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賤聖9527
-
2 # IT_boss
在日本你會發現中餐有兩種叫法,一種叫“中華料理”,一種叫“中國料理”,很多人以為是叫法不同而已,其實錯了。“中華料理”是指低檔的中餐,日本幾乎每條馬路都有“中華料理”,人均消費兩三千日幣。而“中國料理”是指高檔的中餐,數量就很少,如銀座的“三笠會館”就是“中國料理”,人均消費3萬日幣以上。在海外其他國家也是同樣的道理,大路貨的中餐很便宜,華盛頓的“皇家飯店”老小布什經常去,貴的驚人。 但就低檔次的餐館而言,日料肯定比中餐貴,這是因為日料的主打材料是生魚片,保鮮和衛生要求很高,加重了成本,在日料廚房幹過的人都知道,生魚片出料量很低,一條一斤的魚,往往只能片出2兩生魚片。一條魚做成紅燒魚或做成生魚片,價格即便都是50元,但感覺上就差遠了,50元買一條紅燒魚覺得不貴,50元買一小碟生魚片覺得好貴。
首先,經濟強勢導致文化強勢的原則世界通用。發達國家永遠有更多話語權,更多機會傳達自己文化和飲食。更重要的是,不發達國家人也會偏向認為發達國家文化飲食更高階更有逼格,所以雖然大部分華人吃不慣牛排,但是牛排西餐廳到處都是。這就是受到西方強勢文化影響,雖然不好吃,為了逼格也要吃。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料理比中餐更流行也被認為更有逼格的原因之一。其次,口味上來講,目前大部分發達國家口味都偏淡,偏向體會食材本身味道。比如英澳人民喜愛的魚薯,就是簡單炸制加鹽而已。日本料理口味相對較淡,更適合鬼老口味。相對來說中餐,尤其北方菜系,會大量加各種調料,口味較重,鬼老比較難以接受。實際上鬼老常吃的中餐也是根據他們口味改良過的,酸甜醬味為主,很少有酸辣或者其他特殊口味的。再者,我們在國外的僑胞開餐廳,大部分主攻中低端,簡餐外賣為主,很少有逼格很高的中餐廳。而且工匠精神和日本料理相比確實有差距。食品不是特別細緻也不是特別注重細節。綜上所述,所以中餐在海外多少有點比不過日料,實際上中餐數量不會比日料少,只是逼格和檔次比不過而已。