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話健康

    我們經常吃的食鹽是經過精細加工的細鹽,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鈉,化學式是NaCl,除此之外,還包括少量的鉀、碘等元素。

    人體需要食鹽,不僅僅是為了飲食有味道,關鍵是鈉離子和氯離子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持體液容量、滲透壓有重要意義,是物質代謝和各器官功能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

    人體正常鈉離子含量為135mmol/L-150mmol/L。

    若鈉離子含量低於135mmol/L,則出現低滲性缺水;若鈉離子含量高於150mmol/L,則出現高滲性缺水。

    吃食鹽過多的危害

    01 升高血壓

    可能很多有高血壓的患者都知道自己不能多吃鹽,但是為什麼不能吃卻不知道。

    其實很簡單,很多人有體會,吃的太鹹,就想多喝水,一多喝水,血液裡容量就增高,但是血管就那麼大,對血管壁的壓力不就高了嗎!

    專業的角度來解釋:食鹽攝入過多,血清中鈉離子的濃度增高,則滲透壓升高。一方面可以刺激口渴中樞,使人感到口渴而攝入更多的飲用水;另一方面可以是細胞內液移向血清中;甚至還會使腎臟重吸收水分增加,尿量減少。以上三個方面都使血管中液體增加,誘發高血壓。這也是使用利尿劑減少體液容量來治療高血壓的理論基礎。

    高血壓人群可分為鹽敏感型和鹽耐受型兩類,攝入鈉鹽後平均動脈壓顯著升高者稱為鹽敏感型,在正常人中約佔15%-42%,在高血壓人群中約佔25%-42%.

    02 損害心、腦、腎等器官

    除了由於高血壓疾病進展造成的心腦血管疾病和中風外,有研究顯示,高鹽飲食還可以單獨造成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

    心臟:有研究發現,每天攝入食鹽增加到6g,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數就會增加 56%。

    腦血管:另外的研究發現,每天食鹽攝入量超過 4 g時,發生腦血管疾病的機率就會明顯高於每天吃食鹽少於 1.5 g的人。而且,每天得食鹽攝入量每增加 0.5 g,發生腦血管疾病風的風險就會增加 17%。

    腎臟:食鹽透過腎臟進行排洩。有研究顯示:食鹽攝入量較高時會使得尿液中排出蛋白質的量也升高。而尿液中含有蛋白質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對腎臟造成損傷。

    03 導致鈣流失

    鈉離子經腎臟排洩時,會帶走一部分鈣離子。當高鈉飲食時,隨著鈉離子排出增多,鈣離子也會丟失過多,容易引起骨質疏鬆和腎結石。

    04 胃癌風險增加

    研究顯示:長期高食鹽膳食的人胃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較高。可能原因有高鹽飲食中常有鹹菜等需長期儲存的食物,而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亞硝酸鹽等一級致癌物。

    中國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攝入的鹽量要少於6g,約一個啤酒蓋容量大小。

  • 2 # 鄧州政法

    鹽雖看似不起眼,卻可使食物變換無窮風味,是開門七件事不可或缺的要角。但是,你知道嗎,鹽並不是多多益善!多吃將會危害身體健康。

    肝腎臟疾病腎臟是人體的一大重要代謝器官,人體的代謝廢物很多是透過腎臟,最終以尿液排出體外。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加是腎臟損傷、腎臟疾病的一個危險訊號。食鹽也是經過腎臟透過尿液排出體外的。在動物實驗中,人們發現高食鹽攝入量會使得尿液中蛋白質的量升高;後來,在人體中的繼續研究也發現,高食鹽攝入量也會升高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而這恰恰是腎臟功能發生問題的危險訊號。

    研究者對2436名芬蘭人進行了鈉含量測定,結果發現,當每天的食鹽攝入增加6克,因得冠心病死亡的人數增加了56%,得心臟病死亡的患者增加36%。長期的高鹽膳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進而還會使得人們更容易患中風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

