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
2 # 豬業前沿
背景:疫情影響下,母豬存欄下降,尤其是二元母豬,對於現在的養豬從業者來說,真的是一豬難求,一頭好的二元母豬,賣到6000元,還沒有合適的引種途徑。而且引種過程風險太大,生怕給豬場帶來非瘟病毒。引種到家以後,還要隔離馴化,沒有馴化好的母豬混入自家母豬群后,會出現交叉排毒,引起藍耳、偽狂犬等波動,造成母豬流產、返情等母豬繁殖障礙問題。因此,對於現階段的豬場來說,自己培育後備是最穩妥的方式。
關鍵詞:後備母豬;仔豬選種;培育
如何從仔豬中選培母豬?注意哪些問題?前兩年,很多存活下來的豬場是使用三元肥豬留種,甚至都沒有經過選種,只要是母豬都配上,根據妊娠情況,選擇留種,這也就導致了今年很多豬場母豬生產成績一般,繁殖障礙性疾病較多,但這也是無奈之舉,豬價高,二元母豬少,只要能產仔就行。但是今年大家都長了個心眼,提前在仔豬階段就要開始選種。仔豬選種主要分為三步:出生初選,中間優選,配種前選種。
一、出生選種
1、考察“父母”:首先考察其“父母”,父本和母本的繁殖效能,最近三胎的產仔數量,有沒有臍疝和陰囊疝,仔豬成活率有多少,有沒有遺傳病,藍耳、偽狂犬野毒活躍與否等。
2、檢查外觀:一般要對出生不久的小母豬進行初次篩查,出生健康,外表無缺陷,體重1.2kg以上,同窩仔豬無木乃伊、死胎、弱仔,乳頭排列整齊,6對以上,陰戶正常。
3、品系特徵檢查:體型外貌要符合豬種特徵,毛色、耳型、身長、四肢、體寬等,如大白耳朵大,長白耳朵長,長白毛色純白,無不良雜毛,頭小嘴長,身體修長,四肢細高。
二、中間優選
中間優選分為40日齡和100日齡兩個階段,主要是根據選種仔豬生長速度,體型外貌,發病情況,料肉比等資料進行甄選,選擇同窩發病率低,體型外貌符合品種特徵,尤其是一些豬長著長著就長歪了,同時要計算其日齡、體重、日增重、料肉比,擇優選擇。
三、配種前選種
1、180日齡選擇:此時後備母豬開始出現體成熟表現,我們要針對生殖器官進行重點檢查,有無外陰畸形。另外注意後備母豬在180日齡開始出現發情表現,此時要記錄發情日期,做好情期判定。
2、配種前選擇:後備母豬在配種之前最後一次選擇,優中選優,對於發情異常,器官發育不全,發情不規律或者發情症狀不明顯的一次性淘汰,選留的優質後備母豬配種。
四、妊娠診斷最終確定母豬留種成功
配種後20天-25天無明顯異常返情豬隻,使用妊娠診斷儀,測定孕囊,確定是否妊娠成功。配種成功的後備母豬才算正式進入基礎母豬群。
綜上所述,從仔豬階段開始選種,能夠保證後備母豬選種成功率,一直按照後備母豬的選擇標準和管理模式進行科學飼養管理,能夠提高母豬使用年限,減少母豬後期遺傳病和繁殖障礙性疾病,提高豬場生產效益。
-
3 # 農村老徐
母豬是一個豬場的產業支柱,母豬的好壞決定了一個豬場的經濟效益,現在市場上母豬緊缺,怎樣從仔豬中選陪好後備母豬非常重要,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選培後備母豬。
一,選適合自已養殖的品種
豬的品種有很多種,每個品種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選後備母豬,要根據自己的養殖技術,養殖規模以及銷售市場來選陪後備豬。
雜交良種豬,生長快,瘦肉高,飼料要求高,適合大規模養值;本地土雜豬,適應當地飼料和氣候條件,耐粗飼,適合飼養技術不高規模比較小的養殖戶。
二,要在母性良好,產仔數量高,仔豬大小均勻,產四至五胎的母豬產的仔豬中選陪後備母豬。
