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十四
-
2 # 人生百態看世界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在龍波家裡得到一塊恩客牌,想要查詢狼衛就得根據這塊恩客牌找到幕後真兇,恩客牌是青樓女子給恩客的特殊通行證,張小敬透過一名青樓女子,最後想找長安地下城城主葛老尋求幫助。
因為葛老幾乎掌握了所有平康坊的姑娘,有他幫助,必然能夠快速找到答案。
在葛老未露面之前,透過張小敬與姚汝之間的談話,得知葛老竟然是一個崑崙奴,當看到葛老是一個黑人時,我估計觀眾朋友都被雷的夠嗆?這個操著陳建斌式口音的黑人朋友就是地下城城主葛老?
不能因為葛老是黑人就小窺了他,根據張小敬的說法,葛老是神龍年間被賣入長安為奴,後來被賣到青樓當僕役,因為最會猜人心思,知道人想要什麼,害怕什麼,在青樓待了兩年,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讓他的主任對他除附豁免,脫了奴籍,這才建了這座長安地下城。
從劇中張小敬的表現來看,張小敬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然而對於葛老是很忌憚的,這一點在他和青樓女子談話時就已經能夠看出,在跟葛老的對峙過程中,始終未敢發飆,就是有所顧忌。
為什麼葛老這麼厲害?就是因為葛老掌握了平康坊中所有的姑娘,這些姑娘都是他的眼睛和耳朵,長安城裡所有見不得人的事情,他都知道。
那麼,歷史上的崑崙奴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來自哪裡呢?
“崑崙奴”是什麼意思?
提起“崑崙”一詞,想必讓大部分的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我國第一座大山崑崙山,西接帕米爾高原,東延青海省,在《莊子·天地》就曾寫道:"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
然而在古代,“崑崙”並非特指崑崙山,在古代有時特指中印半島及南洋諸島的人,在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記載:"暗中大戰,謙之手射陽邁柁工,船敗縱橫,崑崙單舸接得陽邁。"
在《舊唐書·南蠻傳·林邑》中也有關於崑崙一詞的描寫:"自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為崑崙。"
“崑崙”也是道教的一種用語,意為頭腦:《雲笈七籤》卷十七:"眼為日月,發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崑崙。"
在隋唐時期,“崑崙”一詞還被用來形容黑色或者接近黑色的東西,比如“崑崙殤”實際上就是一種絳色的酒。
“崑崙”一詞因此也演變為面板黑色的人,《晉書·后妃傳下·孝武文李太后傳》:"時後為宮人,在織坊中,形長而色黑,宮人皆謂之崑崙。"《舊五代史·慕容彥超傳》:"嘗冒姓閻氏,體黑麻面,故謂之閻崑崙。"
整合史料後,大家會發現,“崑崙奴”一詞實際的意思就是黑奴的意思。
除了詞語上的解釋,在出土的有關唐朝時期的文物中,也有很多唐代的黑人陶。
國家博物館“大唐風華”展出1985年陝西長武縣唐墓出土的“崑崙兒”,名之為“彩繪黑人立俑”,並說明“崑崙這個名稱早在三國時已有記載,指色黑之人,並非指人類學上的黑種人”;
陝西曆史博物館展出的陝西禮泉縣唐墓出土的“崑崙兒”,名之為“彩繪陶釉捲髮俑”;咸陽市底張灣唐墓出土的“崑崙兒”,名之為“彩繪黑人俑”;遼寧博物館展出的朝陽唐墓出土的“崑崙兒”,名之為“釉陶崑崙俑”;洛陽博物館也有“崑崙兒”陶俑展出。
這些“崑崙兒”的共同特點:圓臉,髮捲如螺髻,露肩,上衣半穿半脫,腰間有衣帶下垂,跣足,腳趾粗大。
此外在唐代的很多壁畫中也有大量黑人奴隸的形象,應該可以說,唐代的確存在過許多黑人奴隸,這些黑人奴隸應該就是崑崙奴,或者說是崑崙奴的一部分。
“崑崙奴”到底來自何方?
