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希哈育兒
-
2 # 愛吃番茄醬
這個得看你自己吧,有的家庭會看自己的經濟能力,以及生了孩子之後,有沒有時間與精力去培養和照顧孩子,但是有的卻不會想這些,想生就生了,或者是長輩讓人就生了,所以外人不好說。
-
3 # 小板牙
從心理學的家庭關係理論上,講點學術的東西吧。
一胎牴觸二胎這件事,整口黑鍋,還是要父母來背。
這口鍋分2份:1. 長期鍋:父母在兒女教育這方面,系統性地長期失職2. 短期鍋:父母在這次事件中,溝通失職
先說短期鍋——溝通。
母親是婦科醫生,在這方面觀察比較多。在觀察到母親懷二胎的時候,4-5歲以上的一胎們的反應是十分複雜的。有很多一胎是十分興奮的,比如知道自己要有弟弟妹妹了非常興奮的,總是抱著媽媽肚子聽動靜的;也有很多很焦慮的,一遍遍問媽媽如果你有了弟弟妹妹會不會還對我好;也有撒潑胡鬧、滿地打滾的……在子女出現明顯的情緒訊號後,父母一定要採取應對措施,以維護家庭關係的平穩。在家庭關係的維護中,最最重要的一環是溝通,這也是最難的一環。因此在家庭中,在各種方面都處於絕對優勢地位的父母,也一定要承擔溝通的全部責任。
溝通可以有各種方式,針對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對顯現出成就取向的孩子,可以走“帶著個弟弟妹妹會鍛鍊你的領導能力,你會獲得父母更多青睞”這個方向;比如對依賴性強的孩子,可以走“以後有個弟弟妹妹陪你玩,你不會孤單”這個方向;對好奇心強的、是非觀念強的、懂得講道理的,溝通方式都不一樣。對無理取鬧撒潑打滾的,實在不行,在貴國打一頓又不犯法(雖然政治不正確,但很多家庭就是這麼幹的,而且也有效地度過了矛盾期)。
當然,二胎的最好時機還是在孩子沒有明確獨立意識的時候(3歲以前吧),要麼就是明顯成熟以後。因為事實上,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講,多一位家庭成員一定意味著家庭資源分配方式要改變,而3-12歲的孩子,在道德認知體系上大多數還處於“唯利是圖”階段,或者用兒童道德發展理論的學術名詞來說,叫“前道德階段”和“他律道德階段”。前道德階段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世界上所有東西都要圍著自己轉,如果出現一個弟弟妹妹搶東西,那就要抵制和反抗。這是一個比較基本的生物求生反應,而你也很難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說“理性點!”——他們是不講理的。所以只能以最簡單的利害關係來許諾,比如“給你的東西絕對不會少”啦,“帶弟弟妹妹帶得好還會有更多獎勵”啦,等等。在弟弟妹妹出世後,稍大一些的孩子會發現媽媽的時間被新生兒佔據,所以有些會索求一位親人的獨佔權——“既然媽媽必須照顧弟弟妹妹,那爸爸/姥姥/奶奶就必須照顧我,不許碰弟弟妹妹”。這種時候父母可能為了短暫的安撫,也只能就範。他律道德階段的孩子服從權威,權威認為好就是好,權威認為壞就是壞。而弟弟妹妹的(準備)出生,可能會導致對一胎的冷落,從而使他們誤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被父母拋棄,這也是非常令父母頭疼的,因為這種想法更為複雜、矛盾,無理取鬧也會發生在這個階段。父母一方面要增加母愛和父愛的投入,尤其要更重視一胎的心情(反正二胎天天就知道吃喝拉撒睡),消除他的被拋棄感,另一方面不得不賞罰並施地管理這個孩子,要麼對一胎提供更周全、更有安全感的關注,要麼利用孩子對外部權威的屈服強行度過這個階段。再之後,進入了自律道德階段後,也就是俗稱的“懂事了”,孩子會理解很多社會規矩和人際關係的法則,明白人們需要透過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才能共存,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能理解他人的感受,這個階段就比較好溝通了。不過這個時候,一胎和二胎的年齡差距也比較大了……差個10來歲的話,說是叔叔也不為過吧……哈哈但總之,父母絕不可以逃避溝通的責任,而將“懂事”的責任丟給孩子。“孩子還小”也算是中國一句常用語,用在這個情況裡其實很恰當。小孩子不可能懂那麼多道理,對新事物的承受能力也有限,調節情緒的能力也有限,出現衝突在所難免。一方面孩子要從這些事情中慢慢學會與弟弟妹妹共存,另一方面父母也必須要積極引導,並且營造一個既尊重新生命、也尊重老生命的氛圍。這些都是短期內要考慮的。
