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隔夜的粥

    弱勢文化其實不是一種文化,是弱勢思維的別稱,也可以稱之為傻子文化、逗逼思維、弱智行為等等,反正喜歡就好,怎麼稱乎無所謂。弱勢文化和迷信文化、奴隸文化、封建文化、還有現在的“撿屍文化”一樣,都不被大道認可,所以都不是主流文化,加文化二字,只是為了抬高逼格而已。

    但這些弱勢思維,又都普遍存在在每一個人的腦子裡。在特定的弱勢環境下,人們會信手拈來,並會加以實施的自然行為。而且很多時候,結果還不以個人的意志而發生任何的變化。換一個人在同環境內做同一件事情,結果會驚人的相似。

    看過《雪國列車》的人,就知道車頭和車尾的強弱文化思維之間的直觀區別。經常合理的分析弱勢文化的行為,能在日常生活中,輕易的看透一些事物的本質。很多事情只需要瞭解是誰、以什麼方式、去做一件怎樣的事,就能輕易的推演出事物發展的方向和結局,可能有細枝末節的差別,但結局終究一樣雷同。反正一句話:弱勢文化是弱者在弱勢環境中會做出的本能反應。

  • 2 # 風經過時

    弱勢文化與其說是一種文化,不如說是被別有用心之人,刻意培育出的一種條件反射。

    其核心特點有三個:等,靠,要!

    就是不願意自己思考,不願意自己動手,只發現問題,貢獻滿嘴抱怨,卻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怎麼去解決問題!

    喜歡即時性歡愉,沒有耐心延遲滿足。沉迷於別人的思想,別人的產品上,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做沒有創造性的事,渾渾噩噩,把自己天賦的能力慢慢荒廢。

    終其一生,都看不清楚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更是從來沒有做過真正的自己,都是為別人活著。枉在人世走一遭,缺什麼痕跡都沒有留下。

  • 3 # 細思恐集

    說起所謂“弱勢文化”,必然對應要說起“強勢文化”。

    什麼是文化?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易經》

    何為文化屬性

    文化可以視作【物】【一個抽象的物】沒有對應的實體,但它也具有屬性。

    文化雖然是抽象意義的物,但其對應的屬性卻是可觀的,文化屬性是存在於人的心智之中,看不見摸不著,但卻主宰著你的言行舉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強勢文化

    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遵循客觀規律,透過自身努力改變現狀的思維。強勢文化在武學被稱為“秘笈”。概括起來就是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辦事,自強不息。不存有依賴別人的想法,透過獨立思考,積極的去爭取,主動去承擔責任、風險,主動利他,逆向思維。其中的逆向思維又可理解為顛倒、果導因、倒行逆施、多米諾佈局。

    強勢文化的特性:

    1.包容性

    強勢文化富於包容精神,其結果是不斷吸引外來文化,外來文化的進入豐富了強勢文化,卻並沒有使強勢文化喪失其特有的本色。

    2、改造性/適應性

    強勢文化環境中,一個外來優秀元素進入時,不會對它進行全盤的吸收,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即對所謂的文化進行本土化改造。

    3、自信性

    強勢文化面對其他優秀外來文化時不會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全盤否定,並且始終將自己的文化核心放在最中心的且能夠輻射到任何一個方面。

    4、發展性

    強勢文化就其本質而言是不斷髮展變化的。沒有強勢文化的發展,人類至今還是猿猴的堂兄弟,也就沒有現代社會與現代文明。

    弱勢文化

    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被破格獲取,也是期待救世主的文化。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本質上是依賴和跟隨。

    其表現主要用三個字概括:等、靠、要

    弱勢文化不鼓勵人們思考真正的大問題,而是吸引人們關注一大堆實利瑣事。上學、考試、就業、升遷、賺錢、結婚、貸款、抵押、買車、買房、裝修....層層疊疊,一切都是為了活下去,而且總是企圖按照世俗的標準活得像樣一點。

    弱勢文化的人對於低消耗的低熵文化有長時間的習慣,他們一直難以適應在一個黑暗的演出空間裡正襟危坐幾個小時那種沉重的審美方式。

    他們希望在欣賞過程中有遨遊的自由,而不太樂意接受精神蒸騰。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強者的演繹過程:

    失望—>對抗—>覺醒—>應用—>“神”

    對抗

    對抗於規律,屢敗屢戰,在每一次失敗之後,不斷反省

    覺醒

    在經歷多次反省以後,覺察於規律,多次覺察體悟,最終覺醒。覺醒分倆個方面:首先,是對自我的反省,總結自己的性格、能力所存在的優勢和缺陷;

    其次,是在進一步系統的學習人性、社會的覺醒歷練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是為“有道”,變成一個有“道德”的人,“道”為自然、社會、人性的規律,“德”為順應、運用這些規律的能力。

    這個階段的意義非凡,最終的成果或許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會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格局、命運。

    每個人在這個階段覺醒的內容、程度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其成就也會不同。這與每個人不同的境遇和性格有關。

    強者在歷經多次覺醒之後,順應於規律,多次順應學習,最終運用,將強勢文化推向了新的頂峰——應用階段。

    “應”是分析現狀制定相應的策略,並且策略應隨著規律的變動而調整;“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實現最初的目標。

    小到一個家庭的維繫,大到一個國家的治理,無不是對規律的應用。

    應用之道涉及到對規律的應變、對規律的預測,甚至是對規律的引導。

    弱勢文化的演繹過程:

    失望—>對抗—>妥協—>麻木—>“社畜”

    對抗

    對抗不成,陷入絕望

    妥協

    妥協於強者,多次妥協成性,最終服從。即低估了自己的智慧,以為自己沒有能力認知和運用規律。

    但實際上,人之為人,具有靈性,只要有靈性,則不缺乏智慧及增長智慧的能力。這個社會在無形中教導了我們什麼是“馬太效應”。

    強者顛覆世界,弱者則賤如螻蟻。

    妥協本質上是“放棄自己的信仰,接受強者的信仰”。

    麻木

    在經歷多次服從以後,依賴於強者,多次依賴成性,最終麻木,這個階段要飛躍到強者的第三階段——覺醒階段,是有可能的,但要比上一階段難得多。

    正如凱恩斯說的:“困難的是擺脫舊思想的束縛,而不是新思想的運用。”

    結語:弱勢文化的人是固守在自己的思維框架裡不願意走出來,而強勢文化的人總是不斷“打破~迭代~升級”自己的思維/格局。

    看過《雪國列車》的人,就知道車頭和車尾的強弱文化思維之間的直觀區別。

    經常合理的分析弱勢文化的行為,能在日常生活中,輕易的看透一些事物的本質。很多事情只需要瞭解是誰、以什麼方式、去做一件怎樣的事,就能輕易的推演出事物發展的方向和結局,可能有細枝末節的差別,但結局終究一樣雷同。

    所以,弱勢文化是弱者在弱勢環境中會做出的本能反應。

    而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 4 # Z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在中國,“中庸”之道的誕生,系統的完善了“弱勢文化”。對外,“克己服禮”延續至今。磨沒了騰飛的翅膀,磨光了頭上的角,身上的刺。

    對驢彈琴般的,擺事實講道理,往往是以碰壁而告終。於是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自嗨,對方真不講理!卻不想秀才遇到兵,你拿的是理人家拿的是槍,不對等的“溝通”換來敵進我退,一個勁的口頭“強烈抗議”

    “弱勢”文化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詬病,我們千萬別在自嗨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夾槍帶棒西方文化面前,我們缺少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婆媳之間那麼難相處,多少夫妻是因為這個問題而分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