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父母的哪些行為實際上在破壞寶寶的睡眠?
8
回覆列表
  • 1 # 育兒大師官方

    寶寶的睡眠問題是全家的大問題,寶寶不睡覺,全家都別想睡覺!

    但是,你以為睡眠問題是寶寶不想睡嗎,錯!寶寶很多睡眠問題都是爸媽造成的,你們一些不知覺的行為很可能就在破壞寶寶的睡眠。

    嬰幼兒睡眠不足或質量差, 會影響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繼而產生孩子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或煩躁不安,導致難以平靜學習、性格暴躁甚至抑鬱等一系列問題。

    那爸媽的哪些日常行為會破壞寶寶睡眠呢?

    摟著寶寶更容易入睡

    很多麻麻睡覺喜歡摟著寶寶睡覺,這樣寶寶會更有安全感啊。

    是的,摟著寶寶睡覺確實會讓寶寶獲得一種安全感,但也更容易讓寶寶形成依賴,以後麻麻不在身邊的時候很難再自己入睡。

    摟著寶寶入睡對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習慣和形成夜間深睡眠、淺睡眠的自然轉換都會造成影響,另外,父母沉睡之後可能壓到寶寶造成傷害。

    蓋太多被子

    寶寶那麼脆弱,很多父母總是擔心寶寶著涼,特別是冬天時為了寶寶睡得暖和,裡三層外三層,蓋好幾張被子,殊不知被子蓋得越多,寶寶睡眠時呼吸越不順暢。而且被子中過高的溫度反而容易使寶寶煩躁不安甚至哭鬧不停,同樣影響睡眠質量。

    含著乳頭睡覺

    一些寶寶睡覺的時候就喜歡含著麻麻的乳頭,不含乳頭就睡不著。

    但其實,含著乳頭睡覺,不但容易導致誤吸乳汁入氣管,而且容易形成不良的吮吸習慣。另外,剩餘的乳汁會在口腔裡發酵、腐蝕牙齒,形成蛀牙。而且,很危險的是睡覺時麻麻的乳房會不小心堵住寶寶的口鼻,有窒息的危險。

    一定要寶寶睡午覺

    很多麻麻中午都會要求寶寶睡午覺,不肯睡、睡不著就想方設法要求寶寶睡覺,

    但對於3歲的寶Bora說,他們的精力非常充足,白天寶寶的各種活動在不斷消耗寶寶的精力,保證寶寶夜間睡眠充足。所以如果寶寶不睡午覺依然精力充沛,就沒有必要一定要睡午覺,寶寶午覺睡飽了,晚上自然不願意睡覺。

    開燈睡寶寶不害怕

    很多麻麻認為寶寶怕黑,晚上留個小夜燈寶寶能睡得更加安心。

    但新生寶寶的視覺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很差,給寶寶營造類似麻麻子宮的環境最為合適。通宵開燈睡眠,會導致寶寶睡眠時間變短,睡眠質量變差,進而減緩新陳代謝,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寶寶夜晚驚醒就要哄睡

    寶寶的睡眠分為深睡眠和淺睡眠,新生寶寶的淺睡眠時間多,夜間經常出現輕輕抽泣,呀呀叫、抓臉、翻身、說夢話等動作。

    這時,麻麻不要急著拍他,哄他、抱起來餵奶,因為寶寶淺睡眠時間一過,很容易再次進入深睡眠,否則麻麻過多的干預,反而會把寶寶真正吵醒,破壞寶寶的睡眠規律。如果寶寶沒有大鬧,麻麻都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寶寶是不是真的醒了再做哄睡。

    睡得太晚

    寶寶睡得太晚,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睡得太晚,據統計,中國0~2歲的寶寶平均比美國寶寶要少一個小時,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睡得太晚,寶寶跟著也睡得太晚,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到了夜間遲遲不肯上床睡覺,或者是上了床還遲遲不肯入睡。