再說長期鍋——教育
新聞裡也說了,這對父母對孩子太過溺愛,導致這個孩子非常以自我為中心,道德認知發展緩慢,對親人不滿就以跳樓、自殺等幼稚的方式來威脅。孩子形成這樣的性格,父母的責任是最大的。上文中涉及到的兒童道德發展也可以看出,所謂“極為任性”,其實是道德發育落後,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權威、對社會規矩、對普遍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社會規律的認識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說,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沒有樹立足夠的權威,更沒有讓孩子學習基本的對生命、對親人的尊重,也沒有教會孩子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合理地應對家庭矛盾的方式。
所謂“溺愛”,從社會關係理論的角度講,就是在投入“愛”的過程中,缺乏了權威樹立和責任意識培養兩個過程。
“權威”聽起來是個挺貶義的詞,但事實上這對孩子的道德發展非常重要,父母和師長作為權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規範和引導,並對“對”與“錯”進行解讀,這其實是孩子對社會規矩認知的重要途徑,而所謂健全的“三觀”絕離不開一個完整、健康的對社會規矩的理解。如果父母在樹立權威中缺位,又在上學期間對老師樹立的權威進行破壞,那麼這個孩子可能就很難形成一個健全的三觀。
責任意識則更為複雜,要求父母在“無條件”地給予孩子關愛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他們對家庭和父母所負有的責任,他們也需要關心和愛護父母,體諒父母,關注和理解父母的喜怒哀樂,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交往最基本的“共情”能力。這也是所謂“情商”培養的重要一環。當然,這並不是說父母在和孩子“交換”愛,或者在“談條件”、“你做到XXX我才愛你”這種,而是培養一種對他人應有的同情和慈悲。
這裡延伸一下,社會心理學大致將人際關係分為兩種:社群關係(communal relationship)和交易關係(exchange relationship)。社群關係中,關係中的雙方對對方都有一種額外的責任感,給予和接受都是按照需求來走的。與之相對的,交易關係中,來往主要取決於公平和互利,較少涉及到相互責任。社群關係更為長期,一般出現在親人、密友之中,比如父母對孩子的撫養(基本從孩子的需求出發對孩子給予,完全忽視公平,而孩子對父母的贍養也是出於需求出發,忽視贍養對自己帶來的(負)利益);交易關係則一般出現在新入環境、工作環境、熟人、陌生人之中。
社群關係其實有點像共產主義,每個人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後大家按需分配。這其實也是大多數家庭中的分配方式。很親密的朋友之間所說的不分你我,也是這樣的。但這種社群關係,除了對對方的關心和愛護之外,互相抱有的責任感也是必不可少的。舉個例子,比如你有個閨蜜落難,你沒有那種“她不好了我就是應該幫她,沒什麼為什麼”這種責任感,而是“反正我慘的時候她也沒幫我,我憑什麼幫她”這種交易性質的想法,那麼其實很難稱得上是“閨蜜”。
最後,做下總結。一胎對二胎的牴觸,無論出生前後,極有可能是不可避免的,父母要對一胎產生的負面情緒做出及時、合理、因人制宜的反應。而如果長期來看,要避免“溺愛”造成的各種問題(不侷限於二胎),則一定要在與孩子的交往過程中樹立足夠的權威,並培養他的責任心和同情心。
-
4 # 宇言媽媽
看你自己準備好了末?:1-經濟基礎2-精力,又回到過去黑白顛倒,暗無天日的日子。你懂的。老人幫忙還好說如果不管咋辦?3-教育,你的兒願意不?他的想法會一直不變不?你能一碗水端平不?
