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字曰
-
2 # 瘦金體書法
可能是在學習過程中走了彎路。
第一,要確定選筆。注意要選擇聚鋒有彈性的毛筆,這點很關鍵!好的毛筆對練字幫助很大,也是練習前期很重要的一件事。
第二,從筆畫練起。筆畫是基礎,所以建議多花時間從筆畫練起,問題圖片裡的瘦金體很多的筆畫都不夠精到,需要加強。
第三,不要盲目求快。保持平和的心態,練好筆畫之後繼續練習單字,練好單字後進而練習整幅作品,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能求快。
-
3 # 長江39563631
朋友,你寫了一年的瘦金體已初見成型,宋趙佶所創的一種字型,是書法史上獨樹一幟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張揚別緻,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奇葩,歷史上有不少大書畫家學此體成名,如民國畫花鳥畫的於非廠,午趙字達到為妙為肖的程度。
趙佶的瘦金體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字的瘦硬略顯其苗條,不像顏體的雄厚,瘦又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因其筆畫相對瘦硬瀟灑,故用筆筆法清晰可見,由其是瘦金的橫筆收筆處,豎筆劃的的頓筆,還有捺的一pie拉出很長,超出黃山谷的一長捺,許多筆劃可明顯見到起始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這對於學趙佶體大有幫助。
初寫瘦金書最好先寫老木刻板的仿宋字,看上去像瘦金的美術仿宋字,是一種最接近趙佶體的字型和筆劃的字形,只是你把他加長和寫成左低右高就行,我有兩個書畫界的朋友,四十年前都是用這種方法練成瘦金體的,宋體美術字有許多用筆處都接近瘦金,先把結體筆劃寫準確,再嘗試寫瘦金體就容易多了。當然如果寫過多年的顏柳,在改寫瘦金會更輕車熟路的。
-
4 # 千年蘭亭
“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而內斂,連筆飛動而乾脆”,是古人對瘦金體特色的高度概括。
趙佶《夏日詩帖》
瘦金體來源於褚、薛。薛稷為褚遂良的高足,也是褚遂良的外甥,他發展了褚遂良瘦勁挺拔的書法特點。其弟薛曜更是細而越細、勁而越勁,堪稱是變本加厲,在初唐書壇上二薛也可算是獨樹一幟。宋徽宗正是取了他們的瘦勁之長,又加以新的陶冶提煉,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薛稷《信行禪師碑》
瘦金體的產生,還得感謝徽宗的擅畫。北宋工筆院體畫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挺拔的勾線功夫。工整而不板滯,勁健而有彈性,特別是對線條頭尾部分的轉折交待和呼應,更是前此的工筆繪畫所望塵莫及的。徽宗可能以此來悟出瘦金體的。
也有人認為,瘦金體裝飾性強,屬於美術字,失去了很多書法的味道。
要學瘦金體,不妨看一看褚薛一路的書法,看一看工筆花鳥畫。
薛曜《夏日遊石淙詩並序》
-
5 # 貮桃殺三士
想要寫出韻味,那就是得有“帖味兒”了。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入帖”和“出帖”。
看了題主的目前狀況,個人覺得大概是這樣。初步瞭解小楷毛筆的筆性,也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這已經構成了學瘦金的基本條件。
之所以出現目前的狀況,原因是有幾方面共同作用的。第一,盲目的去做大篇幅的通臨,或者背臨去創作,卻沒有建立在仔細“讀帖”的基礎上。讀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講一下生活中的經驗,一般的,一頁小楷可以根據情況不同臨寫半年甚至一年。寥寥數十字,要吃透把握住書家的書寫習慣和結字規律是很吃功夫的。必須要做到“準”,而後才有可能有“神”。總的來說,讀帖不夠熟,不夠深是一個原因。
第二,“眼高手低”的狀態。在學書法時,常有的一種狀態。不同於第一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忽略了某些東西,而第二個原因是明明看到了某些細節,而手上做不到。“非不願,實不能也。”手上功夫不到。缺乏更純熟的技法和相應的控筆能力是第二個原因。這需要大量的針對聯絡來解決,別無他路。
第三,拐到瘦金上來。瘦金本身是個相對小眾的書體。有些經驗沒辦法是個人沒辦法突破的。比如某些特殊的點畫用什麼樣的行筆方式是妥當的,還有章法佈局等等這些。有可能還需要一個前輩老司機,來帶帶你。這樣會讓你理解的更深。
以我淺陋之見,大概也就這麼個情況。就是這樣。ps,附一張大手的硬筆書籤。
回覆列表
以上是霍老師跟學員的一段對話,我們這裡有些學員有的也是學了蠻長時間了,但是總有一些窗戶紙是捅不破的,有時候自己悟可能要很久。
至於您說寫不出韻味,那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臨帖是否到一定階段,可以背貼了;結構規律是否掌握了;基本筆畫的基本功是否到位等。本身寫出韻味就是一個蠻高的要求,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