  • 3 # 馮生健談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大約有一半鹽的成分是鈉,鈉是健康身體必須的礦物質,鈉可以調節體內水分,維持人體體液的滲透壓和酸鹼平衡等諸多功能。我們的肌肉,心臟,大腦,神經系統運作都需要鹽。對於運動愛好者來說,鹽分會顯得更加重要,很多運動員大量出汗時,會流失很多鹽分,所以會及時補充淡鹽水。必要時補充一些淡鹽水可以維持自己身體內環境的相對平衡。

    然而,中國居民由於飲食習慣食鹽攝入過高,而過高的攝入食鹽卻與疾病高血壓、胃癌、腦卒中有關係,所以培養低鹽飲食成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標準之一,推薦每天食鹽量不要超過6g,用啤酒蓋盛的話,是兩個啤酒蓋的容積。

    攝入食鹽過多,有什麼危害呢?

    1. 高鹽與高血壓:高鹽攝入引起血壓升高,原因是鈉離子過多,會引起水鈉瀦留,導致血容積增加,血壓上升,引起細胞水腫,使血管腔變窄,從而誘發高血壓。高鹽的飲食還可以改變血壓晝高夜低的變化規律,變成晝高夜也高,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1. 高鹽與腦卒中:高鹽攝入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獨立風險因子,而高血壓是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WHO在2012對7萬多個成年人進行研究調查對比顯示,高鈉攝入組患腦卒中風險增加24%。

    2. 高鹽與胃癌:長期高鹽攝入會造成胃黏膜細胞與外界較高的滲透壓,可以導致胃黏膜直接受損,發生廣泛性的瀰漫性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等等病理改變,使得胃黏膜細胞發生癌變的風險增大。另外,攝入過多的鹽分可以減少胃酸的分泌,從而降低胃黏膜的防衛能力,增加胃部病變和胃癌的發生風險。

    那麼我們是不是吃鹽越少就越好呢?柳葉刀針對13萬多人,做了跟蹤調查,發表結論是:鹽太多不好,鹽太少也不好。鈉攝入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體內嚴重的代謝失調。

    對於喜歡飲食高鹽飲食的人群,可以適當的選擇低鈉鹽,若感覺烹調鹹味不夠,可以在烹製菜餚時,加入醋,也可以用蔥、姜、蒜、花椒、大料等香辛料提鮮。如烹飪菜餚時加入了生抽、醬油類,應減少食鹽量。若原本味道濃重的原料,如番茄、芹菜、茼蒿、洋蔥之類,便不妨少放鹽,味道依然美味。少吃醃製食品、鹹菜、鹹鴨蛋等。

    文獻:1.《只有營養師知道2》

    2.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人民衛生出版社

    3.《柳葉刀(Lancet)》

  • 4 #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我們都知道鹽的每日攝入量是有限定的,超出限量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那具體會產生怎樣的危害呢?

    鹽中含有的鈉離子是可以抑制呼吸道細胞的活性的。細胞的免疫力、唾液的分泌量、口腔溶菌酶都會相應的減少。此時人就容易感冒。過量的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因為當血液中鈉離子的濃度過高會增加腎臟部位的血液和腎小球的濾過率。嚴重的可能會引發尿毒症。當鹽攝入量過高時,會對胃粘膜造成損害,胃酸變少。容易引發胃炎或者潰瘍。而高鹽食物往往伴隨著較多的亞硝酸鹽,生成亞硝酸銨易致癌。研究發現,鹽攝入高的人群血漿中葡萄糖的濃度會比低鹽飲食者要高,也就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自己的鹽攝入量。高鹽飲食會使頭髮顏色變淡沒有光澤,面板粗燥,面部浮腫,且易長皺紋。

  • 5 # 爆炸營養課堂

    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人們跟它也有著深厚的感情,如果每天不吃一點鹽,就覺得乏味,吃什麼都不香也吃不下去,但同時,大家要知道的是,攝入過量的鹽會造成以下的危險。

    1、身體出現這種情況,說明鹽吃多了:小便次數增加

    小便次數增加的原因很多,並非只因為喝水太多。吃了太多的鹽也會產生相同的效果。當有過多的鹽進入身體時,腎臟就會加班加點的工作,以清除多餘的鹽,這就造成了小便量增多。

