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漢陸小鳳

    豪宅,大平層,武漢的武漢天地大平層,4800萬,華僑城別墅,2000多萬,深圳的深圳灣一號,上海的湯臣一品,目前在售二手房8000萬左右,價格,讓我們一般人無法企及。還有很多高大上的別墅,尤其是獨棟別墅。

  • 2 # 建設工程企業工程師

    這類人很少,城市買不起,可以買鄉鎮,如果是農村人,實在買不起農村也能造,大的造不起,可以造小的,不會沒房住。

  • 3 # A信卓地產左江

    我們一生中永遠買不起的房子是媽媽的子宮,從我們出生到我們長大,媽媽是為我們付出最多的人,我們所能回報的只有常回家看看。

  • 4 # 鞅論財經

    中國人口數量14億,約為4億戶家庭。那麼,按照如今的全國平均房價1萬元/平米計算,平均每套房價約100萬。全國4億家庭的房產價值為400萬億。可是,中國2019年的人均居民財富約20萬元,也就是居民總財富為280萬億,而其中的70%來自於房產財富,既房產淨資產價值為200萬億。

    按照居民財富增長率緊跟著GDP增長率同步增長,那麼10年後的居住房產財富至少會達到400萬億。如果不是被平均,不是又一次次出現暴漲。那麼一個家庭平均可以擁有一套房產,在一生中買得起房也就不是難事!

    而且,在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房產過程中,會出現區域分化。也就是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趨向香港化的高房價路線,而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會走向低價位的日本化模式。

    那麼,在三四線城市及以下地區想擁有一套房產應該是稀鬆平常,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可是要想在一線城市購買到房產的機會會越來越難,一線城市的房產極具金融屬性,也是財富聚集的場所,房價會讓更多人望而卻步,更不要說一個普通人想在那裡購置房產呢?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後,大家已經不在把房產當成了人生追求的目標(一線城市的房產變成了金融資產應該除外),有更加需要追求的人生目標。找一處房產安家樂業那是最基本的要求,只要稍稍努力就可以夠到。沒有多少人會買不起房產,而且租房也不再成為丟臉的事,一切開心就好!有才華橫溢者各地都會來拉你去所在的城市,送個房產更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 5 # 天蠍座的女巫

    同樣是湖北,同樣是小區,同樣的物業費……城市封閉26天以來,我們社群就前兩天喊我們下去領過半個免費的冬瓜……看看別人小區……實名羨慕

  • 6 # 霧朦朧朧

    人只要肯努力一定會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咱買不起二,三線的還買不起五,六線的房子嗎,根據自己的能力去辦事。

  • 7 # 鑫旺福回購黃金生活記

    大部分人過得都還好,看自己怎麼去衡量了,想一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算什麼都沒有,有一個好身體就值了,打一個不好的比喻,,,感覺什麼都沒有意義了。就想想如果自己在監獄裡此時會怎麼樣。相信自己要有自信,每天有個好心情就好,人幸不幸福不是大富大貴,而是每晚能安然入睡。

    只不過中國是農耕文明下的社會,以前是沒有地的家庭,在小農眼裡等同於loser,現在是沒有房子的人,在市民眼裡等同於loser。這也是為什麼長江南北的丈母孃竟然都要求結婚前先買房。其實吧,這事兒還真不能全怪丈母孃,可以說這是因為傳統華人對土地的依賴和崇拜,早就寫在了她們的集體潛意識裡。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只要你自己完全不care別人的眼光和看法,你的妹子也不care你是不是有房,我相信未來你們一樣會好好生活。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目標,而且不盡然會是全部相同的,你可能希望環遊世界,他也許只想在大城市紮根,這些目標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選一種你覺得最幸福的生活就好。

    說認真的,窮人假設心寬,他就不會在意財富的多少,他會樂在其中!但假設窮人生性敏感,他就會活得痛苦,畢竟自己和富人的差距越越大!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連下一代的教育都是和金錢掛鉤,我好的學區房達到十幾萬一平了,這樣的價格只有富豪買的起,所以最好的教育資源只有富豪才能享受!人生的起跑線上,窮人就輸給富人了,以後差別就越拖越大!!所以,窮人別想太多,該吃吃該喝喝,別去計較和攀比!只有一個朝代結束,窮人的生活才有可能改變!

