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支付圈社交
-
2 # 現偉電商
首先先說專業的,之後再說大白話:
1.瞭解選擇合夥創業的原因
一定要明確自己選擇合夥的原因,因為如果不瞭解狀況,倉促上馬,合夥還不如單幹。合作可以使專案很好的實施,合作可以使合作雙方資源共享,合夥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強大。同時合作有多種形式,可以採取的包括專案與專案的合作、專案與人的合作、專案與技術的合作、專案與資金的合作、專案與社會資源的合作等。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合作渠道。
2.明確合夥目的與目標
商業合作需要相同的目的和目標,有了一個共同的創業目標,才能走到一起來,所以目標的正確與合作有很大的關係!也是能否找到合作伙伴的關鍵。當你有了任何一種資源的時候,在選擇合作者,看中的合作伙伴必然有很好的可合作資源,這種資源就是你的合作目的,目標是在行業上的地位,有了清楚的合作目的和目標,合夥能成立。
3.細分合作夥伴的職責
在合作初期,創業合作者要明確合作伙伴的各自職責,不能模糊,要能拿出書面的職責分析,因為是長期的合作,明晰責任最重要,這樣可以在後期的經營中不至於互相扯皮,反目成仇,許多的創業合作中出現問題,就是因為責任細分不夠。
4.預定合夥過程的投入比例及利潤分配
合作投入比例是合夥的開始,雙方根據各自的合作資源作價而產生。因為投入比例和分配利益成正比的關係,也要書面明細清楚;當然根據經營情況的變化,投入也要變化,在開始的時候,就要分析後期的資金或者資源的再進入情況。如果一方沒有融資的實力,那另一方的投入會轉換成相應的投資佔有股,來分配投入產出的利益!根據合作雙方約定的書面分配合同,分配雙方的利潤。
5.設立合夥方的退出機制
合夥之前要想好不合作,當一方退出,什麼時候退出,退出時的投入比與退出比的比例,以及怎樣補償,是誰承擔?這些要提前書面明晰,記錄在合同裡,在專案的後期合作雙方都能順利地結束不必要的瓜葛。
6.合夥過程摩擦的預防
合夥雙方之間的摩擦主要是後期經營權和利潤分配的矛盾,合理的安排合作職責,明晰合作雙方的利益,保持一個良好的經營合作氛圍,預防摩擦,重視摩擦,解決摩擦,良好的合作心態是解決摩擦的方法。
7.合夥創業之間建立商業信任
由於合夥初期的重情感的原因,一些合作細節很模糊,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等有問題出現的時候,沒有一個根本的辦法解決,互相攻擊,留下一堆亂攤子,只能靠各自道德和情誼解決!朋友和親人之間的合作應建立在商業的基礎上,用商業的解決方法去解決合作糾紛,避免糾紛,一切的合作細節都提前預防,提前明晰,一切合同化,創造一個良好的合作的平臺。
大白話:
其實合夥,主要看你自己,自己能做缺什麼就補什麼,那就是弱合夥,也就是你有這個他有那個,提成性質合夥。
而強合夥,就需要注意很多東西了,一是寫不完,二是網上都有。
最後再給你一個十年創業建議:弱合夥多給錢賺更大錢。強合夥,多交叉,繫結越多越團結。
-
3 # 春呻君
作為一名專業律師,我們見過很多合夥創業反目成仇的案例。我認為合夥創業首先要選擇一個合夥人都認可的可以盈利的行業,不熟不做。其實合夥人自己最好是互補的,資金、技術、營銷和運營能力都要考慮到。一旦大家達成共識,也做好了人財物的準備,就需要一份專業和完善的合夥協議,如可能,最好找專業律師協助起草。華人不太喜歡白紙黑字的協議,但往往又各懷心思,互相猜忌,最終導致合夥事業半途而廢,甚至反目成仇。合夥協議中,重點要考慮各自的權利義務,運營中的分工合作及決策機制,合夥人的加入和退出機制等等。
-
4 # 正說財經
我覺得有這些點是需要去考慮的:
公司形式創業就是要成立公司去做一番事業,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成立一家公司。選擇有限責任公司還是合夥企業,這是很關鍵的一個問題。
舉個例子,當公司出現問題,可能嚴重到破產倒閉,有限責任公司僅僅是承擔有限責任,說人話就是您投資了100萬,那麼您虧損的上限就是100萬;但如果是合夥企業,則您需要承擔無限責任,就是是需要承擔公司所有的債務直至清償。
除了像律師、會計等行業的特殊要求,一般創業都是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雖然創業伊始就談論這種問題實屬晦氣,但公司形式對於創業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註冊資本、股權分配註冊資本和股權分配,說白了就是在成立公司時,大家商量好要投入多少錢,並且這部分錢大家的佔比分別是多少,這關係到權利和權力,股權的多少直接影響對公司事務的話語權和對公司盈利的分配權。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不要求公司成立時必須立刻繳納齊註冊資本,認繳即可。雖然註冊資本越高表示公司越有實力,但註冊資本不可以瞎、虛報,說難聽點,有一天破產了,清算也是以註冊資本為參考的,虛高的註冊資本意味著更高的債務。