選陪的後備母豬母性好,在以後產仔和哺乳過程中就比較容易管理,受遺傳關係,母性好的母豬產的仔豬一般母性較好;仔豬大小均勻,表明該窩仔豬無遺傳疾病。
三,選擇做後備母豬的仔豬要體形長,外生殖器無疾病,乳頭七對或七對以上,排列均勻,無副乳頭,瞎乳頭體形較大的雌豬。
乳頭七對或七對以上,以後母豬產仔多,每個仔豬都能吃上奶。
注意事項
1,小豬選好以後打上耳標;
2,六月齡以後要限量飼餵;
3,養七個月給豬做豬瘟,藍耳,口蹄疫,偽狂犬,乙腦,細小等疫苗。
4,配種前還要給後備母豬驅蟲。
-
4 # 許先森66
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母豬存欄量出現斷崖式的滑坡,母豬存欄量出現一個巨大缺口。所以為了能夠有效合理的補充後備母豬,必須從仔豬抓起,我個人認為從仔豬抓起有三個方面的好處:
第一、瞭解並熟知仔豬、母豬甚至三代的生產成績,可以做到精選;
第二、本場仔豬選留抗體水平同步,後期免疫方案同步,降低疫病壓力;
第三、對飼養管理和飼養環境不會出現陌生感,並且可以減少其他疫病帶入本場的風險。
雖然從本場選留有很多好處,但是週期長是很多人不能容忍的。那麼從本場仔豬選留後備豬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根據我多年的選育經驗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選留後備母豬主要根據後備母豬的表形值選留、育種值選留和體型外貌選留三個方面綜合選留。
一、表形值的選留:主要根據同窩產子數、同窩活子數、出生體重、出生窩重(作為參考)、斷奶體重、斷奶窩重、乳頭數、同窩畸形數。
同窩產子數≥12頭;同窩活子數≥11頭;出生體重≥1.5kg;出生窩重≥15kg;主要是根據出生窩重來衡量同窩仔豬的整齊度,整齊度越高越容易飼養,同時對後代有一定的遺傳力。斷奶體重≥12kg;斷奶窩重≥25kg;主要是根據斷奶窩重來衡量母豬的泌乳力,泌乳力對後代有很強的遺傳力。乳頭數≥7對;這裡的7對必須是有效乳頭數,同時要排列整齊,左右排開,對乳頭數要求儘量多一些為好。同窩畸形數=0;同窩中儘量不要出現畸形,如果留作後備母豬同樣在後代中可能會出現,比如八字腿、臍疝、連腸疝、無尾等等。二、育種值的選留:主要是根據達100kg 體重日齡、達100kg體重日齡EBV、背膘厚、產子數EBV、產活子數EBV。
達100kg體重日齡≤160天;達100kg體重日齡EBV≤-2;背膘厚控制在10-15mm之間;背膘過厚或者過薄對後備母豬發情和排卵都有一定的影響。產子數EBV≥2產活子數EBV≥2三、體型外貌的選留:主要是根據品種特性來選留;還包括體型勻稱、頭部清秀、皮毛光亮、肢蹄粗壯、背腰平直、腹線良好和生殖器官發育良好等。
後備母豬的選留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從仔豬開始選留更是一件艱苦而漫長的等待,但是一旦選留下來的母豬都將成為豬場收益的寶藏,並且所選留的每一頭後備母豬都將是整個豬群結構中的一根有力發條,也是養豬場效益最大化的中堅力量。所以做好後備母豬的選留我們就穩住了養豬場的整個生產線。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和經驗,儘管我還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仍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5 # 李lx
母豬缺口大,如何從仔豬從仔豬中選培母豬,有哪些注意事項?