    2、身體出現這種情況,說明鹽吃多了:四肢浮腫

    如果短期內體重沒有特別的變化,腎功能也正常的情況下,發現四肢末端開始水腫,可能就是因為食鹽吃吃的太多而導致的水腫情況了。

    3、身體出現這種情況,說明鹽吃多了:血壓升高

    透過血壓來判斷鹽吃的多少,是家庭中最常用的辦法,如果長期攝入過量的鹽的話,就會導致血壓過高。因為長期吃得過鹹,鹽中又含有大量的鈉離子,過多的鈉離子會進入血液,使血管內滲透壓升高,從而導致更多的水分進入血管從而引起高血壓。

    4、身體出現這種情況,說明鹽吃多了:口乾舌燥

    吃了大量高鹽食物之後,身體內的鹽和水的比例失衡,為了恢復平衡,你需要多喝水。因此,大腦會發出口渴的訊號,促使你多喝水。這也就是為什麼喝海水不解渴的原因了,畢竟海水裡鹽含量很高,只會讓你越喝越口渴,想想就讓人絕望啊。

    5、身體出現這種情況,說明鹽吃多了:發生胃病疾病

    高鹽是高血壓的罪魁禍首,除此之外,高鹽和鹽醃食物也是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我們吃進去高濃度的食鹽後,會損傷胃黏膜,成為致癌物質的“幫兇”,增加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既然鹽吃多了對身體有這麼多不好的影響,那麼炒菜時有什麼控鹽技巧嗎?

    1、在做菜的時候,我們可以新增一些檸檬汁、番茄汁、醋等這些酸味的食材,這樣不僅可以使食物更美味可口,還可以代替一部分鹽的食用量。

    2、很多人不光喜歡吃鹽,還喜歡吃味精雞精,喜歡放很多覺得可以提鮮。其實味精雞精裡也有鈉元素,吃多了同樣會出現高鹽反應。如果炒菜時放了味精雞精,就建議您不要再放食鹽了。

  • 6 # 糖人健康網

    鹽是百味之首,但吃多了的確有很多危害,下面就來帶大家瞭解這些危害。

    1.誘發高血壓,飲食中過多的鈉鹽是誘發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但事實上中國居民的攝鹽量遠遠超標。

    2.引發頭疼,研究發現,食用高鹽食物後易發生頭疼。

    3.引起水腫,體內過多的鈉會造成水鈉瀦留,引起水腫。

    4.傷害嗓子,食用高鹽食物後會明顯感到嗓子不適,尤其是喉嚨易發炎的人,最好不要吃鹽分太高,辛辣、油炸的食物。

    5.傷害面板,鹽吃得太多也會導致面板失水,少鹽飲食則有助於改善面板質量。

    6.誘發胃癌,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會傷害胃黏膜,增加胃癌的發病率。

    7.促發鈣質流失,鈉鹽攝入過多,身體在排鈉的同時,也會增加鈣的流失,所以高鹽飲食的人更易發生骨質疏鬆。

    8.傷腎臟,腎臟是人體的重要代謝器官,高鹽飲食會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如果高血壓患者不控制食鹽量,就會加重腎損傷。

    我們該怎麼減少食鹽量?

    1.炒菜時晚點放鹽,炒菜時放鹽太早會加重食材的營養損失,而晚點放鹽則能減少損失,而且鹹度也比早放時高。

    2.多放醋,少放糖。糖的甜味能減輕食鹽的鹹味,而醋的酸味則能加強鹽的鹹味。

    3.使用低鈉調味品。可選擇低鈉鹽,這種食鹽中新增有一定量的鉀,而又跟普通的食鹽鹹味差別不大。

  • 7 # 家庭醫生線上

      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佐料之一,幾乎炒什麼菜都離不開鹽,廚師選擇食材調味品的時候,第一考慮首先是有沒有鹽。但是吃鹽多了對身體危害大,特別是中老年人,長期重口味,容易引起各種疾病。

      危害1:長期高鹽飲食容易引發高血壓。研究顯示,每日吃15克鹽的人群,高血壓的發病率約為10%,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因為鹽裡的鈉離子過多被吸收入血後,引起體內水鈉儲留,導致血容量增加,發生高血壓,同時還會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水腫,血管腔變窄,加重高血壓。