如果你缺一個都不好養育。
-
5 # 傲然於世
華人的傳統就是:一兒一女是最美的神話!當然,這不是說你非要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才算,其實兩個孩子是最好的,不管是從小一起有個玩伴,還是長大了相互有個照應,都比一個孩子孤孤單單的好。
也有家長說,我只要一個孩子,這樣我就可以把全部的愛都給這一個寶貝。可畢竟我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有限,將來我們不在了,還是有血緣關係的親兄弟姐妹能指望得上,反正我是一直以來都堅信兩個孩子是最好的!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如果不是家庭條件實在負擔不起二孩的開銷,本人建議還是要二胎最好!我家兩個寶貝都已經上小學了,現在出門很多人都羨慕我帶著倆寶貝呢!
-
6 # 孤獨的寂寞26號
我現在有兩個兒子,懷第二個孩子本來沒打算要的,意外懷孕,當時婆婆還生著病,大兒子三歲多點,說什麼都不想要,結果跟老公商量,去檢查下性別,如果是女孩就要了,男孩的話直接不要,以後也不打算要了,畢竟流產很傷身體的。去檢查了,說是看不到生殖器,但是五官看骨骼看都是女孩,我自身懷孕反應比兒子時候大,也就想著應該是女孩,結果生了還是男孩,萬念俱灰,覺得是老天在故意刁難我,婆婆剛去世,家裡積蓄花的一乾二淨,兩個兒子在城市裡怎麼養,想想都累。不能被老天打敗,只能自己振作精神生活。
我平時對兒子管理嚴格了點,想著男孩身上的擔子很重,必須從小培養好的習慣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別人說這麼小他知道什麼是人生觀?但是孩子還不錯,雖然調皮,學習起來很認真,希望以後繼續堅持,這樣長大有本事,我就不用發愁了。
-
7 # 川渝妹兒
我就是頭胎兒子,現在二胎7個多月了。沒有所為的敢不敢,只是單純的想要二胎。只覺得現在這個社會人越來越現實。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想太多。
-
8 # 美妞的成長記
敢啊!我們不知道別人敢不敢,因為每個想法都不一樣,但是我敢。我就是個一二胎寶媽,一胎兒子十歲了,二胎女兒14個月了,很可愛。
雖然生活很幸苦,負擔也重了不少。但是每次我下班回家,開門的時候,小傢伙就迎上去奶聲奶氣的媽媽、媽媽地叫,一刻間我的心所有幸苦和累已被容化掉,只剩下滿滿地幸福。
有二胎之後也給家帶來了不少的快樂和幸福。自從有了二胎後,大寶的話和笑容也多起,人也開朗多了。有了二寶了,這樣大寶也有個伴,陪他一起長大,一起玩,再也不會孤獨寂寞。
還有大寶十歲了也很會照顧妹妹,每一次帶二寶去接大寶放學,大寶都遠遠跑過抱妹妹,然後從兜裡一顆糖或是妹妹的東西,看到大寶的懂事。
在家也什麼讓著妹妹,有好吃的也先給妹妹,如果睡覺了,大寶也會留一個給二寶,還告訴我們不準吃,要留給妹妹,做為媽媽看到大寶的懂事,真的好暖心,好幸福。這也是我個人敢要的二胎。
-
9 # 橙子媽的育兒經
每個家庭都很期待孩子的降臨,如果一胎已經生育了一個兒子,是否生育二胎,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考慮。
首先,目前一胎的兒子是誰在照顧,爸爸媽媽在照顧還是老人幫忙照顧,如果生育了二胎以後,是否有人力可以照看兩個寶寶。
其次,目前社會壓力日益上升,在孩子出生以後,要養育一個孩子已經不像以前只需要管好溫飽即可,還需要從各方面來培養教育孩子,使其成為棟樑之才,為社會做貢獻。提到教育,那就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如果夫妻雙方屬於普通的工薪階層,家裡情況一般的話,那就需要慎重考慮了。