母豬生產的母的就是以最小的投入,生產儘可能多的優質仔豬,從仔豬中培育階段結束到配種這一段時間為後備豬培育階段,後備豬培養和商品豬截然不同,商品豬追求快速生長五到六個月體重就要達到一百千克左右上市,而後備豬的培養是要體格健壯、發育良好、具有品種典型特徵和高度種利用價值的種豬。
在選培母豬時要注意的是後備豬的選擇,要選仔豬斷奶六月齡時,按照育種計劃的要求對幼豬進行選擇和組群,一般一兩個月可進行一次,把發育良好,外形沒有缺陷的,乳頭在六對以上且分佈均勻的幼豬留作種豬,後備豬作為今後繁殖使用,培育前後要進行嚴格挑選,以便遺傳上由於其親體,後備豬的選擇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身體要結實、沒有遺傳性疾病是選留後備豬的先決條件,二品種的特徵,後備豬的體型外貌有明顯的品種特徵,根據品種特徵可以從毛色、耳形、頭型、背腰長短、身體寬窄、四肢粗細高矮等方面來進行全面選擇,看是否符合品種要求。
三繁殖效能,後備母豬應該選留自產仔多、哺乳能力強的、斷奶窩重大繁殖能力高的家系,後備母豬要有正常的發情週期,並且發情表現明顯,四生長髮育性狀,包括生長速度和酮體品質,後備豬生長髮育性狀或者全同胞的肥育性狀均是選擇後備豬的依據。
後備豬的飼養和管理上也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後備豬生長髮育階段的不同需要配合全價飼料,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必需氨基酸,是保證後備豬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營養,對其後備豬的管理上要做到,分群飼養,適當的運動對後備豬的體質和體況特別重要,定期稱重,通過後備豬各月齡的體重變化,可適時調整飼料的營養水平和飼餵量,達到品種發育的要求。
後備豬日常管理也很重要,後備豬同樣要防寒保暖,防暑降溫,清潔衛生等環境管理,現在由於生豬收購價格暴漲很多人都想養豬,不管是養殖生豬還養殖母豬,自繁自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有充足的經驗和技術支援才能放手一搏,否則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誰都不能保證一定都能養殖成功,有可能讓養殖戶血本無歸,還是那句話,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6 # 畜牧界的一股清流
很多人都喜歡吃豬肉,卻不見得真正見過在地上跑的豬,實際上經過這些年從國外不斷引進優良品種,再到國內雜交等手段,目前市場上豬的品種不勝列舉,不同品種的豬在不同氣候環境下生長狀態都不一樣,因此想要養豬賺錢,尤其是養母豬賺錢,就必須在品種選擇上下功夫,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當地消費者喜愛的品種母豬,畢竟母豬吃得多,餵養週期長,想要更換的損失不少。母豬在實際餵養當中可能差別也很大,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母豬,餵養的主人都不知道它的品種來源,基本上是亂七八糟的“混血豬”。
從仔豬中選擇母豬品種的時候,要注意觀察母豬的基本特徵:一定要選擇生長髮育正常、精神活潑的母豬,並注意小母豬是否體型勻稱,軀體前、中、後三部分過度是否連線自然。有沒有外傷、生過病,身體有沒有膿腫、疝氣、和異物癖等。如果有生長髮育不良的母豬、有寄生蟲病的母豬一率不能選擇。在母豬乳頭的數量上,並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不能低於7對。而在選擇後備母豬上,不能有一些遺傳性疾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了母豬在以後的生產中,有很好的繁殖能力。
在仔豬中挑選後備母豬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只有掌握了上述關鍵點和挑選方法,才能對後備母豬的選培上游刃有餘。但是養豬戶們也要每天仔細觀察後備仔豬的健康狀況和精神狀態,並做好相應的記錄,對一些不適宜種用的母豬也要做出淘汰計劃,如果發現異常,也要及時處理。當然原因很多,以最優時期選擇最優的豬仔做為母豬,是最好的。因為三四胎是母豬全盛期,生理機能最好時期,因此我們必須要這麼做。
