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錢多多讀文史
-
2 # 歷史小廚
首先說清楚一點的是,朱元璋是直接傳位給皇孫朱允炆,朱棣是間接傳位給皇孫朱瞻基,這兩者是不同的。
而且兩位皇孫得到皇位的根由也是截然相反的!
朱元璋將皇位傳給朱允炆,是因為他太喜歡朱標了,愛屋及烏之下,就想讓朱標的兒子來得到原本屬於他的東西。而朱棣則是太喜歡朱瞻基,因此為了保證他能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這才將皇位先傳給了明仁宗朱高熾,再由朱高熾傳給他的兒子朱瞻基。
在朱元璋心中,大兒子朱標是唯一的繼承人。可以說朱元璋幾乎將所有的資源、心思、期望都給了朱標!而朱標一直都是性格寬厚仁慈,對弟弟們也是非常關愛,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朱標不僅僅是朱元璋心中唯一的繼承人,也是朝臣甚至眾皇子心中唯一的繼承人,心服口服的那種!
如果朱標能繼承皇位,那大明自然是和諧發展,君臣之間關係和睦,兄弟之間也會是齊心協力將大明維護好,畢竟那個時候只是大明朝的第二代!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願,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去世!這一下將朱元璋給重擊了一下,他所有的心思,所有的期盼,甚至是所有的計劃,都沒了,甚至是大明朝的穩定也隨著朱標去世而煙消雲散。
朱標的去世,打亂了所有的計劃,而最可悲的是,朱元璋也已經老了!
唯一慶幸的是,朱元璋為了大明朝的穩定,早就立下了傳統:嫡長子不在則應立嫡長子嫡長孫。加上心中對朱標的喜愛,因為還是將皇位傳給了朱允炆。
如果沒有後面的削藩政策,也不會逼得朱棣起兵造反,那大明朝或許會是另一個景象!
靖難之役之後的朱棣,成功的將皇位從朱允炆手裡奪了過來,正所謂勝者為王,再加上朱棣本身也的確是位好皇帝,因此大明朝雖然經歷了點波動,但最後還是穩住了,繼續安穩的發展下去。
每個皇帝幾乎都會面臨立太子一事,除非突然暴斃。朱棣也面臨了這個問題,只是他不像朱元璋一樣,將心思全都放在長子身上,他更喜歡精通武藝的次子朱高煦,一度在立太子一事上非常糾結!
後來在與當朝首輔解縉商量時候,解縉直言不諱道:“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開一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這話其實說的在理,可朱元璋還是不願意聽,直到解縉的一句:“好皇孫。”這才讓朱棣開懷大笑,下定決心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
有了這層意思,後面朱瞻基繼承皇位就順理成章。而且與朱元璋那時候不同的是,朱棣為朱瞻基能順利繼位掃清障礙,消除了隱患,並且選好了輔佐他的班底!
因此說,朱元璋跟朱棣雖然都是將皇位傳給皇孫,但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選的繼承人還是不錯的。
不管是哪種,兩人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大明江山!
-
3 # 史海撲通
每個朝代、每個皇帝都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所以在選擇自己的繼承者時都很謹慎。繼承者又是國之儲君,他需要有德行,有才能,有文武百官的支援,不能僅憑皇帝個人意願做選擇,畢竟歷史上選錯繼承者導致朝代滅亡的也不少,二世而亡的秦和隋就是鮮明的例子。所以朱元璋和朱棣把孫子列入皇位繼承者的考量是當時時代背景下比較穩妥的決定與選擇。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的太子朱標英年早逝,還沒當上皇帝就去世了,最終朱元璋立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繼承皇位。而朱棣呢,他的太子朱高熾雖然身體不好,但做了幾個月皇帝才去世的。所以朱棣並沒有直接將皇位傳給孫子朱瞻基,只不過朱高熾能做這個太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兒子朱瞻基。
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為什麼朱元璋和朱棣會選擇孫子作為皇帝繼承者。
首先,並非兒子不中用。①朱元璋的可選範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年僅37歲的太子朱標,因病去世。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悲痛不已,他不得不重新考慮繼承者的人選。朱元璋的兒子有很多,一共二十六個兒子,除了第九子和第二十六子早夭之外,剩下的兒子們還是有很多優秀的。不過考慮到這一年朱元璋已經64歲了,即便是年幼的兒子再優秀,也不可能等到他長大成年了,所以只能從年長一些的兒子們中選。