  • 8 # 豔子w

    在我們一生中,對於普通老白姓來說,想買一套什麼樣的房子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比如60年以後出生的人,就是一名普通工人,可能得奮鬥到40多歲,才能勉強夠首付的錢,如果貸款20年或者更長,那麼退休之後還得接著還,這一輩子想翻身都難啊,所以對於我們普通老白姓來說,買什麼樣的房子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

  • 9 # SMALL0214

    房子是個固定的住所,家人在哪裡那裡就是家,租也好,買也好。久在外面漂泊的人,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從小玩到大的家鄉,回得去,也回不去了。

  • 10 # 悅生活聞天下

    人這一生需要的東西很多,房子是人生的必備品。要說買不起的房子,應該是媽媽的懷抱。人生只要努力,必有所彙報。

  • 11 # 使用者69561811136

    如果我們買不起房子,就不要去買,可以租房。本來的我們收入很低,沒有經濟那麼大的收入。不能讓房款把我們壓垮。

  • 12 # 澤邦

    在我們國家,除非自己不想買,不然不會存買不起房子一說。原因如下:

    1、其實在我們國家,基本實現了居者有其房,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不要拿拾荒者流浪者舉例子,這部分只是小數目中的小數)以房價高為代表的北上廣深為例,當地人都有房子;來北上廣深打工的外來務工者,在老家也都有房子,甚至建設的都非常漂亮,那麼,務工者中(統稱外來人口,無論是企業老闆還是一線藍領,大家不要介意,這樣比較好講述)厲害的人在所工作生活的城市又可以買房子,老家的會造成閒置,間接拉低老家房價,直接推高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大城市的房價。產生了很多事人說的買不起。這是由需求造成的,假設上海的房價現在跟四線一樣,5000元/平方米,人人都買的起,都來買,那會怎麼樣,這個城市會爆掉的!所以,說買不起的可能是說在這樣的一些城市。

    2、在以鶴崗為代表的這樣五線城市,基本上人人都買得起,我認識的一個浙江籍的海員,他大部分時間都飄在海上,收入還好,但他選擇在鶴崗買房子,度假的時候去,享受東北冬天溫暖的暖氣,特別的舒服溫馨,帶著女友,生活的盎然躍然紙上。這是不考慮老人、孩子的浪漫主義家庭的色彩。這甚至還在網上熱炒了好久,甚至直接推動了當地房價的上漲。

    3、以上是國內兩個極端的例子。大多數人生活在普通的城市,普通的工作,只要正常努力,配合國家政策,都能買得起房子。而在廣大的農村,不僅房子不是問題,甚至現在有很多空房子,人口流向到城市,空房子租都很難租掉。不存在買不起一說。

    4、如果一輩子不買房子會怎樣,我想會面臨以下幾個問題:(1)、居住地問題,如果單身主義還好,有家庭,就比較麻煩,首先就是子女教育的問題,在學區房還沒有改變之前,租房子畢竟不如有固定住所來的穩定,小孩子經常跟著搬家,不利於家庭的穩定發展。目前在一線城市工作生活又沒有自己房子的就面臨這個問題,想必這也是提問者提問的初衷,我的建議,可以在一線相對偏遠的價格低的買套小的。(2)、感情的寄託,固定居所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打扮家庭,臨時居所就不太容易,總有飄忽不定的感覺,不利於家庭事業的發展。

    (3)、同樣面臨每個月房租的壓力,增加搬家的困擾。

    努力拼搏吧,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哪怕他不在一線城市,我們也更容易找到歸屬感!特別是慢慢老去的未來日子裡!而且隨著國家交通發展,未來城市之間聯絡越來越快,價Grand SantaFe來越合理,房子是用來住的!房子約等於家!

  • 13 # 樓市細評

    中國人口數量14億,約為4億戶家庭。那麼,按照如今的全國平均房價1萬元/平米計算,平均每套房價約100萬。全國4億家庭的房產價值為400萬億。可是,中國2019年的人均居民財富約20萬元,也就是居民總財富為280萬億,而其中的70%來自於房產財富,既房產淨資產價值為200萬億。

    按照居民財富增長率緊跟著GDP增長率同步增長,那麼10年後的居住房產財富至少會達到400萬億。如果不是被平均,不是又一次次出現暴漲。那麼一個家庭平均可以擁有一套房產,在一生中買得起房也就不是難事!

    而且,在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房產過程中,會出現區域分化。也就是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趨向香港化的高房價路線,而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會走向低價位的日本化模式。

    那麼,在三四線城市及以下地區想擁有一套房產應該是稀鬆平常,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可是要想在一線城市購買到房產的機會會越來越難,一線城市的房產極具金融屬性,也是財富聚集的場所,房價會讓更多人望而卻步,更不要說一個普通人想在那裡購置房產呢?

    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後,大家已經不在把房產當成了人生追求的目標(一線城市的房產變成了金融資產應該除外),有更加需要追求的人生目標。找一處房產安家樂業那是最基本的要求,只要稍稍努力就可以夠到。沒有多少人會買不起房產,而且租房也不再成為丟臉的事,一切開心就好!有才華橫溢者各地都會來拉你去所在的城市,送個房產更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 14 # 盧軼稱心

    其實,這個話題我平常還真沒有想過,五年前,對自己說過一句話,房子即然是用來住的,多餘的房子,能賣就賣掉。

    如今,題主問:我們的這輩子無論有錢與否,就是不買房,如何?