-
7 # 平凡的獸醫哥
後備母豬的選擇
•選擇標準 –身體健康無遺傳疾病----後備母豬一定來自無任何遺傳疾病的家系(瞎乳頭,乳頭排列不整齊,繁殖障礙性疾病等) –乳房發育良好,乳頭對數不低於7對 –陰戶發育大且下垂 –體形外貌的選擇
•具有品種特徵,毛色、耳型、頭型、背腰長短、體軀寬窄、四肢高矮。 –胴體性狀 背膘厚度薄、眼肌面積大 (6月齡)
•繁殖效能 –選擇產仔數多,哺育能力強,斷乳窩重大等繁殖力高的家系 –正常的發情週期,發情症狀明顯 •生長髮育和育肥形狀 –選擇哪些本身和全同胞肥豬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的個體
•父母成績 –生長髮育,體形外貌,繁殖等效能 •同胞豬的成績 –種用同胞豬(不同胎次)體形外貌,生長髮育,繁殖成績;肉用同胞豬的育肥性狀和胴體品質
•被選個體本身的優劣–2月齡選擇,窩選,父母親都是優良個體的相同條件下,從產仔數多、哺育率高、斷乳和育成窩重大的窩中選留髮育良好的仔豬。 –4月齡選擇,淘汰哪些生長髮育不良或有突出欠缺的個體 –6月齡選擇,6月齡時,各組織器官已有了相當發育,各項優缺點明顯 –配種前選擇,發情週期不規律、發情症狀不明顯的淘汰。
-
8 # 醉美皖西大別山
其實選擇仔豬作為老母豬,或者說作為種豬的最重要的依據就是這幾點:產仔能力(生育率)、餵養仔豬能力、品種等方面。下面就給你具體分析一下。
首先說說最好理解的一個依據吧,那就是品種問題,為什麼說品種問題很重要呢?因為飼養母豬是為了更好的賣出去,但是有些品種的豬口感很差,導致消費者不喜歡,所以這就要求飼養著在源頭上就要做好把控,挑選仔豬作為母豬的時候,就要挑選肉質口感好的品種作為母豬,這樣在配合同樣品種好的種豬,才能培育出口感更好的豬仔,才能更利於銷售;
其次,就是產仔能力了,其實大多數母豬的產仔能力都可以,但是有一部分母豬會因為自身原因導致產仔率低等不利因素,那麼在培養母豬的時候就需要提前做好篩選,在我們農村一般選擇背部比較寬、腿比較粗的仔豬作為母豬,這樣的母豬纏在能力比較強,而且自身體質比較好,利於產仔,農村人常說屁股大好生養就是這個道理,北部款,臀部大,產仔能力都比較強。
最後就是餵養能力了,有些母豬,乳頭數很少,生的小豬比較多,就造成餵養困難,還有的母豬性格暴躁,不給小豬吃奶,也不利於仔豬的餵養,所以挑選仔豬作為母豬的時候就需要避免這幾個坑,一般來說選擇比較溫順的豬仔、然後乳頭對數相對較多的豬仔作為培養母豬的物件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像我們山區的話,一般選擇母豬就這幾個要求,當然了這裡只是分享一些農村人的養豬經驗,如果需要更專業的建議,就需要你諮詢相關方面的專家,那樣你才能更好的培育出理想的母豬。
-
9 # 老張談三農
今年養豬很賺錢,很多人都把眼光放到了養豬上,一旦真的打算養豬的話,就會發現豬價不是最貴的,最貴的是豬仔價格。目前中國豬仔缺口巨大,主要是因為母豬缺口大,那麼想要養母豬的話,應該怎麼樣選母豬?下邊老張簡單的說一下。
一、母豬選擇一定要注意選擇適合當地的品種。可能很多人都喜歡吃豬肉,卻不見得真正見過在地上跑的豬,實際上經過這些年從國外不斷引進優良品種,再到國內雜交等手段,目前市場上豬的品種不勝列舉,不同品種的豬在不同氣候環境下生長狀態都不一樣,因此想要養豬賺錢,尤其是養母豬賺錢,就必須在品種選擇上下功夫,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當地消費者喜愛的品種母豬,畢竟母豬吃得多,餵養週期長,想要更換的損失不少。
首先看體型,母豬一定不能要兩頭尖的品種,因為這種豬看著大實際上不佔稱,要選擇肩寬臀大的,這種豬瘦肉多、長得快。
第二選擇同一窩裡面大的豬做母豬,因為同一窩裡面大的豬仔往往最健康、胃口好,這種母豬餵養起來食慾好,也基本沒啥毛病,省心省力。
第三儘量遠離捲毛豬,捲毛豬基本都是皮厚,除非自己有品牌或者有銷路,不然的話這種豬豬販子收都喜歡壓價,為了買自己豬仔的顧客利益,一定要注意。
三、不要盲目跟風選母豬。這幾年自媒體特別火,很多朋友看到了一些自媒體報道少部分養豬人養一些新品種豬賺錢了,就真以為你養肯定賺大錢。實際上只看人前賺錢,不看人後受罪,這些“致富經”和CCTV7基本差不多,很有可能也就看看得了,或者被騙買種的,一定要注意。