    營造過分安靜的環境

    當過爸媽的人都會一門絕技,叫來無影去無蹤,幾經辛苦把寶寶哄睡了,踮手踮腳走出房間,不敢發出一點聲響,生怕把寶寶吵醒了。但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好的。

    前面師師也提過,新生寶寶還不能很好習慣新的環境,這時還以為在麻麻的子宮裡呢。寶寶在子宮裡的時候,其實不是完全安靜的,能夠聽到來自麻麻身體裡的聲音,所以,你要想哄寶寶入睡,就要模仿這種聲音,放點白噪音,寶寶更容易安心入睡。

    當然,讓寶寶在有點聲音的環境下入睡,可以訓練寶寶獨立入睡的習慣,如果人為刻意製造出非常安靜的睡眠環境,寶寶容易養成不良的睡眠習慣,以後有點噪音便很難入睡。

  • 2 # 淺淺媽媽育兒經

    有很多的行為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寶寶太小,不像我們一樣能夠隨意的調節。

    第一,換地方容易導致寶寶睡眠打破。有的寶寶認生,突然換了地方會讓他感覺不好,尤其是晚上的時候,容易大哭。

    第二,睡覺之前玩得太嗨。有的父母會在睡前逗孩子,逗得孩子亢奮,難以入睡。

    第三,父母晚上愛熬夜,導致寶寶也跟著熬夜,黑白顛倒。

    第四,家中有客人喧譁也會破壞寶寶睡眠。

  • 3 # 好媽媽的早讀課

    寶寶玩累了自然就會睡?10大睡覺誤區,請收藏或列印貼在床頭上

    我們常會把孩子的餵養重心放在飲食或者健康方面,但是對於嬰兒睡眠卻知之甚少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常見的哪些哄睡做法事錯誤的?我們又該如何正確哄睡?

    誤區一:孩子玩累了,自然就困了

    流傳甚廣的一條經驗,我們堅定不移的相信著它的正確性,因為它符合成人的睡眠習性;

    但是不能因此就照搬到寶寶身上,對寶Bora講,過度疲勞,不僅不會自然入睡還會增加哄睡難度,出現“鬧覺”現象;這是因為寶寶越缺覺,敏感度就會越高,經常寶寶鬧到最後,累到極致,會突然一下子睡著,這屬於不健康的崩潰時入眠

    就想一個人餓到極致再吃會傷害腸胃,崩潰時入眠並不利於寶寶健康

    誤區二:精神好,說明寶寶不困

    有時候如果外界刺激很多,寶寶精神好,玩得很開心,我們常常就會以為孩子不困

    其實寶寶的睏倦訊號很可能被外界刺激所掩蓋,家長可以讓寶寶遠離刺激源,為寶寶換個安靜的環境

    誤區三:不睡覺,是因為不困

    不要因為孩子沒睡著,就輕易認為孩子不想睡,放棄哄睡而跟孩子玩

    雖然寶寶有的時候不睡確實是因為不困,但是更多的時候都是由於寶寶想睡,但是沒有詩意的環境或者說沒有能力睡,比如說沒法自己脫衣服、沒法自己拉窗簾或者是由於身體侷限無法翻身或者躺下.....

    誤區四:白天睡太多了,所以不睡

    嬰兒每天的睡眠量基本上相當於大人的兩倍,所以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睡得太多

    但是研究結果表明,嬰兒的睡眠量其實普遍偏少,並不存在我們所以為的:睡太多的情況,對兒小寶Bora講,因為睡得太多而導致不睡覺的真的少之又少

    誤區五:寶寶夜醒,媽媽單獨哄,爸爸睡隔壁

    很多媽媽心疼老公,為了讓老公更好的休息,讓其睡在次臥;

    但是養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很多媽媽因為孩子頻繁夜醒,長期睡眠不足,嚴重者可能會精神抑鬱,我們要讓爸爸參與進來,既可以培養爸爸和寶寶之間的感情,也可以幫媽媽減輕負擔