    我先講兩個小故事吧:

    大概10年前,中國有位打工“皇帝”~唐駿。他一年的收入至少是千萬起步,最多時,年收入過億;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吧,他的觀點就是一生不買房子,只住五星級酒店的總統套房或豪華套房,因為這種生活方式省心,服務更全面,吃住無憂。

    還有一位著名舞蹈家主持人金星也是這樣做的,她長年住在上海一家酒店的總統套房。

    我身邊還有位朋友,也是把自己的房子賣了,然後,到有名氣樓盤、配套齊全,物業服務精的小區租躍層房子來住,他告訴我,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了。

    由此可見,有錢的富人也不是說,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還有一位,更富有的百億富翁~上市公司的老總汪健。他生活在深圳,也是長年租房子來生活與工作。

    居者有其居嘛,人走了那一天,什麼都帶不走,房子也好,奢華酒店也好,你活著,有錢,都可以去住。

    想明白了那就是,除了生命之處,都是身外之物,人間一切都是“空虛”的。

    據說:國外的新加坡、德國、還有中國的香港地區,大部分家庭都是租房子而居,這很正常呀,他們這些地區生活水平很高的,無論是養老醫療上學,福利也很不錯。

    中國的好處在哪裡?

    我們不僅有不輸世界最奢華的一線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等;我們更有二線、三線、甚至是五線城市。如果找一個山青水秀的五線城市居住生活與工作,其房租不會貴的。

    當然了,對於年輕人而言,尤其是男性,父母不能給予支援太多,若想成家立業,恐怕難過女方這一關,這屬於現實中的問題了,如何解決,似乎不是此題內容。

  • 15 # 太妃糖8172

    這個問題題目感覺有點問題,想問的應該是買不起房的人會是怎樣的吧。這要看生活在哪裡,在農村都有自己的宅基地,而且很多人家不止一處,基本不存在沒房住的情況。在城裡的話,一種是回遷戶,這個房肯定有也可以忽略,再一種就是外來人口,或者需要給兒女準備房子的,這種確實也不是要有一定收入,收入不夠想買一套房真不容易,最起碼現在是不容易的,至於幾十年年後隨著人口的減少房應該是買方市場了,房子會不值錢了。我個人是喜歡有房哈,有房心裡才有底,才覺得有地方落根了,剛需的不用猶豫直接上船就行

  • 16 # 濱帥是個小黑哥

    作為一個普通人永遠買不起的房子太多了,就拿北京說吧,見過海淀西北某豪華別墅區的樓王,單套售價高達10億,室內就有籃球場,雖然現在也沒賣出去,就是給我打個2折我覺得我這一輩子也買不起,其實那種太大的房子,家裡要不是一家幾代人10幾口子在一起根本沒法住,太曠。我覺得近幾年對我來說房子要有好的小區環境,周邊有公園,在四環附近,200多平4居室就滿意了。

  • 17 # 暖心花開8

    第一:買漲不買跌的心裡!房價低的時候大家都想著還會再低,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價漸漸升高,大家還在等,想著終有一天,房價一定會降到我們能買的起的時候,結果越等越漲,漲得越來越高!第二:大家都想著先賺錢,等攢夠了錢再買也不遲!結果工資收入漲得沒有房價漲得多,所以一直買不起啊!

  • 18 # 導師12345678

    故宮吧!小時候我的夢想就是買下故宮當家。後來才知道故宮是非賣品,即便我奮鬥成了世界首富也不能把故宮買下來。

  • 19 # 我要回到2000年

    其實這個問題要分開來看,一生中永遠買不起的房子,那首先要看你的收入層次在哪裡,農村與城市生活的人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這個問題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根本無從回答。

    第一。我不清楚是什麼人提出的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實現卻又無法實現的夢想,但是你的夢想在他人眼裡根本可能就是不值一提的,人家說不定下生的時候就已經帶著你的夢想。

    第二,當你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說明你的生活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期待的了,一生的時間是很長久的,說不定明天或者明年你就會有了別的機會而手握巨鈔,那時候你永遠買不起的房子又會是另一個模樣。

    第三,你提的這個問題是動態性的而非靜態的問題,就像我上面說的第二點一樣,你的一生得財富是變化著的,你的眼光是變化著的,所以你這個提問是不能成立的。

    給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的幾點建議,希望採納:

    一、好好讀書,多讀書,提升下提問題的能力。

    二、好好讀書,多讀書,提升下自我的眼界。

    三、好好讀書,多讀書。

    以上是我的全部回答,沒有什麼別的意思,只是想告訴提問的人:人的一生很長也很複雜,不要把眼光侷限在眼前。

  • 20 # 陽光未來科技

    一生中永遠買不起的房子應該是:心房。

    人心難測,人心無盡,人心無價啊!人心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了的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巴長痘痘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