滿清的兵力掃滅“流寇”的美夢中。可以說“聯虜平寇”是弘光朝廷的基本國策。
當時南明的給事中陳子龍參與了集議,感到當國大臣“求好太急”,乃以“通敵實出權宜,自強乃為本計,懇乞嚴諭使臣無傷國體,更祈大誡疆臣急修武備事”上疏言事。
疏中說:“如宋人借金以滅遼,借元以滅金,則益其疾耳。”。但是沒人去聽取採納。
順治元年(1644年)十月,清軍不僅佔領了京畿地區,還接管了山東。不久清軍攻克山西省會太原,大順軍守將陳永福突圍逃走,山西大部分地區歸附了清廷。當時,河南省的局勢相當混亂,大順軍已撤到豫西;弘光朝廷雖然任命了總督、巡撫、巡按,但只是虛有其名,根本行使不了管轄權。
由於弘光朝廷的一味退縮,惟恐出兵山東、河南將影響北使議和,清廷乘機站穩了腳根。但是多爾袞初期開始決定勾結南明,一同打擊“流寇”,實現南北分治,南明竟然也同意了。清軍於是毫不顧忌去打李自成的大順軍,一路佔領關中和荊湖地區,切斷了東南和四川的聯絡。
由於弘光君臣一廂情願地沉迷於“聯虜平寇”,自身毫無振作之意,而清廷以代明“復仇”為名推行滅明之策,聯虜平寇的策略失敗了。1645年四月清軍攻克揚州,清軍屠城,揚州當地居民除少部分在破城前逃出和個別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較深倖免於難者以外,幾乎全部慘遭屠殺,“城中積屍如亂麻”,史稱揚州十日。
弘光朝廷愚不可及地推行消極避戰的“借虜平寇”政策,直接導致了自身的覆亡。弘光朝廷立國之初,在許多史籍中被描寫成“正人盈朝”的局面,似乎事情全壞在後來馬士英、阮大鋮結黨亂政,正人君子聯袂而去,以至於亡國。
後人常常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給史可法和馬士英描繪成截然不同的臉譜。事實卻表明,史可法與馬士英之間的差異比很小。他們兩人的品質高下主要是在個人操守方面,而在基本政策上並沒有多大分歧,都是“聯虜平寇”方針的贊決者。
事實上,當政的文武大臣(包括史可法在內)都是沒有遠見的人,可以說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
4 # 樂山樂水9604
給友邦不覺得“栽面”。給家奴 心裡不平衡!面子不好看。再說 家奴一旦成了主子 ,那種小人得志的做派也讓原先的主子情何以堪。
-
5 # 南陵士子愛讀書
與明初的政策有關。
大明確定的國策是——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種政策導致了明朝在面對內憂外患時無法採取靈活機變的政策。
南明在立國之初就面臨著很多的問題。第一,作為偏安朝廷,只有先站穩腳跟,謀定而後動,鼓舞士氣,凝聚人心,為將來北伐作準備。而南明面臨的最大的困境就是如果要站穩腳跟,必須和清議和,並招安流寇。這與大明傳統國策不同,所以上至皇帝,下至朝臣,沒有人敢首先提出來。
第二,南明立國靠的是幾個地方勢力的武裝集團,而他們並不希望朝廷招撫其他流寇,這樣他們的作用會越來越小。而朝廷中的文官們又把這些帶兵將領直接當丘八,覺得他們就是打打仗,政治是國家大事,他們不懂。所以朝廷忙著勾心鬥角,士兵忙著其他的。
反觀當時的清,說服了很多前明降將,並且給了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和發展空間,他們肯定更賣力了。
所以導致,南明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全面的垮臺,不論弘光政權還是永曆政權,都對這些無能為力,只看幾個像史可法、李定國這樣的忠臣,仍然無濟於事。
只是便宜了清軍。這可能就是人們說的“氣數已盡”吧!