職責分工、內部流程好的公司一定是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互不干涉的。有些公司,老闆什麼都要管,甚至辦公司換個座位都需要老闆親自審批,可想而知公司的效率該有多低、基層做事情該有多累。
一個清晰明確的組織架構,不論是對公司日常業務開展還是融資、上市,都是十分必要的。像註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首先也是要看公司內部管理、流程控制是否合理,根據情況來評估風險,從而決定審計的工作計劃,對於一家內部管理混亂的公司,不接這活都是有可能的。
對於朋友合夥創業,初期明確大家的職責,也是為了公司後期能夠規範化執行的重要保證。公司規模小的時候,靠的是大家的辛勤付出,勁兒往一處使,都是為公司拼命,自然能做出成績。但是公司做大了,靠的還得是流程制度,聰明人合力辦蠢事的案例比比皆是。
分紅規則、退出機制創業投資都是為了掙錢,公司成立之後,掙到了錢總是要考慮分配的,甚至公司到達一定規模之後,部分成員也要考慮退出,這都是需要在創業初期,大家商量好的,不然等真的到了那一刻,大家撕破臉就得不償失了。
創業和人生一樣,就像一列行駛的列車,途中有人上車有人下車,可能是因為人生找到了新的方向,可能是能力不足自覺退出,也可能是一開始就想好了要在哪裡下車。
我們沒法要求所有人都奔向同一個終點,早一點想好大家商量好會使離別時更加體面、有序。
-
5 # 蓮々々蓮
定製傢俱行業創業注意事項
1、開店前準備
想要投資創業,我們肯定不能盲目的去選擇一個行業。投資全屋定製,事先你要對當地的市場有一定的瞭解。比如消費者消費能力、市場潛力、同行有沒有做的等等,只有有個準備的市場考察定位,我們才能進行下一步品牌選擇。
2、品牌選擇
選擇品牌不能看網上的資訊說誰家怎麼怎麼好,一定要實地考察。看看廠家的整體實力怎麼樣。品牌有中高檔品牌和中低檔品牌,這個需要看當地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比如當地經濟比較好,業主在裝修上都捨得花錢,那麼就可以選擇一箇中高檔的品牌。
第二步,選店鋪位置;店鋪位置決定了後期生意的好壞,一定要選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通常是當地的傢俱賣場或是沿街店。像居然之家,對於一些客戶反映位置不好拿。一般大品牌和居然之家都會有合作關係,可以讓加盟品牌提供幫助。
第三部,裝修、上樣
裝修一般廠家為了店鋪形象統一,都會做一定的要求;上樣也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上的樣品一定要有當地客戶喜歡的樣式。
3、開業運營
想要後期生意好,開業這一炮一定要打響。在開業前期,可以申請廠家運營幫扶人員到店指導。如何將廣告打出去,讓更多的人瞭解到品牌十分重要。這個新加盟傷也不用太擔心,品牌廠家一般都會有專業的運營人員進行幫扶。
-
6 # 魔投譚
作為一線投資工作者,跟早期創業者經常溝通這個問題,合夥創業是一個創始人創業的初衷,能夠利用合夥人的能力與資源,可以更快地讓專案快速成長。
一般來說,合夥人創業會遇到以下5個問題:
合夥人裡誰是老大,誰說了算?多數創業專案還沒開始,就是因為誰來決策誰負責鬧崩了,一個創業專案裡面,一定要有一個人說了算,並且是要對專案運營總體負責。其他的合夥人是彌補公司運營的基本功能。
合夥人的股份怎麼分配?我見過很多初期專案,四個合夥人都是25%,這是最明顯的錯誤,一個事情的決策需要四個人同意才能執行,這樣的決策機制在早期是根本讓專案發展不能加快步驟,而且,誰也說服不了誰,股份一定是創始人佔據最多,並且對專案運營總體負責。
合夥人的工作機制是根據公司制度制定嗎?這個是毫無疑問的,所有合夥人對於公司制度的遵守是必須的,要有底線原則,制度是走在人性前面,合夥人不能凌駕在公司制度之上,這是公司走向歧途的一個標誌。
決定創業,就要註冊公司進行正式運營,不要前期搭班子,後期等融資到了再組建。這是很多非離職人員跟創業者的合夥形式,一般來說,只要你自己的合夥人形式沒有到公司股權裡面,其實你是算不上合夥人的角色。
合夥創業的利益提前談好,協議簽訂退出機制與分紅機制。很多合夥人一起創業的時候,感覺提錢是不好意思,但其實對於真正的創業機制來說,你的權益與付出要匹配,而且不要口頭答應,一定要是白紙黑字的寫清楚落地。
-
7 # 朱輝榮副教授
合夥創業是目前降低風險的創業方式,但合夥創業要提前規避風險,減小後期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合夥創業要做好以下幾點。