其中,次子朱樉在藩地多有過失;三子朱棡、七子朱榑驕縱殘忍;五子朱橚酷愛醫學,十一子朱椿喜歡做學問,均無心政治;八子朱梓害怕因胡惟庸一案牽連降罪,已自焚而死,十子朱檀喜食丹藥,二十歲也中毒死掉了,都不能作為備選。只有四子朱棣、六子朱楨、十二子朱柏文武雙全,還有十七子朱權,不過當時還很小。如果從兒子們中選擇的話,四子朱棣是很有競爭優勢的,畢竟他是屬於有出息的兒子們中最年長的,將來也更能服眾。
②朱棣的可選範圍
相比之下,朱棣的子嗣並不多,只有三個兒子,均是朱棣的原配夫人徐氏所生。長子朱高熾穩重仁厚,但由於體態肥胖,行動都不利索,更不可能像父親一樣上馬征戰,所以並不得朱棣喜愛。反而是次子朱高煦與自己很像,英俊勇武,靖難之役中屢立戰功,多次救朱棣於危難,朱棣也因為長子經常生病,而鼓勵朱高煦要多努力,暗示他有可能會傳位給他。從朱棣內心來講,他肯定更中意次子朱高煦。
那麼朱元璋有那麼多優秀的兒子不選,偏偏選了孫子,朱棣捨棄自己心愛的兒子而仍堅持長子繼位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因之一:嫡長繼承製所謂嫡長繼承製,就是皇位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就是正妻所生的長子。這一制度從西周分封諸侯國的時候就定下來的。這一制度的好處是皇室成員從一出生就決定了日後的權利地位,扼制了其他子嗣的非分之想,避免了子嗣之間的糾紛,可以使政權平穩的過渡。
所以儘管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死了,那麼正統的繼承人就應該是長子的長子,也就是長孫朱允炆。而朱棣的長子朱高熾同樣也是法定繼承人,更何況他並沒有什麼大的過失,朱棣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廢長立幼。如果當時朱元璋和朱棣破壞這一規矩,選擇自己認為更有德行作為的人繼承皇位的話,那無疑是給後代開了一個頭,子孫後代凡是覺得自己有能力的都會覬覦皇位,皇室爭鬥就會不斷上演。
不光是皇室,任何宗族都遵照這一傳統制度,在整個社會階層都得到了充分的認可,所以當時的文武大臣也是非常支援朱允炆和朱高熾的。這也就可以理解了儘管朱棣文治武功,功勳卓著,但仍然受人非議,歸根結底就是他並不具備皇位的合法繼承資格。
原因之二:孫子也的確可堪培養嫡長繼承製的弊端就是他忽略了賢能優先這一原則,也就是即便是這個嫡長子、嫡長孫是個飯桶草包,也同樣可以擁有繼承權。好在朱元璋和朱棣的繼承人是還不錯的。
①純孝皇太孫朱允炆
朱允炆從小聰明好學,自幼熟讀儒家經典,性格淳厚,且極其孝順。這一點給朱元璋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太子朱標去世時,朱允炆為父親守孝晝夜不離,極盡哀思,以致形容憔悴。這都不是表現出來給外人看的,都是發自內心的痛苦悲傷,為父守孝,所以朱元璋看在眼裡十分喜歡。這樣一個至純至孝的孩子作為繼承人,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雖然他沒有治國經驗,沒有軍功加持,跟他的叔叔們比更像是溫室裡的花朵,但朱元璋沒料到朱棣會謀反。朱允炆作為一個守成之君還是可堪重任的。
②文武雙全的皇太孫朱瞻基
朱棣最後確定長子朱高熾的太子之位,除了有嫡長繼承製的制約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朱棣非常喜歡這個皇長孫。朱瞻基出生的時候,朱棣夢見朱元璋賜給他一個大圭,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這難免會使朱棣聯想為這個孩子將來是可以作為繼承人的,甚至觸動了他要發動靖難之役的決心。
而朱瞻基天資聰穎,既繼承了其父能文好學的品質,又不像他的父親體弱多病,反而長得健壯,是個傑出的武士。朱棣認為他是個可造之材,極為重視,不僅為他選擇好老師,還多次帶著朱瞻基遠征蒙古,教他如何帶兵打仗,可謂言傳身教。
當朱棣糾結於太子之位的歸屬時,也是解縉的一句“好聖孫”提示朱棣,自己還有一個好孫子,只有選擇朱高熾為太子,好孫子朱瞻基才能繼承大統。這使得朱棣最終下定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並且早早的立朱瞻基為皇太孫,確定了他繼承人的地位。
總結朱元璋選擇朱允炆是受祖制“立嫡立長”的制約,也是社會階層上普遍尊重認可的人選。而朱棣在面對自己喜愛與祖制制約中,仍然遵從了祖制,只不過孫子是自己喜愛的,算是一種慰藉。他們都不敢打破這一約定,作為帝王,他們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做選擇,他們必須遵從普遍社會的聲音與價值取向,畢竟他們都不敢拿千秋萬代的江山基業做賭注。
-
4 # 愛吃胡蘿蔔的兔小灰