    誤區六:白天睡覺不要拉窗簾,否則容易讓孩子晝夜顛倒

    晝夜顛倒取決於孩子全天的作息安排 ,和拉窗簾關係不大;白天Sunny會對寶寶產生一定的刺激,讓寶寶睡不踏實,所以白天睡覺的時候最好還是拉好窗簾,讓寶寶安心睡覺,只要不是長時間昏睡,都不會直接造成晝夜顛倒的

    誤區七:寶寶睡覺一定要安靜

    可愛的寶寶睡在籃子裡。搖籃曲歌曲和音樂概念

    孩子睡覺,怕的不是聲音,而是突然地聲音,可以在寶寶睡覺的時候,開啟一些溫和的背景音,不僅能夠遮擋突兀的聲響,還能讓寶寶睡得更好

  • 4 # 育兒知識分享

    小寶寶的睡眠問題,是全家的大問題。只要寶寶睡不好,誰都別想睡個整覺。

    實際上,寶寶很多睡眠問題,都是爸媽造成的。寶寶的睡眠受爸媽影響,寶寶睡不好又反過來影響爸媽,陷入了惡性迴圈。

    為了讓大家早日擺脫睡眠魔咒,丁香媽媽今天請來了睡眠諮詢師王榮,給大家科普一下 4 個「破壞」寶寶睡眠的行為,讓大家少踩一些坑。

    不要在睡前過度刺激寶寶

    新生寶寶的視力和聽力都很差,這極大幫助了他們迴避了來自外界的光線、氣味、聲音刺激。

    寶寶出後第二個月,清醒時間開始變長,視力和聽力也慢慢變好。這時候寶寶不會完全迴避刺激了,睡眠問題也就開始凸顯了。

    當我們要睡覺時,我們會遮蔽掉冰箱的轟隆隆的聲音,不好聞的味道,甚至一點點的不舒服。

    然而,對於四個月以內的寶Bora說,他們不具備遮蔽與睡眠無關資訊的能力,也沒有精力從各種刺激挑出與入睡有關的資訊。

    所以即使寶寶很困了,依然會「被迫」醒著。

    這個時候寶寶會出現入睡困難、長時間哭鬧、過度興奮等難以入睡的情況;即使睡著之後,寶寶也容易頻繁醒來哭鬧,小睡很短。

    諮詢案例中常見的是寶寶在百日宴之後連續幾天都無法安睡,入睡哭鬧,頻繁夜醒。

    4 個月以內的寶寶,不僅要在睡前要避免過度刺激,在平時也應如此。例如,不要帶小寶寶去參加熱鬧的婚禮,睡前不要過度逗玩等。

    對於 4 個月以上的寶Bora說,睡前逗玩等各種刺激會讓他們過於興奮而難以入睡,即使睡著了也會多夢。

    另外,即使是 3 歲以上的孩子,睡前過渡刺激也可能導致寶寶出現夜驚的情況。

    不要推遲寶寶的睡眠時間

    有很多的寶寶入睡時間非常晚,10 點、 11 點,有的寶寶甚至要 12 點以後才睡。

    寶寶晚入睡的一般是受到了夜貓子父母的影響,職場父母下班時間晚,喜歡在晚上時間和孩子互動。

    提到晚睡必須要提及「褪黑激素」。

    褪黑激素由大腦內的松果體分泌,用以調整人體的晝夜節律。它受光線影響,在夜幕降臨時開始分泌,並在凌晨 2~3 點達到高峰,並在清晨停止分泌。

    然而,褪黑激素的分泌會受到人造光線的影響。家裡亮到半夜的燈光會干擾寶寶的生物鐘,使得寶寶不得不晚睡。

    新生寶寶在 3 個月左右褪黑激素的分泌會和成人比較接近,也就在這個時候,新生寶寶睡眠也會晝夜分明瞭。

    8 周至 1歲以內的寶寶晚上推薦的入睡時間是晚上 6~8 點之間。(如果是生活在新疆西藏等地的寶寶,請在這個時間上加上兩個小時。)