再次,如果一胎是兒子,後面再生育一個兒子,那麼養育孩子的壓力可想而知,就單單買房娶媳婦,就需要很大的財力。如果二胎是女兒,那麼以後如若只給兒子買房,女兒沒有的話,勢必會讓孩子覺得不平衡,在婆家也會壓力巨大。
最後,不知題主所說的一胎兒子年齡多大了,如果其已經會說話懂事了,那麼再生育二胎之前也同樣需要和他商量一下,看是否想要一個弟弟或者妹妹。因為以後的日子裡,肯定是兩個孩子之間需要一起玩耍、幫助、扶持,度過彼此的生活。
因此,是否生育二胎要多方面進行考慮。
-
10 # 用力奔跑的兔子
本人一胎兒子,不到35歲,兒子已經上小學。也一直在猶豫要不要二胎,主要是考慮經濟條件,典型的80後,房貸車貸,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老人幫不上忙,兒子基本上自己帶,最苦的時候買奶粉的錢都沒有,雖然現在條件好一些了,但是工作不夠穩定,不想生了孩子跟著自己受苦,雖然有時候也會想,生下來怎麼也會養活的,還有很多家庭條件不如自己的也生了二胎甚至三胎的,但是覺得自己這樣很不負責任。
給自己定了一個時間,36週歲前,如果各方面條件成熟,穩定了也許會生一個,但是年齡再大肯定不會再要了。
這幾年要努力啦
-
11 # Amy131533625
有經濟能力的當然可以生,生個女兒更好,生個兒子有沒有錢請保姆,或是家裡的大人能否幫忙照顧,或者老婆辭職,老公一人的工資能否養活一家人 ,農村的就真的不容易了,我小姨家我二叔家都是兩個兒子,小的都沒結婚,大的結婚就基本把家裡掏空了,小的就耽誤了,結果大人愁死了,兒子在家憋死了……
-
12 # 山東小井
喜歡孩子就要,跟一胎是不是兒子沒有關係。
兒子女兒都一樣。現在即使是兒子上學畢業後有幾個是在自己老家附近工作的?工作在外地的佔多數吧。
老話還有生兒子要窮樣,生女兒要富養。所以生男生女有關係麼。如果為了房子,男孩有出息可以自己買房不用父母買,女孩不出息的家長希望操心~
-
13 # 碩碩媽咪每日分享
覺得一胎是兒子,想要二胎的家庭大部分都是想要個閨女,但是又害怕生出二胎又是個男孩兒,那麼負擔就會大很多!
我認為什麼情況下可以要二胎呢?
首先,家庭經濟可以,養兩個孩子覺得也沒什麼太大的負擔,這種條件下可以要二胎!
其次,如果寶媽也出去上班,婆婆願意幫忙帶孩子,或者自己有時間帶孩子的情況下,可以要二胎!
再次,與大寶溝通好,看大寶是否接受二寶,大寶沒什麼意見的情況下,可以要二胎,同時有了二胎以後,不能忽視大寶的心裡,且能做到不偏心!
小孩子的心思非常細膩,有時候我們大人會看到兩個孩子在爭執東西,嘴邊上的一句話就是“你讓著弟弟(妹妹),你是哥哥(姐姐”)這樣的話,所以時間久了,大寶就會覺得爸爸媽媽偏心眼!有的時候給大寶買東西不給二寶買,二寶也會撒嬌!給二寶買不給大寶買,大寶也會哭鬧。所以如果家長在這方面能處理的很妥當,那就非常好了。
如果對有的家庭來說,養一個孩子就非常難了,而且沒有人帶孩子,老公也不體諒老婆的情況下,我覺得就沒有必要要二胎了。努力把一個孩子養的非常有質量,就已經不錯了。
所以聽從自己的內心,想要二胎了就要,如果是女孩,那就更好了,如果是男孩,那就可以給大寶陪伴,不要等到老了再有遺憾。
-
14 # 農家小灶
3這個問題不需要糾結,按個人家庭狀況,每個人的經濟收入不同,養育孩子的成本也不同,所以不能相提並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人都選擇了生二胎,尤其在我們農村特別普遍。誰家要是沒有二胎,還被人說閒話呢!