養母豬技術含量不是很高,家裡以前養過不少,反而很辛苦,賺的是個辛苦錢,尤其是母豬產仔的時候,更是大半夜不睡覺得守著,所以想要從事母豬養殖的朋友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 -
10 # 牧豬聽經
目前非洲豬瘟影響,母豬成了金礦,三元肥轉母是普遍現象。我想尼或許是考慮到母豬引種困難,想在自己母豬所瞎的肥豬中挑選一些仔豬培育成後備母豬,這個在非常時期完全可行。我認為從產房您就需要著手篩選了,首先要選擇母豬產仔數比較多的這一窩的仔豬,且出生重大於1.5kg的為佳,俗話說出生決勝負,斷奶乾坤,斷奶這個豬適不適合留種基本上可以定了。再次進入60公斤後建議把選出母豬單獨飼養,專門培育。後期飼餵專門的後備母豬料,加強影響,促進卵泡發育,到了發情期要用公豬每天誘情,促進其發情,做好發情記錄,一般來講體重在120kg以上,連續發情兩次及以上,日齡達到240天以上您就可以在下一個情期發情時候參配了。我知道我說的這些能否幫到您。
-
11 # 豬ok
(一)個體選擇個體選擇是根據豬隻的外形和性狀的 表型值進行的選擇,主要用於個體的外形評定、生長髮育和 生產效能的測定。只有遺傳力高的性狀,個體選擇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遺傳力低的性狀如果進行個體表型值選擇,收 效甚微。 個體選擇主要用於豬的育肥性狀、胴體品質和肉質性狀 等遺傳力較高的性狀。
(二) 系譜選擇系譜是一個體各代祖先的記錄資料。 系譜選擇就是根據個體的雙親以及其他有親緣關係的祖先的 表型值進行的選擇。系譜選擇的效率並不高,但系譜選擇在 判斷是否為有害基因攜帶者方面效果良好。實際選種時,多 將系譜選擇與其他方法結合運用。
(三) 同胞測定同胞測定是根據同胞或半同胞的平均 表型值進行選種。與後裔測定相比,同胞測定在鑑定時間上 可大大縮短,從而縮小世代間隔,提高選種效率。 同胞測定適用於遺傳力低的性狀和一些顯性性狀,以及 必須經屠宰才能獲得測定值的性狀。 同胞測定具有明顯的優勢,尤其是根據同胞和本身生產 效能進行選擇的體系,效果更好。 可以較早地完成效能測 定,既經濟又簡單易行;世代間隔可以縮短到最小;可以加 強對公豬的選擇;對大多數性狀測定的準確性與後裔測定不 相上下,也可作為效能測定結果的檢驗。
(四) 後裔測定後裔測定是根據個體後代平均表型值 的高低來進行選擇,其目的是要選留一些能產生優良後代的 種豬。 這正是育種的要求。它在低或中等遺傳力性狀選擇中 準確度高,且可獲得限性性狀或種豬不能直接度量的性狀的 測定值。目前後裔測定僅在如下情況用:被選性狀的遺傳力 低或是一些顯性性狀;被測公豬所涉及的母豬數量非常大 時,採用人工授精的公豬。 當一頭公豬根據其若干窩後裔的測定結果進行選擇時,應注意隨機誤差、系統誤差、後裔組間系統分佈的環境誤 差;因全同胞和半同胞與公豬間具有不同的遺傳相關造成的 誤差;全同胞仔豬中,同窩仔豬比不同窩仔豬在胎兒發育和 哺乳期及在測定站中更多地受到相似環境的影響。
(五) 選種的程式豬的性狀是在其個體發育過程中逐 步形成的。在個體發育的不同時期,應有不同的側重和使用 相應的技術措施。豬的選種過程,一般要經過斷奶豬的選 留,6月齡豬的選擇,頭胎母豬的選擇和二胎以上母豬的選 擇四個階段。
(六) 幾種選擇方法準確性的比較與評價個體效能測 定,主選遺傳力高的性狀時準確性高,直接又簡便。 後裔測 定準確性高,但世代間隔長,最好用於公豬無法度量的性狀 或顯性性狀。同胞測定適用於個體本身無法度量而遺傳力中 等或較低的性狀,高遺傳性狀h2 >0。5時,要達到一定準確 性所需同胞數太多,沒有實際意義。
-
12 # 李子說農
導讀:由於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原因,造成了今年中國的母豬存欄出現了稀缺。而高價的種母豬對於追求利潤的養豬戶來說並不是最佳選擇。為了能省下一部分資金,養豬戶們也開始從仔豬中選培部分母豬來留種。在今年母豬缺口很大的情況下,如何從仔豬中選培母豬呢,有哪些注意事項?李子來回答。
俗話說:“公豬好好一坡,母豬好好一窩”,因此來說,在選擇母豬的時候一定要從母豬的品種、繁殖效能、抗病能力、母豬是否溫順等幾方面入手才能獲得高產的母豬。具體情況我來分析一下:
根據仔豬的品種來選擇選擇好的母豬品種是提高母豬生產、獲得養殖效益的關鍵。而母豬的品種有很多種,這其中包括外三元型的長白豬、大約克夏豬、杜洛克豬、皮特蘭豬、漢普夏豬等。而本地的母豬品種有太湖黑豬、松江豬等,而上面的這些豬都是比較好的母豬品種。在從仔豬中選擇母豬品種的時候,要注意觀察母豬的基本特徵:一定要選擇生長髮育正常、精神活潑的母豬,並注意小母豬是否體型勻稱,軀體前、中、後三部分過度是否連線自然。有沒有外傷、生過病,身體有沒有膿腫、疝氣、和異物癖等。如果有生長髮育不良的母豬、有寄生蟲病的母豬一率不能選擇。選擇有繁殖能力的後備仔豬根據筆者在多年養殖過程中的經驗:因此在選擇後備母豬的時候,應選擇乳房發育良好、排列整齊、左右間隔適當的母豬。在母豬乳頭的數量上,並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不能低於7對。而在選擇後備母豬上,不能有一些遺傳性疾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了母豬在以後的生產中,有很好的繁殖能力。選擇有抗病能力的後備仔豬後備母豬的抗病能力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來說外三元的母豬雖然具有生長迅速、飼料轉化率高等優點。但是外三元母豬在抗病能力上和繁殖率上遠遠不如本地的一些母豬。而本地的母豬卻是生長比較緩慢,賣出的商品豬價格不高等弱點。所以來說母豬的抗病能力上,一定選擇一些國外品種和當地品種雜交的母豬。而這樣的雜交母豬又結合了兩者的優點,所以說,一些三元雜交母豬無論是抗病能力上還是繁殖率上都優於當地母豬和外國豬。選擇後備仔豬的蹄肢後備仔豬的蹄肢健康是選擇繁殖母豬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因為在豬場生產中經常會發生母豬蹄肢的問題,影響母豬的繁殖率。那麼如何開選擇呢?母豬後腿的選擇:雖然說選擇後備母豬的時候要看母豬的臀部來選擇,但是過分大的臀部會造成母豬的後腿壓力過大,沒有緩衝力,所以在看母豬的後退時候一定要根據比例來選擇。前腿的選擇:小母豬的前腿和地面要小於90度,這樣利於母豬的站立,在行走的時候有較大的緩衝力,而母豬的前腿不要凸起來。蹄的選擇:選擇母豬的腳趾時候,一定要看腳趾是否均勻,有沒有關節腫脹、及其他的外傷。總上來說在仔豬中挑選後備母豬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只有掌握了上述關鍵點和挑選方法,才能對後備母豬的選培上游刃有餘。但是養豬戶們也要每天仔細觀察後備仔豬的健康狀況和精神狀態,並做好相應的記錄,對一些不適宜種用的母豬也要做出淘汰計劃,如果發現異常,也要及時處理。
-
13 # 英莫問667
導讀:選擇母豬,很重要,在仔豬中選擇母豬,更是重要。現在在全國很多小型養殖場還有散養戶這種做法很普遍。這個問題在大中型養殖場不成問題,在母豬的選擇上有嚴格的標準和程式,首先就是遺傳效能上,不同普繫上,以及同一普系選擇上,同胞和後裔測定都有嚴格的指標,我們在這裡就不談這些指標,我們今天就先談一下散養,以及年出欄率在300頭以下的養殖場,準確說幾十頭出欄率的養殖場,怎麼從仔豬中選擇能繁育母豬。第一,首先看品種,
這點很關鍵也很重要,這是基礎,①適合本地飼養的品種。比如你想選擇華北型的,你就要選擇主要有代表性的品種,如民豬,如八眉豬,如黃淮海黑豬。一定要有代表性。②在這些有代表性的豬種裡,雜交是不是按規定而產生的品種,大概是第幾代,要弄清,對母體有一個充分徹底地瞭解。③切忌,不顧來源,不顧品種,撿好地留,這是一種極為錯誤的作法。
第二,斷奶豬的選留我們還以華北型豬為例說明這個問題。①一般這些品種豬繁殖效能較高,但性成熟較晚,後備母豬在3~4月齡開始發情,每窩產仔數多在12頭以上,乳頭8對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留前出生前六頭裡的小母豬,時間一長記不清楚了,這個問題好辦,在分娩時打上號碼就可以了。②到斷時一定要在這6頭裡選優種。這叫優種選優。③儘量有多餘的備選。
第三,6月齡豬的選擇這時期主要看三方面。①體型。我們還以華北型豬為例,標準的體型是:體軀高大,四肢粗壯,背腰狹窄,大腿欠豐滿,臀部傾斜,有的品種為斜尻。頭較平直,嘴筒長直,善於掘地採食。耳大下垂,額部有縱行皺紋。皮厚多皺褶,毛粗密。毛色多為黑色。②參照這些體徵,在這六頭豬中選出標準的,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一要選種,二要選健,達到兩全其美。③還以華北型的為例,到達3~4個月就發情了,一是觀察其發情的規律性,二是看陰戶,是不是健康。