      危害2:高鹽飲食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吃鹽多會使血漿中的膽固醇明顯升高,長期膽固醇危險因子刺激血管內壁,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危害3:高鹽飲食容易致胃癌。攝入過量高鹽食物後,因食鹽的滲透壓高,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害。高鹽食物還會使胃酸分泌減少,抑制胃黏膜保護因子前列腺素E2的合成,容易產生胃炎或胃潰瘍。同時高鹽食物中含有硝酸鹽,在胃內形成致癌物質亞硝酸銨。

      危害4:長期高鹽飲食易患感冒。高濃度食鹽會抑制呼吸道細胞的活性,抑制其抗病能力;同時還會減少唾液,使口腔內溶菌酶減少,增加病毒和病菌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危害5:高鹽飲食加快骨鈣丟失,導致骨質疏鬆。飲食中鈉鹽過多,在腎小管重吸收時過多的鈉離子與鈣離子競爭,使鈣的排洩量增加,導致人體內鈣的利用減少。同時,鈉鹽刺激甲狀旁腺,使降鈣素分泌增加,導致低鈣血癥,誘發骨質疏鬆症。

  • 8 # 客家中醫林裕華

    鹽作為日常飲食的調味劑,必不可少,而且鹹淡有講究!在醫學上也是有講究的!

    首先,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NaCl),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

    氯化鈉可溶於水,是人體生理活動必不可少的電解質!胃腸消化液等都有其成分!如果嘔吐腹瀉太久,就會導致電解質紊亂,進而影響生理代謝功能,出現一系列症狀,甚至危機生命!

    再往深層次講,人體為什麼會有靜電,心臟為什麼會跳動,骨骼肌肉為什麼會收縮,背後是細胞電生理學,透過各種離子在細胞膜內外交換產生電位差,然後啟用並藉助離子通道,完成細胞正常的代謝活動!其中就有Na和Cl離子(鹽的成分)

    說了那麼多,只想表達鹽很有講究!

    那麼鹽吃太多會有什麼不好的呢?

    先來介紹一下豬紅(血)、鴨紅(血)的製作工藝!並不是單純把流下來的血裝在碗裡就完事,一定要先配好鹽水!鹽放少了,豬血就不容易成型,煮起來很爛不成塊,放多了就會比較硬,吃起來口感也不好!

    這個原理其實也是利用鹽是電解質的特性,可以讓溶液中帶電荷的離子與之結合發生沉澱!

    第二個,介紹一下醃蘿蔔乾的製作工藝,也是加鹽!鹽的Na和Cl濃度跟蘿蔔細胞裡面的Na和Cl比起來算是非常高,根據滲透性原理,蘿蔔細胞會發生脫水皺縮,就變蘿蔔乾了!

    真想象不出來的話,可以回想一下小時候嗑瓜子太多以後或者吃太鹹的滷鴨爪以後嘴巴會很乾很口渴是一個道理,嘴唇的細胞也被鹽醃過脫水了!!

    那有人會問,為啥不用糖?糖是有機物營養物質,細菌滋生繁殖最喜歡了,而且糖比鹽更貴吧,再說,這是做乾菜下粥的,又不是做成零食!當然,零食話梅、糖浸梅也一個原理哈!

    迴歸正題,血管裡面有血流動,如果吃太鹹,鹽進入血管,就會跟豬血的製作一樣,血液容易粘稠甚至凝固,就容易發生類似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啦,血管內皮細胞脫水變皺彈性變差,就容易導致血管硬化,尤其是動脈硬化,血壓就上去了!有一部分高血壓病就是這麼來的哦!

    另外,鹽攝入太多,如果已經有高血壓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動脈又有一定程度上的硬化,腎動脈硬化的話,腎小球濾過功能就會降低,那麼吃太鹹就會導致Na和Cl離子排不出去,在體內就會形成高滲環境,把細胞醃蘿蔔乾一樣,腎臟負荷加重,醃出來的水排不出去,在組織停留就形成水腫了,這也是為什麼高血壓、腎病的人容易會出現肢體水腫!(醫學上叫做水鈉瀦留)

    總之,吃鹽太多對身體,尤其已經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平時不要吃太鹹哈!