然而許多的城裡人在生與不生的問題上糾結。前兩天跟我一個朋友說:我妹妹家又添老二了。她是:你妹妹家老大不是才1周多嗎?這麼快就又有老二,我還在考慮要不要生呢?
她家孩子都8歲了,一直再考慮要老二,但是一直沒有準確的答案。再考慮幾年就真不需要了,兩個孩子相差年齡太大,長大了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大人,都是一直負擔。
所以想要的趁早,不管男孩兒女孩兒給孩子一個童年呢玩伴兒。
-
15 # 月幽魂
謝謝邀請,現在國家政策已經全面放開二胎,很多家庭都計劃生二胎,而生二胎需要考慮好才可以。現在生活成本不斷提高,養孩子更是,佔據家庭大部分開銷。如果第一胎是兒子,想要二胎的話,肯定是想要女孩的居多,兩個孩子要比一個孩子更熱鬧,老人們都支援要二胎。但是如果二胎還是兒子的話那就壓力倍增啊,兒子需要付出的更多,從長遠角度看生兒子花銷更多,從出生到結婚,撫養下一代,需要不斷的付出。
孩子可以為家庭帶來快樂,一切順其自然的好,不強求,也不要讓家裡陷入過重的壓力的中
-
16 # 文海話育兒
現在我有一個兒子了,到底要不要生二胎呢?雖然二胎政策全面開放了,很多人生二胎根本沒有做好準備。比如:孩子生下來誰來帶養,自己辭職在家帶孩子,家庭經濟允許嗎?多養一個孩子的錢夠嗎?夫妻倆是不是真的很想要二胎呢?你們是否為迎接二胎寶寶做好準備了呢?看別人生二胎,她也生二胎,這完全是一種跟風的心理。既然你還在糾結,就不要急著懷孕,等過段時間再看看自己針對生二胎的事情是個什麼心態?到時候如果很想生,那就生。如果到時候不再有生二胎的慾望了,那就別生。免得孩子生下來感覺自己養孩子辛苦,自己性格脾氣也不好而跟老公吵架。如果再加上家裡經濟緊巴巴的,那會更苦。你說呢?
-
17 # 華崛
其實也沒什麼好糾結的吧?要不要生二胎,衡量這兩點就好:1、有無經濟實力?2、有無人幫帶小孩?
你已經有一個兒子了。說真的,就一個兒子,要花費的錢財就不會少。讀書的費用就不用說了,光娶媳婦的費用就已讓人難以承受。
我妻子的一個表嫂,已生了一個兒子。人家叫她再生一個,她說,萬一又是個兒了呢?若真是這樣的話,那我生完後就把眼一閉,再不要醒來了。
要二胎的話,你又不知道二胎是兒是女,女兒還好,萬一又是個兒子呢?也許有人會說,懷孕後去私自檢查性別啊,女的就要,男的就不要。關鍵是,私自檢查性別違法;懷上了是男是女你都不捨得引產了;再有就是引產傷身。
如果你覺得,不管二胎是男是女,你家都有財力支撐,又有公公、婆婆或岳父、岳母照看小孩,那就不要猶豫,趕緊備孕吧。
否則就不要糾結了。
-
18 # 心理諮詢師天藍姐
本來要二胎是夫妻倆人商量的事情,你不去和老公商量,而來問陌生人,說明老公的回答也不是你滿意的,你需要人幫你拿個主意。
要不要二胎,不是跟風的事情,而是看你有沒有本事把老大養好再說。我前幾天遇見個人求助我,她生了二胎,老大的情況很不好,口吃。她養老大的時候,老公、婆婆、媽媽,都指望不上多少,自己一個人很辛苦,心情也不好,對孩子自然沒有足夠的耐心。孩子經常被吵,很無辜,她事後也很後悔,就是管不住脾氣。
後來讀讀書調整了一段時間心情,孩子大一點上小學了,她決定生二胎,家人既沒有支援也沒反對。現在二胎出生,家人照舊,她既要照顧小的,又要陪伴大的做作業,老二晚上還是她帶,老公依然指望不上,她年紀又大了精力更顧不上。天天無名火憋著,非常難受,忍不住了對老大就是一個耳光。
可憐的女娃,被打也不敢吭,本來性格就膽小怯懦,這弟弟來了分走了媽媽大量的精力,更覺得沒人管自己了。現在我能怎麼安慰這媽媽?我能勸她繼續學習修煉性格嗎?現在她最需要的是休息時間,多睡會兒!只能讓她給家人多說說,都來分擔一下,給她點支援。多抱抱老大,無論如何不要刺激孩子了。
