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米爾墨

    試試下面這3個方法,要治癒愛“地上躺”的寶寶是非常有效的:

    1、冷處理

    這一招運用得越早效果越好,尤其是在寶寶頭幾次“地上躺”的時候。這一招的具體操作是:當寶寶因為沒有得到滿足而躺在地上的時候,不要訓斥他,也不要打他,更不要去抱他或者滿足妥協他,而是讓他一個人在那躺著,家庭中其他成員該幹嘛幹嘛,完全“忽視”他。

    相信我,絕大部分孩子當發現自己的這個方法在大人那裡得不到任何迴應的時候,就會自己爬起來的。

    當然,如果孩子是在外面用“地上躺”的方法想達到目的,家長往往出於面子或者不想打擾到其他人的考慮,更容易向孩子妥協。這時候切不可把孩子一個人留在那裡,而是應該在看到孩子躺下後,不要多廢話,直接拎走離開那裡,等回家或者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再教育他。

    2、適度滿足,但讓孩子知道你的底線

    有時候,孩子只要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地上躺”的現象,家長也有一定的責任,這有可能是因為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比如說,媽媽非要讓孩子多穿一件衣服,但其實孩子並不冷,因此他不想穿,但媽媽一直逼著他穿,這時候孩子很可能就會躺在地上發脾氣。其實,對於孩子的這種要求,媽媽是可以適度滿足他的。

    與此同時,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是合理的要求,他不需要躺在地上家長就會答應他,但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家長可以提前告訴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大概有哪些),即使躺在地上也沒有用,讓孩子知道你的底線。

    3、讓孩子看到他自己的行為

    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有自尊心和羞恥心,因此,家長可以利用它們來解決孩子“地上躺”的行為。這個方法就是:

    在孩子躺在地上耍賴的時候,用手機將他的行為錄下來,等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後,讓他看看自己當時的行為,這種時候,孩子自己往往會感覺到不好意思,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想往地上躺時,家長再次提醒他,他的這種行為是“不好看”和“很可笑”的,孩子也就會有意識地改掉這種行為了。

    其實,我知道,很多時候父母教育孩子,不是沒有方法,而是因為家裡有老人寵愛孩子,往往父母的教育方法會被阻止,很難落實。建議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坐下來好好地和老人進行一次有深度的談話,讓老人理解教育孩子的意義,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或埋怨老人(指責和埋怨往往達不到效果,還會將關係弄僵),相信大部分老人還是能聽得進去道理的。

  • 2 # 春暖花開勵志前行

    事先跟她說這樣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為什麼你們需要幫助她改掉這個壞習慣,然後設立侵犯規則的後果,而且一定要痛。千萬不要用情緒來管教她。一旦你用了情緒來打她,她就會用情緒來管教你,沒完沒了。這是互相操縱,不是管教。

  • 3 # 深圳李婷

    關於寶寶一不高興就躺地下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從小養成的,當寶寶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就要制止他,但現在生活中多數都是爺爺奶奶帶的,比較寵愛孩子,小孩子一哭,要天上星星爺爺奶奶都想去摘的那種,我家小孩子我是一直自己帶的,我家小孩子從來不敢這,記得女兒3歲那時,我們和一幫朋友上街她看見麥當勞就要吃,她剛好感冒未完全好,我說不準吃,好了再買,她就躺在麥當勞門口哭,朋友想買給她吃,我不準,我叫朋友一起走,讓她在哪哭,然後我們躲起來,她哭一下就停了,然後我們再回去帶她回家,到她感冒好了,我買給她吃時再把這事提出來跟她講理由。

  • 4 # 新父母學堂

    這是孩子利用父母的愛,進行的一種被稱為“情感勒索”的現象,已達到孩子的目的。如果父母不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會無限制的鬧下去,如果滿足了孩子的這一行為,就會給孩子形成一個心理定勢,他只要想要,父母不給他就會透過這種鬧的方式達到目的。遇到這種情況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糾正孩子的這一行為。讓他懂得他的需求合理,就會實現,如果他的需求不合理,鬧也不會達到。當父母和孩子說了以後,孩子不聽,繼續躺在地上的時候,可以把孩子抱起來,但不要滿足他的不合理要求。如果孩子不停的哭鬧,父母就要心硬點。因為不糾正孩子的這個行為,將來會給孩子帶來不正確的價值觀,影響他的人格形成。

  • 5 # 瑤瑤愛寶紙

    寶寶一不高興就躺在地上哭鬧脾氣,不是一會就形成的是寶寶小的時候就形成層了,所以父母看到這樣的情況要及時的阻止不能依著寶寶的性子來,有的寶寶很聰明假如父母不及時的阻止他就會覺得這招很管用,無論到哪裡寶寶就會不高興了就躺在地上或他想要的東西父母不滿足就躺在地上哭鬧,所以父母要學會在寶寶小的時候說不

  • 6 # 晨媽說說

    如果在公共場合,不要對他言語刺激,把他帶回家給他單獨放到房間,媽媽也在房間陪著他,但是不要理他,讓他自己不哭鬧了在進行語言溝通

  • 7 # 安心閣

    寶寶一不高興就躺地上,和一不高興就哭鬧,是對不高興的情緒的表達,只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躺地上這個表達方式是不好,需要讓寶寶換個表達方式。怎麼讓寶寶環表達方式呢?

