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鈴雁探月

    這個問題說來很複雜,值得每個喜歡中國書法的人們深思……。誠如很多仁者所言,古代人與現代人對書法的理解和認識及運用和喜愛書法的目的與出發點不同。古代人沒有現代人那麼多的誘惑,只是把琴棋書畫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樂在其中就是幸事了。現代社會,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進步,精神層面的東西遠遠不止這些,玩味的專案不勝列舉。現代人的生活與古代人的生活有著天壤之別的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現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不同,在浮躁的現實中,沒有古人的那份恬淡,安靜和與世無爭的心態,普通人更不可能在物慾橫流,拜金主義盛行的當代社會現實中,靜心做學問,悉心研習書法,(當然個別痴迷書法練研者還是有的,值得敬重!)不少愛好並練習書法的人,只是把書法當成謀利.斂財的工具,加以充分地利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成為了書法界的一種時尚了。因而,書法家希望與喜歡自己頭上有多的頭銜就順理成章了,在現實中見怪不怪了。

  • 2 # 楊家將之五郎拜佛

    頭銜是個好東西。好就好在它這個東西,看著是虛的,實則是實的。君不見好多人,打破腦殼,爭著搶著要加大v標誌。大v標誌是什麼?不就是一個標誌嗎?很虛呀。但是,有了這個大v標誌,推薦量就上去了,閱讀量就起來了,人氣就爆棚了,當然收益也就增長了。這可是真金白銀吶,實不實啊,很實在。

    別說書法家,現在畫家、作家、演員、歌唱家……混的好的,哪一個不是有諸多頭銜,帶著各種各樣的光環呢?甚至連騙子,都需要諸多頭銜。那個小學畢業的騙子,說自己是北京戶口,北大畢業,不是騙了很多大企業,任高管拿高薪,混得風生水起嗎?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沒有那個金剛鑽,你偏要攬那瓷器活,遲早還是要原形畢露。這不,那哥們正在法院受審呢!

    所以對書法家的諸多頭銜,我們看看就好。他喜歡有那麼多的頭銜,那是他的事,我們真要買他的作品,還得看他的字。是不??!

    突然想起了標題黨。頭銜再響亮標題再響亮,最後還不得內容為王嗎?

  • 3 # 書法雅集

    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被加頭銜,第二種是渴望認可,第三種是炒作。

    第一種,被加頭銜。舉個例子,林散之先生,赫赫有名的大書法家。林先生晚年耳朵已經聾了,有人通知他去書協開會,他老人家問:“還有書協?”,別人回答說:“是啊,不但有書協,您還是書協主席呢!”,像這種情況,就是被頭銜,很多老資格的書法家,往往被一些協會、研究會、甚至高校請去掛名,可想而知,掛一個名就是一個頭銜,漸漸的頭銜也就多了。

    第三種,純屬炒作。在這個大師滿天飛的時代,混跡於書法界的敗類也不甘落後,我曾在一個書畫市場收到過一張所謂的書法家的傳單,他的簡介佔據了這張劣質傳單的三分之二篇幅,全是頭銜,以全球、世界、國際到全國開頭的頭銜就有很多,還有個小括號,註明與啟功齊名之類的,完全是無恥之極——後來才發現他不是最無恥的,居然還有說自己跟王羲之齊名的。這一類的多半都是騙子,多弄點虛頭巴腦的頭銜,只是為了炒作。

    無論書法家有多少個頭銜,頭銜是虛的,作品是實的。別看頭銜,看作品。

  • 4 # 鬱香墨

    書法家頭銜顧名思義是響噹噹硬乓乓的光環,人人崇之,敬之。當今的所謂頭銜絕大部份的人是靠金錢換來了,有的是靠關係,有的是山寨社團發放的。實則書法水平只一般,更有甚者書法剛入門,這種頭銜不要也就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到一個人就很煩,又每天都要見到,這樣會被氣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