第四,留三四胎的豬仔為最佳當然往下還有頭胎豬的選擇,以及二胎以上母豬的選擇。我們就不講了,主要講解豬仔裡留母豬的問題。還有一個主要問題,要在第三四胎中留,儘量避開第一二胎。當然原因很多,以最優時期選擇最優的豬仔做為母豬,是最好的。因為三四胎是母豬全盛期,生理機能最好時期,因此我們必須要這麼做。
總之,散養戶還有小型養殖場在選仔豬做為能繁育母豬時,一定要注意品種的選擇。還要在母豬三四胎中選擇最優仔豬。這就是我的觀點,請參考。 -
14 # 天府農人劉洋
首先,需要確定備選母豬是不是二雜母豬?為什麼要選擇二雜母豬,因為使用杜洛克配種產出外三元仔豬,主要表現為瘦肉率高,出欄時間快,肉質細膩等,所以選擇好的母豬才能讓豬場快速發展。
如何挑選後背母豬?四肢勻稱、體型高、乳頭6-7對、陰戶平、屁股圓潤、精神狀態及高等幾個方面挑選。
挑選次數3次以上,首先是仔豬斷奶時挑選一次,其次50斤左右挑選,最後120斤再次挑選,因為挑選過程複雜,必須保證豬場正常生產效益,所以嚴格執行挑選後背母豬程式。
後背母豬配種,一般在240-280斤開始配種最佳,母豬發情第三次配種率及高,由於後背母豬配種技巧不好掌握,大家可以按照以下時間配種,早上查情下午配種,下午查情第二天早上配種規律進行,每次配種次數2-3次,主要後備母豬發情時間不規律,需要配種員長期經驗和技術。
母豬妊娠期飼養管理尤為重要,按照妊娠期間母豬飼養條例執行,0-21天,每日飼餵2公斤,22-60天,每日飼餵2-3公斤,61-107天每日飼餵3-4公斤,確保母豬營養充足,飼餵太多造成母豬過肥影響分娩,營養不良造成小豬個體偏小,成活率下降,造成損失慘重。
總結,豬場選育後備母豬工作非常重要,必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豬場是個長期發展的養殖事業,因為選育後備母豬豬場生產主力軍,需要嚴謹把控才能有效讓豬場發展下去。
-
15 # 搞金融的獸醫
今年母豬缺口大,是去年豬週期和非瘟共同疊加的結果,而商品豬轉母豬,也給從仔豬中選培母豬的人群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機即:商轉母的母豬群,存在生產能力低、非生產天數增多、後代死亡率高、後代生長率和飼料利用率降低,同時母豬淘汰率高,雖然短期內仔豬供應沒有問題,但後期存在母群數量佔優,生產質量堪憂、母豬淘汰增多等諸多問題。而給從後備中選擇母豬的人群,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即優質的後備母豬,可增加利用年限,從而提高生產利潤及效益,但挑戰同樣存在,即時間差是否能掌控好和同為養青年母豬都需面對生產力低、非生產天數增多等問題。那麼如何選擇篩選後備母豬來比商轉母利潤最大化是重點。一般後背母豬的選擇要考慮品種的遺傳因素、四肢健全、後背母豬的生長髮育管理及種公豬的選擇,但有些問題是相對的。
從品種角度來講,長白品種母豬的配種的利用率較好,長大二元雜後備母豬(長大)的產仔效能較好,長大在春、冬季節進群配種時利用率較好,在秋季配種時受胎分娩率較差,且其受配日齡在211-230d產仔率較低,在211-290d產仔率較高。但長白母豬在三胎之後的淘汰率要比長大高10%左右。從四肢健全形度來講,前肢向內彎曲,後腿搖擺以及後腿骹關節筆直等特性的,對利用年限不利,而弱骹骨的母豬對利用年限有利。記得有研究表明四肢的特性是可以部分遺傳的,而且其中的一些構造特點與母豬的繁殖壽命有關。在後備母豬的生長髮育進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培育出優秀體重及背膘,和第一胎生理指標良好的後備,但後備體重在135KG以上,似乎不用太注重背膘,腰肌,深層組織儲備等因為。
-
16 # 鄉村執業獸醫豬豬俠