    2 歲以內的寶寶由於受到人體生物鐘的影響,無論睡多晚,都會天亮以後醒來或者睡不踏實。這樣一來,寶寶夜晚睡眠就變短了,同時睡眠質量也會變差。

    另外,有的寶寶可能在下午 3 點才結束午睡,晚上的入睡時間則拖得非常晚。這種情況下,寶寶不僅難入睡,也容易在半夜頻繁醒來。

    不要在寶寶夜醒時

    直接塞奶

    造成寶寶夜間醒來的原因非常複雜,一般會有以下幾種:

    睡眠環境因素:溫度,乾溼度,噪音

    寶寶自身因素:不舒服、脹氣、拉臭臭了、紙尿褲漏尿等

    入睡過晚和過度刺激

    然而,很多媽媽在寶寶夜醒時,會下意識的給寶寶餵奶。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媽媽在半夜被喚醒的狀態下,頭腦是無法進行理智的分析和判斷的。

    問題是,沒有排查寶寶為什麼夜醒、直接塞奶的做法,在很多情況下不僅無法解決寶寶的夜醒,還會造成更多的夜醒。

    小月齡的寶寶容易腸脹氣而在夜間醒來,而夜奶會加重脹氣,從而造成更頻繁的醒來,更頻繁的夜奶,陷入惡性迴圈。

    寶寶 6 周之後,寶寶就會將半夜醒來和餵奶這件事關聯起來,並在 4 個月之後得到了加強,從而造成了此後頻繁夜奶......

    因此在寶寶夜醒時,最好排查一下夜醒的真正原因,才能讓寶寶和自己睡好接下來的覺。

    寶寶夜裡醒來時

    不要過度干預

    常常有媽媽提到,寶寶半夜總是有動靜,需要媽媽餵奶或者拍一拍,甚至抱著晃一晃才能繼續睡。

    如果不及時安撫,寶寶就會清醒過來,玩或者玩,又或者乾脆大哭。

    其實,寶寶在睡眠週期交替時,會有一個短暫的半清醒期。

    在這個階段,寶寶會有一系列的動作,比如抓臉,咀嚼,翻身,哭泣,說夢話等。有時候,寶寶會短暫的睜開雙眼,甚至坐起來,站起來。

    但是以上這一切動作,都不意味著寶寶真正的醒來。

    這時媽媽如果迅速把寶寶抱起安撫,餵奶,有時候反而會讓寶寶徹底清醒。

    如果媽媽們以為是寶寶餓了或者不高興,而主動去安慰寶寶,便剝奪了寶寶們自我學習入睡或者說接覺的機會。

    寶寶夜醒,正確做法應該是先觀察,看寶寶是否是真的醒來,然後再排查原因;當發現寶寶真正需要餵奶或者安撫時,再餵奶或者安撫。

    不少媽媽認為,寶寶小時候睡不好,長大就會睡好了。其實不然。

    小時候夜醒頻繁、需要抱睡、奶睡的寶寶,缺少自主入睡的機會,在長大後也會延續小時候的睡眠問題。

    同時,這些大寶寶還可能會面臨入睡拖延、入睡困難的情況。

    這是因為這些寶寶還沒有學會自我安撫的能力,在睡前無法讓自己平靜下來。

    所以,在寶寶小月齡的時候,就要重視睡眠問題,給寶寶機會鍛鍊自主入睡的能力,儘早培養寶寶的健康睡眠習慣。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兒的一些經驗心得,現在的科技發達,我就嘗試用數字產品幫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後也試用果很多款名為“早期閱讀”或“學字”的應用軟體,都不是十分滿意,要麼是到後期課程需要交費,要麼就是說是免費,但內建廣告頻繁,影響學習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薦了 ,【貓小帥學漢字】應用。讓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觸漢字,感受漢字,感受漢字閱讀帶來的樂趣,可培養孩子的初步語感,給孩子帶來更多學習興趣。後來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使用了一段時間,發現不僅課程全部免費,可以讓孩子持續學下去,並且每一個關卡還都有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鞏固先前所學內容。我們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孩子的用眼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要離婚,怎麼挽回這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