    1. 寶寶不高興的時候,要對寶寶不高興的情緒表示理解,寶寶如果躺在地上,不能不管他,家長可以跟寶寶溝通,比如這樣對寶寶說:媽媽知道你不開心,心裡很難過,來媽媽抱抱你。如果寶寶過來和你抱抱,第一步的目的就達成了。如果寶寶不來抱抱,還在地上哭,那寶寶是在等你關注他向他妥協,這個時候,家長要耐心,在寶寶附近,可以忙點別的事,寶寶在地上鬧一會,沒有人搭理他,他會自然停止胡鬧。這個時候,再抱抱寶寶,等寶寶平靜了,再開始解決寶寶的不高興。這個方法要多試幾次,寶寶會慢慢習慣這樣的處理方式。

    2. 情緒發洩了,那就是要解決問題了,這是就是要知道寶寶為什麼不高興。有些問題是很明顯的(想看電視被家長關了等),對於那些不明顯的問題,要用啟發式的提問問寶寶為什麼不高興,這樣找到問題,再來想解決的辦法。

    3. 解決問題時,要引導寶寶主動思考怎麼解決。當寶寶情緒平靜的時候,在知道寶寶為什麼不高興,就可以和寶寶討論不高興了要怎麼做。只有在這樣的時候,寶寶才能聽得進去建議。比如不高興了,可以哭一會,或者來找媽媽抱抱,或者聽一首喜歡的歌,或者去玩一下玩具等等。家長和寶寶定好規則,那就要去執行,執行一段時間,這樣可以逐漸減少寶寶遇到不高興事情的頻次,以及情緒起伏過大的次數。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好習慣就會慢慢的養成。

    總之,要寶寶改掉一個不好的習慣,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寶寶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改變寶寶的表達習慣,減少寶寶不高興的頻次,從而達到杜絕寶寶一不高興就躺地上的行為。

  • 8 # 一位爸爸的修行

    我家孩子從來沒有過躺在地上的情況,即使他躺在地上了,我肯定也會轉生離開,不去理會。

    因為孩子不高興躺在地上的主要原因就是“耍給你看”他的潛臺詞是“你要滿足我的慾望”否則我就做你。

    其實我認為育兒就像是看病,孩子的不良行為就像是拉肚子,我們只能用止瀉藥給孩子止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是孩子的不休息衛生習慣導致拉肚子。即使我們知道了孩子因為不休息衛生而導致拉肚子我們也不會堅持的去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因為孩子這個習慣是經過好幾年養成的我們想把他改掉真得太難了,索性就順其自然吧

    話說回來孩子不高興就躺在地上的主要病因就是我們父母平時“嬌縱”孩子的原因。

    平時孩子想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如果孩子得不到滿足了,他們就會“作”,透過“作”了來操控父母滿足她們的需求,往往這種“作”到最後都是有效的。父母的一次次的妥協讓孩子體會到了“作”帶來的效果。這樣就助長了孩子的“士氣”,讓孩子堅信透過這種方法是有效的。

    身為父母你們要改變孩子的這種行為,唯一要做的就是任她如何鬧,我們離開就是了,但是一定不要讓孩子影響到你的情緒(雖然這很難)但是也要堅持,他也許會鬧十分鐘,也許會鬧1小時,也許更長時間,這個時間你在經歷漫長的心理過程,你也許在想我是不是親媽啊?我是不是在無情了?我這樣做對不對啊?孩子多可憐啊!等等的一些心裡過程,到一定要堅持住。等孩子好了之後你們在心平氣和的聊一聊,而不是去教育孩子,因為他這時候也挺累的,你要去安慰她,去愛她。

    這是第一次,估計以後她還會這種方式去試探幾次,你一定要堅持下來,否則你就“破功”了。

    經過幾次之後你就會發現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 9 # 工地搬磚高階工程師

    此刻很多孩子在我們家玩,有兩個孩子五歲左右,他們兩個也是一步高興就喜歡躺在地上,我透過啟發式問題詢問他們,他們兩個給我的答案都是想引起爸爸媽媽的關注。

  • 10 # 山東芬姐

    如果寶寶因為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而沒有得到滿足而躺在地上,那麼作為家長,就裝作沒看見,不予理睬,任憑ta躺著,你該幹啥幹啥。估計過不了多大一會,ta自然就會自己起來。不信,你試試[呲牙]

  • 11 # 賢思媽媽
    寶寶為什麼一不高興就往地上躺?