根據人種分佈,黑人都產生在非洲地區,大規模的人口販賣是在15世紀末新航路開闢之後,距離唐朝時期相距9個世紀,唐朝時期的中國怎麼會出現黑人呢?
很可能屬於東非海岸或古埃及的非洲人,透過海上貿易、遷移或其他途徑抵達阿拉伯地區或波斯,再到印度,最後抵達中國。
中唐張籍《崑崙兒》一詩描繪得最為細緻具體:崑崙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遊。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鬱林州。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
海中州很可能即使指南海的島嶼,也就是東南亞地區。
在《舊唐書》中描述“自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為‘崑崙’。”又云:“真臘國,在林邑西北,本扶南之屬國,‘崑崙’之類”,林邑就是今天越南中南部,也就是說,崑崙奴多半是馬來西亞半島等地而來。
“崑崙奴”在唐朝從事何種工作?
那麼,崑崙奴在唐朝時期從事何種工作呢?唐代門閥士族的沒落時期,門閥依然是比較有影響力的,因此唐代豪族甲種常常存在崑崙奴一樣的雜役家奴。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葛老到達長安之後也是奴役的身份,依附於家主,這樣的崑崙奴就是典型的奴隸,因此姚汝在進入地下城之前說:“崑崙奴有什麼可怕的?長安的崑崙奴,個個老實溫順,你讓他去死,他都不會反抗。”
然而葛老後來擺脫了奴隸的身份,就說明“崑崙奴”和唐朝的其他奴僕一樣,也可以擁有自由身,崑崙奴在唐朝時期其實和很多異域人一樣,也從事其他工作。
最具特色的職業是馴獸師以及樂師舞者,1985年在陝西省長武縣棗園鄉郭村出土一個唐代黑人陶俑,手舞足蹈,呈舞者之狀,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崑崙奴可能從事樂師舞者。
葛老在脫離奴籍後,應該從事的是商人的身份,在唐代長安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唐朝時期民族融合趨勢明顯,所以,並不會歧視黑色的人。
當時唐朝流行的黃金、象牙、珍禽等東西應該就是產自崑崙奴的故鄉,如果說阿拉伯人販賣而來有一定依據,但是很明顯“崑崙奴”也參加到了其中。
在《蠻書》之卷第六中記載:“婆羅門、波斯、闍婆、勃尼、崑崙諸國人,皆來此貿易”,由此可見,崑崙也和婆羅門、波斯等人一樣到中國從事貿易工作。
除了較為特殊的表演藝術從業者,以及雜役、商人等,崑崙奴還有種地的,在《太平廣記》中就記載:“到天壇山南,適遇一崑崙奴,駕黃牛耕田”。儘管《太平廣記》並非史料,然而作者將崑崙奴寫入其中,很明顯也是有見過崑崙奴下地幹活的,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大抵也就解釋清楚了。
也有一部分崑崙奴淪為海盜,當時海上貿易較為發達,因此劫掠貿易也是一件獲利巨大的事情,在唐朝資料中就有記載“崑崙海寇”“海寇來自崑崙”等語句,可見,在唐朝沒有尋找到好的工作後,鋌而走險做起海盜,幹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也並非沒有可能。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很明顯葛老的很多行為已經違反了唐朝的法律,只不過葛老透過青樓女子獲得情報,掌握了很多官員的把柄,使得其成為官員保護的物件,這種行為無異於刀劍添血,因此張小敬的“暗樁”萬年縣不良人林小乙最後勸葛老收手。葛老卻反問,再回去坐奴隸嗎?