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導致國內牲豬供應不上,牲豬存欄量也偏低,為了緩解牲豬的缺口,唯一的辦法就是加緊培育能繁母豬!母豬養殖戶在挑選能繁母豬的時候,可以從仔豬中挑選合適的能繁小母豬,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是。1:看上一代的母豬使用效能要優秀。對這一代母豬的品種和個體發育,對於今後繁殖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不同的品種和繁殖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母豬養殖戶挑選母豬應從:品系、效能、和母豬的個體等方面來進行選擇。母豬的瘦肉率也要達到瘦肉豬的標準,而且生長髮育要快,繁殖效能也要高。2:母豬的品種選擇:太湖母豬、二元母豬、三元苗母豬、杜洛克豬、萊蕪黑母豬、蘇太母豬、長白母豬、梅山母豬、漢普夏豬、松江母豬、金華母豬……等等。3:小母豬的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的要求,母豬的嘴筒要短而平,下頜均勻,眼睛大而明亮。母豬的肩要寬,肩胛骨適中。頸的長短也要適中。優秀的前後肢結構,背要平直肌肉發達,胸要長而深,臀部要寬要長而且肌肉豐滿,骨盆要發達以便於產仔,尾根部要高。陰戶大而豐滿,陰戶形狀發育良好,而且平直向下延伸。需注意的是陰戶不能傾斜,不然會影響自然交配。乳腺發育良好,乳頭在7對以上,乳頭大小適中,間隔明顯,結構良好而且整齊排列,乳頭無內翻、受損以及粗大。四肢發達健壯有力,行動靈活。腿無內八字,和外八字。母豬的性格要溫馴,不狂暴和咬人,而且護仔性好。4:對準備繁育的後備母豬,8個月左右就可以配種。發情要正常,而且也易受孕。淘汰那些發情遲緩,久配不孕,和有繁殖障礙的後備母豬。保留產仔數高,泌乳力強,母性溫順,幼仔成活率高,母豬產後採食力強。5:母豬應做好防疫,提高病毒抗體,如高致病性藍耳病。6:產前一個月的乳腺發育,臨產前一個月是母豬乳腺發育的重要時間。這個時期發育良好往往對產後奶水的質量有著很大的關係。7:母豬產後掉膘顯著,懷孕時復膘迅速增重快,母瘦仔壯。在哺乳期食慾旺盛,消化吸收好。8:養殖母豬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人人一看都會,但要吃得了苦有一定的耐力,因為有些母豬是寒冬臘月的半夜三更才開始產仔,作為飼養人也要在半夜三更守護接產。我是邊看邊寫冉隆和,對於選後備母豬需要我們以及老喂母豬的人員一起來共同交流,您有更好的方法可在下方留言,歡迎關注我,謝謝!
-
17 # 養豬的猴子
首先。儘量不要選擇有杜洛克血統的母豬,如果有杜洛克血統,要儘量選擇純白色或者是身上花色比較少的母豬!其次要選擇背腰平直,稍微帶有腹圍,並且四肢健壯,不要細長腿和粗短腿,乳頭數要在6對以上,但不能是單數!最後,要選擇3~5產的母豬下生的豬崽留後備是最好的,而且要選擇外陰部大小適中,兩條後腿中間空隙較大的母豬,這種母豬不容易難產!
回覆列表
一般情況下在大型的母豬場,例如比較出名的就是在安徽蕭縣在選擇二元母豬時通常有6個方面來判定:體型、體重(日齡)、四肢、耳朵與尾巴、外部生殖器等。從不同的方面來觀察以及選擇二元母豬,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在小豬時我們一般不選擇留作種用,因為他有些特徵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只有等到50公斤左右時才可以選種。
總體選擇小豬其實並不能看出是否適合留種,一般情況下要等到50公斤左右時我們才決定是否淘汰或者是選留,主要是根據以下的一些方面。
●體型:需要從兩側來看,觀察二元母豬的鼻子等、全身沒有膿包、全身沒有不平整的地方。
●體重:選做留種與否一般是在50公斤左右時,如果說日齡相同但是他的體重比較輕,這樣的豬應當淘汰不留作種用。一般我們在選擇種豬時,他們大約是在120日齡左右,這樣有利於馴化以及接種疫苗,最大的體重不能超過70公斤。
●四肢狀況:我們一般在趕豬時都會讓它跑起來、有些豬是瘸腿。有些豬的前腿彎曲、有些豬的後腿比較弱、呈o型、呈x型等都必須要淘汰,走路的姿勢比較僵硬、關節紅腫、關節腫大或者是有空洞時,身上有膿包時,這樣的不應該留作種用。
●耳朵與尾巴:如果說兩隻耳朵感染了不留作作用,形狀不正常的話可以留種。咬耳比較嚴重的也可以留種,但前提是確定它沒有被嚴重感染。
●外生殖器:另外還需要觀察後備母豬的外生殖器,如果比較小、而且還有一些陰陽豬、有破損。有上面的一些行為的不能留作作用。
選擇的比率一般是在60-70%左右,也就是說一窩小豬當中有10個的話最多也只能選擇6個,如果說整體的質量比較不錯可以控制在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