    不高興就往地上躺,寶寶的這種行為其實是他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寶寶滿一週歲之後,就不再像以前那般“順從”了,相信這一點,寶爸寶媽們都是有所體會的。

    寶寶有了思想意識之後,就會出現各種情緒,但他們不懂得如何排解,便會用過激的方式來處理。所以,不管是在地上打滾,還是以頭撞地等過激行為,都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法。

    這種不良的行為,很多孩子都會有,也是他們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因此,要想引導寶寶調解好自己的情緒,家長就必須得先了解清楚孩子不高興的根本原因。

    寶寶大鬧情緒的原因是什麼?

    沒有一個人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孩子也是如此。而要想平息寶寶的不良情緒,就一定要找準其中的原因。

    (一)需求不被滿足

    有時候,寶寶愛躺在地上鬧脾氣,家長有一定的責任,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家長總是習慣性的替孩子選擇和決定一切,可想法不同的情況下,寶寶可能並不會支援和認可。所以,當寶寶覺得自己合理的想法被否定,需求得不到滿足,肯定就會大發脾氣了。

    (二)情緒不被理解

    如果孩子的情緒不被理解,他的內心會是特別難受的。而這種痛苦會導致負面情緒更加強化,寶寶的過激行為可能也會持續更長時間。

    所以,千萬不要去排斥寶寶的情緒。作為家長,要是不能去接納和理解孩子的負面感受,久而久之,他便會缺乏自我認同感。這樣的話,孩子的情緒也會很難排解。

    寶寶愛躺地上哭鬧、耍賴,不妨試下這三大糾正的辦法

    三大方式可糾正寶寶愛躺地上哭鬧、耍賴的不良舉動。而且,這可能對愈愛“地上躺”的寶寶愈有效果哦!

    1、越早用效果越好的“冷處理”法

    當寶寶因為沒有得到滿足而在地上躺著不肯起來的時候,不要和他講道理、訓斥他、打他,更不能一味的滿足他,向他妥協。

    最好的方式就是乾脆讓他一個人在那躺著,完全“忽視”他。絕大部分孩子當發現自己的方法在大人那裡不奏效,得不到任何迴應的時候,他就會自己屁顛屁顛的爬起來了。這種“冷處理”的方式,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可以讓寶寶很快的改掉不好的行為習慣。

    2、適度滿足孩子是最佳的處理法

    家長不肯滿足孩子的需求,通常來說就是覺得他的要求不合理。不過,在孩子提出合理的事情時,我們就該分清楚情況,並適度的去滿足他。

    這樣的話,寶寶也才能感覺到我們對他的愛。否則,在他的潛意識裡,就會無以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但是,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合理的要求家長是會答應他的,但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即使躺在地上也沒有用。要在孩子的思想意識裡,杜絕他做出這一不良行為。

    3、善用孩子的羞恥心來糾正他

    每個孩子自打很小的時候就有自尊心和羞恥心。因此,家長如果能善用這一點,便能很好的糾正寶寶愛躺地上耍賴的錯誤舉動。

    在寶寶躺在地上耍賴的時候,不妨把他的行為錄下來,等他情緒平靜後,讓他看看自己當時的行為。這時,由於羞恥心的驅使,寶寶往往會感覺到羞愧和可笑。之後,他可能就會下意識地改掉這種行為了。羞恥心,可以說就是寶寶的“軟肋”來的。家長要是能善於藉助這一點,也就不會再感覺寶寶有多難應付了。

    要想糾正寶寶不當的行為,關鍵就是得找對方法。和寶寶硬碰硬的話,絕對是不可取的。這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撒潑、胡鬧、過激表達情緒……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多一點理解和包容,更要耐心的引導寶寶才行。

  • 12 # 石榴爸爸育兒經

    題主不要著急,暫緩一下情緒!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成的,所以想改變這種情況同樣需要時間和耐心。

    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法相結合來改變寶寶的行為:

    1,講道理

    當孩子躺地上時,建議題主不要直接滿足孩子的需求,應先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並告訴孩子如何透過正確的方法來滿足自己。

    2,立規矩

    單純的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必須和立規矩結合起來!

    告訴寶寶如果TA再一不高興就直接躺地上的話,就要對其進行懲罰(題主需注意懲罰方式)。

    當孩子能夠跟你合理交流時,應給予孩子精神獎勵。

    3,改變自身習慣

    前文說過,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成的。基本上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都是因為家長的過分寵愛!

    所以題主應先和家屬進行溝通,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一致,不能一個人一個做法!

    4,冷處理

    寶寶之所以躺地上,就是因為TA認為躺地上的話TA的要求就會被滿足!

    所以建議題主應進行冷處理,想躺就躺吧,自己該幹什麼幹什麼(注意不要遠離寶寶)。

    每隔5分鐘就去告訴孩子TA這樣做是不對的,該怎麼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實戰能力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