首先,我這裡先糾正一下,並非他們偏愛傳位給孫子。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最愛的人就是他的髮妻—孝慈高皇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馬大腳,也因此他最疼愛的兒子就是朱標,也就是朱允炆的父親,然而天不遂人願,最疼愛的兒子早亡,自然愛屋及烏之下,最疼愛的就是朱標的獨子,因此傳位於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並非傳位於朱瞻基,而是先傳位於自己的大兒子朱高熾,朱高熾早亡,最後才傳位於兒子朱瞻基
-
5 # 周郎顧天下覆
朱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王朝,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出身低微,但是卻在元末亂世完全憑藉自己的能力創造了龐大的王朝。大明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朱棣時期鄭和下西洋更是把大明的強盛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朱元璋長子朱標為人性格仁慈寬厚,朱元璋對他寄予厚望,多方培養,並立他為太子。但是不幸的是朱標卻先於朱元璋而死,出於對朱標的喜愛,身為朱標長子的朱允炆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朱棣本不是正當的皇位繼承人,但是他憑藉“靖難之役”順利登上皇位。登上皇位的朱棣對自己的長子,當時的太子朱高熾並不是很滿意。因為朱高熾長得胖胖的,而且身有殘疾,所以朱棣不是很喜歡這位皇太子。但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深得朱棣的喜愛,因為不僅朱瞻基聰明伶俐,而且朱棣覺得朱瞻基像自己。有這麼一層考慮,朱棣才放棄了改立太子的打算,讓朱高熾繼承大統。朱元璋因為兒子朱標,而把皇位傳給了孫子朱允炆;朱棣因為孫子朱瞻基,而把皇位傳給了兒子朱高熾。朱允炆和朱高熾真的很普通嗎?他們就只是配角嗎?事實並非如此,和朱標相比朱允炆差的不是才能,只是威信和經驗;和朱瞻基相比,朱高熾更是一個文韜武略的英明君主,只是身體不好罷了。一、既生瑜,何生亮——朱允炆和太子朱標一樣,朱允炆也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仁君人選。而且朱允炆自幼聰明好學,極為孝順。父親朱標、祖父朱元璋生病時,朱允炆都曾小心侍奉,不曾出過差錯。但是,和父親朱標不同的時,年輕的朱允炆缺乏治國的經驗和經歷過風雨後的魄力。朱元璋把一生的心血都花費在了朱標身上,朱標去世後,朱元璋雖然親自教導朱允炆,但是此時的朱元璋不再是當年叱吒風雲的帝王,而是一個垂垂老矣的祖父。朱允炆從朱元璋那得到的更多是祖父的慈愛,而不是嚴師的磨礪。在祖父朱元璋的努力下,朱允炆會成為一個盛世下的好君王。他自幼學習儒家經書,性格溫文爾雅,為人寬厚,深得人心。相比祖父朱元璋的嚴苛,朱允炆的仁政更能給國家帶來一個溫和的發展環境。可是,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的並不是一個平靜的王國。朱元璋的兒子們,朱允炆的叔父們一個個雄才大略,經歷過戰爭年代的他們似乎都不願意聽從一個孩子的命令。朱棣可能命中就是朱允炆的剋星,就像三國時期“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久經沙場的朱棣狠狠地在戰場上給他的侄子上了一課,最後朱棣奪得了皇位,朱允炆卻不知所蹤。二、明朝的“漢文帝”朱高熾的父親朱棣本來不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朱高熾卻是朱棣的長子。朱棣成為皇帝后,朱高熾名正言順成為了皇太子。但是,這個皇太子卻不受朱棣的待見。不是因為這個皇太子懦弱、無能……相反,朱高熾生性穩重、言行規範、喜讀書、有才能。他不受朱棣待見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體型較胖,身體有殘疾。朱棣儘管不是很喜歡這位太子,但是卻沒有絲毫的理由廢除他。朱高熾這個人文韜武略,在靖難之役的時候立過大功,曾經帶領一萬人面對五十萬大軍,最後守住了北平。朱棣北伐期間,朱高熾以太子身份監國,朝政井井有條。所以,朱棣雖然不喜歡他,但是卻知道他是最合適的繼位人選。果然,國家在他的治理下,開創了明朝時期的“文景之治”。關注我,為您帶來更多的歷史故事;給我留言,下一篇文章就是您想要的答案。
回覆列表
朱元璋把皇位傳給孫子,那都是本著嫡長子優先的思想。
按宗法觀念,那得嫡長排前頭,再不濟,也得是嫡,這也是朱棣睜著說瞎話,說自己是馬皇后所生的原因,也是他攻擊朱允炆非嫡出的原因。
朱允炆雖非嫡孫,但也是嫡長子的後代,朱元璋將重器轉放在他身上,本是掐滅其他兒子心思的。
可惜最後允炆不敵四叔。
而到了朱棣這裡,就談不上是非要傳位給孫子,因為朱高熾比朱標幸運,活到了當皇帝。
朱瞻基,只是朱高熾的法定繼承人而已,朱棣並未越過兒子直接傳位孫子。
儘管朱棣並不是很滿意長子——宣胖很胖,體弱多病,這導致漢王朱高煦心思活動,差點釀出事故。
幸好朱瞻基接過老爹的班後,不含糊,擒了漢王,又烹了他。
他比堂伯朱允炆強,這也是祖父朱棣喜愛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