你的糾結,是怕二胎繼續生兒子不好帶嗎?養兩個肯定比養一個辛苦,又不是買東西能退回去。如果養一胎都累的要死要活的,精力被榨乾,沒有很期待二胎,家人又不給力,你真的不必急著要二胎。否則一個都教育不好,再來一個就能管好了嗎?如果不小心懷上了我肯定建議生下來,那是緣分,孩子自己願意來就生,墮胎後患無窮。
如果累的要死要活的又沒人手幫忙,老大教育的也就那回事,你還計劃要二胎,那你很勇敢。記住自己有本事生就有本事自己養,以後不要抱怨老人不幫你,老人幫了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
19 # LaLa隨語
我就是倆兒子,倆孩子之間相隔8歲,也是一直想要個女兒,想著女兒貼心,女兒好打扮,想生個女兒來天天把她打扮得像個公主一樣。可惜備孕兩年,而且倆孩子孕期反應完全不一樣,滿心以為是女兒,結果還是兒子,有點小失望,但總的來說感覺還好。
小兒子現在也已經兩歲了,每天跟他十歲的哥哥瘋啊,鬧啊,一起寫作業啊,一起吃飯啊,我看著就很開心,很幸運自己生了倆孩子,他們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會有個人陪他們一起。
生兒生女不是我們來決定的,也不要說什麼懷上了因為孩子性別不是你想要的,就輕易打掉,每個孩子能來到媽媽身邊,那都是我們這輩子的母女(子)情份,要珍惜。
孩子真的是倆個好,長大了有什麼事情也有個人陪著一起商量,陪著一起分擔,陪著一起渡過,親的就是親的,不是任何表(堂)兄妹可以比的。
-
20 # 橙貝多親子
我有一個朋友,大寶也是男孩,去年二胎又生了個兒子。她老公是家裡的獨子,從小就感覺自己特別孤單,二胎政策一出臺,朋友的老公就非常開心地商量要生二寶,說讓大寶有個伴。朋友考慮大寶已經11歲了,兩個孩子年齡差距有點大,但是她家大寶非常興奮地告訴媽媽,很想要一個弟弟或者妹妹。朋友的老公是一家公司的高管,收入可觀,經濟條件允許生二胎。雙方父母也都支援他們要二寶,朋友自己也很喜歡小孩,夫妻去檢查一下身體狀況都很好,這樣便高高興興地生了二寶。朋友家二寶現在已經八個多月了,她家大寶特別喜歡弟弟,都能幫忙照顧了,朋友說,現在看著二寶天真的臉,真的是特別開心,累點也無所謂,想想兩個孩子長大以後能夠互相幫助,感覺特別欣慰!
調查結果顯示,想生二胎的家庭應該具備這幾點:經濟條件好,夫妻恩愛,身體健康,老公和大寶支援。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寶媽自己要心甘情願地生二胎哦! 喜歡的可以加我關注!我最新的育兒知識會第一時間推送給你。
回覆列表
其實覺得在現在還有這樣的想法挺奇怪的,想生就生,能養就養,跟一胎是不是兒子有什麼關係呢?
可能還是受到稍微封建的思想吧,覺得只要有了兒子,家裡就有了穩定的後代,至少不會受到別人的欺負。可是到了現在社會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有時候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優秀,大部分人已經不再糾結。
至於生二胎,這個是要好好考慮的問題。現在養個孩子成本太高了,擔心輸在起跑線上,天天上這個上那個班的。擔心孩子吃的不衛生,天天發愁要吃什麼;擔心孩子被人欺負,還要想著怎麼培養孩子的強大心理和身體。總之這一切的一切,都覺得是個大問題。
所以,前提是要不要生二胎,而不是在於頭胎是兒子還是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