1.股權合理分配:合夥創業無論關係多好,都不能平均分配股權,平均分配會在後續工作中做決策埋下很多隱患,影響工作效率。公司必須要有擁有絕對話語權大股東;
2.合夥成員權責:成立公司股東結構必須明晰,股東和經營層之間的權責分配要提前約定好,互不干涉,各司其職;
3.管理規章制度:合夥創業要出具管理章程,每個人都要遵守,避免出現以公徇私等問題;
4.帳目透明公開:合夥經營各股東之間要知曉賬目收支,公開賬目便於互相監督。
回覆列表
合夥創業要建立一套合作規則
一切按合作的規則辦事,不能只憑感情處理問題。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比如說:雖然大家股份各佔50%,但說好人事權是我管的,你就算佔股份再多,也不能干涉。不能說你有一個朋友想進來,你就可以讓他進來。一定最終要我同意才行,因為事先大家說好這個權力是我為最終的決定權的。或者有些人會心軟,覺得大家都是朋友,不是朋友也不會合夥做生意啦,一下子難以拒絕,但這個人其實你是不喜歡的,覺得不適合的,但最終還是礙於面子同意了。其實這樣是錯誤的。是的,合作做生意,大家不要斤斤計較,但指的是非原則的問題,如果是原則的問題,一定要“斤斤計較”。如果原則問題都可以放棄,那麼你們的合作最終我想是會失敗的。
時刻掌握主動權
在沒有看好合夥人之前,最好不要輕易合夥。即使合夥了,自己必須要在整個企業經營中掌握主動權,如人事、財務、客戶資料、上游供應商的關係等核心資源。如果出現問題你才有能力去處理,防止互相扯皮的現象,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企業的傷害。
股東要簽訂競業及商業保密協議
合作期間和合作結束兩年內不得從事同行業和高相關度的行業。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個人私心的膨脹而導致分裂。競業協議可延伸到企業核心人員和中高管理層,在新員工入職前就實施,先小人後君子。
對待能人的方式
公司發展需要很多的能人,這些人的能力特別好,但不一定適合當股東。我們可以用高薪+分紅方式來留人,而非用股份的方式。
處理衝突時做好最壞的打算
股東間出現分歧,自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做到心中有底,處理問題時就會以比較平和的心態、理性的去面對,讓事情得到圓滿解決。在不違反原則性前提下,要本著不傷和氣、好聚好散前提處理事情,合作不成還可以繼續當好朋友。
在合作中建立良好的溝通
合夥人在合作過程中最為忌諱的是互相猜忌,打自己的小算盤,這樣的合作肯定不會長久的。出現問題要本著真誠、互信、公心態度來解決,有什麼事情放到桌面上來討論,就事論事,大家如果都是出於公心,分歧是很容易得到解決的。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點第一是可以不斷加深雙方信任。第二是多交流,多瞭解對方,能更好地協調工作。第三是可以及時化解雙方的矛盾,不讓其發展壯大。
不要讓任何股東的親戚在公司上班
在公司裡不能出現任何股東親戚的影子,無論股東的家庭成員是誰,有多大的本事,或者可以給公司帶來多大幫助,都不能成為其家庭成員在公司上班的理由,這個是大家合作的根基,不可以去動搖。
這裡說的並不是說不能請自己的親人加入公司,我指的是那些並沒有在公司有正式職位的親屬,如彼此的父母,妻子,弟妹等,他們在外面有自己的工作,沒在公司正式任任何職務,但他們是合夥人的親人,但卻在一旁指手畫腳,中傷對方。
不要讓這種現像出現。這也是非常傷害大家合作的問題。這種問題合夥人事先也要商量好,形成共識,並且自己約束自己的親人。當然,這並不是說不可以讓自己的親屬給你意見,但給意見應在背後,不能讓他們當著你的合夥人的面說,特別是不能讓他們直接去說你的合夥人,就算合夥人真的有錯。
財務要透明,要彼此一清二楚
一定要一個人請會計,一個人請出納,或者過一段時間大家交換。合夥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如果財務都不清不楚,大家都不知誰貪汙了誰,那麼最終也一定是失敗的。對於這一點,有些朋友說,剛開始時公司規模比較小,還請不起會計出納,如何辦?那就兩個人自己做帳,比如兩人去銀行開一本存摺,把兩人合夥做生意的錢全部放入這本存摺,然後做一本銀行日結帳。總之錢一定要明明白白,不能有任何的蔬忽。因為錢是最易傷感情的問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再有的帳目要做兩本,各人一本。這樣就明明白白,不怕對方修改帳目,因為大家都有底。
最後一點是合夥人彼此都要有一顆寬容的心
凡事都不要太斤斤計較。出現問題先查詢問題所在,不能動不動就發火。要知道大家都是老闆。向對方發火會讓你的合夥人覺得很沒面子。面子比任何東西都大。面子都不留給別人,那麼你們的合作就會出現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