-
6 # 黑小姐
南明從未提出過寧與友邦,不與家奴。
弘光政權建立時,吳三桂以借兵南下打敗大順軍李自成,佔據北京。聯虜平寇是山海關總兵個人做的決策。但滿清入關後清兵以強大的軍事實力逼迫吳三桂承認其政權合法性。
滿清入關後打的口號就是為崇禎皇帝復仇,承認明朝統治的正統性。一面為崇禎修陵入土,一面死磕農民軍。
南明王朝雖然看破滿清玩的把戲,但文官急著內鬥,武官相互政權。在內鬥沒結束時對北方事情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也沒承認過滿清對北方的統治。
-
7 # 大甘橘子
提起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很多人會說“唐、宋、元、明、清”,將明、清之間短暫的大順朝排除在外了。
成王敗寇,李自成本質上和劉邦、朱元璋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劉邦、朱元璋勝利了,他失敗了——李自成或許堪比陳勝、吳廣——陳勝“伐無道,誅暴秦”被後世稱頌,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鼓舞著後世千百萬人的信心。而李自成和陳勝、吳廣一樣,起伐罪弔民之師,“伐無道,誅暴明”。
陳勝反秦,天下響應;闖王伐明,萬人擁護——從“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這首歌謠我們可以看出來,當時的闖王,是多麼的得人心,闖王的起義軍,讓許多在生死線上掙扎的貧苦百姓看到了希望。
當然,闖王缺乏治國理政的才能,進入北京推翻暴明建立大順朝以後,沒有拿出什麼像樣的施政綱領,這也為大順朝的失敗埋下了禍根。
而與此同時,南方的明朝殘餘勢力為了維持明朝的反動統治得以繼續持續下去,也擔心有一天,大順朝會大舉南下,恰好這時候,駐守山海關的大明將軍吳三桂以“為崇禎報仇”的名義,開啟山海關,引清兵入關,希望可以借清兵的力量剿殺大順農民起義軍。
這讓南方的南明弘光朝廷看到了希望——因為見清兵和大順軍隊交戰勢如破竹,於是想到了借清兵助剿——這和後來清政府無力鎮壓太平軍,因此引英法美等國組織軍隊,“借洋兵助剿”的手法如出一轍
於是,南明弘光朝廷宣佈以“聯虜平寇”為南明的國策,併發兵北伐,聯合清軍一起夾擊農民軍,將屠刀揮向起義軍將士。
當李自成進入北京時,大順朝就已經代表了中華正統,而明朝殘餘勢力為了維護朱家的反動統治,在面臨來自關外的外侮、面臨民族危機的時候,非但不能從民族大義角度出發,一致抗敵,反而趁機勾結外敵,這一舉動,堪稱明朝版的“寧與友邦不與家奴”。
就這樣,在南明、滿清以及各地的地主武裝等各路反動勢力聯合剿殺下,以大順朝為代表的轟轟烈烈的明末農民起義,就這樣被剿滅了……
只為蒼生說人話,不為君王唱讚歌啦,
-
8 # 江北陸遜
恰到好處的證明了朱家老爺和你泥腿子不是一家,不是什麼“漢族同胞”,是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我說的你可明白?
在農民軍屠滅所有朱家王爺之前,雙方還有一丟丟和解的可能,而在這之後,就沒有一丁點和解的可能性。
有一個事實你需要了解,弘光豬肉崧是福王,其父親老福王是讓李自成煮了“福祿宴”的,你讓朱由崧和農民軍合力抗清,你想什麼呢?
你煮了豬肉崧的老爹,讓豬肉崧高風亮節和你們合作?豬肉崧雖然蠢,還不至於這麼沒腦子。
後期南明之所以和農民軍合作,是因為清改變了其“為崇禎帝報仇”的旗號,開始席捲天下,南明的老爺們一看半壁天下都保不住,這才改變主意,開始連寇抗清;最重要的是南明的皇帝也換了人,北方被屠戮過的王爺少了,換成南方的朱家王爺了,不得已而為之。隆武帝朱聿鍵還有點遮遮掩掩,主要和沒有殺過朱家王爺的臺灣鄭氏合作,真正和農民軍大規模合作的桂王朱由榔,他家是封在廣西的,農民軍還沒來得及殺他桂王家的人呢。
前期如果清真的踐行為崇禎帝報仇的理念,那南明是絕不會和農民軍合作的。是多爾袞一統天下的政策出臺,殺了弘光,事情才開始轉變。
如果清適可而止,止步江北,南明是絕不吝於與滿清合作的,送掉河(黃河)北、江北又如何?所謂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純屬那個扯。
所謂的民族大義,別自作多情了。人家朱家趙家,可從未和你“同胞”過。你只是朱家的奴才,最好是安安心心做“餓殍”的奴才。
回覆列表
首先,“寧與友邦,不與家奴”這句話不是出自南明,而是出自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這本書裡記載了慈禧今臣剛毅的“我家之產業,寧可以贈之於朋友,而比不畀諸家奴”這個提法都不是南明,所以這裡就沒有評價了。
後邊一句“聯虜平寇”確實是南明弘光政權的一個幻想,當時吳三桂降清與清軍一起擊敗了李自成的大順軍,佔領了北京。在不知道詳情的情況下弘光帝君臣一個個還認為吳三桂“收復神京,功在社稷”還決定給吳三桂封為薊國公,這是多大諷刺啊。弘光朝臣還想與吳三桂聯絡借清朝之兵,共滅流寇。想想這是對時局多麼的看不清啊,“聯虜平寇”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當時史可法等一批大臣堅持了“聯虜平寇”的想法,使本來有機會向北收復失地,擴大統治範圍的機會錯過了, 最終導致了弘光政權迅速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