  • 9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多吃鹽壽命短,最好的證據就是最近柳葉刀發表的一篇研究。這個跨度30年,包含195個國家和地區的關於“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的大型研究,結果看到造成死亡的飲食習慣並不僅限於高糖和高脂肪膳食,位於第一的致死原因就是鈉的攝入過高,所以說“多吃鹽,壽命短”是有依有據的。

    在這個研究中還有一點令我們震驚,“中國因為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全世界人口前20位的大國中的第一名!”這居然比我們想象中的、膳食以高油、高糖、所謂的“垃圾食品”的美國還高出了很多!

    相對於我們的比鄰,同樣在東亞地區的日本,他們的膳食結構造成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糖尿病死亡率倒是最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日吃鹽少於6g,柳葉刀認為最佳標準在3g左右,要求更為嚴格。而實際上中國居民每日平均吃鹽量在8g以上,2012年的統計調查顯示,中國居民每日攝入鹽的平均量在10.5g,遠遠超過3g!

  • 10 # 皇家師爺

    本來已在【為什麼鹽每天只能人體攝入6g?】說了一下,看到很多大V都在這裡,我也來湊個熱鬧,我只是把一些經歷及實踐道出來大家分享一下。請多批評指正。

    1、所謂的病,與醫療保障不無關係。看看日本帝國,他們的國民收入大部分都返還用於民生。小孩及老人看病是免費的,其他的專案,即使收費(如小孩讀書),也與個人收入正相關,沒收入的不收費,收入高的高收費。交了醫療保險的每年都有一兩次體檢,40歲以上每年免費體檢。。。。而且,醫療裝置看起來雖然有些陳舊,但卻依然非常先進,醫療水平也不會差。這樣的地方,人能不長壽嗎?

    2、現在的人,只知道米是從商店裡面出來的。。。。

    從農村或者是從以前物質缺乏的年代走過來的人,無一不透過自身實踐否定了上述論題。。具體的說,農村出來的人,有幾個外出勞動時出汗,汗水乾了時,沒有發覺面板上佈滿一層白花花的的鹽?(海上作業的人,如海軍戰士同樣也有此體會)。。或許,他們一頓飯或一瓶子水吃進去的鹽量,就不止6克了(外出作業,他們都是一大瓶子水(不到2升)加至少4個可樂瓶蓋的鹽,要喝起來有點偏濃的鹽水才舒服,太淡了反而難受,回家前肯定是全部喝完的)。曾試過,如果沒這樣的鹽水,即使僅在太陽下暴曬一天,特別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作業,很難不病倒的(有時我真懷疑,是否適度偏濃能喝的鹽水可治療某些疾病?,特別是與強烈日曬有關的疾病?)。

    花生油炒石頭下酒,有聽說過嗎?甚至在60、70年代,不少農村家庭吃飯,還是僅有生鹽伴油這道菜,有的甚至沒有加油,直接把生鹽搗碎與稀飯伴著吃,這樣的情形還是常態。結果怎樣?他們無一不會患上什麼高血壓之類的症狀,這些地方的人,即使貧困缺醫少藥,幾乎沒怎麼有機會到醫院看病,他們同樣長壽。這些農村裡面的人頭腦沒那麼多思想,但很少沒人不活到70多、80多歲的。。。

    人體本身是有一個很完美的體系,多餘的東西,會自動想法子排掉的,別過於擔心,什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之類 ,更多的是與你的運動有關,而不是與鹽有必然的關係(說誘發哦,那是因你機體本身就不好)。

  • 11 # 欣康

    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近日發表的論文稱,其透過追蹤195個國家從1990年-2017年的飲食結構,發現鈉攝入過多是健康的頭號殺手,主要引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同時,因為鹽攝入量過高致病致死的主要國家是中國、日本和泰國。

    食鹽不僅是人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而且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成分。其實,鹽本身對人體沒有害處,相反,鹽在調節食物味道和協調人體所有器官機能方面都起著關鍵作用。但是,攝入過量的鹽就容易對身體產生傷害。攝入過量不僅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還容易損傷面板,使面板暗沉,甚至產生雀斑。

    為什麼攝入過量的鹽會有這麼大的危害呢?以心血管疾病為例,因為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但過量攝入會導致高血壓,進而可能引發心臟疾病和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這是因為氯化鈉進入人體後,相當於溶解於水溶液中,進而會分離出鈉離子,而鈉離子過多不但容易引起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還易引起細胞水腫,使血管腔變窄,久而久之,容易堵塞血管,引發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 12 # 張浩醫生

    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調味品,頓頓都離不開,但是殊不知,如果鹽吃多對身體也是一種負擔。

    所以現在很多人為了健康都在提倡低鹽低脂飲食。

    那麼鹽吃多了究竟會造成什麼危害呢?