可見,在唐朝的生活對於大部分的崑崙奴來說並不是快樂的,而是痛苦的,一種你寧願鋌而走險也不願被其壓迫的生活狀態。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崑崙奴,可能是借鑑了唐代傳奇《崑崙奴》的人物形象
說起來,縱橫雖然主打歷史,但是特別推崇金庸的武俠小說,金庸曾經評價《崑崙奴》為中國第一部俠義小說。
在這部傳奇小說中,裴鉶就塑造一位智商線上,能力很強的崑崙奴形象,這個人物就是摩勒,摩勒是崔生的奴隸,崔生在到“蓋代勳臣一品者”府中時看到了一品者家中的紅綃,由於崔生和紅綃門第相差太多,崔生想要娶紅綃為妻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摩勒幫助崔生破解了美人紅綃的手勢“隱語”, 而且進一步幫助崔生從“蓋代之勳臣一品者” 的深宅大院中盜走了這位絕代美人。
然而崔生並不是想和紅綃私奔,而是想將美色據為己有,紅綃在崔家藏了兩年,後來出去遊玩的時候,洩露了身份,一品大人向崔生詰問此事,崔生擔心遭到報復,因此說此事:“皆因奴磨勒負荷而去”,而將摩勒給賣了,從而將自己的責任推脫的一乾二淨。
一品大人得知後,開始去抓捕摩勒,但是摩勒作為書中的主角,有勇有謀,化解了危機,在五十人的抓捕情況下,摩勒還能夠在眾人的錯愕中從容全身而退。
如果我們詳細的來看《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葛老,實際上同摩勒有諸多相似之處,都是出身地位低下,智慧超群,都是不為強權,臨危不懼,能夠在艱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的人物。
只不過摩勒最後“後十餘年, 崔家有人見磨勒賣藥於洛陽市, 容顏如舊耳”,成了一名合法商人,而葛老再也不是以前的葛老,他的心中充滿了怨恨,開始報復整個唐朝的官府。
摩勒是以忠僕、俠士的身份出現,最後不會危害社會,這也是裴鉶那樣的作者認為理所應該的,大唐驕傲的文化就應該是萬國來賀,實際上這並不能掩蓋唐朝內部的矛盾,尤其是門第之間的矛盾。
崑崙奴被販賣到大唐,離開了故土,在大唐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怎麼能讓他們不心生怨恨,所以在崑崙奴從事的職業中,也有相當一部分鋌而走險,而葛老則是復仇式的人物,一招得勢,必然報復不公的社會。
-
3 # 謀女郞
這是我很喜歡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中角色設定的一點
將“崑崙奴”這個在史書中記載了多次
民間故事中也提到了很多次的一類人群搬上了熒幕並且角色選定的藝人也很到位,不但表現出了崑崙奴的高大威猛,而且將“葛老”這個崑崙奴老謀深算,城府極深的角色演繹的非常到位
崑崙奴在古代普遍指的就是西域商人販賣來的奴隸,尤其是在唐朝的時候,因為國力鼎盛,對外開放,有萬國來朝的現象,因此奴隸也大舉被販賣到中國
“崑崙”兩字,在古代一種說法是指代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一帶,畢竟很多崑崙奴是來自東南亞一帶的奴隸,這種奴隸貿易進行到後來的時候,也會有北非等其他地域的奴隸被販賣進來
另一種說法是古代“崑崙”代指黑色的意思,由於崑崙奴大部分都是以黑人居多,這也成為了他們的一個普遍特徵,因此唐朝才將他們普稱為崑崙奴據《舊唐書.南蠻傳》記載:“在臨邑以南,皆捲髮黑神,通號‘崑崙’。”而林邑是越南占城的另一個稱呼,所以唐朝最初的崑崙奴,應該是從越南一帶過來的。他們雖然也長得黑,但卻屬於黃種人。除了東南亞的崑崙奴外,印度人應該是唐朝崑崙奴中最多的。而隨阿拉伯商人一同過來的北非土著,因為距離的緣故,數量極少。這也就使得他們的價格在崑崙奴中更加昂貴。
雖然在唐朝的時候,崑崙奴已經大量的被販賣進來,但畢竟數量還是稀少,尤其是京城長安,物以稀為貴,長安城中的高官貴族,紛紛都以有崑崙奴為僕作為炫耀的資本