    1、高血壓: 鹽吃多了會使滲透壓增高,血液的血容量增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吃了很鹹的食物以後想喝很多水。那執行在血管中的血液的整體量就會增加,血液量增加了,對血管的壓力自然也會增加,長期以往,大量食用鹽對血管壁是不好的。

    而高血壓又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腦出血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

    2、腎損傷: 生活中常說“鹹入腎”,自然過鹹的東西會傷腎。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尿酸鹽的排出大部分是透過腎臟經過尿液排出的,所以血液中過多的鹽是需要經過腎的過濾形成尿液的,這在無形之中就增加了腎的工作量,容易對腎造成損傷。

    並且大量飲水也會增加腎臟迴圈工作量,所以對於一些有腎病的患者,都是要控制鹽的攝入量的。

    3、骨質疏鬆: 鹽在體內代謝的同時,也會涉及到鈣,對於一些老年人等更加的容易造成骨質疏鬆。

    除此之外,除了在炒菜的時候儘量少放鹽,隔夜的菜也不要吃,放置時間較久的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

    所以為了健康,還是要儘量少吃鹽的,一般成人的食鹽攝入量在6g每天(糾正),而對於高血壓等患者更是要嚴格限制食鹽的攝入。

  • 13 #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鹽主要成分鈉,是我們人體必要的營養素之一,參與維持人體正常滲透壓、酸鹼平衡、神經肌肉興奮、心臟功能等作用,所以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鹽一旦吃多了,對身體會造成一定危害,今天從這幾方面跟大家分享下關於鹽我們該知道的那些事。

    鹽攝入量過多的危害?那些人需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鹽攝入量的標準是多少?日常生活中怎樣控鹽?

    鹽吃多了對身體會有哪些危害?

    【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中國人均的鹽攝入量超標,平均值在10克以上,而中國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很高,目前23%的華人有高血壓,患病人數達到2.45億。

    《中國心腦血管病報告2018》中明確提出心腦血管的高危因素之一,就是食鹽攝入過多。

    【增加頭痛風風險】《英國醫學雜誌》一項研究表明,與每天攝入1500毫克鈉(鹽3.75克)的人相比,每天攝入3500毫克鈉(鹽8.75克)的人頭痛的風險更高。

    【患消化道系統風險增加】食鹽攝入過多與胃癌的發生率有關,因為鹽攝入過多會破壞胃黏膜健康,同時已知的胃癌的風險因素幽門螺旋桿菌最喜歡高鹽的環境,有利於它們繁殖存活,它們還容易引發胃炎、胃潰瘍等胃腸疾病。

    【容易造成水腫】鹽攝入量過量人體容易出現水腫的現象,這是因為鈉的親水性,除了水腫,鹽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身體缺水,從而影響注意力、記憶力等正常反應。

    鹽攝入過量除了以上這些風險,還會間接影響視力健康,增加白內障風險,增加腎臟疾病風險等等,所以如果您平時口味偏重,要嘗試減鹽啦。

    以下七類人群要注意控鹽。

    最新的《中國高血壓患者的鹽攝入量和血壓控制的專家共識》中提出,需要控制和進行鹽攝入量的評估。

    初期高血壓患者、老年高血壓患者、肥胖高血壓患者。早產兒、巨大兒及低出生體重嬰兒。難治性高血壓及妊娠高血壓病史的女性。夜間高血壓患者伴有快速夜間心室率者。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高血壓患者。居住在北方的高血壓患者,且單藥治療未達標。慢性腎臟病患者。對於高血壓患者,在食鹽攝入過多的情況下,減少2.4克鹽,收縮壓和舒張壓會分別下降5.8毫米汞柱、2.5毫米汞柱。

    那麼食鹽的標準攝入量是多少?

    《中國膳食指南》推薦不超過6g每天。 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不超過5g每天。 日常如何控鹽?市面上的鹽勺一般是2克,所以可以根據這個每天注意定量。注意醬油、味精、雞精、蠔油等其他調味品,它們同樣含有鈉。少吃鹹菜、醬菜、腐乳等。注意果脯蜜餞類,加工類、糕點類等食品中含有的鈉,這類很容易被忽略。 一不小心鹽吃多了怎麼補救呢?多喝水,促進多餘的鈉排出。補充鉀、鎂元素,平衡血壓,幫助鈉離子排出。(水果蔬菜中鉀、鎂含量較高,如香蕉、芒果、橘子、杏及綠葉蔬菜等)文中圖片是日常食品中的隱形鈉,快點收藏起來,為了健康,少吃些鹽哦~
  • 14 # 小荷醫典

    吃鹽多的危害有哪些?

    吃鹽多的危害主要有:吃鹽多可能與高血壓、心臟疾病、中風、胃癌、腎病、骨質疏鬆的發生有關。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很多研究顯示,高鈉是高血壓患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人群的血壓水平及高血壓患病率與鈉平均攝入量呈正相關,與鉀鹽攝入呈負相關,而膳食鈉/鉀比值與高血壓的相關性更強。如果限制患者飲食中鈉的攝入可改善高血壓情況。對於腎血管性高血壓患者,高鈉血癥可使病情惡化,而減低食鹽的攝入病情會好轉。一般認為,鹽吃多了會發生鈉瀦留,從而使細胞外液量增加,引起心輸出量增高;小動脈壁的含水量增高,引起血管周圍阻力增高,小動脈張力增加等,都可能是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血壓升高會增加心臟疾病和中風發生的風險。

    另外,還有研究顯示,高鹽飲食可能與胃癌、腎病、骨質疏鬆等發生有關。長期食用醃製食物,其中含鹽量太高,又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易誘發胃癌。鹽是靠腎臟排出體外的,如果鈉的攝入量居高不下會導致腎臟的負擔加重,會出現鈉不能排出體內出現鈉的滯留,易出現腎結石。同時又因為鹽的成分是鈉元素,而人體排出鈉會消耗掉人體內的鈣,攝入的鹽越多消耗的鈣也就越多,從而引起骨質疏鬆現象,尤其對於兒童,這會嚴重影響到骨骼的正常發育。

  • 15 # 小荷醫典

    吃鹽多的危害有哪些?

    吃鹽多的危害主要有:吃鹽多可能與高血壓、心臟疾病、中風、胃癌、腎病、骨質疏鬆的發生有關。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很多研究顯示,高鈉是高血壓患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人群的血壓水平及高血壓患病率與鈉平均攝入量呈正相關,與鉀鹽攝入呈負相關,而膳食鈉/鉀比值與高血壓的相關性更強。如果限制患者飲食中鈉的攝入可改善高血壓情況。對於腎血管性高血壓患者,高鈉血癥可使病情惡化,而減低食鹽的攝入病情會好轉。一般認為,鹽吃多了會發生鈉瀦留,從而使細胞外液量增加,引起心輸出量增高;小動脈壁的含水量增高,引起血管周圍阻力增高,小動脈張力增加等,都可能是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血壓升高會增加心臟疾病和中風發生的風險。

    另外,還有研究顯示,高鹽飲食可能與胃癌、腎病、骨質疏鬆等發生有關。長期食用醃製食物,其中含鹽量太高,又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易誘發胃癌。鹽是靠腎臟排出體外的,如果鈉的攝入量居高不下會導致腎臟的負擔加重,會出現鈉不能排出體內出現鈉的滯留,易出現腎結石。同時又因為鹽的成分是鈉元素,而人體排出鈉會消耗掉人體內的鈣,攝入的鹽越多消耗的鈣也就越多,從而引起骨質疏鬆現象,尤其對於兒童,這會嚴重影響到骨骼的正常發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不想回老家過年的?回去總覺得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