但也並不意味這崑崙奴是起源於唐朝的,而是更早,只不過在唐朝的時候,因為在社會上得以普遍存在才更為人知而已
-
4 # 子屠龍
《長安十二時辰》播出後,劇情裡的葛老引人眼球,他是1名唐朝的崑崙奴。演員叫“傑蠻·翰蘇”,1964年出生於非洲貝南,是目前好萊塢的實力派黑人演員,代表作有《血腥鑽石》《速度與激情7》《驚奇隊長》等。
傑蠻·翰蘇出演崑崙奴還是比較適合的,因為唐朝的崑崙奴就是指“膚色黑的奴僕”,主要是指外邦來的黑面板者。這些崑崙奴並不是唐朝的時候突然出現,早在唐朝之前,他們就隨著貿易團隊來到中國,只是在唐朝比較出名。
“崑崙”是什麼意思,是崑崙山嗎?崑崙奴的“崑崙”跟山沒啥關係,在我國古代泛指南洋地區,狹義來說是東南亞一帶,廣義來說是從南海通到印度洋。
關於崑崙奴的來源,取的是廣義的意思,地點包括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地。美國著名漢學家、20世紀西方唐代研究領軍人物——薛愛華,他在《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中寫道,“據《舊唐書》記載‘自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崑崙。’其實這些奴隸就是最廣義的‘馬來人’。就其‘捲髮’的特點而言,他們一般是指‘維達人型別’的種族,但是也可以指吉蔑人和其他一些波狀頭髮的種族,甚至還有可能是指達羅毗荼人以及其他一些印度洋民族。”
中國學者也持有相同的觀點,當代學者易中天在《風流南宋》裡說,“崑崙奴則主要指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土著,以及被阿拉伯人帶到中國的非洲黑人。唐宋到元,富貴人家如果沒有高麗婢和崑崙奴,就不成體統,沒有面子。”
確實如此,唐朝以富貴雍容聞名於世,當時的崑崙奴就是權貴階級身份的象徵,家裡沒有1個崑崙奴都不好意思出門。著名國學大師錢穆,也在《中國經濟史》中說,“唐代時,中國有錢人的家中,常養著‘崑崙奴’,是一種黑臉奴僕,即所謂外國當差。”
崑崙奴的存在,也被古代中國人表現在藝術當中,繪畫、文學、工藝品等等。像榆林窟第25窟壁畫《文殊變》《普賢變》就畫有崑崙奴形象,他們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隨從眷屬,主要工作是司御菩薩的坐騎青獅和白象。
文學作品中最富有盛名的是唐代裴鉶的傳奇小說《崑崙奴傳》,它講述1個有俠義心腸的崑崙奴磨勒,他為幫助1對戀人崔生、紅綃走到一起,不畏強暴、屢次相助,讓一段美好的愛情結出果實。
至於崑崙奴形象的工藝品就更多,在現代考古發現中,唐朝古墓最常見的物品是陶製品,比如禮泉縣唐墓出土“彩繪陶釉捲髮俑”,咸陽市底張灣唐墓出土“彩繪黑人俑”,朝陽市唐墓出土的“釉陶崑崙俑”。
上面簡單介紹了崑崙奴的知識,現在做一下簡單總結:崑崙奴不是崑崙山來的奴僕,而是古代南洋一帶(東南亞、印度次大陸、非洲)來的奴僕,他們是古代權貴的宣示身份的重要象徵,唐朝的時候最為出名。
回覆列表
崑崙(不是崑崙山)在我國古代泛指南洋地區,崑崙奴主要指從那裡來的僕役,其中大多數是東南亞一帶的“黑人”(尼格利陀人)。另有少部分是黑人,是隨阿拉伯人來華的,這種黑人崑崙奴很少,只有一些社會地位很高的人用得起。另外據有些學者推測,崑崙奴中也許還有達羅毗荼人(印度的一個民族)。
早在唐朝,長安與洛陽就已經是國際化大都市了,各種膚色的人滿街走,見怪不怪。當時流傳的一句行話,叫作“崑崙奴,新羅婢”。新羅的婢女等同於今天的菲傭,受過專業訓練,乖巧能幹。而崑崙奴個個體壯如牛,性情溫良,踏實耿直,貴族豪門都搶著要。此外,崑崙奴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指來自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